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教育認證下專業課教學中課程思政的實施

2023-07-24 13:41孟佳娜,薛明亮,李威
高教學刊 2023年18期
關鍵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創新意識專業課

孟佳娜,薛明亮,李威

摘? 要:課程思政融入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教學中,能有效發揮課程的立德育人功能,同時專業課在工程教育認證中也具有支撐必要要求指標點的作用。提出在計算機類專業課教學中,將課程思政結合工程教育認證理念,針對具體教學內容進行鏈條式課程思政教學。有效引導學生樹立誠信原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刻苦鉆研的科學觀;同時培養學生在信息社會應該具備的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養成良好的從業素質。

關鍵詞:課程思政;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計算機類專業;專業課;創新意識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18-0177-04

Abstract: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omputer specialties course teaching can play effective function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have effective on support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index poi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chain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ethod in the computer specialties course teaching, combining with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We lead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We train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assiduous study scientific concept, at the same time, cultivating students'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that they should have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develop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Keywor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computer specialties; professional courses; innovation awareness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思政教育要遵循規律,因課而異,應該把核心課程作為落實立德樹人工作的關鍵課程和重要載體[1-2]。高校肩負的一大重任就是為國家培養人才,而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管是價值引領、知識傳授還是能力培養都要重視起來。如果能把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充分利用起來,在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以專業技能知識作為載體,將會比單純的思政課程有更大的作用[3]。傳統的人才培養指的是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提升,而課程思政就是對人才培養與課程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目標,即由傳統的人才培養轉向“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升+價值引領”的更高目標四者之間有機結合,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素質和能力[4]。課程思政建設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專業課程思政,專業課本身潛藏著豐富的文化基因和價值范式,以專業課程為載體進行思政建設,可以充分發揮出專業課本身的特點和長處,實現知識建構、能力培養和精神塑造、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5]。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以下簡稱“專業認證”)是指專業認證機構針對高等教育機構開設的工程類專業教育實施的專門性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障制度,同時也是實現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我國在2016年成為《華盛頓協議》的正式成員,代表著我國工程教育質量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綜合《華盛頓協議》成員實施的專業認證標準,工程專業畢業生要具備兩類能力:與技術相關的能力,稱為技術能力;與技術關聯較弱,但對為了職業發展非常重要的能力,稱為非技術能力。我國專業認證通用標準中的畢業要求(能力達成要求)共12條,具體為:5條涉及技術能力(①工程知識、②問題分析、③設計/開發解決方案、④研究和⑤使用現代工具);4條涉及非技術能力(⑧職業規范、⑨個人和團隊、⑩溝通、?輥?輰?訛終身學習);3條涉及技術與非技術能力的融合(⑥工程與社會、⑦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輥?輯?訛項目管理)[6-7]。由此可見,非技術能力與技術能力一樣,同樣也是工程專業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是國內外的行業/用人單位還是高等工程教育者,對于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均有高度一致的認識:非技術能力與技術能力同樣重要[7-8]。與此同時,在科技飛速進步的當下,更加注重技術教育而缺少人文社會教育的弊端越來越明顯。而人文社會教育正是課程思政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工科專業通過課程思政達成工程教育認證中要求的素質和能力,是合理且有可實施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

一? 課程思政和專業認證的一致性和融合性

專業認證有三大核心理念“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持續改進”,不同學科門類的專業認證要按照通用的標準來要求,強調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體系和課程的支撐關系。知識、能力和素質三點可以體現專業認證三大核心理念的課程目標,而這對于課程思政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對于課程思政和專業認證,二者不管是目標設置還是育人格局設計,都有極大的相似性和一致性[9]。專業認證的概念最早源于國外,其專業認證理念已受到國際認可且深入人心,課程思政是我國提出的符合中國國情的育人目標,不是專門為專業認證而設,但其符合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的理念和要求,二者殊途同歸,在培養什么樣的人方面有較大的共通之處。

