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問題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2023-07-26 03:46許國鵬
高考·下 2023年2期
關鍵詞:教學法課堂教師

許國鵬

摘 要:問題教學法顧名思義,是通過對知識點的剖析,形成某種認知,得出問題框架。通過對問題的預設、提出、思考、探究、定論等一系列流程進行深度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改變了高中地理教學的傳統性、滯后性,有助于帶動學生積極求證、大膽驗證,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問題教學法被廣泛應用于高中學界,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開展教學工作的利器。文中介紹了問題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探討了問題教學在高中地理學科中的應用需求和實際效果,在分析地理教學不足的基礎上,就如何有效應用問題教學法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高中教育;地理教學;問題意識

“一千名讀者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關于如何對“問題”二字進行界定,教育界不同人士給出了不同的看法。學術研究者普遍認為,問題與學習者追求的情境相關聯,但難以感知解決問題的實際方法;心理學將問題探討分為伊始形態、過渡形態以及最終形態,對學習者而言,過渡形態是未知的、神秘的,即問題的孕育之地;從結構分布來看,問題是由個體掌握的理論技能、明確問題的研究方向以及具體的策略、措施等環節構成。而問題教學法想要體現問題的價值,就必須具備以下幾種特點:1.可從中獲取新問題;2.能全方位解決問題;3.具有討論價值;4.具有多種論述渠道,如觀察驗證、實驗求證等。

一、問題教學法的理論解析

(一)對問題意識的理解

分析問題意識,是探索問題教學法的前沿和基礎,其認知特點如下:1.問題意識與客觀環境有關,學習者在求學的過程中,勢必會因各種阻礙而止步不前,學習者在有意識的情況下接收了這些信息,此時心理處于質疑、困擾、探究的狀態,推動學習者組織語言進行提問,最終解決問題;2.問題意識代表學習者對高層次學習能力的追求,求知欲是學習者奮勇向前的動力,由此引發對解決實際問題的無限向往;3.問題意識與人的個性、精神息息相關,學習者從批判的角度看待事物,具有強烈的開拓精神。

高中地理學科的問題意識可進行如下歸結:現實中的某種事物或某些變化令學生對原本的印象質疑,加劇了不同思維認知的對立、沖突,開始感受到地理知識隱晦復雜的一面,并以此推動學生深入思考、上下求索[1]。由此可看出,培養問題意識是非常關鍵的。它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式訓練,幫助學生掌握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能力,也要求學生改變以往被動的學習狀態,大膽質疑、積極求證。

(二)對問題教學法的理解

目前,關于問題教學法的文獻和實踐研究可謂層出不窮,類似文章如“問題導學”“基于問題的教學”“課堂提問”等,都是以剖析問題本質和探索問題實施為主要目的。而對問題教學法的定義、概括,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問題教學法是由教師針對問題進行探究分析,創設一個與問題信息相關聯的教育情境,并帶領學生開展論證研究,當學生有能力提問、解決時,即視為達到教學目的??梢钥闯?,這是一個行為邏輯十分嚴密的過程,教師是問題的發起者、是情境的創設者,引導學生邊思考、邊探討,并給予適當的點撥、解惑。雖然它很明確地指出了師生之間扮演的角色以及各自的任務,但相較以往“滿堂灌”的教育理念,僅多了鼓勵生生互動和質疑的環節。

第二,依然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猜想、探究,但情境的創設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它必須高度還原教材的基本信息,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組成情境的任一要素,應切實滿足學生群體的個性發展需要,強調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競爭學習等多種模式的綜合運用,以掌握學習技能、培養邏輯思維、樹立高尚品質為宗旨[2]。兩種看法相較而言,第二種更加切合現階段教育教學的總體目標,即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同樣具有對問題的預設、發起、質疑、互動等多方面權利,力求達到智力發育、認知進步、技能熟練、思維敏捷的境界。

二、問題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符合現實需求

(一)新課程標準的需求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進落實,新高考、新評價等規劃項目陸續出臺,為進一步貫徹素質教育理論提供了有力的依據。課程改革是大勢所趨,而“改”的主要方向是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學生要充分運用所學知識打破信息壁壘,生生之間應保持緊密無間的合作關系,即個體服從集體、集體彰顯個體。在這個過程中,以往相對傳統守舊的教學思路被代替,學生的主體地位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教師搖身一變成了教學的策劃者,為構建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課堂,不斷努力。其中,自主是指培養學生對新知識、新事物的觀察能力和接受能力;合作是指生生之間開展共同研究,體驗團體效應在學習道路上的重要性,并逐步具備合作意識、協作精神;探究是指學生對新知識具有一定的探索欲,能夠不受外界因素干擾,堅持不懈地發掘問題的根源所在。而恰恰與問題教學法的部分理念不謀而合,它要求教師精心設計好每個教學步驟,在恰當時間將多種學習方法進行整合,形成有創意、有趣味、有思考的教學方略。問題教學法是在多種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孕育而成的,它滿足了新課程標準的有關需求。

