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孤本《赤城緣傳奇》敘錄

2023-07-24 09:39鄒知
廣東開放大學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赤城傳奇

鄒知

(浙江大學,浙江杭州,310058)

《赤城緣傳奇》,清代江周作[1]。張慧劍《明清江蘇人年表》據《大晚報·通俗文學》周刊七五期凌景埏文,《赤城緣》一作《赤城霞》[2],未詳何據,凌文亦無此語。推之可能由現存稿本前沈業富序“赤城霞起閬峰西”而來,然作者《自記》“……遂標為《赤城緣》云”,似無《赤城霞》一說?!冻喑蔷墏髌妗番F僅存孤本兩卷,字跡清晰可辨。作者江周生平無考,根據劇前十四篇序文(含自序、他序)可對江周生平作一大致考察。該劇在人物形象塑造、戲曲體制和舞臺展現效果上有其匠心獨運之處。

一、版本、遞藏情況與故事內容

《古本戲曲叢刊八集》收錄《赤城緣傳奇》一種,據中國藝術研究院藏稿本影印。另,許雋超《汪端光年表》一文稱上海圖書館有藏《赤城緣傳奇》稿本[3],筆者查閱上海圖書館古籍目錄未見。沈德壽《抱經樓藏書志》[4]、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5]、王文章編《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6]、齊森華《中國曲學大辭典》[7]等有著錄。劇敘主人公周云于五十余歲初度之夕夢謁赤城道人,在赤城道人指引下經歷人世間種種酒、色、財、氣之后幡然醒悟,成仙證道的故事。

(一)版本、遞藏情況

本文以《古本戲曲叢刊八集》本《赤城緣傳奇》為研究對象。該本卷首書“未刊稿本赤城緣傳奇”,落款“乙酉嘉平月得 螾廬題”,可知由王季烈先生于1945年12月收藏。上卷正文前有十四篇題詞,由前自后分別為:(一)無署名序;(二)署“丙戌孟陬二十一日螾廬識,時年七十又四”之序;(三)署“香祖弟蘭題于白石山房”的《赤城緣傳奇序》;(四)署“叢睦汪端光拜撰”題詞;(五)署“真州許珩題”題詞;(六)署“秋平黃文旸拜題”題詞;(七)署“珠湖沈業富”題詞;(八)署“梅賓紹蓮漫題”題詞;(九)署“竹隱周復旦題”的《調寄<滿庭芳>》詞一首;(十)署“秋渚于泗擇題”題詞;(十一)署“幾山吳鸞翔題”題詞;(十二)署“瑤峰女史”的《集本詞十六首》;(十三)署“秋人仇夢巖”的《天仙子雙調》一首;(十四)《自記》一篇。下卷卷末有署“縉云山樵蠅附”之跋。卷端署“新安云巖山人江周填詞,吳門竹隱山人周復旦樂句”。

該本《赤城緣》為稿本,字跡工整清晰,共分兩冊,一冊即為一卷。兩卷共三十二出,上卷第一出至第十六出,下卷第十七出至第三十二出。目錄為《赤城緣目錄》,不標出數,僅列出名。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六字至二十八字不等。曲牌單排大字,畫圈以示,宮調雙排小字附于曲牌前。曲辭及賓白字略小,各字大小不完全一致,賓白前縮進一字符??平榧澳_色單排小字,靠右書寫,科介以單右畫線表示(“|”),腳色以右長方框表示(“”)?!陡迪A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提要》:“葉心高寬:22.5×15.8……全劇以朱筆圈點,身段、扮相提示文字旁以朱筆畫出?!彼闹軣o欄線,無行格。全文除科介外均有句讀,不標頁碼。第三出末有批注:“似是人□□韻□□似飛瓊”,第十九出有兩頁重復,其中一頁有批注:“一江風骨向□用韻,拂征衣□□廬城,是誰家□這園亭”。

