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GE模型在養育青春期孩子中的應用

2023-07-27 00:53李小青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22期
關鍵詞:青春期家庭教育

李小青

摘要:青春期的孩子身心迅速發育,經歷著人生第二次大的飛躍期。既依賴又獨立,逆反心理嚴重,情緒不穩定,這些特點讓絕大多數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倍感挑戰,甚至無從應對。父母要想成為孩子眼里的好家長,非常不容易。STAGE模型提出了父母在與青春期孩子相處過程中的五個核心要素。家長參照五個教育孩子的關鍵方法,有利于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關鍵詞:青春期;家庭教育;STAGE模型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3)22-0077-04

大多數青春期的孩子都是“天使”與“惡魔”的結合體,那么作為養育青期孩子的父母更是每天都是水深火熱,如履薄冰,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恐怕都難以應付得來。

如何成為一名青春期孩子眼里的好家長就更是一個挑戰了,很多專家也給出了不少建議,但是想巧妙地應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似乎并不容易。

本文按照STAGE模型提出的五個教育孩子的關鍵,結合日常工作經驗,提出一些建議供家長參考。

一、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發育特點

青春期是一個特殊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身心迅速發育,經歷著人生第二次大的飛躍期,作為家長,如果能夠理解這個時期孩子身心發育的特點,將非常有利于理解他們的行為,并且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一)既依賴又獨立

青春期的孩子,處在一個過渡期,表現往往既不是這樣,又不是那樣。每個孩子內心都住著一個“孩子”,同時還住著一個“成人”。這就決定了他們有時對父母表現出很高的需要和依賴,有時又表現得非常成熟和獨立,想得到父母的尊重,自己做決定。也因此,青少年自尊心非常強。這就告誡我們,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贊美的效果要遠遠好于批評。

(二)逆反心理嚴重

當自己的意見和家長意見不一致,尤其是家長不同意他們做一些什么事情的時候,他們會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抗議。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曾用消極認同來描述青少年的這類叛逆行為——我可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但是我明白一件事兒,就是要和父母對抗。

(三)情緒不穩定

青春期的很多孩子都有情緒難以控制的經歷——因為管理情緒的杏仁核在青春期發生了很重要的變化,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穩定下來,這就導致青少年情緒很容易波動。

壓力、緊張、煩躁、抑郁、焦慮、擔憂都是成長中的一部分,青春期孩子產生的情緒反應,有時如暴風驟雨般強烈,有時又很溫和細膩,他們很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但是,通常情況,他們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這就決定了與他們溝通的前提是選擇好的時間段,同時也要做好準備,那就是溝通的過程中他們也很容易情緒化。

二、給青春期孩子父母的五點建議——基于STAGE模型

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影響,除了自身的身體、心理發育變化,周圍的環境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家庭環境,STAGE模型指出了父母在與青春期孩子相處過程中的五個核心要素。

(一)S(significance)——不管什么年齡,父母對于孩子來說都十分重要

在日常工作中,我在和很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聊天中都曾發現,他們當中絕大多數都覺得孩子升入初中或者高中后,和父母溝通少了很多。

正如其中的一位家長描述的:孩子平時住校,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周末回到家里,除了睡覺,就是玩手機看電視,和他說話愛理不理,根本沒法交流。作為家長,父母的心里很難受,因為很想知道孩子在學校過得怎么樣,經歷了什么事情,然而孩子的表現讓父母覺得孩子就像陌生人,越來越不熟悉了。

當家長這樣描述的時候,她滿臉流露的都是沮喪和無奈,很多父母會因此產生懷疑,自己對孩子再也不重要了。

當父母這樣認為的時候,其實是陷入了一個非常大的誤區。前面提到,青春期孩子因為生理和心理發育的不平衡性,決定了他們心理的矛盾性特點,一方面覺得自己長大了,能夠獨立地處理很多事情,特別想要擺脫父母的約束;另一方面因為客觀存在的經驗和閱歷的有限性,往往又離不開父母的幫助。這也就是為什么父母有時候真的放手對孩子不聞不問,孩子反而會因此賭氣。

事實上,所有關于青春期孩子養育的研究都表明,父母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這是身為父母者需要牢記的一點。盡管孩子在慢慢長大,開始獨立,但如果離開父母的關心和支持,他們就會迷失方向。所以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給孩子自由,同時又讓孩子感覺到充分的支持和信任,讓孩子相信,只要有需要,父母隨時都在。如果孩子獨立地處理好了一些事情,父母還要學會毫不吝嗇地進行表揚,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二)T(Two-way comunication)——保持雙向溝通

