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研究

2023-07-29 11:29何書杰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6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資源創新路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巨大的思想價值、教育價值和時代價值,是教育人、培養人、涵養人的精神沃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利用好紅色文化資源,傳承紅色精神,積極探索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紅色文化資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紅色資源?!奔t色文化資源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是厚植青年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的“活教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好紅色文化資源,汲取精神力量、講好紅色故事、賡續紅色基因,有利于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育新時代接班人。

一、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紅色文化資源,要夯實“知”之基礎

紅色文化資源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百年來經歷革命、建設、改革不同時期,在艱苦卓絕、英勇斗爭中練就的革命精神。以紅色文化資源為重要載體的紅色精神,是中華民族、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的靈魂與血脈。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紅色文化資源,要夯實“知”之基礎,積極擴展內容和營造環境,促進高校學生主動求知,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學生從能夠知、系統知到自覺知中不斷深化、入腦入心。

首先是要做到能夠知。能夠知是基礎和前提,高校應通過構建紅色文化資源宣傳體系,積極營造良好氛圍,讓學生知有出處、學有方向。如,利用校園建筑,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通過設計“紅色文化長廊”和“重大事件知識角”等方式,以主要歷史脈絡為主線、以重大事件為載體,讓紅色文化扎根校園,讓校園環境成為鑄魂育人的無言之師,確保學生在校園就可以有所知、能夠知。

其次要做到系統知。學生主動接受紅色文化,更多趨向碎片化,對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的認知是孤立和零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發揮高校思政課主陣地作用,思政課堂應滲透紅色文化,成為紅色文化宣傳的主陣地。思政課堂要以教育部統編教材為藍本、以系統化教學為牽引,采用科學教學方法,把紅色資源背后蘊含的道理講深、講透、講活。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翻轉課堂,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紅色故事大家談”“你我話黨史”等課堂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感知、在感知中思考。

最后要做到自覺知。紅色文化資源中蘊含著紅色精神,是指引青年學生成長進步的教科書。引導學生主動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的閃光點,結合理論知識深挖紅色文化資源中蘊含的紅色精神和真理光芒,可以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思辨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培養高尚道德情操,在實際行動中繪就青春底色,在與國家發展同向同行中肩負起時代使命,敢于擔當、勇于拼搏,賡續革命精神和斗爭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二、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紅色文化資源,要系好“情”之紐帶

情感是密切聯系的基礎,是增進關系的紐帶。紅色文化資源集中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重要黨史事件和黨史人物,承載著中國共產黨和人民之間的特殊情感。汲取紅色文化資源背后的寶貴精神滋養,既是我們后輩肩負的使命,又是我們前行的力量源泉。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傳承紅色精神,應激發起學生與革命先輩之間的情感共鳴。

一是在培養高校大學生在和紅色文化資源的接觸中產生情感共鳴。對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學生而言,戰火彌漫的歲月早已遠去,孕育紅色文化資源的歷史環境和時代背景與現在截然不同,學生在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和準確把握上無法感同身受,增加了與紅色文化的距離感和陌生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更易拉近歷史與當今的距離。通過環境的構設、文化的渲染和教學的實際運用,搭建當今與歷史的對話橋梁,主推沉浸式教學,增強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

二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要注入“情”。情感是人最大的精神需求。育人工作要注重以情感人,紅色文化之所以有強大的感染力,就是因為它凝聚著時代特征、孕育著文化內涵、沉淀著歷史事跡、傳頌著深厚情感和不朽精神,是中華民族、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命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紅色文化資源要注重情感融入、樹立榜樣示范、凝聚精神力量。教師應注重言傳身教,注重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站在學生的角度,做到以真情換真心,入情入理,講真話實話,辦真事實事。

三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育人工作上要用對“情”。情不僅僅是工作生活上的關心幫助,更是思想上的悉心“傳幫帶”。教師應堅持立德樹人、培根鑄魂,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人生目標,將紅色文化資源中蘊含的斗爭精神、犧牲精神融入到學生的成長成才中,做學生思想上的引路人,以真情感染學生,用正能量凝聚人心。