圖1 《赤城緣傳奇》影印稿本

全書共有印章數枚,可分為姓名字號印和鑒藏印兩類。姓名字號印主要鈐蓋于各篇序跋后,為寫序者之印,如“王季烈印”“臣江蘭印”“晚薌”“黃文旸”“于泗之印”“秋渚”等。另有“沈德壽印”“吳興藥盦”為藏書人??;鑒藏印主要在上下卷首、卷末及《赤城緣傳奇序》頁。殆其重復,共有“沈氏家藏”“亞東沈氏抱經樓鑒賞圖書印”“抱經樓藏善本”“抱經樓珍藏秘極之印”“五萬卷藏書樓”“授經樓珍藏秘極之印”“螾廬藏曲”“中國戲曲研究院藏書”印,王季烈序首還有“御飲私□□□”之印,未詳何人所鈐,共九種,其中前六枚均為沈德壽藏印。據此知該本《赤城緣傳奇》先后由沈德壽、王季烈及中國戲曲研究院收藏。另,該本同收于《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當亦經傅惜華先生收藏,無藏印。

(二)故事內容與傳奇結構

該劇述主人公周云在赤城山人和玉女一娘的指引下歷經凡塵俗事而后成仙證道的故事,兩卷共計三十二出。故事以周云之“夢”為線索,第三出“入夢”,第二十八出“出夢”,第三十二出“夢圓”,夢中又有夢。劇中主人公周云實即作者自況,《上壽》一出上場云:“不才周云,表字靈云,黃山白巖間人也”,與作者卷端自署“新安云巖山人江周”相類。

“入夢”與“出夢”二關目前后呼應,為周云的第一層夢境。入夢以前,云借妻兒為己祝壽之機悲嘆“名涂潦倒”“年歲易逝”“窮鬼揶揄”“錢神躲避”種種不如意之情。出夢以后,收到南闈告捷之喜,妻兒欣喜若狂,周云卻已“無心再絆名和利”,只愿“任逍遙擇片云霞地”,一心辭家入道?!吧蠅邸迸c“慶捷”二出又前后呼應。入夢以前,惺惺道人嘆弟子云墮落欲海久不歸,囑咐玉女一娘前往救度。出夢以后赤城道人與玉女一娘同議云功成圓滿之事?!盎靡迸c“議度”二出前后照應。最后“夢圓”一出,周云上山尋找夢中的二位仙師,蒙天孫娘娘之恩賜得以位列仙班。

以“轉輪”與“師援”二出為界,為周云的第二層夢境。入夢以前,周云尋訪赤城道人并受教誨,在赤城道人引領下游玩染園,與一眾女子登樓戲耍、行酒令。宴飲沉醉后醒來,周云已轉世為一嬰兒。在這一世夢境中,周云為一商人,拯濟被吳賴子索債驅逐的韓氏母女,并娶韓女為副室;領兵設計捉拿禍亂民生的鹽販包得利;告發狼狽為奸的抗租佃戶并使其得到懲治;求學途中與自己二表妹相遇相認并娶為正室;然而正值功成名就、春風得意之時,忽墮森羅地府,遭府王發落有形貪業、有心殺業、無心盜業、無形淫惡四種惡業,受盡種種酷刑。忽然赤城道人出現,這一世夢盡。出夢以后,在赤城道人指示下重游染園,又得玉女一娘傳授《玉篇》經。這一層夢境中,“游園”“樓會”“夜宴”又與“重游”互相呼應,“謁師”“指迷”與“師援”“授經”相應,層層迭出,環環相扣。王季烈前序謂該劇“命意布局脫胎玉茗之《邯鄲》《南柯》,升庵之《洞天玄記》”。為便厘清情節,全劇結構可以下圖表示:

圖2 劇情概括圖

二、作者江周及其交游考辨

江周(1746前-1801后),號云巖山人,新安(今安徽省歙縣)人?!冻喑蔷墏髌妗返谝怀鼍矶耸稹靶掳苍茙r山人江周填詞,吳門竹隱山人周復旦樂句”。新安江流經今安徽、浙江兩省,自徽州府歙縣始,止于嚴州府建德市[8]。據《自記》所言,作者創作《赤城緣傳奇》時曾三易其稿。乙卯仲冬(1795)初度之夕夢謁赤城山人,后作一記在友人間傳閱。辛酉(1801)初度日標以新目,按譜填詞,凡二十八折。又恐“夢之非夢,非夢而夢,且顛倒而不知所終矣”,于是又續以“慶捷”至“夢圓”四折,成三十二折。首出《幻引》惺惺道人:“前日與我弟子云……屈指人間幾月,不覺五十余年”,第二出《上壽》周云:“到如今年過半百”,知乙卯年時江周已年逾五十,則生年當在1746年之前,非王季烈序、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吳曉玲《清代戲曲作家生卒略表》、齊森華《中國曲學大辭典》等著錄所記生于1746年。又據“香祖弟蘭”序:“辛酉夏,家云巖先生出其所揆《赤城緣傳奇》一冊示余,分曲目三十二折”,說明1801年夏已成定稿,成稿時間在1801年春夏。

江周生平無考。清代江上錦乾隆五十四年編《安徽歙縣重修新安東關濟陽江氏宗譜》或可能有新發現,現藏美國圖書館?!冻喑蔷墏髌妗氛那俺蹲杂洝?、無署名序及王季烈序以外,還有十一人作序,為考察作者江周生平的重要資料。

周復旦,生卒年不詳。江西省雩都縣西一坊人,咸豐或同治初年州同銜(存疑)[9]。吳門在今蘇州一帶。

署名“香祖弟蘭”(后鈐“臣江蘭印”“晚薌”)者,即江蘭。江蘭(1740-1807),字芳國(或寫作芳谷),又字進,號畹香,歙縣江村人,僑寓揚州,官至兵部左侍郎。其弟江蕃、江苾,有女江秀瓊。時與江昉齊名,并稱“二江”。其《赤城緣傳奇序》為王季烈序后第一篇序,中言:“辛酉夏,家云巖先生出其所揆《赤城緣傳奇》一冊示余”,則江蘭與著者應是同宗兄弟。著有《游笈集》七卷、《畹香吟選》不分卷、《倚云樓文選》四卷、《詞選》一卷、《尺牘選》一卷①《倚云樓文選》四卷、《詞選》一卷、《尺牘選》一卷收入《清代詩文集珍本叢刊》第二冊。,除《畹香吟選》外皆存。江氏家累世制藥,其父輯《集古良方》十二卷,江蘭為該書分門別類,于乾隆五十五年刊刻[10]。事見《道光徽州府志》、《清史稿·疆臣表》、李斗《揚州畫舫錄·橋東錄》,石國柱、許承堯編《歙縣志》“藝文志”“人物志”,《澄陽散志·宦業》有傳,徐學林《徽州刻書史長編》一書有詳細考證。

叢睦汪端光(1748-1826),初名龍光,字劍潭、澗曇,號煙客、雨禪居士,江蘇揚州府儀征縣人。原籍安徽徽州府歙縣,居叢睦坊。工書能畫,著有《叢睦山房未刻詩稿》《劍潭詩鈔》等,今存[11]。

真州許珩(?-1830),字楚生,清代經學家,著有《周禮注疏獻疑》《周禮經注節抄》,今存。真州,即今江蘇省揚州市儀征市。嘉慶間,與焦循、程瓚和、江藩、李斗、阮元、黃文旸等過從密切。

秋平黃文旸(1736-?),字時若,號秋平、煥亭,甘泉(今揚州)人。工詩詞古文,通聲律之學。參與乾隆年間揚州設局修改曲劇工程,擔任總校,后著有《曲??偰俊罚ㄒ卜Q《曲海目》、《曲?!罚?,李斗《揚州畫舫錄》錄其序目。另著《掃垢山房詩鈔》十二卷等,今存。

