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科競賽對大學生創新能力提升的影響

2023-07-24 15:02曾榕陳宣東
高教學刊 2023年20期
關鍵詞:實踐體系學科競賽問卷調查

曾榕 陳宣東

摘? 要:加強大學生創新培養已成為當前高校教學改革的重點和熱點,學科競賽成為當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載體。該文采用問卷調查方式研究學科競賽對學生創新能力影響,分析當前學科競賽的利弊及改進措施。研究結果為高校學科競賽、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改革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創新能力;學科競賽;教學改革;問卷調查;實踐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0?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20-0057-04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and the hotspot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 competi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subject competition on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urrent subject competi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al reform of discipline competi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Keywords: innovation ability; discipline competition; reform in educ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practice system

基金項目: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基于學科競賽的土木類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的改革實踐”(2022JGB220); 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混合式教學中精細化考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以《工程經濟學》課程為例”(2023JGB212)

第一作者簡介:曾榕(1977-),男,漢族,四川瀘州人,碩士,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校黨政管理。

*通信作者:陳宣東(1990-),男,漢族,江蘇徐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建筑信息化教學改革。

創新是一個國家、民族發展的動力與源泉,高校是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沿陣地,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當前高校培養學生體系中的重要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的方式也逐漸趨于多樣化,不僅僅局限于課堂的“傳道、授業、解惑”,而更重要的是走出課堂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拓展問題”。彭春麗等[1]等研究發現盡管各高校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格外重視,也開展了諸多探索性的教學改革,但是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課堂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脫節的現象,這表明當前高校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缺乏系統性的研究與分析。曾佳慧[2]研究新媒體作用下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方式與途徑,從樹立新媒體意識、打造新媒體陣地、營造創新創業氛圍等方面出發,提出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相關舉措,進一步探析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進一步地,趙麗麗[3]以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序倫書院為例分析了當前課堂教學體系對學生創新能力提升的弊端,提出了高校人才創新能力培養全過程監控體系。覃永暉等[4-6]則依托于新工科,搭建高校學生創新能力提升評價體系。尹傳忠等[7]則基于學科競賽視角進一步細化學生創新能力提升培養體系中具體分值的計算規則。張甜等[8-9]基于各自高校開展的教學改革項目,進一步研究了學科競賽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貢獻,研究表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堅持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提升學科交叉融合能力,形成多學科學術氛圍,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張東升等[10]以河北工業大學為例通過對教學方式的改革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分析學科競賽對學生創新能力提升的影響,研究“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大創)、廣西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等學科競賽對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分析現有學科競賽實踐體系的利弊與改進措施,為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提供借鑒意義。

一? 大學生創新能力提升問卷調研

(一)? 學科競賽對大學生創新能力提升影響

學科競賽是學生課堂學習的外延與升華,在學科競賽的驅動下,學生可以不拘泥于課本知識,發散思維尋求解決問題的新途徑[11-13]。然而,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也發現,有些學生本末倒置,為了追求學科競賽的名次而忽略了課堂教學的學習,最終導致學業考試不合格的現象。同時,有的學生盲目地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在同一個時間段參加3個以上的學科競賽,由于精力及學識有限,最終導致在每個學科競賽上都是草率了事,出現“虎頭蛇尾”的現象;這2種現象都不符合“雙一流”大學培養學生的精神,與之背道而馳。因此,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系統地分析學科競賽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問卷調查中對學科競賽對大學生能力提升培養是否有幫助設置4個選項:非常有幫助、比較有幫助、毫無幫助和產生負面影響。對應分值分別為:100分、80分、0分、-100分。需要說明的是,產生負面影響表明學科競賽不僅不能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反而抑制了學生發展,因此為負值。

從圖1中可以看出,大多數的學生認為學科競賽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產生了積極意義,非常有幫助和比較有幫助的占據樣本人數的74.3%;然而,依然有25.7%的學生認為學科競賽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提升沒有幫助,甚至產生負面影響。這表明當前的學科競賽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進行教學改革實踐,去除當前學科競賽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弊端。進一步地,進行同一時期學生參加幾門學科競賽為宜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有83.7%的學生認為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參加2門學科競賽最佳,因為這樣可以保證學生在學科競賽中投入的時間,對學科競賽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可以進行深入分析,真正地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而非“掛名”選手。