三、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紅色文化資源,要抓住“行”之關鍵

唯奮斗者進,唯實踐者強。馬克思認為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社會性物質活動。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寫道:“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瘪R克思主義實踐觀點認為,對客觀事物規律的認識,只能在實踐中完成。一切美好生活都是奮斗出來的。新時代高校利用紅色文化資源鑄魂育人也不例外,必須從實踐出發,堅持解放思想,努力研究新事物、解決新問題,把實踐創新推向深入,在實踐中創新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讓紅色文化在高校迸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一是用社會實踐增行。社會實踐是育人的重要途徑。當前高校大學生普遍與社會接觸較少,實踐經驗不足。高校應強化紅色文化資源在實踐教學環節中的運用,合理安排學生參觀體驗紅色文化紀念館、革命遺址等,并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制訂學生參觀的計劃,引導學生在行中學、學中悟、悟中行。如組織學生重走紅色之“路”,重溫革命先輩艱苦卓絕的光輝事跡,體悟偉大建黨精神。

二是以黨團活動促行。黨團活動是高校大學生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應加強黨建活動的先進性和創新性,確?;顒訑盗颗c質量。豐富黨團活動,摒棄黨團日娛樂化,堅持上好黨課、團課,推廣紅色文化精品課。在組織黨團員志愿服務活動中,成立“紅色文化傳播志愿服務隊”,鼓勵學生擔任紅色文化講解員、宣講人,寓教于樂、砥礪促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活動歷來是育人的重要途徑,可以讓青年大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我、提升自我。在高校紅色文化資源利用中抓住實踐的關鍵點,育人效果將事半功倍,學生可以深入了解世情、國情和黨情,在實踐中檢驗自我,激發對紅色文化的學習熱情。

四、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紅色文化資源,要貫通“融合”之法

利用紅色文化資源要與時俱進,創新方式方法。高校利用紅色文化資源,要充分利用和借助信息化技術,緊跟時代步伐,掌握時代特點,搶占網絡教育主陣地,注重科技賦能,綜合運用多種載體。

一是要把傳統手段和新媒體技術相結合。信息化時代,青年學生對線上學習,以及體驗式、沉浸式學習情有獨鐘。高??衫么髷祿覝市聲r代大學生興趣特點,打開網絡教研新天地,全力開發“互聯網+紅色文化資源”、研學教學APP等。利用信息化手段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教學中,探索“視頻+引導”網絡課堂、微視頻、微課堂等形式,營造圖像、文字相融合的立體化、數字化教學情境,增強教學實效。

二是開設紅色文化資源網站。扎實推進網站的運營和推廣,需將紅色文化資源的展示科學化、智能化、精細化。高??蓢L試媒介融合,運用“云課堂”等傳播方式整合紅色文化資源,為學生提供更便捷、服務性和互動性更強的學習平臺。如充分發揮校報、微信公眾號、廣播站等融媒體平臺的傳播作用,形成一整套現代化、科技化、多樣化的傳播途徑,豐富新時代高校育人的新渠道。

三是要創新技術手段,講好紅色故事。高校要因時而進,主動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如在智慧教室中引入3D、VR、AR、MR等現代信息技術,將紅色文化資源全方位、可視化、立體化呈現,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在以紅色基因為鮮明底色的理論學習與實踐熏陶中厚植學生家國情懷,增強學生對紅色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傳承紅色精神,賡續紅色血脈,講好紅色故事。

參考文獻:

[1]周峰.主體的實踐: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如是讀[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

[2]高美娜,王力塵.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探索[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1).

[3]謝禮炮.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問題及路徑[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4).

責編:勉 耘

基金項目:2021年廣東省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廣東省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聯盟課題“紅色文化融入廣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創新研究”(編號:GDSZXT-202106)

作者簡介:何書杰(1993— ),女,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資源創新路徑思想政治教育
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資源的路徑探討
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實施策略
極致新聞:回歸受眾本位的創新路徑
以網絡為載體的政府管理模式創新路徑分析
新形勢下高校安全穩定工作創新路徑研究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