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活體驗的高中物理教學研究

2023-07-26 10:10張文華
高考·下 2023年2期
關鍵詞:生活體驗高中物理教學策略

張文華

摘 要:在高中階段,教師需要認識到物理學科對學生學習的重要影響,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掘教材中的主題,且所涉及的許多內容都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然后,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出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這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讓學生以一種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來進行物理問題探究。在創設生活化情境的過程中,全面發掘教材中所蘊含的生活化元素,進行教學案例的設計,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進行主題理解,讓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產生自己的認知,以便更好地實現知識的深化和內化。文中就如何基于生活體驗來開展高中物理教學這一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和策略,希望能夠促進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生活體驗;高中物理;教學策略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需要盡可能地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和態度,讓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來參與學習活動。對于物理這門學科,在開展教學時就需要盡可能地降低知識點的難度,讓學生以巧妙的思維方式來進行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全面落實生活化理念,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情境,使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感悟來進行知識和問題的探究。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逐漸認識到學習物理的意義和對于生活的應用價值,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態度,加深對這門學科的認知,并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積極參與探究物理問題活動,思考生活中的物理問題,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提升物理教學效果。

一、基于生活體驗的高中物理教學的含義

在生活體驗的基礎上開展物理課程,教師需要在教學中融入一些生活元素,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內容與實際生活間存在的緊密聯系??梢詮膬蓚€方面來理解:其一,在課堂教學中加入一些與生活相關的內容,根據教材中所提出的學習主題,在講述理論性知識的基礎上,為學生引出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讓整體的教育過程更具生動性和趣味性。這種方式能夠帶給學生直觀的學習體驗,促使學生對物理問題進行深度思考。同時幫助學生掌握更加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其二,教師可以在生活中添加一些物理問題,將生活環境作為學習的主要場所,進行物理問題的探究與學習。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打破了教材的局限性,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和獨立思考,對生活中所存在物理現象進行總結,促進學生物理思維的形成與發展,引導學生將課堂內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在生活中進行全面落實和應用,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和生活能力。

二、基于生活體驗的高中物理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

在物理課堂中融入生活理念后,學生不再只是學習知識和經驗,而是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感悟入手,進行物理問題的分析。在過去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一般都是通過教學大綱中所設計的內容來為學生進行講解,以應試教育的理念來進行教學,這種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成績,但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思維逐漸固化,限制了學生與思維的發展。倘若是將生活化理念融入進來,可以打破單純講述理論知識的教學情況,引導學生將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有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學習的主題和內容產生自己的思考。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成績,還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綜合素養。此外,可以將學習內容與生活體驗相結合,深化學習主題,使整體的課堂教學過程更具生動性和創新性,學生在這種活躍的氛圍中,也逐漸認識到學習物理的樂趣,以此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觀念,從根本上提升聽課效果。

(二)有利于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現創新

在開展物理課堂的過程中,要全面落實生活化理念。通過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創新性,是對現有教學模式的創新,也是提高課堂效果的重要手段。在生活化理念的支持下,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知識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對于生活的體驗和感悟來剖析問題,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多角度地分析問題,還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好地促進先進教育理念在課堂中的落實,促進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此外,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生活化問題進行分析,使其學習思維也受到一定的啟發,讓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也嘗試著從物理角度來進行分析,對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和問題產生正確的認知,這樣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讓學生通過教學的開展,在提升自身知識素養的同時,提升思維水平。

(三)有利于培養實用型人才

在開展基于生活體驗的物理教學時,教師需要認識到這種學習模式有助于培養實用型人才。在生活體驗的過程中,讓學生嘗試著運用課堂內所講述的知識,在實踐學習過程中實現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對于物理這門學科,其中許多內容都與生活環境中常見的事物具有聯系,所涉及的領域也十分廣泛。通過對教材研究發現,其中的教學體系與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在教學之中融入生活元素,有助于學生理解概念、原理等知識,使學生取得學習上的進步。進一步促進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全面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助推物理教學的改革和

發展。

三、基于生活體驗的高中物理教學的實現路徑

(一)為學生提供生活案例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全面落實生活化理念,可以根據所涉及的學習主題,為學生提供一些生活案例,讓學生根據真實的案例來進行物理問題的發掘和學習,這是開展生活體驗教學的重要方式。在備課時需要將教材內所涉及的每一個知識點都進行生活化的轉化,從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入手,進行知識點的導入,引導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主動學習和深度思考,并以生活化的形式創設真實情境,使學生能夠激活自己的記憶,讓學生根據自己對于生活的理解和經驗來進行問題的分析[1]。

