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大單元整合課情境化教學實踐研究

2023-07-26 03:46劉方強
高考·下 2023年2期
關鍵詞:情境化教學高中政治

劉方強

摘 要:當前我國現代化發展速度較快,國家的各項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支持,教育長期以來都是國家發展的重點,我國長期實行科教興國戰略,其中,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政治課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師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改進教育手段。文中以大單元整合課情境化教學為研究重點,結合高中政治課教學的實踐,分析了大單元整合課情境化教學的必要性,旨在更好地適應新時期中學生對政治課學習的需要,為國家培養有道德有信念的高水平人才,給業界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政治;大單元整合;情境化教學

在高中教育階段,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不能忽視道德知識內容的學習,政治課是學校對學生進行道德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高考內容之一,德育工作必不可少,有利于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塑造[1]。對比其他學科,政治課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師應該改變課堂乏味枯燥的現狀,思考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诖?,高中政治單元整合課情境化教學作為新型的教育方法,一經推廣便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豐富了政治教學內容,提升了學生的學科素養,因此,對其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大單元整合課情境化教學概述

(一)開展大單元整合課情境化教學的背景

目前,國家的各項發展都需要創新型人才,過往僅憑一些簡單的技術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現在都已經被高速發展的大數據技術所取代,學習資源的獲取渠道有很多,為此國家對人才的要求也比較嚴格,教育應由傳統的以知識、技能為導向,轉向以能力、素質為核心的教育。

在教育部頒布的有關以立德樹人為重點的相關條例中,建議建立以發展高中學生核心能力的教育體系,對學生應具有怎樣的基本素質和能力進行了具體界定,目的是滿足學生終身發展和國家發展的需求。高中階段新課程的理念與目標主要分為四大模塊:一是以素質為基礎,二是強化整合,三是加強實踐,四是以情境任務為導向。素質教育的目的是進行以人為本的核心素質教育,即在現實環境下教育學生靈活應用知識與技能?!凹訌娬稀笔侵竿黄苽鹘y的學科教學、單一技能培養的模式,注重課程內容,密切聯系生活實際,突出學科的實踐性和綜合性[2]。一些繁瑣的知識傳授、技巧的培訓,已經與社會脫節。如何凝聚和建構新的學科知識體系?樹立科學的學科觀念,以達到學科的整體結構是需要思考的重點?!皬娀瘜嵺`”是讓學生自己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擁有創造意識,從做中學,從實踐中學,并且鼓勵學生總結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扒榫橙蝿铡笨梢酝苿雍捅WC實現如上目標。

在此背景下,我國提出了以“素質為本”的教育方針。近年來,在國家教育部門和學校的努力下,產生了大單元整合課情境化教學、議題式教學、主題式教學等新教育模式。其中“大單元教學”的各項實施條件比較充足,且操作簡單,已成為廣大教師所提倡并且積極實施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

(二)大單元整合教學的含義

大單元整合教學是以“大概念”為基礎的學科整體式學習,要求教師和學生對學科樹立一個完整的知識觀,能夠整合零星的知識、技能和方法,鍛煉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下面對此含義進行詳細闡述:

第一,“單元”通過翻閱詞典可知,定義是這樣表述的:單元從某種意義上講指的是單位,如教材內容自成一段可以稱得上是一單元,建筑的房屋等也可稱得上是單元。大單位突出強調“大”,從“大處”開始,首先,“大”指的是教學的內容。與傳統課本上一篇文章就是一單元的構文方式不同,大單元從整體的角度對教科書上的知識進行分類處理,從整個課本出發,建構了一個整體的大框架,按照合理的邏輯和聯系將之前、現在、后續的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打破了以往知識的孤立模式[3]。其次,“大”指的是教學眼界。大單元的重點不只是知識點,還包括書本知識,將書本知識拿到現實生活中來,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使知識不再局限于課本,由校內到校外,教學除了注重課堂上的學習之外,更注重實踐的運用,這與學者所提出的“讀書就是生命”這一思想相一致。所以,大單元在大環境、大領域中體現了“大學習”,學習是一種終生都不能停止的行為??傊?,單元是學習的單位,是教科書和實踐的結合。單元是以課程標準為基礎,以教科書為媒介,以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為起點,按照學習的內容、主題選取合適的學習資料,并將其整合起來。

