?

基于圖書編輯視角的地理跨學科融合思考

2023-07-22 14:54朱蘭婷
地理教育 2023年6期
關鍵詞:跨學科案例學科

摘 要:跨學科融合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育出版行業高度關注的內容。研究地理跨學科融合問題,不僅可以為一線地理教學提供參考,也可以為相關教育圖書出版提供借鑒,促使教育出版物容納更多跨學科融合知識,更好地服務教學、促進教育改革?;趫D書編輯視角,從跨學科融合的內涵著手,分析以地理學科為主體的跨學科融合需要注意的問題,為一線地理教學和相關教育圖書出版提供參考。

關鍵詞:跨學科融合;地理課程標準;跨學科主題學習;教育圖書出版

中圖分類號:G633.5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5207(2023)06-0062-04

自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探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改革途徑,而“跨學科融合”就是這場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環。例如,芬蘭的主題式教學、美國的STEM教育等均體現了跨學科融合理念?!兜仄骄€報告》在2016年也專門將跨學科研究作為教育領域的中期趨勢,鼓勵教育工作者關注。近幾年,我國很多學校也都在積極探索跨學科融合的方式方法,設計利于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跨學科課程。部分地區更是將跨學科融合列入中考改革,如2022年上海中考試題就設置了滿分15分的跨學科案例分析題。在國家層面,跨學科融合也邁出了關鍵步伐,《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對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原則上,各門課程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1]這一舉措讓跨學科融合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除了引起一線課堂的重大變化外,也讓與其密切相關的教育出版行業緊密圍繞這一主題積極探索和研究,涌現出大量與此相關的選題和內容,為跨學科融合提供素材與幫助。因此,創作出優秀的跨學科融合出版物,成為以一線教師與教研員為主體的作者和各類教育出版者共同關心的話題。

在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需要學習的學科課程有16門,跨學科融合的方式也因此多種多樣,充滿變化。其中,地理學科在這場跨學科融合的盛宴中,展現出了不一樣的風采,為地理教師、地理教研員、地理編輯等在解決跨學科融合問題時,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充分利用地理學科的特點,全面發揮地理學科的優勢,創作出更適合學生學習的跨學科融合作品,是目前每位地理教師和教研員,以及地理編輯等思索的問題和追求的目標。

一、地理學科在跨學科融合方面具有先天優勢

掌握跨學科融合的內涵,有利于跨學科融合工作的推進。研究者通過大量研究,將跨學科融合歸納出四大特點:①要以現實問題的研究和解決為依托;②要超出單學科研究的視野,關注復雜問題或課題的全面認識與解決;③要有明確的、整合的研究方法與思維模式;④要在跨學科的基礎上完成創新與創造。由此可見,跨學科融合需要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以現實問題為基礎,著力于學生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以學科核心素養為跨學科融合的目標和追求,采用生動的教學方式打破學科間的壁壘,促進學生在不同學科間產生新的思維碰撞,從而達到知識的融合與創新,其本質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的能力,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

地理學科介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具有很強的綜合性、交叉性和區域性特點,在現行的跨學科融合體系中,無論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跨學科融合,還是自然科學領域的跨學科融合,地理學科都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兼容性,這為以地理為主體的跨學科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如何利用好這些條件,全面落實新課標精神,開展跨學科融合工作,是地理學科教育與相關教育圖書出版共同關注的焦點。

二、以地理為主體的跨學科融合需要注意的問題

筆者通過工作中接觸到的大量案例,結合多年地理教學和地理圖書編輯加工經驗,從四個角度對以地理學科為主體的跨學科融合進行了深入思考。

1.跨學科融合內容要充分體現思想性與教育性

編輯工作反映了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的發展狀況和要求,具有明顯的教育人民、引導社會的意識形態特性??鐚W科融合出版物的主要受眾是青少年學生,加強各種政治性和思想性內容的融合,有利于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聽黨話、跟黨走,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審讀各類與跨學科融合有關的稿件時,編輯首先關注稿件的思想性與教育性,并全面對照黨的二十大報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指南》《“黨的領導”相關內容進大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等重要文件,建議作者在稿件中有意識地融入相關內容或體現相關精神(表1)。