例如,教師在講解《萬有引力》一課時,在課堂上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教材案例的分析,還需要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案例,讓學生根據教師所提出的生活現象對本節課的學習主題進行深入的思考。比如,學生可以提問:在候鳥遷徙的過程中,沒有運用指南針,也沒有地區的概念,為什么候鳥能夠找到遷徙正確的方向?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萬有引力在其中起著什么樣的作用。再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在爬樓梯時是否會感到疲憊,與下樓梯相比有哪些區別。之后,再給予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本次課所涉及的萬有引力概念與這一現象有哪些關聯,讓學生認識到在爬樓梯時,重力受到萬有引力的作用方向是向下的,在爬樓的過程中,步伐都是與重力方向相反,因此會感到累。但在下樓梯的過程中,邁步的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同,因此會感到很輕松。通過這種方式為學生出示生活案例,讓學生在回味的過程中對萬有引力現象產生更加深刻的認知。之后,還可以向學生提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與萬有引力相關的生活現象,引導學生自由交流。在這種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對物理的學習模式產生正確認知,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創造具有互動性的課堂學習環境,使晦澀難懂的理論性知識與生活中直觀的現象有機結合,充分地發揮生活化教育理念的重要價值。

(二)創設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情境

在構建物理課堂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高中生的學習特點和規律進行各項學習環節的設計。期間,教師需要盡可能地發掘學生的興趣和喜好,利用學生所喜愛的學習形式開展教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學習和探究,從而更加踴躍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的動力,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學習的課堂主題。在合適的教學情境中,學生可以主動進行互動和交流,踴躍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將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行分享,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在這種學習形式下,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認知,讓學生通過情境的代入,不自覺地運用課堂中所講述的理論性內容,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物理思維,使學生逐漸掌握運用物理知識的方式方法,讓學生被這種具有創新性、趣味性的生活情境所吸引[2]。

例如,教師在講解《離心率》這節課時,可以將一些實物引入到課堂中,讓學生通過觀察來進行知識點的總結。教師還可以為學生進行提供電動洗衣機的模型,讓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思考電動洗衣機的什么功能是運用了離心率這一原理,引導學生對真實的事物進行深入思考,從而對離心率這一概念產生深度認知。此外,可以組織學生制作模型,讓學生依據教師所提供的理論性知識,在掌握離心率的原理基礎上,發揮想象力,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進行真實的學習體驗,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運用物理知識。通過真實的事物來吸引學生的關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無疑會大大加深學生對本節課學習主題的印象??梢岳眯畔⒓夹g創設情境,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開闊學生的視野。通過給學生展示在生活中無法經常見到的事物,助力學生突破學習的時間與空間局限。在這節課上,可以為學生播放棉花糖機制作棉花糖的過程,這在學生的生活中很難近距離地進行觀察。教師采用這種方式的目的就是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發現離心力的現象,同時引導學生將視頻中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發表自己對于這一現象的觀點。之后,再向學生講述制作花糖的過程:糖漿在棉花糖機的作用下受熱融化,由于受到強力,便從小孔甩出去,以旋轉的方式拉成細絲。這時,商家便會用棍子系住這些細絲,通過纏繞的方式來制作棉花糖。通過詳細的講解過程,學生自然會對花糖機的工作原理產生正確的理解,認識到離心力在其中重要作用,這樣便拉近知識與生活的距離,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動力,對生活化的情境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深化了對學習主題的理解。

(三)為學生開展課下實踐活動

對于物理課程的開展,教師需要認識到課下學習的效果同樣影響著學生整體的學習過程[3]。教師需要為學生布置各項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實踐來完成,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學生學習的場域,也帶給學生新鮮的學習體驗。在構建課下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地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可以以合作的形式為學生創設互動性的學習氛圍,優化學生的學習環境??梢詾閷W生開展實驗教學,進行生活化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課下通過完成生活小實驗來理解物理現象,在觀察與思考中形成清晰的學習思路,逐漸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和技巧,形成合作學習、獨立思考的意識和習慣。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從教材中內容入手,為學生拓展一些課外信息,讓學生通過查閱課外資料拓寬知識視野,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渠道,讓學生無論在課上還是課下都能主動地進行物理問題的學習和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在教師的指導下設置不同的實驗主題。之后,再根據選擇的結果來為學生分組,使學生在課下通過組內的探究完成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盡量讓學生將一些生活元素添加進來,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完成實驗過程。在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中,也可自行嘗試著進行物理現象的發掘,以轉換學生的學習思路,發揮生活化理念的重要作用。