第二,大單元整合課情境化教學是在全面理解教材內容后,根據課程標準,對內容進行整合梳理,重新分類。每個大單元,根據單元的教學內容,提煉出大的主題概念,設計相應的情境,提出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給學生下達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合作與討論中推進大單元任務的完成。為了實現知識的再結構化,主題和情境在大單元教學中尤需突出,要滿足以下條件:首先,教師要闡明本課程的主題與教學目的,遵循反向設計的原則;其次,師生的教與學要一致,相輔相成;最后,從初級階段發展到高級階段,使學生的學習處于理想的階段[4]。

(三)大單元教學與傳統教學的不同點

通過對比大單元教學與傳統教學可知其不同點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從學習資料上看,盡管傳統的單元式教學采用了多種文本組元,但部分教師仍采用單課程教學,大單元教學通過整合的方法,使主題相似的課程合并為一單元。二是課程知識的不同,傳統知識點和技能點是零散、隨機的,而大單元教學要求將知識點用大概念進行概括。三是從教學方法上來看,傳統的單元式教學采用師教生學,大單元教學強調的是情境式教學,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四是在課程資源上,傳統的教學資源以教材為主,大單元式教學突破了教科書、教室的局限,靈活運用豐富、多樣、生動的教學資源,教學效果有了明顯提升。

(四)大單元整合課情境化教學的特點

任務驅動:在建構主義的基礎上,把學科知識的內容轉化為具體的、可行性的學習任務,促使學生在探究、協作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情境創設:根據學科內容及主題,創設特定的情境,可以讓學生置身情境,有角色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情境的創設要從現實出發,突出意象,體現學科特點[5]。自我探索:真正實現學科學習的關鍵在于完成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實現自我探索。

二、開展高中政治大單元整合課情境化教學的意義

近年來,大單元整合課情境化教學不僅在語文、數學等學科中得到廣泛應用,在高中政治學科中也已經有了一些進展。與課時教學設計相比,大單元整合教學的功能性更加突出,涵蓋的領域也更加廣泛。它能夠與學生建立良好的聯系,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材和其他資源進行整合,更好地體現學科自身發展的需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同時也促進教師終身學習。當前,在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還存在著填鴨式教學,因此,把“單元整合教學”的設計思想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對于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學科的發展、構建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6]。

(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

國家的各項發展離不開道德高尚的高水平人才,人才不僅要有扎實的學識,還要具備優良的品格。對于高中生而言,學生的首要任務是應對高考,學習壓力本來就很大,在完成學科類學習的同時,也要注重個人道德素質的提升。政治課包含經濟與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和法治、哲學與文化四大板塊內容,每個模塊的內容和側重點均不相同,知識的廣度相當寬。要想掌握好這些知識之間的關系,又要將所學知識靈活使用在現實生活中,表述各種現象和規律,并不容易。通過觀察各類高中日常教育可知,許多學生在學習政治課程時并不重視知識體系的構建,所獲得的知識往往都是零散的,運用起來也雜亂無章,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往往會混淆知識,答非所問。大單元教學的優勢是注重單元本身的知識結構和單元與前、后單元知識的邏輯關系,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能掌握各個知識點,又能注意到知識點的相互關聯。這樣才能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加完善,知識結構也更加穩固。明確學科素養,以立德樹人為主線,從全局到局部,從碎片到綜合,從淺到深,創設學習情境,為實現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提供指導。單元教學已不局限于教材,它是以特定的目的和主題為基礎的有機的模塊式敘述?;诮滩暮驼n程標準,從學生學情出發,實現育人的目標,并在此過程中確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7]。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生的身體和心理發育速度都很快,抓住這一關鍵時期塑造學生良好的價值觀,考慮到學生自我意識尚不健全,對新鮮事物具有較強的探索心理,喜歡提出問題,但是學生的心智仍不成熟,許多學校的教學模式仍比較落后,這就造成了高中政治課程缺乏實用性和創新性,課堂內容比較枯燥單一。例如,“哲學與文化”這一模塊內容脫離實際生活,進行大單元整合課情境化教學的前提是從學生自身出發,引導學生從簡單到復雜,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圍繞學生自身,將學生的感受放在首位,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充分激發學生對政治課程的興趣,使課堂具有新的生命力。