[融合前的情景材料 融合后的情景材料 歷史上,黃河輸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幾十年來,我國重點開展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并在黃河上游修建水庫,使下游年均來沙量大幅減少。治理前后黃河下游來沙量的變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 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歷史上,黃河輸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幾十年來,我國重點開展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并在黃河上游修建水庫,使下游年均來沙量大幅減少。治理前后黃河下游來沙量的變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 讀下面陸地環境主要構成要素的相互關聯圖和地貌景觀圖…… 二十大報告指出,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看待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讀下面陸地環境主要構成要素的相互關聯圖和地貌景觀圖…… 人類活動會導致某些自然要素的變化,進而帶動其他要素的變化,其中水是比較容易受人類影響的自然要素……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人類活動會導致某些自然要素的變化,進而帶動其他要素的變化,其中水是比較容易受人類影響的自然要素…… ][表1 融合前后的情景材料對比]

除表1所示的簡單融合外,在思想性與教育性方面,以地理為主體的跨學科融合,還有很多途徑可以選擇。例如,將“‘十四五規劃”“2035年遠景目標”“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國家安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環境污染”“精準扶貧”“一帶一路”“一國兩制”“自由貿易試驗區”“民族團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戰略目標等作為跨學科融合的案例背景,深入開發、綜合考查,讓學生通過案例材料了解國家大事,提升參與感,培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2.設計跨學科融合案例應強化科學性與創造性

跨學科融合主要針對目前各學科之間存在的割裂、孤立甚至對立的現象和問題,通過跨學科融合,將不同領域的學科知識、技能及思維方法等整合到一起,從而打破知識教學碎片化、學科課程孤立化的局面,從整體上構建多學科之間的有機關聯,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基于學生發展需要的、綜合的、完整的、開放的問題解決能力。[2]因此,設計跨學科融合案例是一個創造性的工作,在創造的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不科學的地方,需要時刻注意和不斷改進。如案例1,直接將題目中出現的月相圖片定義為美術作品,強行將地理與美術融合,忽略了天體運動的實質,沒有從更合理的角度揭示題目中地理與物理學科的融合情況,讓融合案例缺乏科學性。

【案例1】不符合科學性的跨學科融合。

(跨學科·地理+美術)5月16 日,2022年第一次月全食在天宇上演。此次月全食于北京時間10∶28初虧,12∶11達到食甚,13∶55復圓,圖1示意在智利夜空觀測到的月食。月食現象能說明

A.地球在不停自轉? ? ? ? ?B.地球在不停公轉

C.地球是一個球體? ? ? ? ?D.月球比地球大

【原題解析】該題體現了與美術學科的綜合。通過美術作品考查月食現象﹐月食現象可以證明地球是球體。

無論是一線課堂,還是教育類出版物,都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源泉,我們必須保證其內容的科學性,防止不科學的內容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要創造出科學合理的跨學科融合案例,這對作者(學科教師和教研員等)的創作和學科編輯的審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充分利用地理學科的交叉性,讓地理成為跨學科融合的核心與亮點

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聯系廣泛,與數學、物理、生物學、歷史、語文、道德與法治等學科密不可分。因此,充分發揮地理學科的交叉性特點,有助于挖掘更多、更好的跨學科情境案例。例如,可以通過計算地圖上的比例尺與數學學科關聯,可以通過海平面等壓線的分布與物理學科關聯,可以通過地表植被分布與生物學學科關聯,可通過歷史上人口的遷移、地名的變化與歷史學科關聯,可通過描寫自然和人文景觀的古詩詞與語文學科關聯,可通過港澳地區的發展和道德與法治學科關聯等。

