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 的口腔癌患者術后護理研究熱點與趨勢分析*

2023-07-28 03:44常衛王敏
關鍵詞:口腔癌發文皮瓣

常衛 王敏

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之總稱,大部分屬于鱗狀上皮細胞癌,即所謂的黏膜發生變異[1]??谇话┦穷^頸部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也是世界第六大常見惡性腫瘤[2]。有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口腔癌患者人數達26.3 萬,死亡的人數達13 萬,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3]。在臨床實踐中,口腔癌包括牙齦癌、舌癌、軟硬腭癌、頜骨癌以及發生于顏面部皮膚黏膜的癌癥等[4]。目前,口腔癌的治療手段主要是癌癥根治術加淋巴結清掃以及皮瓣修復術,其5 年生存率僅為64.38%[5]。手術對口、面部創傷大、恢復時間長,嚴重的可導致咀嚼、吞咽功能障礙[6]。且術后口腔粘膜組織受損、創面滲液、口腔內菌群失調,加上術后口腔自潔能力下降,極易導致口腔感染[7]??谇话┬g后采取針對性的口腔護理對于幫助創面修復、預防感染及減少并發癥有明顯療效[8,9]。學者們在該領域有大量的探索及論文發表,但鮮有關于口腔癌術后護理研究領域的文獻計量學分析,缺乏對該領域整體性、綜合性的梳理。CiteSpace 是一款計量與分析文獻的可視化軟件[10],能夠將海量數據信息以可視化的形式呈現出來,揭示某一學科的研究態勢及趨勢。本文采用CiteSpace6.1.R6 軟件對近20年國內口腔癌術后護理研究領域相關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對該學科發展認知更清晰具有重要意義,以期為后續科研工作者進行相關研究提供幫助。

資料與方法

1 文獻來源

本研究文獻來源于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萬方數據庫(Wanfang)、維普數據庫(VIP)、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SinoMed)。

2 文獻檢索

(1)以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萬方數據庫(Wanfang)、維普數據庫(VIP)、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SinoMed)為文獻數據來源。主題詞題檢索,檢索詞為口腔癌、口腔腫瘤、手術、護理。檢索策略:(主題詞=口腔癌OR 口腔腫瘤)AND(主題詞=手術OR 術后)AND(主題詞=護理OR 護理干預)。檢索時間為2002 年1 月1 日至2022 年1 月1 日。

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與口腔癌患者術后護理領域研究相關的文獻。排除標準:①重復文獻;②學位論文、報道、報紙、成果等;③作者、關鍵詞等信息缺失。

4 研究方法

將納入的文獻導入NoteExpress 進行篩選、去重,文獻以download_584.txt 命名。導入CiteSpace 6.1.R6 軟件轉換為可處理的格式,參數設置時間跨度為2002 年1 月~2022 年1 月,時間切片選擇1,作者、機構及關鍵詞閾值選擇,TopN:50,TopN%:10.0%,剪切方式為Pathfinder。將關鍵詞和機構的同義詞進行合并處理,聚類方法選擇Likelihood Ratio(LLR)法。其余參數為默認設置。

結果

共檢索到國內相關文獻831 篇,經去重、按照納入與排除標準篩選后最終納入有效文獻584 篇。文獻篩選流程見圖1。

圖1 口腔癌術后護理相關研究文獻篩選流程圖

1 發文量和時間分析

文獻在2002~2006 年整體發文量相對較少,年發文量均<20 篇,而2007 年出現一個發文高峰,之后發文量呈現波動式增加的趨勢,2015-2020 年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20 年達到高峰,年發文量56篇,發文量的快速上升可能與口腔醫學專業相關政策的推行以及公眾對口腔的關注度不斷提升有關,吸引了更多科研工作者對此開展研究。2022 年只納入前1 個月文獻, 因此不納入研究;見圖2。

圖2 口腔癌術后護理研究文獻發文量分布圖

2 作者可視化

通過CiteSpace6.1.R6 繪制作者合作網絡圖譜,584 篇文獻來自577 位作者,文獻發文量最高的作者是黃秋雨(13 篇)和張麗萍(13 篇),且形成以黃秋雨、張麗萍、何杏芳等為核心的研究團隊,團隊內作者合作密切,各團隊間聯系松散。說明各團隊間缺乏學術交流,存在一定的學術屏障。見圖3、表1。形成一定規模的團隊的發文量占明顯優勢,這可能與作者相關團隊間合作強度更密切,涉及領域更廣泛有關。

表1 口腔癌術后護理相關研究文獻作者發文量(前10 位)

