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高質量科研推動開放大學創新發展

2023-07-24 09:39賈煒
廣東開放大學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高質量學科大學

賈煒

(上海開放大學,上海,200433)

開放大學的科研工作對推動開放教育事業創新發展具有先導性意義和基礎性作用。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尤其是開放大學成立以來,我國開放教育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這其中,科研深度融入開放教育事業發展的生動實踐,在服務國家和地方決策、回應終身學習的現實需求、破解發展難題、探索規律支撐開放教育科學發展、指導新型大學實踐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放大學的創新發展更加需要高質量科研的推動。

一、科研高質量發展對開放大學發展的重要意義

當前,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轉型跨越,已成為開放大學發展的時代旋律。面對這樣一種要求,沒有科研支撐將寸步難行。

(一)科研在學校高質量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如果把科研、學校的發展戰略和政府、社會相聯系,看作一個生態系統[1],科研就是系統中光合作用的過程,見下頁圖1。樹根是治理體系,它的土壤是政府、社會對開放教育的需求。樹干是整個學校的發展戰略,連接著樹枝輸送養分。開放大學的教職工隊伍就像樹枝一樣,需要不斷生長,為樹葉提供支撐,同時輸送養分。樹葉則是學校的專業、課程、項目、平臺。樹的果實是最有價值的部分,即學習者的成長。樹冠就是教育服務,體現為服務規模和質量。

圖1 科研在開放大學發展中的重要性

科研則相當于光合作用的過程。生態系統中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賦能的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的過程??蒲泄ぷ髦械墓夂献饔弥傅氖墙搪毠の崭黝愊冗M思想并促進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改革,形成新思想、新理念的過程。

如果沒有光合作用,樹就會死亡。同樣地,科研工作如果不在學校里占據重要的位置,學科研究、專業發展和課程開發就不可能有新的成果,就無法為學習者的成長提供幫助??蒲械闹匾噪m然不一定體現為一個有形的方面,但是它一定會豐富理念、拓展思路,使得開放大學的內涵建設煥發出新的活力。

(二)開放大學需要一流的人才隊伍為支撐

建設一流的開放大學,必須要有一流的開放教育人才隊伍。是否是一流的隊伍,需要用科研的意識和能力去檢驗。只有重視并積極開展科研,才能始終緊跟學科、專業和行業的發展,才能引導教職工從科研的視角思考問題,用科研的方法提煉經驗,以科研的成果提升對各項工作和教學的規律性認識。

開放教育一流人才的培養,需要科研的助力。教師科研素養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期的、嚴格的學術訓練。開放大學要有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的使命擔當,不斷完善推進機制,提供培訓指導,搭建交流平臺,精心營造氛圍,要努力讓科研成為教職工安身立命、追求卓越的文化自覺,讓科研切實成為每一位教職工專業成長的階梯。

(三)探索開放大學新型教學模式需要與科研緊密結合

教學與科研的緊密結合既是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科學方法,又是深化教學改革、優化教學策略的重要途徑,也是推進開放大學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以信息技術助力成人學習為例,科研是指導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改革的必備方式。眾所周知,成人在學習過程中常會碰到學習基礎薄弱,工學、家學矛盾突出的問題,如果缺少強有力的支撐,他們就會在學習中感到無助,就會喪失繼續學習的信心。如何通過科研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滿足學生差異化學習需求,已是當前提升學習支持服務能力必然面臨的挑戰。例如,在教學中如何通過自適應學習針對性解決成人學習的個性化問題?如何創造更多的虛擬情境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如何借助信息技術不斷地給予伴隨式的激勵,讓成人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如何通過互動式的學伴技術設計,讓學習者感受到自己的求學不是一個人的學習,而是有一個團隊作支撐?如果我們在科研中解決了這一系列“如何”,就會形成一種無邊界、個性化、伴隨式、能夠激發學習興趣的應用場景和教學模式,探索出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科研和教學的新樣態。