(二)? 各類學科競賽對大學生創新能力提升的差異性

大學生各類學生競賽多如牛毛,然而各類學科競賽參差不齊,各類學科競賽對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因此,筆者分析目前主流的學科競賽對大學生創新能力提升的效果,例如“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大創)、廣西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等。問卷調查針對每個學科競賽設置3個選項:非常有幫助、比較有幫助、一般有幫助,其中非常有幫助計3分、比較有幫助計2分、一般有幫助計1分。最終各個學科的對學生創新能力提升貢獻百分比為當前學科總分值/所有學科累計總分值。

從圖2可以看出大創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貢獻最大,貢獻百分比為48.9%,其次為挑戰杯,貢獻百分比為26.8%。因此,在學科競賽中,教師應當注重大創和挑戰杯競賽中創新能力的挖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問題觀,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從賽事內容而言,筆者認為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具有較高的挑戰度及創新能力的開發。然而,問卷調查顯示,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貢獻百分比僅為12.3%。筆者分析這可能與學生參與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的基數有關,筆者所在學院的學生每年參加大創的學生人數遠大于參加數學建模大賽的學生人數;因此,在學生樣本群體中潛意識認為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創新度低于大創的創新度。筆者在后續的教學改革研究中將繼續優化與深化問卷調查。

(三)? 指導教師對學生創新能力的評價

學科競賽是聯系學生與指導教師的載體,指導教師引導學生逐步進入學科競賽,學生在進入學科競賽角色之后,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為了更好地了解及理解指導教師對學生參與學科競賽對創新思維激發的程度,筆者對指導老師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同一時期指導學生競賽的數量、每周指導學生競賽的時間、指導學生競賽獲獎率和指導學生競賽中止率。其中,指導學生競賽獲獎率指的是從教師任教到現在指導學生競賽獲獎次數與總指導學生競賽次數的比值。指導學生競賽中止率是指從教師任教到現在指導學生競賽項目中止次數與總指導學生競賽次數的比值。從表1可以看出,相同時間段內多數老師指導2組學生競賽,這主要是由于指導老師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指導老師每周指導學生競賽時間在3 h,主要是以組會的形式,給學生分析競賽流程及技巧、解決學生上一階段所遇到的困難、布置下一階段的任務。筆者認為每周1 h的指導時間偏少,應當給予適當增加。同時,在獲獎率中,最高的獲獎率為86.4%。通過與高獲獎率的指導教師交流、座談可知,高獲獎率的教師每周指導學生時間超過5 h,遠大于問卷調查中的中位數1 h。同時,中止率多發生在每周指導學生時間較少的指導教師組中。一方面,學生覺得老師沒有切身指導,逐漸對競賽失去了興趣,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有中途中止項目的想法。另一方面,指導教師覺得學生不主動積極,因此,對學生指導有情緒。在這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最終導致項目的中止。

(四)? 學生對指導教師的評價

學科競賽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與指導教師具有十分重要的關系。為了提升指導教師隊伍的指導能力,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現階段學生對指導教師的評價。問卷調查主要分為4個選項: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問卷調查結果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所占的百分比分別為26.8%、48.2%、11.4%、13.6%?,F階段,學生對指導老師總的滿意度為88.6%,這表明整體上學生對指導老師指導能力是認可的。然而,也有11.4%的學生認為,指導老師沒有時間或者對指導內容不熟悉,因此,對指導老師的指導能力不滿意。為了進一步定量分析學生對指導老師評價,如果非常滿意為100分,比較滿意為80分,一般滿意為60分,不滿意為-100分。其中,不滿意設置為負值,主要是考慮學生不滿意說明指導教師的指導沒能產生正面效應,相反,既耽擱指導教師時間也耽擱學生時間,更為重要的是可能打擊學生參加競賽的積極性,抑制了創新能力的培養。本次問卷調查中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總的得分為60.2分,因此,在應該在指導老師隊伍中開展更為深入的調查研究,改革現有的指導制度,提高學生對指導老師的認可度,以便促進指導老師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2個方面進行指導制度改革。一方面加大指導教師在學生中宣傳力度,學生在選擇指導老師之前已經對指導老師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時,要求學生將個人簡歷發送給指導教師,這樣使得指導教師在決定是否指導之前可以充分了解學生。另一方面實行過程管理制度,在指導學生過程中,學院層面定期對學生指導情況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避免項目的中止。

