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雷鋒精神”跨學科實踐課程建設策略探究

2023-07-30 14:09付興民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雷鋒精神立德樹人

付興民

【摘 要】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羅湖小學結合校情、學情,著力將“雷鋒精神”貫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努力打破學科間的壁壘,通過跨學科的“雷鋒課程”,五育并舉,全面推動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

【關鍵詞】立德樹人 “雷鋒精神” 跨學科實踐課程

一、課程背景

羅湖小學作為一所辦學八十余年的老校,擁有深厚的校園文化積淀,傳承著堅韌綿長的力量。在學習雷鋒的過程中,學校積累了豐富的課程資源,將學習雷鋒納入學校課程建設中,使“雷鋒精神”成為涵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由此,學校以《中共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為指導思想,以“雷鋒精神”與美德為引領,以目前學校學生的思想實際為實踐依據,深入推進“雷鋒精神”主題教育跨學科課程建設,增強學生對“雷鋒精神”的理解,進一步推動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和創新型跨學科課程實踐。

二、課程性質與特點

“雷鋒精神”跨學科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以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主要任務,是有目標、有計劃、有系統的跨學科實踐課程。它的設置順應了新時期課程改革趨勢。同時,它也體現了學校課程建設的發展特色,是學校在探索學科融合、跨學科實踐、德育創新等方面的新突破。它將“雷鋒精神”融入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內驅力,同時讓學生體驗“雷鋒精神”的內涵和意義,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五向”課程哲學及結構

新課標明確了小學階段要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目標,需要加強學科間的相互關聯,在課程實施中采用綜合化的學習方式。因此,學校通過提煉學雷鋒特色,準確把握“雷鋒精神”的實質和內涵,推進“雷鋒精神”課程化,進行跨學科課程的實踐創新。學校結合雷鋒日記及學生生活實際,構建了向黨、向上、向陽、向美和向行的“五向”跨學科綜合實踐課程。

1.向黨課程?!跋螯h”寓指童心向黨,源自雷鋒愛黨愛國愛人民的精神?!跋螯h”指愛黨愛國愛人民,愛家愛校愛集體。在此基礎上,學校將課程進行延伸,以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文化傳承、責任擔當精神作為課程的重要目標。

2.向上課程?!跋蛏稀痹⒅高M取向上,源自雷鋒的釘子精神。雷鋒曾在日記中這樣寫道∶“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鉆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于擠和善于鉆?!边@就是雷鋒刻苦學習的“釘子”精神。

3.向陽課程?!跋蜿枴痹⒅戈柟饨】?,源自雷鋒的參軍經歷。雷鋒到了入伍年齡,和其他人一樣渴望參軍,可是他的身體條件不符合征兵標準,但雷鋒并沒有泄氣,最終憑借著自己純熟的技術經驗以及較高的政治素質通過了考核,成為一名軍人。入伍后,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多次受到表彰。所以,學校把培養身心健康、積極陽光、自信快樂、具有強健體魄的學生作為向陽課程的重要目標。

4.向美課程?!跋蛎馈痹⒅笇徝狼槿?,源自雷鋒嚴于律己、寬厚待人的包容的美德?!跋蛎馈敝鲝堄H善有禮、藝術審美、創意表達、人格完美。向美課程指向學校美育,最大限度地去整合美術、舞蹈、聲樂、器樂、表演等藝術表現形式。

5.向行課程?!跋蛐小痹⒅钢泻弦?、身體力行、勤儉節約,源自雷鋒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主人翁精神?!跋蛐小闭n程指向勞育,代表熱情待人、熱心公益、熱愛勞動、安全互助、身體力行。

四、“五向”課程內容

羅湖小學“雷鋒精神”跨學科實踐“五向”課程按照命題、主題、話題、課題、問題、辯題六個維度進行建構?!拔逑颉笔菑摹袄卒h精神”提煉而來,分別指向“五育”目標:“向黨”指向德育、“向上”指向智育、“向陽”指向體育、“向美”指向美育、“向行”指向勞育。(見圖1)課程開發按照三層聯動的原則:學校主導命題、主題和話題,學科組主導課題,問題落實到教師個人。話題分別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四個維度進行設置。

五、課程評價

跨學科學習的目標是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袄卒h精神”跨學科實踐課程,倡導采用多主體、開放式的評價,教師根據具體情況,以表現性評價方式為主。表現性評價強調讓學生在真實或者模擬的真實情境中開發思維和發展能力,運用評分規則以判斷學生運用獲得的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實施表現性評價,不僅能促進學生的發展,還能提高教師教學實踐的能力。

六、跨學科設計指導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以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著力對課程內容結構進行優化:一是設計新的課程內容,“遴選重要觀念、主題內容和基礎知識,設計課程內容”;二是調整內容組織形式,“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凇袄卒h精神”跨學科實踐課程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來的,其將提煉出的“雷鋒精神”和“五育”培養目標有機結合,在跨學科實踐中進行有益的探索。學校在進行跨學科設計時,可以圍繞主題、目標、表現性任務、活動設計四個要素,探索跨學科學習設計的組織策略:

一是選擇一個主題。從各學科課標中選擇主題、從教材中選擇主題、從身邊的資源中選擇主題、從學生需求中選擇主題。對照課標,尋找各學科的相關資源進行整合,下面是以語文、體育、道德與法治三學科的共同目標進行跨學科的課程資源整合的課例表示例。(見表1)

二是確定雙線目標?!半p線目標”是指素養目標和知識技能目標,跨學科學習與項目式學習的區別在于跨學科學習強調某一學科的主導地位。

三是創設三維表現。三維表現是指身(生活實踐)、腦(學科認知)、心(情感體驗)的一致性。例如,基于“向陽”和健康生活,可以進行項目式專題設計。

四是規劃四大活動。四大活動是指學習任務群、評價活動、成果展示、反思總結。

總之,跨學科主題學習雖然未必能夠做到像項目式學習那樣,以大情境、大任務、大成果一以貫之,但也絕不是在同一主題下不同學科相關活動的簡單羅列。不同學科的學習活動既要形成跨學科知識圖譜,又要指向共同的素養目標。圍繞素養目標,通過生活實踐、學科認知、個人情感三位一體的表現性任務(或任務群),分解活動流程、配套評價標準、組織成果展示、落實反思總結,如此才能促進學生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提升,從而有效指向核心素養的提升。

猜你喜歡
雷鋒精神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視閾下的服務型基層黨支部構建方式探究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淺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踐立德樹人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淺談雷鋒精神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高職院校如何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
發揚黨員干部求真務實精神做好雷鋒精神的研究與弘揚工作
用雷鋒精神加強黨員干部“四種”精神的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