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對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

2023-07-24 14:58吳佳蓮
經濟研究導刊 2023年11期
關鍵詞:研發投入企業績效上市公司

吳佳蓮

摘? ?要:科技創新對先進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使得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與績效之間的關聯性成為國內外學者和業內關注的焦點?;?017—2021年1 272家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實證分析制造業上市企業研發投入及其強度對績效的影響。研究表明,研發投入當年期對績效影響為負,但滯后期顯著呈成正向影響。據此提出相關建議,以期為制造業上市公司提升研發投入效果提供決策參考。

關鍵詞:制造業;上市公司;研發投入;企業績效

中圖分類號:F243.5?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11-0066-04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先進制造業是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將成為我國參與國際競爭的先導力量。國家的高質量發展戰略離不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加強研發是提高企業制造質量的有效途徑。因此研究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影響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文獻綜述與研究假設

(一)文獻綜述

目前國內外有許多關于研發投入是否有助于上市公司成長的研究。主要觀點分為兩種。其一,部分學者認為研發投入對上市公司的成長有正向的影響。Ruggero Sainaghi發現一個企業在競爭中可以通過創新資金投入的途徑來幫助他們獲得更大的市場競爭優勢從而獲得更多的收益[1]。劉云等采用柯布—道格拉斯模型研究發現企業某年的研發投入強度對企業盈利能力影響不大,但隨時間增加,累積的研發投入對企業盈利影響作用明顯[2]。李懷建等認為企業的研發投入對其短期財務績效以及長期的市場價值提升都具有正向的促進作用[3]。王羲等認為,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促進了創新績效[4]。其二,認為研發投入與上市公司的成長之間關系復雜,并不是只有積極性的影響。黎毅等通過實證分析認為行業競爭越激烈,則研發投入反而越小[5]。Muller等發現不具備專業組織能力的企業在短期內進行高強度研發活動,不但可能無法為企業創造更多利潤,反而會影響企業正常的發展[6]。張沁芳認為,企業從研發投入到轉化為企業的發展能力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所以R&D投資創新性能的影響較為滯后[7],也就是說,目前的R&D投資的經濟效應并不顯著,當期對創新研發活動的投入為企業創造的效益并不能在當期的企業績效中完整地體現出來。劉興鵬采用門檻模型對193家上市公司2015—2020年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發現全樣本的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存在顯著的三重門檻效應,兩者之間的關系呈“S”型[8]。

(二)研究假設

在現有的研究理論結果基礎上,本文試圖將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應用于制造業上市企業來進行探討分析。

1.研發投入與制造業企業當期績效的相關性。Mudambi等認為,研發投入有利于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活動,通過創新活動可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從而提升企業績效[9]。王羲等認為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促進了創新績效[4]?;趯W者們的研究,本文認為研發投入加強了制造業企業的創新能力,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生產力,從而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因此,做出假設1: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對企業當期績效呈正向影響。

2.企業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影響的滯后性。研發投入影響的滯后性是指企業的研發投入的影響不僅涉及企業當期的績效,而且對之后一期甚至幾期有所影響?;蚴茄邪l投入當期影響不顯著,而是在滯后幾期有明顯影響。本文認為企業的研發投入創新技術研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過程中會受到諸多外界因素的影響及多種條件的限制。而科技創新從理論轉變為實踐也是需要時間的,其產生的意義與價值也不會僅限于研發投入當期。因此,做出假設2: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對績效影響具有顯著的正向滯后性影響。

二、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

本文以2017—2021年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為確保數據的準確性與研究的可靠性對數據進行了以下處理:一是剔除ST企業;二是剔除指標數據有缺失的樣本企業;三是剔除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小于等于零的樣本企業。最后選取測值6 169個,其中包含企業1 272家。