二、開放大學科研高質量的內涵

實踐證明,開放大學的定位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鑒,要不斷地立足城市發展、對接行業特點、服務居民需求,發揮開放大學的戰略服務功能、課程融通功能、機制創新功能、技術支撐功能,在服務學習型社會和學習型城市的建設中體現平臺型大學的屬性。依據這一屬性,開放大學的科研可分為三大類:學科應用研究、教育教學研究和決策咨詢研究。

(一)開展學科應用研究,推動學科知識創新

學科應用研究是指在學科基礎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緊跟學科、專業發展的前沿,探索各學科領域的基本問題和基本規律,加強學科理論向學科實踐的轉化研究,推動學科知識的應用創新。

一方面,學科應用研究要聚焦開放大學的辦學特色,立足優化專業建設,以學科思想指導學科實踐為重點,針對國家有要求、社會有需求的行業發展剛需,研判人、崗、技相適配的課程方案、教學資源和課程體系。例如,學校要基于家庭教育學科的研究,結合行業發展的需要,建設好家庭教育指導師課程體系。

另一方面,學科應用研究要把學科實踐經驗凝練提升到學理層面,以不斷豐富學科思想,促進學科和專業的創新發展。例如,防疫期間,通過開展居民區基層治理研究、城市應急情況下物流管理研究等實證研究,來完善學科知識和原理的建構,不斷提高學科建設水平和學術影響力。

(二)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推進教學方式轉型

教育教學研究要聚焦教學領域的基本問題,探討課程與教學法,推進教學方式轉型,提升教學質量。開放教育領域中,教育教學研究的重點應包括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和社區教育的課程融通,以及信息技術賦能教育教學效能提升等課題,這些研究要注重從跨學科的視野出發,突破傳統學科間的無形“疆界”,打破專業之間的壁壘,突出交叉融合和協同創新。

例如,在解決信息技術和成人教育深度融合這一問題時,可以從神經科學的視角出發,將成人學習者的學習行為與大腦分泌的各類神經傳導物質相結合起來開展研究。如將成人的學習動力機制與多巴胺的分泌相結合,通過學習排行榜的設計,包括對學習時長、互動頻次、學習積分等進行排名,以此刺激多巴胺分泌,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力。通過課程內容和學習活動的游戲化設計,促進內啡肽的分泌,讓學習者產生更多愉悅感,激發積極、快樂的情緒,讓成人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形成持續的學習行為,助力學習習慣的養成。通過評價內容和方式的設計,給予學習者發展性評價,激發血清素的分泌,讓其產生更多安全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自信和成就感。

(三)開展決策咨詢研究,高質量服務科學決策

開放大學的決策咨詢研究要堅持高視野、大格局,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形成具有前瞻性、原創性的優秀決策咨詢研究成果,既能預判趨勢發展,又能為解決當前問題建言獻策。

因此,研究重點應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要關注學習型社會建設中的戰略問題、路徑問題以及評估改革問題,相關研究包括網絡輿情與社會治理、市民終身學習需求和能力監測、學習型社會建設指導服務、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教育傳媒融合發展等方面。二是要向內生長,聚焦開放大學作為新型高校如何勝任學習型城市建設樞紐和關鍵的職能定位,如何深化作為平臺型大學的內涵研究,完善評估體系、工作體系、組織體系的建構,以發揮開放大學的整體性功能。

決策咨詢研究既要針對熱點問題開展具有較強針對性和時效性的研究,又要兼顧對某些問題和領域進行長期持續的跟蹤研究。

三、開放大學科研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選擇

為加快推進一流開放大學建設,持續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和科研發展水平,全面推動科研高質量發展,“重在培育、重點突破、人人參與”應成為開放大學的科研發展路徑(見圖2)。

圖2 科研高質量發展路徑

(一)堅持重在培育,分層分類引領

面對開放大學科研基礎較為薄弱的現實,培育重點應包括科研意識、科研思維、科研方法、科研能力等方面。要從科研創新人才的培養、科研項目和學科增長點的培育這三個方面進行引領,堅持分層分類精準提升科研實力和成果水平(見圖3)。