圖3 口腔癌術后護理相關研究文獻作者合作網絡圖譜

3 研究機構可視化

通過CiteSpace6.1.R6 繪制機構合作網絡圖譜,584 篇文獻來自388 個機構,發文量≥5 篇的機構有9 家。發文量最多的機構為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16 篇)。發文量較多的機構為綜合大學的附屬口腔醫院,且形成了明顯的“大學-口腔醫院一體化”的學術合作網絡。其次是省級腫瘤醫院及人民醫院,承擔了一部分口腔癌患者手術治療、術后護理工作以及相關科研成果的產出。圖中節點相對分散,各機構間的合作關系相對薄弱。見圖4、表2。從文獻發文機構可知,大部分口腔癌患者術后護理的臨床研究更多是在大學的附屬口腔醫院進行,同時也說明了文獻收錄對大學及附屬口腔醫院科研工作者更具包容性。

表2 口腔癌術后護理相關研究文獻發文量機構(前10 位)

圖4 口腔癌術后護理相關研究文獻機構合作網絡圖譜

4 關鍵詞分析

4.1 關鍵詞共現分析

通過CiteSpace6.1.R6繪制關鍵詞共現網絡圖譜,文獻節點數328 個,連線數966 條。關鍵詞頻次≥10 的有17 個,高中心性關鍵詞有口腔腫瘤、口腔護理、舌癌、并發癥、生活質量等。見圖5、表3。從關鍵詞共現網絡圖譜可知,關鍵詞更多呈現的是口腔癌患者術后護理相關亟待的解決的臨床問題,如:“并發癥、組織缺失、皮瓣修復、生存質量”等。

表3 口腔癌術后護理相關研究文獻高頻關鍵詞(前20 位)

圖5 口腔癌術后護理相關研究文獻關鍵詞共現圖譜

4.2 關鍵詞聚類分析

通過CiteSpace6.1.R6 繪制關鍵詞聚類圖譜,見圖6。聚類數字是從0 到9,數字越小,聚類中包含的關鍵詞越多,每個聚類是多個緊密相關的詞組成的。關鍵詞聚類模塊化Q 值為0.496(>0.30),平均輪廓值為0.8295(>0.50),說明關鍵詞聚類效果顯著,具有較高一致性,可信度高。圖中每個不同的顏色代表一個聚類群,共得到10 個聚類群:#0 口腔癌、#1 護理、#2 缺損、#3 生活質量、#4 并發癥、#5 口腔護理、#6 血管危象、#7 舌癌、#8 護理需求、#9 放療。見表4。其中聚類規模較大的兩個聚類為#0(Size=55)、#1(Size=53),其主要圍繞口腔癌術后的皮瓣修護、快速康復以及用藥(聚維酮碘)等展開。輪廓值最大的前兩個聚類為#7(Silhouette=0.918)、#8(Silhouette=0.916),其研究內容包括質性研究、圍手術期護理、生存質量、延續護理等。年份距今最近的為#3(Mean Year=2016),表明生活質量、吞咽障礙、攝食細節護理等問題成為近幾年的研究重點。

表4 口腔癌術后護理相關研究文獻關鍵詞聚類表(前10 位)

圖6 口腔癌術后護理相關研究文獻關鍵詞聚類圖譜

4.3 關鍵詞突現分析

關鍵突現詞共探測22 個,見圖7。文獻中“修復”“組織缺損”“游離皮瓣”“外科皮瓣”是最早期的突現關鍵詞。其中突現強度最大的是“修復”。2005年至2015 年,突現詞主要是“舌癌”“皮瓣修復”“前臂皮瓣”“整體護理”“口腔沖洗”。2016~2019 年,突現詞主要是“肺部感染”“根治術”“糖尿病”“護理干預”。2019~2022 年,突現詞“質性研究”“心理狀態”“分級護理”“經口進食”成為近年的研究熱點,尤其是“心理狀態”“分級護理”“經口進食”熱度不減,延續至今,說明了口腔癌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術后能否經口進食等護理問題越來越被得到重視。體現更多是對口腔癌患者術后身體以及心理精神狀態的整體護理。

圖7 口腔癌術后護理相關研究文獻關鍵詞突現詞表

討論

1 研究現狀

發文時間和發文量顯示,近年有關口腔癌患者術后護理研究的發文量增速加快,國內該領域逐漸形成多人合作的核心研究團隊,其中黃秋雨團隊在口腔頜面腫瘤聯合根治術同期皮瓣修復術后的護理措施方面做了臨床研究,發現術后制定個性化的營養支持[11]、建立合適的靜脈通道[12]、構建便秘風險預測模型[13]能效改善其營養狀況,降低切口感染風險,防治術后便秘,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命質量。張麗萍團隊注重口腔癌患者術后并發癥的護理研究,對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14]、組織瓣血管危象[15]以及肺部感染做了大量研究,發現了血糖偏高、術后白蛋白水平低于30g/L 等會增加術后肺部感染的風險。