(二)數據選取

綜合相關文獻研究,根據選取的研究對象特點特征選取如表1所示指標數據作為實證分析變量。

1.被解釋變量??傎Y產收益率通常被用來衡量每單位資產創造多少凈利潤,可以很好地解釋公司的績效。所以本文的被解釋變量選取總資產收益率(ROA)即凈利潤/總資產。

2.解釋變量。企業的研發投入一般包含資金、人力、物資的投入,本文選取研發投入強度(RD)即研發投入/營業收入作為解釋變量通過研發投入和營業收入的比值來反映企業研發的投入力度。

3.控制變量。本文研究對象選取了如下控制變量以控制諸多外界因素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一是公司規模 (SIZE)本文采用總資產的自然對數來體現企業的規模大小。由于數據的數量級差異較大,因此對其進行取對數運算。二是資產負債率(TRD)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三是流動資產比率(LA)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四是基本每股收益(BIPS)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三)模型設計

根據上文所做出的假設以及各變量的定義,本文所建立的具體模型如下所示:

ROAit=β0+β1RDi,t-j+β2SIZEit+β3TRDit+β4Yearit+εit

模型一

其中,i代表第i個企業,t代表第t年;j表示滯后期間,其中j=(1,2,3),分別表示滯后1個期間、滯后2個期間、滯后3個期間。RD(研發投入強度)為R&D投入解釋變量,ROA(總資產收益率)為R&D產出被解釋變量,SIZE(企業規模)、TRD (資產負債率)為控制變量;β0常數項,β1、β2、β3、β4為回歸系數;ε是為了消除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引入的隨機擾動項。

在上述模型之后逐步加入控制變量形成以下模型。

ROAit=β0+β1RDi,t-j+β2SIZEit+β3TRDit+β4LAit+β5Yearit+εit模型二

ROAit=β0+β1RDi,t-j+β2SIZEit+β3TRDit+β4LAit+β5BIPSit+β6Yearit+εit

模型三

其中LA (流動資產比率)、BIPS(基本每股收益)為新增控制變量。

三、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首先對本文所選取的數據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分析,如表2所示。本研究的研究數據總計6 199條。

在回歸分析之前本文對所有變量進行了相關性分析。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和相關系數基本無異常,均通過了t檢驗,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數據可用于后續研究分析。

(二)面板數據回歸

本文選擇面板數據模型進行估計,根據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分別得出數據結果如表3所示,通過了F檢驗。ROA與RD的相關系數為-0.001,雖然通過了t檢驗說明二者之間存在相關關系,卻在當期內體現出了負向影響,H1假設不成立。原因主要在于研發成果商業化的過程涉及一系列復雜的程序,成功進入市場最終被市場認可還需要靠產品銷售環節來實現。因此之后對研究對象滯后幾期的數據進行了分析。

本文進一步進行了公司研發投入的滯后性檢驗,如表4所示,滯后三期內都顯著相關,在滯后三期都呈正相關。表明公司的研發投入對績效的影響是長期的,企業需要綜合長遠的考慮研發的投入價值。因此驗證了H2假設的正確性。在當期內呈現負相關,在滯后幾期內呈現正相關的結果。

(三)穩健性檢驗

本文以ROE(凈資產收益率)替換原模型中的被解釋變量ROA(總資產收益率),并選取一些新的控制變量:凈資產收益率(ROC)、貨幣資金(BC)、負債合計(TL)、流動資產合計(TCA)進行了穩健性檢驗,所得的回歸結果與原模型的回歸結果基本保持一致,這表明原模型的回歸結果較為穩健。