圖3 培育重點

第一,通過支持科研人才梯隊和學術團隊建設,培育科研創新人才。人才培養是開放大學發展的中心和基礎性工作,開放大學應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開展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遵循學科專業發展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不斷完善學科專業的內涵,優化分階段、有統籌的人才培養方案。

第二,通過對優秀科研項目開展針對性的前期培育,實現更多高層次項目立項。加強科研培訓,搭建學術平臺,推動學術結對和協同科研,促進科研方式與手段創新,并優化各方面的科研服務,吸引更多教職員工主動參與科研,在做科研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和提升自我,實現承擔和完成高層次科研項目的任務目標。

第三,通過支持特色學科專業和科研項目的發展,培育學科增長點。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盵2]開放大學應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凝練特色,打造優勢,加強主干基礎學科、優勢特色學科、新興交叉學科建設,更加突出重點、聚焦難點,圍繞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建設要求,扎根中國大地辦好開放大學。

(二)堅持重點突破,打造有組織科研

2022年8月,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強高校有組織科研推動高水平自立自強的若干意見》提出,強化有組織科研,是要更好服務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和緊迫需求,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3]。開放大學要把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作為最高追求,堅持戰略引領、組織創新、深度融合、系統推進的指導原則,通過樹立高質量的科研理念,營造良好的科研生態環境,開展特色科研,打造有組織科研,促進高質量成果不斷涌現。

開放大學科研高質量發展應著重推動重點領域和重點政策的突破。其中,重點領域應著眼于國家級、省市級、區級和學校級四個層面,圍繞不同層面的改革創新發展需求,在聚焦社會民生問題、服務在職職工繼續教育、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等課題上錨定目標,持之以恒。在研究開展中,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專注實際問題,聚精會神、心無旁騖地以開放大學所能,發揮開放大學優勢,把課題研究做在社會中、崗位上。同時加速研究成果向實踐成果的轉化,以此來體現應用型研究的實踐價值,不斷提高研究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把調研成果轉化為破解難題的科學方案。尤其應注重發揮科研基地的平臺作用,有組織地申報高層次科研項目,產出高質量科研成果,并以此平臺吸引、培育、激勵人才,實現平臺培育人才、人才推動平臺建設的良性循環。

重點政策突破要體現激勵導向、合作導向。一是優化科研獎勵辦法,加大獎勵力度,努力讓想做科研的人有更多機會,能做科研的人有更大空間,踏實做科研的人有更快的提升速度。二是通過普惠性的科研政策支持每一位教職工參與科研。以學術帶頭人選拔、名師工作室建設、青年教師與導師結對、完善學術假制度等措施激發科研活力。三是在經費投入方面,確保經費逐年增長,加大科研分配的比重。同時管理重心下移,給予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更多的考核管理自主權。

(三)堅持人人參與,強化科研意識

開放大學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有科研蓄能、積累勢能、釋放效能的過程。蓄能需要每一個部門、每一位教職員工的積極參與,明確“人人開講座、人人做課題、人人有培訓”的行動目標,立足崗位,強化科研意識,培養科研的思維和方法,以科研促教學、促管理、促服務。

積累勢能要積極組織具有一定科研成果和校內外學術影響力的高勢能人群,在人人參與的基礎上,通過結對攜手方式帶動一批潛力足、能吃苦的青年才俊,不斷地在科研攻關項目中積壘土以筑高臺,形成自高而下的能量儲備,為科研成果的噴薄而出做好準備。

“人人參與”的效能釋放,應體現在學校事業和教師專業的共同發展上。對于開放大學而言,人人參與科研的成果不僅在于發表高質量論文,更在于以科研涵養靈魂,啟迪心智;不僅在于獲取高等級科研獎項,更在于以科研深化對學科、專業的認知理解,創造出新知識、新實踐;不僅在于完成學校要求的各項科研任務,更在于讓科研成為每一位教職工激情燃燒的催化劑。

猜你喜歡
高質量學科大學
“留白”是個大學問
【學科新書導覽】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大學》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大學求學的遺憾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