珠湖沈業富(1732-1807),字方谷,號既堂,高郵(今屬江蘇省揚州市)人。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官至河東鹽運使。交游廣泛,與黃仲則、王昶、阮元等人友善,有《清流關》《送秋》《次對琴韻》等詩,收入王昶《蒲褐山房詩話》。善書法,李斗《揚州畫舫錄》:“既堂工行書,風韻天然”?!肚迨犯濉酚袀?,傳為沈善富,據王季烈先生考證,“‘業’誤作‘善’。此時其手題作‘業’,與國朝《正雅集》及《高郵縣志》俱合,足以證《清史稿》之誤”②《赤城緣傳奇》稿本前序。。

梅賓紹蓮(1738-1765),即江紹蓮。歙縣江村人,字依濂,號梅賓,邑庠生。著有《梅賓詩抄》六卷、《披云漫筆》十八卷、《澄陽散志》十八卷(僅存末一卷)等,今存。事見《徽州府志》《歙縣志》《濟陽江族譜》,江紹蓮與江周應為同族。

秋渚于泗,字彥邦,號秋渚,監生,生卒年不詳。阮元《淮海英靈集》丁集卷三:“于泗,字秋渚,東臺人。著有《怡怡草堂詩稿》”,并錄其詩《春日同丁熙莊過藥師菴,訪照純上人,晚飲李郁齋挹翠山房》一首,全詩如下:三年盼得此相逢,踟躕茅庵路幾重。野草香干雙屐雨,夕陽人倚一樓鐘。能辭塵壒蟬初解,為說離愁酒半濃。何幸龍門分片席,夜窗燈火歇吟筇[12]?!垛萏迷姼濉方褙?。東臺,即今江蘇省東臺市,乾隆三十二年析泰州置,屬揚州府。于泗善為詩歌,曾手集東亭詩二十卷,書似倪云林[13]。

幾山吳鸞翔,生卒年不詳。幾山,即今江西新建縣東北,鄱陽湖中幾山?!兑它S縣志》“吳鸞翔”條下錄《顧民橋改建石墩記》一篇,未見。宜黃縣位于今江西省撫州市[14]?!毒沤尽肪硭氖拧端囄摹罚骸耙责B以教于圣天子,光天化日之下,此則余之朝夕虔禱者也。時共勸厥事者,教論:江華玉;訓導:吳鸞翔;本府經歷:吳正緯……”[15]知其曾侍君。

瑤峰女史,后鈐“江”“秀瓊”之印。江秀瓊,歙縣人,黃賓虹《黃山畫苑論略》“論方外閨媛流寓諸人”:“方外之侶,其來居于黃山者,實繁有徒……江秀瓊,字瑤峰,適張仰齋?!盵16]許承堯《歙事閑譚》:“江蘭女江秀瓊,字瑤峰,適如皋諸生張壽泰”[17],《華中地方·第二四六號安徽省歙縣志》:“江秀瓊……能詩,善畫花卉,著《椒花館詩集》?!盵18]《椒花館詩集》四卷今未見,僅存編修洪梧《序》,《序》簡述江秀瓊家世生平[19]。事見王豫、阮亨《淮海英靈續集·辛集》,《明清安徽婦女文學著述輯考》錄其詩作六首[20]。

秋人仇夢巖,字秋人,號貽軒、老柳道人,生卒年不詳。安徽歙縣人,乾隆間諸生,有《貽軒詞》、《貽軒詩集》(嘉慶二十四年仇銘旂刻本),前有汪端光撰《秋人集序》。

縉云山樵蠅,未詳何人,跋后鈐“綱”“三子”印。

以上著者江周及其交游考略,知江周祖籍新安(今安徽歙縣),并曾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寓居揚州一帶,多結交名士。有同宗弟江蘭,侄江秀瓊,同族江紹蓮。與黃文旸、周復旦、汪端光、許珩、沈業富、吳鸞翔、仇夢巖等人友善。