(二)樹立正確學習觀的需求

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大大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同時,企業單位的用人標準也在不斷提高,在如此環境下,學生想要出類拔萃、力爭上游,努力成為國家和社會的可用之才,就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爭取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方能在職場上游刃有余地處理各種問題。教師應教育學生珍惜在校的學習時間,爭分奪秒地提升個人的素養,不斷充實學業生活、磨煉意志品行。學生可將校園視為自己遮風避雨的場所,但走出學校,步入社會,所有的榮譽、成功、失敗、苦惱都要自己面對,如果沒有強大的心理承受力,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則很難快速融入社會。如果看待問題和事物過于膚淺,缺乏深入探索、敢于質疑的精神,這樣的人生道路是無法實現自我價值的[3]。所以,學生應盡早建立起對學習的高度認知。問題教學法的實施和滲透,能夠幫助學生徹底彌補不足和缺陷,再經教師因勢利導、循循善誘,逐漸掌握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化被動為主動,化消沉為積極,使學生敢于直接面對地理學科中的難點、疑點,樂于通過不斷思考、批判、總結的方式看清問題的本質??梢哉f,這種學習品質是十分難得的,它要求師生共同為之付出奮斗和努力。

(三)促進身心健康的需求

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部分高中生因身體缺陷、心理疾病、情緒失控等原因導致重大事件頻頻發生,給社會及校園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同時也為教師、學生、家長敲響了警鐘。高中是學生身心發育和價值觀建立的關鍵期,他們對事物、對生活的基本認知已經形成,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導致學生的情緒十分敏感,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1.特立獨行、個性突出,但同時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2.思維更加靈活,創造力豐富,但缺乏一定的變通力;3.對情感層面的認知更強,責任意識強烈;4.對待事物的主動性、積極性正在逐漸提升;5.不善于對他人或自己進行評價,以上是學生在青春期的主要特征。無論是思想保守抑或外向,很多學生都有沖動、焦慮的一面,而這些問題往往在與教師或家長的談話中表現得更加明顯,如因缺乏交流,師生之間關系緊張,甚至出現頂撞教師甚至辱罵教師的情況。再比如家庭教育不到位,學生和家長之間產生難以愈合的裂痕,這些問題都可能是悲劇的誘因。鑒于此,教育教學應切合實際,要符合青年學生的身心特征,一方面要做好家長的工作,提升家庭氛圍的融洽度;另一方面就需要教師親力親為,借助問題教學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習不再成為壓力,幫助學生追求人生價值,尋找科學的有效助力。

三、問題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一)對教師教學水平的影響

毫無疑問,問題教學法的作用主體是師生雙方,所以,對教師豐富自身學識,提升信息儲備意義重大。傳統的地理課堂多采用“滿堂灌”的方式,教師完全掌控課堂教學的節奏、進度,學生僅僅是被動學習者,師生之間互動次數較少且效率一般;對學生而言,學習理論知識往往是枯燥且乏味的,并且課堂氛圍十分沉悶、壓抑。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難免會對地理學科失去興趣,邏輯思維也很難得到良性發展。問題教學法顛覆了師生對教學的認知,它改變了師生之間的地位,教學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以挖掘問題、解決問題、創造問題的形式代替了原本的題海戰術,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被完全調動起來,其教學成果可見一斑。而如何進行問題的構思、預設、呈現,以及創設與問題相關聯的教學情境,是各位地理教師今后著重思考的問題,并且保證在運用問題教學法的同時,不會對課程安排和單元計劃造成影響[4]。鑒于此,問題教學法迫使教師不斷提升自我、提高素養。在教學實踐中,問題研討又會進一步帶動教師的思維發展,有利于教師不斷反思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總結地理教學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