發文機構顯示可知,研究領地主要以高校及附屬口腔醫院為主,說明科研成果的產出需要一定的科研平臺。文獻發文量機構之間合著稀疏,研究多在同地域間開展,不同地區間合作較少,這提示文獻發文量機構之間需要加大對該領域的科研投入,鼓勵學術交流與碰撞,促進口腔癌患者術后護理研究領域跨機構、跨區域合作。

2 研究熱點

從關鍵詞共現及聚類可知,研究熱點偏向術后面部組織缺損、皮瓣修復護理研究和術后整體護理、生活質量相關研究,具體如下:

①術后面部組織缺損、皮瓣修復護理研究。如:“圍手術期”“并發癥”“組織缺損”“皮瓣修復”等。段燕等[16]發現將過氧化氫稀釋液聯合聚維酮碘稀釋液對口腔癌皮瓣修復術后病人進行口腔護理, 能有效降低病人術后感染風險,增加口腔舒適度。陳燕[17]等采取三種不同的口腔護理方法進行臨床實驗,發現采取生理鹽水棉球擦洗后生理鹽水沖洗的口腔護理方法臨床效果滿意度高,能明顯減少口腔菌落計數、降低口腔感染及切口延遲愈合的發生率。由于口腔癌皮瓣修復術的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因此也需要進行相應并發癥的護理,如吞咽障礙、血管危象、肺部感染、譫妄等并發癥護理[18]。

②術后整體護理、生活質量相關研究。如:“整體護理”“生存質量”“營養狀況”“心理狀態”“創傷后成長”等。由于口腔癌手術會對面部組織造成一定的創傷,口腔功能遭到部分破壞,導致經口進食等飲食方式發現變化,患者術后易出現煩躁、焦慮不安、抑郁等負面情緒[19]。有研究調查發現口腔癌患者的心理狀態較差,進行適當的心理干預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輔以心理支持及社會支持能夠增強患者的軀體健康感受度[20]。此外,還有臨床證實有效的時間觀療法、正念減壓療法、延續性護理方法等能有效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提高患者心理彈性,促進患者創傷后成長,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21]。

3 研究趨勢

關鍵詞突變分析顯示,文獻中“質性研究”“心理狀態”“分級護理”“經口進食”是該領域的研究前沿。有研究表明口腔癌術后導致的經口進食等飲食方式的轉變與心理狀態的變化密切相關[22],由于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口腔癌的發病率逐年增加,人們對此疾病關注度提高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階段性分級護理、個性化營養支持、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是近年來的研究趨勢[23]。這提示我國口腔癌術后護理相關領域不僅是生理上的護理干預,而是逐漸演變為以人為中心的整體性護理干預模式[24]。與此同時,國外相關研究探究腫瘤微環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25]、口腔細菌生態系統[26]與口腔癌免疫治療之間的關系,挖掘其與腫瘤的發生、轉移,以及在腫瘤的診斷、預防、治療和預后中的作用,為國內學者提供了新的臨床研究參考。

綜上,本研究基于CiteSpace6.1.R6 軟件對國內近20 年口腔癌患者術后護理研究領域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該領域總體發文量逐年增加,仍為研究熱點,出現了一部分具有核心力量的研究團隊,但團隊間需進一步打破地域、空間壁壘,加強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學術溝通與合作,有利于擴寬該領域新的臨床研究方向。目前研究熱點以口腔癌術后心理干預研究為主,主要體現在分級護理、心理干預來舒緩術后疼痛感受、調節負面情緒、改善進食體驗及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通過CiteSpace 繪制圖譜,不同的參數設置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本研究只檢索了部分中文數據庫,可能不全面,為保證其研究結果更加嚴謹,可以擴大檢索范圍,對文獻進行深入挖掘。

猜你喜歡
口腔癌發文皮瓣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在口腔癌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吸二手煙會增加口腔癌風險
10條具體舉措! 山東發文做好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
校園拾趣
爺孫趣事
以牙還牙
采取綜合干預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術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足內側帶蒂皮瓣修復足跟部軟組織缺損
超薄游離股前外側皮瓣修復足背軟組織缺損
頸闊肌肌皮瓣修復頜面部軟組織缺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