三、《赤城緣傳奇》的藝術特色

《赤城緣傳奇》的藝術特色可從人物形象、體制及舞臺效果三個方面來展開。這三個方面共同為傳奇敘事服務,形成《赤城緣傳奇》獨特的藝術風貌。

(一)人物形象

《赤城緣傳奇》以周云為核心人物,述其在現實、夢境中所經歷種種。通過一一呈現周云人生中的幾個重大事件來展現人物性格特征,抒發作者的人生感悟。該劇的敘事為單線結構,除周云以外的所有角色都在表現周云度脫成仙的過程中發揮不同的作用。

劇中周云在現實里潦倒失意,他對自己生存現狀的審視在經歷幻夢之后有了重大轉變。作者從兩個方面來表現這一轉變的發生。一是通過周云自述,從正面表現這一變化;二是通過妻兒的“不變”,從反面襯托其“變”。入夢以前,周云對自己失意寥落的人生極為不滿,“怎乾坤偌大,寄愁無處。真誤。待把殘編飽蠹魚,將雄心付唾壺,換緇襦”。出夢以后,周云果然高中,但此時的他卻不再掛懷功名利祿,“無心再絆名和利,權留滯,暫羈棲”。

周云共經歷兩層夢境,獲得兩次度脫。在第一層夢境中,周云在赤城道人和玉女一娘的指引下兩度游染園,前次與諸美人集飲沉醉,后次但見斷壁頹垣,于是豁然大悟。第二層夢境是全劇敘述的重點,這一層夢中的周云形象也最豐滿。作者通過周云成長經歷中的幾個重大事件來表現人物性格,在每一個事件群中有不同的人物出場,這些人物從正、反兩個方面來襯托周云的形象特征。周云少年早慧,十六歲就在科考中拔得頭籌?!东@雋》一出設計了梁又灝、石伯通兩個反面形象。梁又灝“今年七十二歲,整整考了六十年,還是個老童”,此次謊報年齡為十二歲參加科舉;石伯通“今年恰恰四十大慶,考了二十年,總沒一回完卷”,這次夾帶紙條作弊考試。兩人都在考場上出盡洋相,惟周云一人獨得考官賞識,以此兩個人物展現周云的智慧?!墩殹芬怀鍪銎渎酚鲰n氏母女出手相助一事,作者又別出心裁地設計了“吳賴”和“院子”兩個形象,各從反面、側面表現周云的樂善好施。吳賴向貧兒寡母收租時吃相難看,嘴臉丑惡,“說盡情懷,看你們窮到這田地,諒終身也納不起這租錢。倒不如早些撒開,讓我另行覓主”。而院子作為周云的貼身管家,最了解自己的主子,他說:“我家相公,最喜行好事的”,是周云形象的側面表現。

在次要角色的表現上,《赤城緣傳奇》也有值得稱道的地方。比如通過人物典型動作的重復來展現角色的性格側面。如第十出《獲雋》,為了強調梁又灝七十二歲假充十二歲參加考試的滑稽形象,作者特意突出了他“滿口白須”的特點。上場時提示“副凈白須,束發巾上”,考官調笑“你看他滿口白須”,梁又灝則不斷重復“掩須”的動作,“一手掩須一手招吏介”、“掩須低頭介”“掩須低頭上介”“拈須嘆介”,將人物這一性格側面充分地展現出來。

(二)體制突破

《赤城緣傳奇》在體制上有與傳奇的一般范式相違拗之處,雖僅是淺嘗轍止,還談不上有意義的“革新”,但仍不失為有益的嘗試。

首先,打破“副末開場”的演出形式。明清傳奇第一出通常以副末開場,也稱作“家門”“標目”等,顧聆森:“大抵要以副末腳色先上,用一、二支曲子介紹全劇梗概,以及演出此劇的宗旨,然后向后臺詢問今日演何戲?得到回答后,又以詩詞作結”[21]。該劇第一出《幻引》出場腳色為末、旦,共唱七支曲,演出直接進入正式劇情。該出末尾:“列位,這就是此本傳奇的引子,若道從未見此開場,可聽我再道幾句?!笨梢娮髡邔髌骈_場的創新是有意識的。