在工程教育認證的背景下, 為了滿足非技術指標點的畢業要求,國內高校陸續增加通識教育環節增強學生經濟、社會、人文和環境等方面的素質,對畢業要求指標點起到支撐作用。但是,非專業性才是通識教育的本質,這使得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難以和學生專業特點進行融合,也導致同一課程支撐了不同專業的畢業要求指標點,造成一藥治百病的現象。因此,有效地利用專業課支撐非技術指標點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目前,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盡管有專業課能夠強支撐一些非技術能力指標點、技術與非技術能力的融合指標點,但總體來看在很多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中,沒有廣泛設計支撐這些指標點的相應教學目標。在計算機實際工程問題中,運用非技術因素能力也是關鍵因素,通過專業課中課程思政的有效實施,既能滿足專業課的育人目標,又能構建具有專業特色的非技術能力培養模式,因此應深入挖掘。從工科專業課程的本質出發,通過深化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學習評價等教學的各個方面有機融入思政元素,培養學生實事求是、治學嚴謹的科學態度;促進學生建立正確價值觀;強化學生工程倫理觀念和職業道德教育;構建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10],從而使課程內涵與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相統一,達到課程思政和工程認證的有效融合,既符合中國國情的教育要求,又達到國際工程認證通用標準。

二? 融合課程思政和專業認證的關鍵因素

對于計算機相關專業來說,培養方案中專業課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如果課程思政在專業課中缺失,必然造成思政教育在學生培養過程中的欠缺,而專業課也為工程教育認證中畢業要求的達成度提供重要支撐。專業教師需要根據本課程承擔的畢業要求非技術指標點,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深挖教學內容,有意識地在知識點中融入課程思政內容,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和研判。

(一)? 課程教學目標與課程思政的關系

課程教學目標主要可以分為三部分,知識目標、素質目標和能力目標。其中素質目標是專業課達到育人效果的關鍵。教師要將學生思想的發展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學體系中合理地將思政因素融入其中,深入研討課程思政教學的內容和方式,將思政內容貫穿課程內容中,從而融入專業的培養方案和畢業要求中。經過系統化設計,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元素有機融入課堂教學,完成課程教學目標的同時,達到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結合[11]。

(二)? 課程教學目標與專業認證的關系

教師是課程思政的第一責任人,因此要首先認識到課程思政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要對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之間的關系有明確認知,圍繞自己所講授的專業課的課程目標,在課程教學中有針對性地、有明確意識地設計教學環節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通過“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加深對課程思政內涵與教學要求的理解。

(三)? 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思政

以學生為中心是工程教育認證的理念之一,同時課程思政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以培養方案中的畢業要求和專業課的教學目標為基礎,將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貫穿至課程思政教學中,課程思政的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工程教育認證的通用標準為目標,使得教學目標、思政目標和工程教育認證標準能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對怎樣將專業知識點與思政要點有機結合進行深入思考,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同頻共振。

三? 課程思政在專業課中的總體設計

目前,課程思政改革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專業課中要及時發現、總結在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堂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探索出一條符合專業特色的課程思政改革道路。數據結構與算法課程是計算機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基礎課,教學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潛移默化地浸潤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同時還承擔了專業認證畢業要求的相應指標點達成任務。表1展示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非技術能力7項畢業要求及其詳細描述。分析課程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中的素質目標,結合課程在專業培養方案課程體系中,課程與畢業要求指標點的關聯度矩陣,從而確定素質目標對應的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中的畢業要求指標點。在確定教學目標后,將思政和專業認證有機結合,將課程支撐的畢業要求指標點進行梳理,通過深入挖掘教學內容,將思政教育融合到重要知識點,引發學生思想共鳴共振。數據結構與算法課程的課程思政目標主要包括4個目標,具體如下。

課程思政目標1:建立嚴謹的科學觀和辯證思維的求知精神,培養系統觀。

課程思政目標2:樹立正確人生觀和職業操守、明確IT工程師道德底線。

課程思政目標3: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家國情懷和使命感。

課程思政目標4: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自主學習和溝通能力。

表2是課程與課程思政和工程教育認證之間的關系表,通過該表能夠形象地表達出三者的交叉和融合的關系。

同時,為達成工程教育認證下的課程目標,在授課過程中,通過合適的教學案例和對知識點的講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具備IT工程師的職業素養和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這些同樣是認證理念的有效實施。采用鏈條式方法進行課程設計,圍繞“思政內容不斷線、思政元素有區別、思政方法有銜接”的設計思路開展,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見表3。結合社會熱點事件,設置了對應的作業、思考題和實驗題目,對應循環結構、字符串、文件、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的教學內容。同時為了讓學生從心底里接受思政課、走近并參與到課程中來,在專業課教學中,以新冠感染疫情為熱點事件,及時將該事件有機融入課程教學內容當中,既遵循了鏈條式設計原則,又具有時效性,使得思政元素能深入融合至課程內容,不突兀不反感,能夠引起學生共鳴。