這里的溝通包括表達和傾聽兩個方面。

平時我在和學生聊天的過程中,經常聽到他們這樣形容自己的家長:父母在和他們說話的過程中總是站在家長的角度命令、責備和質疑他們,這經常會讓他們很排斥。

同時,父母也同樣感覺和孩子無法交流,認為孩子根本聽不進他們說的話,每次他們準備要和孩子說些什么的時候,孩子的反應往往是沒說幾句就直接頂撞或者愛搭不理、保持沉默。

其實,孩子們在和父母溝通的過程中選擇沉默,也是一種反抗,本質上是對父母所言所行的一種不認同,用他們的話來說,父母是無法溝通的,他們根本就理解不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以,這就造成了我們常見的一種現象,父母苦口婆心,孩子一句聽不進去,反而被嫌棄太能嘮叨,溝通效果更無從談起。

因此,建議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特定的時間交流

這個時間最好由孩子來決定,如果他們暫時不想說話,父母就不要強行和孩子溝通。

新加坡一位心理咨詢師曾經分享過他和女兒溝通的例子。當時女兒在學校遇到了不開心的事兒,回家后直接把自己關在屋子,這個時候他沒有敲開門直接去問孩子,而是在門外告訴他的女兒:“爸爸注意到你今天回來很不高興,如果你想先靜一靜,可以自己在屋子待會兒,但是不要一直把自己關在屋子里,這樣爸爸媽媽會很擔心?!彼呐畠涸谖葑哟藭?,就主動出來找他們,告訴了他們事情的來龍去脈,并且在他們的幫助下找到了問題的應對方法。

也有一位家長和我分享過她和女兒交流失敗的例子。有一天她的女兒回到家中,興沖沖地和她說有事情要告訴她,并且希望媽媽能夠坐到沙發上聽她講。但是,當時這位家長正在廚房忙著做飯,就和孩子說,你說吧,我聽著呢。

過了一會兒,她發現孩子自己看起了電視,詢問怎么不說了,孩子直接告她,現在不想說了,我們的這位家長也因此錯失了一次和孩子交流的機會。這位家長可能面臨更大的風險是,孩子可能從此以后不再愿意主動和她媽媽分享自己的事情。

2.耐心傾聽

父母一旦決定了和孩子做溝通就要認真對待,耐心傾聽孩子說話。

我在咨詢中遇到很多孩子反映,當他們想和父母說一些事情的時候,父母嘴上答應了,態度上卻很敷衍,比如會邊讓孩子快說,邊拿著手機看,每當這個時候孩子溝通的愿望就會消失。

3.注意溝通方式

我們在溝通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聽眾,多聽少說。充分利用非語言交流,比如專注的眼神、點頭、身體的前傾等,讓孩子感覺到你在認真聽他們講。這樣孩子才會越說越有勁兒,我們也可以在聽孩子講述的過程中了解到很多孩子的情況;如果父母常常只說不聽,尤其是經常重復性講一些耳熟能詳的大道理,就失去了讀取孩子想法的機會,同時孩子也會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溝通。

4.注意表達感受,避免指責和批判

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對孩子說的話要盡量做到無條件積極接納,而不是總在孩子剛說了一句話就開始評價或者講道理。積極接納孩子才會感受到被重視和尊重,才愿意打開話匣。

當然,對于孩子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如果我們想提一些建議,可以多用“我”開頭的語句,而不是“你”怎么樣,比如“我”很擔心你這么做會……而不是“你”這樣做不行……這樣孩子不會認為你是站在她/他的對立面指責她/他。

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青春期的孩子情緒非常不穩定,如果我們在溝通中讓他感到了盤問和指責,他就會馬上生氣,溝通會立馬中斷。

(三)A(Authority)——權威型教養方式

心理學中有四種教養方式,溺愛型、放養型、專制型和權威型。其中權威型是最有效的方式,表現為父母對孩子既有溫和慈愛,積極回應,同時對于一些原則性的內容通常又能做到態度堅定,有明確的要求。

生活中不乏很多溺愛孩子的父母,這些父母對孩子的任何要求,包括一些無理的要求都無條件滿足;還有很多父母要么對孩子完全不聞不問,任其發展;要么對孩子要求極度嚴格,一切父母說了算。這幾種方式都會導致孩子在成長到青春期后,開始逆反。尤其是專制型的教養方式,孩子在小的時候雖然對父母不滿,但是自己沒有能力反抗,一旦等到有能力反抗的時候就會挑戰所謂的父母權威,這個時候純粹靠“武力”建立起來的威信就會岌岌可危。