(三)促進教師職業素質的提高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教師要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為學生呈現與傳統課堂不同的政治課堂,大單元整合課情境化教學要求教師要對內容進行明確的分類,對主題有清晰的認知,將內容給學生講清楚,幫助學生構建邏輯清晰、條理分明的知識體系,實現政治學科的科學化合理化。首先,需要教師突破教材劃分的單元,按照新課改的目標,對課本知識重新整合,圍繞單元主題重組內容。其次,設置與大單位主題配套的問題,創設情境,形成完整的教學實踐。在情境中鍛煉學生的能力,通過實施大單元情境化教學,中學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結構由原來的單一的教材結構轉變為整體式的結構,課堂教學前后銜接連貫,有效地提升了中學思想政治課程的系統性和科學性。所以,采用大單元情境化教學需要教師熟悉課本內容與教學,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既要提高教學技能,又要提高專業素養,不斷開拓創新,總結教學經驗。

(四)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高中政治教師還是會在每一課的學習中采用“詳講精說”的方法,通過對局部的理解來認識整體,使教學的內容在此過程中被分割為多塊。大單元整合教學則從全局出發,重視事物間的關聯,使中學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節奏更加緊湊,突出了教學重點。制訂每一單元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情境化活動,布置適當合理的作業,進行有效評價,在實施單元教學之前,明確每個單元在本學科中的位置,將各個單元連接起來,這樣,既能凸顯單元的要求,又能將整門政治課的內容串聯起來,避免重復講課,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提升了教學效率。在大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整體上設計教學環節,充分發揮課堂的作用,使教學任務真正得以實現,擺脫“滿堂灌”式教學,給學生留出足夠時間,讓學生有時間去思考問題,闡明觀點,提升學習效果。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探索,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由被動向主動、局部向全面轉化,強化了學生的學習意識,從而真正地提升教學效果,實現高中政治學科的教學目的。

三、高中政治大單元整合課情境化教學實踐措施

(一)完善大單元教學備課工作

備課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一環,與傳統教學不同,單元教學備課工作更具有針對性,需要學校不斷更新備課管理理念,改進備課模式。首先,學校管理者應明確實施單元教學備課管理的目標,使教師規范備課,促進大單元整合課情境化教學更好地實施。政治教師需要多花些時間和精力進行備課。在實施單元教學備課管理時,應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對備課成果進行歸檔保存,以便進行總結和研討,構建一個科學的集體備課體系,充分利用學校的集體力量,建立由上到下的教師和學生共同備課的集體備課方式。教師要理解課程標準,深入閱讀教材。通過查閱文獻、參與專題講座來理解政治課的課程標準,并根據課程標準指導備課,做好備課工作,這是實現大單元整合教學的前提,是教師的義務,更是對學生負責任的體現。

(二)依據課程標準整合單元內容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依據政治知識的邏輯線索,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組織和整合各個學習單元,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把零散的知識和經驗整合起來,重建知識的內部關系,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實施單元教學、教研活動時,要以課程標準為指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為主線,根據學生學情和高考的要求,設計有選擇的單元內容。在實施大單元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編寫邏輯,從整體上把握中學思想政治教科書的內容,建立起符合課程邏輯的教材內容體系。教材的內容體系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展示,以顏色來表現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標注各個節點。例如,在教學必修二《經濟與社會》一課時,提到了我國現行的經濟制度,這與第二單元的“分配制度”知識點是有明確聯系的,前面知識的學習對后面知識學習具有很好的幫助,使學生了解在我國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制訂相應制度的合理性,理解按勞分配的公平性,提出我國是怎樣實現分配的問題,創設相關情境,組織學生進行調研,了解自己家庭收入的來源,增進對我國經濟制度合理性科學性的理解。