二? 現有學科競賽實踐體系的利弊與改進措施

現有的學科競賽種類繁多,學科競賽中科學問題也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提升。高校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科競賽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作用,制定的各類規章制度與獎勵措施。例如準入制度,一個學科競賽經過院賽、校賽、區賽、國賽進行層層推進,在學生群體中形成競爭機制,對于“掛名”選手進行預淘汰制度,充分發揮學科競賽的公平競爭的精神。在教師群里中,針對不同級別賽事做了差異性的獎勵,對于一等獎、特等獎進行高額獎勵,而對于三等獎進行象征性獎勵,在職稱評定中將學生競賽作為重要參考條件之一,這樣可以激發教師的熱情。同時,現階段學科競賽實踐體系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例如,教師的創新素養不足;指導教師的學科差異性及知識有限性,針對某一學科競賽在具體指導過程中,教師對問題把握不準或者超出教師的范圍,無法為學生提供有效地指導,導致學生對教師產生懷疑及失去比賽的熱情與興趣。另一方面,教師的知識面雖然覆蓋某一學科競賽的知識體系范圍。然而,由于教學任務過多或指導學生競賽隊伍過多,導致指導教師沒有時間與精力去指導學生,造成學生“找不到老師”“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現象。針對這些問題,比較建議針對教師創新素養不足問題,學院或學??梢越⒔處熤笇W生競賽專業庫,在專業庫中對每位教師的知識體系、研究方向、既往指導賽事等信息進行詳細列出,并且對學生開放權限,這樣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導師。同時,在專業庫中關聯教師目前正在指導學生學科競賽的隊伍個數及競賽名稱,限制教師指導學生隊伍格式,避免教師指導隊伍過多而無法進行有效的指導。

三? 結束語

學科競賽是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載體,高校應當充分利用好學科競賽平臺,完善學科競賽制度,進而有效地提升大學生創新能力;針對目前學科競賽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調研,并且進行教學改革試點,去除當前抑制學科競賽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面的因素,進一步完善學科競賽的準入制度、培養制度、指導制度,切實提升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彭春麗,周建林.大學生課外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體系構建的思考[J].高教學刊,2022,8(1):31-34.

[2] 曾佳慧.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途徑研究[J].科技風,2021(36):48-50.

[3] 趙麗麗.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管理改革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1(52):169-172.

[4] 覃永暉,楊光.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建筑工程類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21(52):181-184.

[5] 楊愛英,徐軍鋒,王德勝.教學資源新平臺的構建——以信息素養與創新能力課程為例[J].高教學刊,2022,8(1):49-53.

[6] 景佳娜,孫妍,徐準,等.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與素質培養途徑——以環境工程專業為例[J].高教學刊,2021,7(S1):146-149.

[7] 尹傳忠,郎錚煜,邱慧妍,等.新工科人才培養的STCP創新模式探討——基于學科競賽視角下因子分析法的例證[J].中國高??萍?,2021(11):69-73.

[8] 張甜,李輝,王旭.基于學科競賽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21(9):85-88.

[9] 疏達,司武東,崔祥祥,等.工程認證背景下基于以賽促訓的途徑提升大學生工程創新能力[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21,41(3):9-11.

[10] 張東升,盧愛黨,楊秋生,等.面向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的化工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21,38(5):40-44.

[11] 傅旭東,司馬軍,劉芙蓉,等.新工科背景下土力學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21,30(6):168-174.

[12] 劉軍,于洋,高宏偉,等.面向工程教育認證和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及內容改革探索[J].大學教育,2021(12):1-3.

[13] 劉金方,宋婧婧.面向創新創業教育的“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21(44):75-77.

猜你喜歡
實踐體系學科競賽問卷調查
談中職德育課程實踐內容體系的建構
面向復雜工程問題的計算機人才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研究
淺談獨立院校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組織與實踐
課后延續教學模式在單片機課程中的應用
“學研賽”并重的計算機類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以學科競賽為抓手,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探索與實踐
民族院校機電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初探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眾傳播與受眾反饋
高?!霸喝芜x課” 情況調查及問題解析
大學生對慕課的了解和利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