(四)異質性檢驗

本文還通過對不同的公司規模,不同的年份數據進行了異質性檢驗?;貧w結果與前文保持一致。隨后對穩健性檢驗以及異質性檢驗的數據進行滯后分析,以更加嚴謹地論證假設2的假設。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通過理論假設與實證分析對研發投入與制造業上市公司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得出:(1)我國制造業企業整體研發投入比例未達到可以在市場中有競爭力的標準,整體研發投入不足,而不同的企業之間由于信息差異,重視程度等研發投入的個體差異較大,需要平衡各企業之間的差距,全面轉型發展現代化制造業企業;(2)由回歸結果可知研發投入與企業的績效之間有顯著的關聯性,但由于種種原因在當期并不能完全呈正相關,通過對滯后幾期的RD與ROA之間的數據分析發現在滯后幾期內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呈現正相關。需要企業長期堅持研發投入,才能夠看見成效。據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強政策引導增強傳統制造業的研發投入意向。研發成果商業化需要經過專利成果轉化,專利保護等一系列艱難過程,研發投入當期并不一定看到顯著的績效提升。這就需加強研發投入力度,提高其研發投入意愿。制造業研發落后,缺乏資金支持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市場的不確定性導致很多中小型企業不敢投入過多資金到研發領域。政策的宏觀調控可以幫助企業控制風險,更容易的進行研發融資。真正的研發成果可以優化產業鏈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在市場競爭中擁有更多話語權。

二是加強研發階段的成本控制。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當期呈現負相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研發初期的成本過高,在研發階段控制成本是提高研發成果商業化效率的有效途徑。企業想要做到成本控制首先要建立規范的制度體系,嚴格規范研發權責劃分,控制每個環節的資金支出,對費用支出的標準化流程進行嚴格落實,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責,建立專門的監督管理部門。其次,要優化研發方案,謹慎決策。

三是制造業企業提高對研發投入的重視程度。企業自身要提高對研發投入的重視程度。由于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正向影響的滯后性,研發投入得到回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很多企業會中途放棄,但是這樣前期的投入成本將無法收回,同時使企業喪失競爭優勢,資金更加緊張,更加沒有預算投入研發。由此惡性循環,導致很多技術落后制造業難以生存,面臨倒閉風險。因此企業應重視研發投入,在前期困難階段堅持,以謀求長期效益。

四是聚焦制造業企業自身優勢助力研發投入。制造業企業在進行研發投入時應學會揚長避短,利用自身企業優勢助力研發投入的績效轉化。我國制造業企業的優勢首先是相對低廉的中高端勞動力成本,這讓中國制造業在研發領域可以更具成本優勢。中國巨大的市場對創新產品的市場化有很大的幫助。

五是加強專利等研發成果保護。研發成果得不到保護,無法集中競爭力優勢也是企業創新研發的困難之一。國家加強產權的保護,建立更加完善的保護體系,對企業以及激發研發人員的研發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有助于制造業企業將集中研發成果轉化為競爭力優勢,加速轉型升級適應新時代經濟大環境。

參考文獻:

[1]? ?Sainaghi R.,De Carlo M.How to create destination capabilities in the field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Competence-based innovation in

hospitality and tourism,2016:185-196.

[2]? ?劉云,馬志云,張孟亞,等.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的實證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20(12):67-75,85.

[3]? ?李懷建,耿曉晗.研發投入、高管激勵與企業績效:基于我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6):36-48.

[4]? ?王羲,張強,侯稼曉.研發投入、政府補助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22,37(2):108-116.

[5]? ?黎毅,李妍.研發投入的行業差異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研發投入的行業差異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來自主板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財會研究,2018(9):44-48.

[6]? ?E.Müller,V.zimmermann. The importance of equity finance for R&D activity[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6,33(3):303-318.

[7]? ?張沁芳,劉婷萱,李平,等.研發投入對企業成長性的貢獻研究文獻綜述[J].現代經濟信息,2019(8):26-27.

[8]? ?劉興鵬.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影響的門檻效應:以廣東省為例[J].統計與決策,2022,38(3):172-177.

[9]? ?Mudambi R.,Swift T. Knowing When to Leap:Transitio-ning Between Exploitative and Explorative R&D[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4,35(1):126-145.

[責任編輯? ?立? ?夏]

猜你喜歡
研發投入企業績效上市公司
創業板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影響因素研究
國產車與合資車未來發展走向
哈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投入分析
哈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投入分析
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知識管理導向與企業績效
中央房企國家持股與企業績效的實證研究
薪酬差距與企業績效分析
創新視角下企業吸收能力、冗余資源與企業績效的實證研究
行為公司金融理論的現實意義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質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