其次,下場詩中穿插賓白。明清傳奇的下場詩中一般只有腳色提示和簡單的科介,無賓白。該劇第二十出《品茶》的下場詩中還加入了一段賓白:

(旦)柳梢搖曳夕陽斜,(小旦)一點春愁寄品茶。哥哥請。(貼)晚間早些進來。下。(生)共向小窗破岑寂,不知何處是天涯。下。

加點處為下場詩中添入的賓白,改換下場詩的形式,活躍了舞臺上的氣氛??傊?,戲曲到了清乾隆年間,已經到了高度成熟期,體制上也有了較為固定的模式,《赤城緣傳奇》作者對傳奇定式有意識的突破是值得肯定的。

(三)舞臺效果

該本《赤城緣傳奇》前有王季烈題“未刊稿本”,未詳是否有刻本刊行,該劇當時是否進行舞臺搬演現也無從得知。但從文本內容來看,可知作者在創作時有意使作品不至于淪為文人的案頭讀物?!冻喑蔷墏髌妗纷髡叩奈枧_意識主要表現在其排場設置和情節程式上。

“排場”作為中國戲曲批評的一個重要術語,其內涵有一個演變的過程。最初的“排場”指稱戲曲演出本身,如“做排場”;像“占斷排場”“獨占排場”又可以指演出、演員的成就。直至晚明以降才開始逐漸作為一種正式的戲曲批評術語出現,此時多用于指涉戲曲情節,如“排場關目”等。曾永義先生通過對史料的梳理,將“排場”定義為:“所謂‘排場’是指中國戲劇的腳色在‘場’上所表演的一個段落,它是以情節關目的輕重為基礎,在調配適當的腳色、安排相稱的套式、穿戴合適的穿關,通過演員唱作念打而展現出來?!盵22]戲曲創作務求關目濃淡相間、冷熱兼濟,戲曲場次講究大場、正場、過場、短場等的有序組合,講究文場、武場、鬧場、群戲③黃鈞,徐希博《京劇文化辭典》:“群戲,京劇戲班術語。指一個劇目中有數個行當的角色,其表演分量不相上下的戲,即稱群戲?!钡扰艌龅暮侠斫M接(注釋見下頁)?!冻喑蔷墏髌妗返淖髡呱钪O此道。

《赤城緣》計有三十二出,就創作長度而言,短的僅2-4頁,長的達7、8甚至14頁;就“冷熱”而言,冷場有獨白戲、雙人對戲,熱場有多至10人、20人的同臺對戲。將戲劇場次的長短冷熱互相調節,就形成舞臺搬演上的大場、過場、短場、武場、文場等,劇情高潮迭起、錯落有致、節奏多變。

傳奇第一出至第五出屬于“暖場”階段,此時許多觀眾還未進入觀演狀態,還有很多遲到觀眾可能仍未到戲館,此時顯然不宜有重要情節。于是作者將前五出基本全部設置為短場或中短場,為下文的幾出正場大戲作鋪墊。

自第六出開始至劇末才是真正的“好戲開場”。全劇共計六次高潮,分別為:第七出、第八出,第十出,第十三出、十四出,第十七出,第二十三出,第三十出。為了突出高潮場次的演繹,在其前后一般設置以短場、冷場,一方面是為進一步突出高潮戲的演繹,另一方面也是充分調動觀眾情緒變化——既不能一直平靜無瀾,也不能一直緊張喧鬧。如全劇第一個高潮為《樓會》(第七出)、《夜宴》(第八出),前兩出分別是《指迷》(第五出)、《游園》(第六出),后一出為《轉輪》(第九出),這三出篇幅都比較簡短(3-5頁),情節簡略,曲數不多,以短曲、急曲為主。尤其是《轉輪》一出為正生的自白戲,場面由鬧場、大場驟轉直下作冷場,給觀眾一種好景不長、繁華轉瞬即空的感受。而劇中第二、三個高潮為《誅梟》(第十四出)、《懲佃》(第十七出),都是場面宏大的武場。