四? 課程思政在專業課程中的實施

圍繞課程思政和專業認證的教學內容總體設計方案,需要進一步挖掘課程思政的具體案例,下面列舉了幾個在數據結構與算法課程中的具體實施案例。

(一)? 正確科學觀思政案例

在“?!钡恼n程內容中,課堂講授結束后,給學生布置使用遞歸和非遞歸解決相同問題的實驗內容。在實驗課堂中,使用互動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對比、體驗其區別,并讓學生進行講解,培養學生辯證思維方式,養成嚴謹的科學作風。該思政內容對應工程教育認證中的標準“環境和可持續發展”。

(二)? 道德規范思政案例

在“隊列”的課程內容,通過對隊列邏輯結構的“先入先出”特點的講授,使學生體會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新冠感染疫情期間核酸檢測等需要排隊的事件中,要講規則、守規矩。告誡學生不能做觸碰法律紅線的任何事情,從而培養學生在信息社會應該具備的法律意識、技術操守和道德底線。該思政內容對應工程教育認證中的標準“職業規范”。

(三)? 團隊合作課程思政案例

在“查找”的課程內容中,教師準備教學資源并上傳到慕課堂等教學平臺上,提供參考文獻、教學課件和教案、圖片視頻等預習素材布置學習任務,學生小組討論完成自主學習,教師組織主題討論活動,培養學生團隊合作和自主學習能力。思政內容對應工程教育認證中的標準“個人和團隊”。

(四)? 民族自豪感課程思政案例

在“緒論”的課程內容中,通過介紹數據結構與算法課程發展史,引出對2000年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的介紹,再向學生介紹姚期智的事跡及其對中國計算機事業的貢獻,讓學生了解我國科學家為計算機學科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提高民族自豪感,激勵學生為國家計算機學科發展作出努力。該思政內容對應工程教育認證中的標準“工程與社會”。

五? 結束語

課程思政是系統性、綜合性和持續性的改革,是專業認證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持續改進,與課程思政的目標完全一致。同時,OBE理念的工程教育育人模式明確提出,工科學生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還要具備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團隊合作能力、工程倫理和職業道德、良好的表達和人際交往能力、終身學習意識等,而這些素養和能力的獲得可通過專業課課程思政環節獲得有效支撐。課程思政是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系統性改革,與OBE理念一致的是,也要構建規劃—實施—評估—改進的質量循環,以推動課程思政建設成效的螺旋式上升。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9(01).

[2] 吳鐘鳴,陸慧,張素紅,等.基于“雙項融合”課程思政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高教學刊,2021,7(35):170-173.

[3] 丁智國.軟件質量保證與測試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J].計算機教育,2020(5):82-85.

[4] 吳朝暉.努力構建以“立德樹人”、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高教研究,2019(3):1-6,29.

[5] 唐德海,李梟鷹,郭新偉.“課程思政”三問:本質、界域和實踐[J].現代教育管理,2020(10):52-58.

[6] 蔣宗禮,姜守旭.發揮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對新工科建設的推動作用[J].中國大學教學,2018(1):41-45.

[7] 劉立霞,陳洪芳,于貝.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的工程技術人才非技術能力培養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12):78,93.

[8] 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20版)[Z].

[9] 李劍光,王霞,孫雙雙,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課程思政的審視[J].化工高等教育,2020,37(4):49-53.

[10] 劉洪麗,李婧,李亞靜,等.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理念的工科專業“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建設方法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20,43(3):86-91.

[11] 張莉.財務管理專業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18):55-56.

猜你喜歡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創新意識專業課
“導入課”在高校專業課實施“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思考
面向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網絡m程專業培養方案探索
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多媒體信息處理》課程改革
信息類專業硬件基礎實踐的項目沉浸式教學模式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淺析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當代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研究
面向學習全過程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服務學習在高職社會工作專業課內實踐教學中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