(二)對課堂氛圍的影響

問題教學法的一個突出優勢,就是強化了師生之間的情感關系,進而創造了一種更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以往的地理教學中,教師的話語權偏重,學生用于自主探究的時間較少,在面對教師提問時,往往因緊張和復雜的情緒,導致回答有誤,而教師僅以“對”或“錯”給予評價反饋,缺乏鼓勵和引導,長此以往,學生對教師容易產生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而問題教學法則剛好相反,它要求教師放低姿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或生生共同就某個問題進行探究。隨著教學的深入,學生懂得如何與同伴、教師進行配合,彼此間的溝通頻繁、信任無間,在培養學生人際關系、團隊意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梢?,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具有顯著影響,有了尊重和交流,教師就會及時獲取學生的學習訴求,并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制訂教學方案。學生處于這樣的環境下,壓力得到釋放、精力愈加旺盛,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來,呈現出和諧、友愛、求知的課堂氛圍。問題教學法的正確使用,決定著課堂氛圍和教育環境的實際情況,在問題的設計上應該注意是否與學生所思所想形成一致,是否符合學生的興趣意愿,如果問題的呈現形式過于復雜、問題之間缺乏關聯性,則不利于氛圍的營造。

四、高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問題形式固定化,新問題占比少

問題是通過預設、引導以及處理問題時演變而來的新問題這幾種方式產生。大部分情況下,高中地理課堂的問題是教師提前精心設計準備的,經教師引導后學生自主提出的問題數量居中,而新問題則少之又少。從心理學角度剖析,教師相對側重那些回答符合教學期望值,而缺乏對學生個性特點的了解。比如,每個班級都有幾名奇思異想的學生,他們愿意回答教師的問題,同時也會積極向教師詢問,但出于對問題內容的不確定性,可能對教學進度造成干擾,教師考慮到教學大局,少有機會詳細解答類似問題。因此,學生發言提問的積極性被嚴重削弱,導致地理課堂又“重蹈覆轍”,缺乏新意,致使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有效培養。

(二)缺乏足夠的自主思考時間

問題教學法的實際應用,要求地理教師對課堂時間有一個明確的安排,尤其要注重為學生的獨立思考提供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如若不然,則喪失了問題教學法的真正意義。比如,部分教師拋出問題后,僅僅肯定了一名學生的想法就結束了本次討論,忽視了其他學生的意見和感受;如教師考慮到時間緊迫,對成績出色的學生進行點名提問,剩余學生沒有機會接受教師的點撥,無疑會對課堂氛圍造成不利影響;再者,教師提問的頻率過快,一次性向學生提出多個問題,而學生因顧此失彼、措手不及導致無法很好地回答問題,更無法得到進步,不僅達不到教學目的,反而會因為認知不清而反復教學浪費時間。鑒于此,問題教學法應避免形式化、固定化,并且保證課堂時間安排的科學性。

五、問題教學法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注重教材挖掘,有效運用資源

教材書籍是最常用的教學資源,其中蘊含著大量的顯性或隱性知識,有待教師進一步開發整理。問題教學法是立足教學實際的一種教學策略,所以,加強對教材的運用效率是重中之重。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關注教材本身,提煉重點信息,挖掘素材中不為人知的一面,感受地理學科的淵博與樂趣,做到學以致用。

例如,在教學《森林的開發、保護》一課時,本課要求學生在掌握某個地區或某種生態現象的基礎上,認識到環境污染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并就當地的治理對策進行相關探討。本課的教學意義是幫助學生樹立環保意識,學習森林資源開發及保護的深遠影響,并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存在的種種問題。為此,在課堂導入環節就要精心巧妙地設計幾個問題,力求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盡快進入教學狀態,如“哪位同學知道森林資源在自然界中起到什么作用?”“森林覆蓋率指的是什么?”“我國森林覆蓋率是否達到了世界平均水平?”學生回答后,教師給出一組圖片展示某地的熱帶雨林,讓大家帶著這樣的問題進行學習:探討它的分布情況如何,以及你如何看待熱帶雨林被稱為“長有森林的沙漠”這一說法[5]?此類問題多數蘊藏于教材信息內,要求教師對其挖掘整理,讓學生對生態環境、森林資源等概念先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隨著問題的不斷深入,學生跟隨教師的步伐,逐漸掌握了本課的重難點,知曉環保的重要意義,以及為了響應該政策在生活中需要做到哪些事情,為后續課程進行鋪墊。

(二)組織合作學習,實現以問促學

高中地理知識內容繁多且復雜,不同知識點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學生缺乏扎實的理論基礎,就難以有效界定其概念。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為了降低認知難度,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開展研究,引導學生重視梳理知識點的層次結構,分清知識點所具有的獨特性和獨立性。生生之間通過合作探索,建立了深厚的信任關系,彼此優勢互補,大大提升了認知能力和學習效率。