(三)精練單元主題,重構教學內容

高中政治教師首先要精練單元教學的主題,圍繞單元主題對內容進行補充或刪減,實現單元教學內容的重構。單元教學的主題要根據中學思想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要求,要了解教材的內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尋找可以將其串聯起來的主題。例如,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講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通過仔細研讀可知,這些內容都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歷程為主題的,將其進行大單元整合,創設情境,幫助學生培養對我國的政治認同。確定好單元主題后,就要設計相應的單元教學內容,這些內容不僅僅局限于教材內容,還需要教師補充新知識,如時政熱點和相關的法律條例,給學生拓展課外知識。單元式教學內容的展示要滿足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規律,基于單元主題安排單元教學內容的先后次序,使教學內容呈現逐步深層發展的狀態。

(四)情境化貫穿單元教學

大單元教學要以情境為依托,以問題為中心,制訂主題。要實現學習任務,必須要靠情境來完成。單元情境教學打破了過去重任務輕經驗的困境,政治課知識來源于真實生活,情境化教學是新課改的重要手段之一,情境化是指賦予抽象化知識生命力,與生活相聯系,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啟發學生從情境素材中理解知識的內涵,這就是學生自發學習知識的過程。在新課標背景下,高考命題取向也隨之發生了變化,要以情境作為載體來審視學生的學習狀況,情境可以是多種形式的,可以是以生活實踐為原型的情境。例如,在教學必修三《政治和法治》一課,可以創設班級版“人大會議”,使學生決定一些班級制度,了解我國制度的優越性,促使學生完成單元學習任務,圍繞單元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

(五)設置情境問題,布置相關任務

根據創設的情境,設置對應的問題,以大的學科概念為中心,將同一主題的知識連接在一起,以體現本單元的主旨。首先,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具有開放性。其次,問題一般并不抽象,大都建立在政治學科知識的基礎上,考察學科間的整合與重組,突破傳統教科書中的學科壁壘。最后,大單元教學的問題并非一朝一夕完成,為了使學生不斷反思,取得進步,設計好問題之后,應引導學生探究知識,這就是教學任務。在大單元教學任務的設置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從內容上來看,要能夠體現單元學習的內容,圍繞任務將教學工作組織起來;從方法論上說,為了完成任務,對知識和方法進行重構;從過程的角度來看,把知識產生的過程和學生的思想認識緊密結合在一起,創設一個現實的情境,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促進問題的解決,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與分析,促進問題的高效遷移。

(六)靈活使用現代教育手段

大單元整合課情境化教學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加持,現代信息技術能夠提高中學思政課堂教學質量。對現代化條件優越的學校,應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功能性。對現代化教學水平稍落后的學校,要加速建成現代化校園,校方加大資金投入,將基本的教學設備配置完善。例如,在教學必修三《政治與社會綜合探究》一課的教學中,播放有關黨的二十大的相關視頻資料,豐富學生的課外積累,緊跟時代步伐,提升政治課教師的現代化教育水平。

結束語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單元整合課情境化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促進了高校教學方式的優化創新,對學生政治學科素養的提升有明顯的幫助,要普及和推廣應用,實現思政課立德樹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何巧巧.高中思想政治課單元教學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2.

[2]郭艷.單元教學設計視角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社會實踐活動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2.

[3]王晶銳.高中思想政治《哲學與文化》單元教學設計研究[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22.

[4]黃思華.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活動型課程的教學設計[D].青海:青海師范大學,2019.

[5]李春艷,王雅慧.用大情境整合設計中學地理單元教學[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2(17):24-27,32.

[6]朱唐林,朱再枝.大單元教學視域下的"當代文化參與"學習任務群校本化實施策略:以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家鄉文化生活"為例[J].學語文,2022(6):18-22.

[7]孫兆志.基于課程標準的初中地理單元教學設計研究:以“大洲”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2(1):58-61.

猜你喜歡
情境化教學高中政治
芻議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的識字教學方法
幼兒教育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
十分鐘“演播廳”在中職文秘情境化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
情境化教學在機械基礎中的應用
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淺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簡約課堂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多媒體手段的有效應用
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錯題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