例如,教師在講解《摩擦力》這節課時,可以引導學生針對摩擦力大小這一主題進行實驗,讓學生通過對比實驗的過程來完成學習任務。期間,可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進行猜想、驗證。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自由地選擇研究對象,將選擇相同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內,使之通過合作完成任務。比如,有小組同學準備了廢棄的長方體紙盒、橡皮筋、兩盒牛奶、剪刀等工具。先探究接觸面積對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先將橡皮筋剪斷,將其固定在廢棄的空殼上,將紙盒面積較大的一面朝下,通過拉動橡皮筋來使空盒在桌面上移動,接著將一盒牛奶放在其上,進行拉動,測量橡皮筋在紙盒移動過程中的長度。之后,再將紙殼面積較小的一面朝下,再進行拉動,測量橡皮筋在紙盒運動過程的長度。經過測量,學生可以發現結果相差不大,基本為相同的數值,于是便可以得出“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的結論。再后,學生可以探究壓力對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在拉動紙盒的過程中,先將一盒牛奶放在其上,測量橡皮筋的長度,再加一盒牛奶放在上面,再進行橡皮筋長度的測量,這時便會發現第二次拉動紙盒的過程中橡皮筋長度變大。因此,便得出“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的結論。在這種自主探究的實驗過程中,學生充分運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實現物理原理性知識的學習,從而認識到實驗探究在物理領域的重要作用,逐漸形成較強探究意識。根據自己對于知識的理解,不斷開發自身的創新能力,發掘生活中的實驗材料,使學生在總結物理規律的過程中,產生較強的成就感,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這樣便最大程度地發揮生活化理念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價值[4]。

同時,還需要讓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拍照記錄,撰寫實驗報告,進而認知實驗報告的撰寫規則。也可以通過對實驗過程進行總結,將物理現象、規律等內容進行反復的學習和記憶,產生理想的學習效果。在引導學生撰寫實驗報告的過程中,需要確保實驗報告中包含的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等。同時,還需要讓學生在實驗報告的最后總結自己的感想。通過完整的報告內容,學生可以對整體的實驗產生更加全面的認知,不斷調整和改進實驗的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針對學生所總結出的實驗報告內容來檢驗學生的學習進度,指出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引導學生進行反思,讓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從客觀的角度來進行對實驗過程的思考,這樣便取得良好的實驗

效果[5]。

(四)為學生引入生活化的物理故事

在開展物理教學時,為了進一步強化生活元素在其中的運用,需要從學生的思考角度開展教學。由于高中生具有較大的學習壓力和負擔,教師可以以講故事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在這種生動、有趣的學習環節中加深對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等知識的印象。也可以為學生進行教材知識的拓展,讓學生了解到更加豐富的物理學史相關的內容,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物理學科的發展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主動地發現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奧秘。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物理學家的研究過程,展示我國在物理領域的成就,使學生增強民族自信心,形成正確的思想態度,在掌握豐富的文化素養基礎上,實現情感態度、思想觀念的改善[6]。

例如,教師在講解《萬有引力定律》這節課時,可以給學生講解牛頓觀察蘋果落地的故事,讓學生通過故事內容認識到在生活中能夠發現物理規律。促使學生以牛頓為榜樣,逐漸形成善于觀察、思考的習慣,深度思考自己生活中的事物、現象等內容,樹立起正確的科學觀念和探究精神。此外,還可以將我國神舟六號、嫦娥一號等高新科技進行展示,讓學生認識到我國近些年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念。

結束語

本文講述了基于生活體驗的高中物理學習的含義,闡述了基于生活體驗的高中物理學習的意義。最后,針對如何基于生活體驗來開展高中物理學習這一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和策略,包括為學生提供生活案例、創建高中物理生活化學習場景、為學生開展課下實踐活動、為學生引入生活化的物理故事等,希望能夠對高中物理教師提供一些幫助。

參考文獻

[1]焦健生.基于情境體驗的高中物理教學研究:以牛頓第三定律教學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17(26):40-42.

[2]姜民.淺談高中物理的概念轉變教學:以重力和引力概念教學為例[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3(9):31-34.

[3]葉俊.借助生活體驗有效開展高中物理教學[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2):56.

[4]祝玉亮.基于Flash的高中物理仿真實驗的設計與實現[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

[5]汪和君,王加元.基于研究性學習的高中物理規律教學設計[J].中學物理,2014,32(13):9-10.

[6]溫樹清.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體驗式教學[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2):152.

猜你喜歡
生活體驗高中物理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學好高中物理必須做好的四件事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高中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物理實驗
如何為學生打開習作之門
淺談如何在品德與生活(社會)課中實行有效教學
生活體驗:小學語文課堂活力的源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