例如,教學“區域農業發展”這部分知識時,要確保問題的精簡性,問題數量不必過多,但要起到針對性作用。教師可出示兩組有關農業生產的圖片和視頻,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東北地區和中原地區農業發展的趨勢和前景,看一看不同地區的降雨量是否對生產有影響,并嘗試思考除降雨外還有哪些因素制約農業發展。教師應給予學生一定時間對問題發起探究,各小組經商討后提交材料,以供教師掌握各組學生的理解情況,隨后根據這些情況進行問題設計: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區域農業發展中是如何體現的?大家常說的“因地制宜”,對應農業發展的哪些規律或特點呢?引導學生將疑問轉化為動力,全方位掌握地理知識。

(三)加強課堂延伸,創設問題情境

情境并非單獨存在的個體,它是基于一定認知基礎上,通過建立問題、模擬氛圍、構建關系的方式創設而來。如今有不少教師善于揣摩學生心理,掌握他們的學習需求,通過情境的問題化、生活化,為學生提供更為直觀、一目了然的教學情境,將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融為一體,讓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相對傳統的教學方法而言,這種方式更易于消化吸收,是“學以致用”教育理念的一種表現。

比如,在“城市化”相關知識點的教學中,首先字面理解城市化的含義,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回想一下:從兒時到現在,家鄉的面貌有了怎樣的變化?大家的吃、穿、住、行,與城市化是否有所關聯?再比如,教學“天氣系統”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借助古詩詞營造氛圍,改變意境,挑選一些描述天氣的詩詞歌句設計問題。如“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等經典詩句中,蘊含著哪些天氣信息?并鼓勵學生不妨也按照詩詞的方式進行作答。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氣候變化,對文學素養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幫助。

(四)重視評價引導,增強問題意識

引導是指從不同角度誘發學生就某個問題進行聯想、思考,很多學生缺乏問題意識、不會創造新問題,這與一直以來接受的教育理念有關。往往當教師對其刻意點撥時,學生的腦筋突然“開竅”,對事物的理解力又高了一層,說明學生的問題意識埋藏至深、不易挖掘。鑒于此,教師應注重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要盡量避免使用“對”“錯”進行評價。即便是教師,在點評學生的作答時也要注意語氣和態度,高中生心理敏感,特別在意他人不經意間的想法,如果教師缺乏這方面的思考,容易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熱情。比如,在教學《森林資源的保護開發》一課時,教師給出問題:亂砍濫伐對生態資源有哪些影響?學生思索后進行回答,還提出了具體建議,這令教師刮目相看,因此,不妨在點評時加以鼓勵、賞識,學生的“士氣”必定高漲。

第二,教學評價與思維引導相結合。當發現問題的本質時,學生的思維正處于高速運轉中,若教師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對相關性問題進行深刻思考,則必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問題“濕地資源被損壞的影響有哪些?”教師對作答給予反饋,并再次提問“你的想法又是基于怎樣的認知得來的”?在解決問題的同時,設計另一個問題,使學生順理成章地接受更多知識,有利于學生加強對知識體系的全面理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問題教學法的價值和作用,問題教學法目前被廣泛應用于地理教學中,深受廣大師生好評。為求進一步發揮問題教學法的作用,有關教師應做足研究、細心備課,不斷反思教育教學的現狀及問題,依據學情制訂適宜的教學方案,嘗試多種教學法的有機整合,為地理教學工作的開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畢鶴達,周雪寧.基于問題式教學的高中地理教學設計:以“區域協調發展”為例[J].科技風,2023(2):13-15.

[2]李梁輝.高中地理學術情境試題特質及其對進階式復習教學的啟示:以2021年湖南省地理選考第19題為例[J].地理教育,2023(1):37-41.

[3]張美絢.高中地理教學融合勞動教育的策略:以“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為例[J].地理教育,2023(1):56-59.

[4]黃芳芳,董喬生.大概念視角下的“國家安全”課程內容組織及教學指向:以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3為例[J].地理教育,2023(1):8-13.

[5]田瑤.關注學生心理體驗達成優質教學效果:高中地理課堂的一個切入角度[J].試題與研究,2023(1):176-178.

猜你喜歡
教學法課堂教師
甜蜜的烘焙課堂
最美教師
美在課堂花開
批注式閱讀教學法探究
實施“六步教學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教師如何說課
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實踐應用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開放引導式閱讀教學法描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