為形成整體觀感的平衡,全劇六個高潮分布比較均勻,上半場三個高潮計五出,下半場三個高潮計三出。上半場的三個高潮分布密集,先冷后熱;下半場的三個高潮間隔較長,先熱后冷,于整體的平衡中又有變化。

情節程式上,作者采用了大量的“重復性情節程式”。重復即將雷同或相似的情節重復三次及以上,猶如《詩三百》之重章疊沓,回環往復?!冻喑蔷墶分械膸滋幹貜颓楣澏疾捎貌⒘惺浇Y構,幾個情節單元無遞進關系。如第四出《謁師》,四位護法力士白皓華、木含明、黃明童、龍威明先后登場,登場后的唱詞、動作、服裝都是雷同的,形成“四復”。以白皓華為例:

【過曲·駐馬聽】(小生,束發金冠白袍上)七尺昂藏,虎穴掀翻意氣強。我嘗把金英密放,玉露堅凝,白練回翔。乾坤任我配柔剛,春秋賴我催消長。貧道蒙道君授以金液煉情真訣,修習功成、伏虎神通,我為第一。仔細思量,師傅未得總成虛妄。

吾白皓華是也。今日師父升坐,在此伺候。

除下劃線標出處表述不同以外,其余各處均同。只龍威明裝扮上多出“腰佩火鈴”一語,另唱詞中少“修習功成”四字,應是作者疏忽。又如《夜樂》一出,錦纏綿、嬌如花、軟似絮、白勝玉四位姑娘分別與鹽販包德利對唱小曲,最后五人一齊對唱。各情節單元程序雷同,形成“五復”。以嬌如花與包德利對唱為例:

【雙調·銷金帳】(老旦)初更鼓打,忽聽情郎至。整云鬢,調口脂。平添幾分歡悅,幾分旖旎。香茶親送、親送在情哥手里。你恁輕拋,我為你相思死。今宵到來,到來且見奴點意。

(斟凈及雜酒介,雜拍手隨意唱小曲介)

【天下樂】(凈)猛聽得宛轉嬌歌,聲聲饒水涯。冤也波家,通熱殺咱。愛綻破朱唇平添兩頰花。你笑盈盈白雪飛,俺光瞧瞧醉眼斜。把象箸叩瓷甌,作雞皮鼓打。

(照老旦共飲介)

以下小旦、丑、貼分別與凈對唱以及四人一齊與凈對唱,均用【銷金帳】。首句“初更鼓打”依次換作“鼕鼕二鼓”“三更漏轉”“樓頭四鼓”“五更又催”。凈所用詞牌依次為【哪咤令】、【鵲踏枝】、【寄生草】、【寄生草】。

重復性程序通常節奏舒緩,劇情停滯,場面熱鬧。據作者《自記》所言,《赤城緣傳奇》寫定以前,“彼時曾撰次為記”,即先寫成了筆記或小說而后再改編為傳奇。我們可以推測,受體裁所限,《赤城緣記》中的這兩處情節大概不會這樣冗長拖沓地重復性書寫。

四、結語

以上對《赤城緣傳奇》的版本、內容、作者生平及藝術特色作一粗略考察,尚有許多未盡之處。尤其是作者生平,若能對劇前作序之親朋的現存作品作地毯式搜索,相信能夠得到關于作者江周更加完善的生平信息。此外,《赤城緣傳奇》有較強的道教化色彩,若能從此角度入手或能有別出心意的闡釋??傊?,本文對《赤城緣傳奇》之介紹乃作拋磚引玉之功,期待諸位大家更加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歡
赤城傳奇
安-225,昨日的傳奇
“赤城智慧人大”開啟“線上履職”新模式
一腔赤城 扮靚城市——訪焦作市解放區環衛處上白清掃所所長瞿霞
雨中登赤城山
漕運,一段行走在水上的傳奇
“和合赤城”藏頭詩聯句
傳奇 下
傳奇 上
堅持,造就傳奇
逍遙傳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