在實際應用中,不僅可將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相結合,還可通過多種方法,設計以地理為核心的多學科融合案例。例如,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在跨學科融合方面,教師可利用地圖做出很多有趣的“文章”,可利用地圖展示唐詩宋詞等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創作地點,是地理與語文的有機結合;利用地圖展示古地名與今地名,是地理與歷史的有機結合;地圖上古地名與詩詞中地名的對應,是歷史和語文的有機結合。通過以上構想所設計出的詩詞地圖,成功地將地理、語文與歷史知識融于一體,有利于學生輕松掌握相關知識,提升綜合素養,順利實現教學目標。

地理學科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在現實生活中還能挖掘出許多以地理為核心的跨學科融合素材。例如,“碳達峰和碳中和”“川藏鐵路”“卡塔爾世界杯”等都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并且能夠實現以地理為核心的多學科深度融合,利用這些素材設計出來的跨學科情境案例貼近生活,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

4.采取多種有效措施,避免“學科拼盤”式融合

跨學科融合不是單純地把兩門或者多門學科簡單地拼湊在一起,而是把知識與思想、方法與技術、科學與藝術進行整合,通過學科間的相互聯系,促進知識體系向更深、更廣、更具完整性、一體化的方向進行深度融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全面發展。在有效融合方面,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如案例2,只將地理與美術學科進行簡單關聯,對跨學科內涵的分析也停留在表面,并未將美術作品如何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向閱讀者傳遞信息、全球氣候變化的本質所涉及的物理和化學等學科知識系統地向學生闡述清楚。

【案例2】“學科拼盤式”融合。

(跨學科·地理+美術)(2022·云南中考)漫畫(圖2)用夸張的手法提醒人們關注全球變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題。

1.漫畫中北極熊和企鵝的家鄉的共同特點是

A.位于北半球

B.以陸地為主

C.有人類定居

D.氣候寒冷干燥

[ 圖2 漫畫 ]

2.該漫畫反映了

A.森林減少,水土流失加劇

B.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C.草場退化,荒漠面積增加

D.氣溫升高,大氣污染加重

【原題解析】該題體現了與美術學科的綜合。通過漫畫的形式考查北極熊和企鵝生活環境的特點和全球變暖的影響。

在跨學科融合發展之初,教師可能受專業背景、教研條件和跨學科教學經驗等的限制,采取一些簡單的“學科拼盤式”融合,讓跨學科融合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不能達到有效融合。要將跨學科融合從拼盤化推向系統化,實現有效融合,需要多方配合,共同努力。例如,高校專家進行全面深入的理論研究,在理論上支持一線教師進行跨學科融合學習;學??梢雽I團隊,建立穩定的跨學科培訓隊伍或基地,通過開展專項培訓,提升教師的跨學科融合能力,并設置各類跨學科學習中心或聯合教研中心,為教師的終身學習提供條件;教育出版機構充分發揮跨學科融合資源的整合和擴散作用,促進與跨學科融合相關的優質教學、教研、學習資源的出版和發行,并對相關編輯開展跨學科融合知識培訓,全面提高編輯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此外,學生是接受跨學科融合知識的主體,教師應該充分相信學生,將一些跨學科融合方案交給學生完成,使其變被動為主動,激發主觀能動性,如此或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三、結語

以上基于圖書編輯視角對地理跨學科融合問題的思考,是筆者對目前接觸和發現的跨學科融合問題的總結,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參考,讓地理跨學科融合涌現出更多精彩案例,并形成更多優秀的跨學科融合出版物,進一步促進跨學科融合工作的順利推進,形成良性循環??傊?,跨學科融合是一項長期且充滿挑戰的課題,不論是一線教育者還是教育出版者都應積極參與跨學科融合的深入研究與應用,著力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幫助學校培養出能適應現代社會、解決現實問題的優秀學生,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更多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 張劼.跨學科融合教學的問題與實踐[J].中國教師,2021(9):65-68.

[3] 朱雪梅,王敏萱.跨學科主題學習:初中地理課程改革的新挑戰[J].地理教育,2022(7):1-3.

猜你喜歡
跨學科案例學科
【學科新書導覽】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高卷
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治超案例
“超學科”來啦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