所以,經常會聽到家長說,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沒法管教了,說什么都不聽,就算制定了規則,也會耍賴不承認。這種情況一方面和不良的教養方式有關;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父母不夠堅定,很多父母因為孩子反應激烈就害怕硬著來,導致孩子更加肆無忌憚,無法管教。

事實上,一旦父母有充足的理由設置限制,那就要堅定立場,面對孩子的反抗一定要堅持到底,不管困難有多大。因為青少年可能會進行激烈的反抗,但只要你足夠的堅定,一旦事態平靜下來,他就會意識到你的堅定是必要的。比如拿玩手機來說,如果規定了孩子晚上十點以后不能看手機,到點就要收走手機。孩子剛開始可能完全無法接受,但是一旦孩子感受到晚上不玩手機換來的是睡眠充足和第二天良好的精神狀態,就會認識到父母的堅定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真正為他/她考慮。

(四)G(generation gap)——消除代溝

代溝的概念并不陌生,通俗講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間在對待很多事情上存在無法逾越的價值觀和態度分歧。

在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經常聽到他們抱怨,自己的父母總是拿他們那個年代如何如何來評判和要求自己。每當這個時候孩子們就很反感,這就是一種代溝。

時代不一樣了,青少年的狀態也不一樣了,父母要用新的眼光看待現在的孩子。當然,父母之所以不能理解青少年的很多行為,除了閱歷不同,或者對孩子行為過于挑剔,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忘記了自己小時候是什么樣子了。

事實上,當我們用自己多年前的閱歷去看待和審視孩子現在的行為,本身是有問題的。每個人都經歷過青春期,如果父母能夠借鑒自己青春期時候的樣子,設身處地去理解自己的孩子,就會容易很多。

拿我最近接的一個案例說明,一位母親因為孩子成績下降,很著急,恰好又發現孩子最近在談戀愛,于是她便把所有的原因都歸結于孩子早戀。其實孩子的學習方式、勤奮度才是主要原因,但是這位媽媽忽略這點,很憤怒地和我講孩子不該早戀,該怎么拆散他們之類的。

如果回想一下我們的青春期,就會發現青春期喜歡一個人或者相互喜歡其實很正常,甚至有可能我們自己就早戀過,這樣理解再來面對孩子的情況可能就不會這么激動了。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要看到時代的變化,不要總拿自己當年怎么樣來要求孩子,多回憶自己的青春時代,這樣更容易設身處地理解孩子;還要學著尊重對方,當親子間的看法和價值觀存在沖突的時候,允許分歧的存在,同時把自己的期望明確地表達出來,孩子也會知道該怎么樣做更合適。

(五)E(Emotion)——管理情緒

和一個情緒不穩定的青少年生活在一起,本身對父母就是一種考驗,所以父母容易有情緒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帶著情緒和孩子交流,就容易產生沖突,因為情緒高漲的時候,語氣也會產生變化。當青少年知覺到你這種語氣的時候,事實上,在你準備開口前他們已經關掉了溝通的大門。

因此,建議父母一定要重視自己的情緒,承認和接納自己真實存在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管理情緒。同時,有科學研究表明,人有不舒服的時候,情緒的浪潮是90秒,如果在90秒內能安穩你的身體,不讓其他的念頭進來,90秒左右情緒就會降落;相反,如果我們讓一波又一波的負面想法疊加,情緒就會越來越糟糕。

試著想想這樣的經歷,當我們因為孩子玩手機沒寫作業而生氣的時候,我們除了認為孩子不自律,還會聯想到很多孩子的問題,比如懶惰、不上進、不懂得感恩等,越想越生氣。這就提示我們,當情緒激動的時候,可以做做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給自己90秒的緩沖時間,情緒就不會爆發。

請大家記住,青少年的很多情緒,很多時候其實并不一定是沖著父母來的,而是對他們自身的一種不滿或者憤怒,其實他們并不是在故意和我們作對。

總之,對于絕大多數父母來說,孩子的青春期雖然很不平靜,讓人倍感挑戰,但并不是無從應對。作為父母,如果我們可以做到以上五點,我相信一定能夠幫助孩子順利平穩度過青春期。

參考文獻

[1]約翰·科爾曼.為什么我的孩子越來越不喜歡和我說話[M].藺秀云,等譯.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21.

編輯/ 衛 虹 終校/孫雅晨

猜你喜歡
青春期家庭教育
青春發育期提前的影響
生命的勇敢與脆弱:對《五個女子和一根繩子》和《折翼天使》的比較研究
青春期多囊卵巢綜合征經達英—35及媽富隆治療的效果觀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見
論猶太人的金錢觀教育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過青春期
微信也會走過“青春期”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