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文化”理念下隨遷子女家校共育路徑探索

2023-07-30 14:09俞慧彬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隨遷子女家文化家校共育

俞慧彬

【摘 要】南京市覓秀街小學針對隨遷子女眾多、教育基礎較薄弱的生源現狀,始終秉持一顆真心,在學?!凹椅幕崩砟畹闹敢?,結合隨遷子女的基本學情和家庭背景,不斷探索家校共育的個性化路徑。同時,致力于培養隨遷子女“愛集體有品性,愛生活有個性,愛思考有靈性”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引領學生形成良好個性與健全人格,從而促進學校教育質量高速發展。

【關鍵詞】“家文化” 隨遷子女 家校共育

“以心相交者,成其久遠?!比伺c人之間唯有真心相待,才能夠情意相通。學校和家庭作為兩個與學生緊密相連的載體,各有所長。南京市覓秀街小學以“家文化”理念為引領,在家校溝通中注重從“心”出發,以心相交,二者相互合作、同心協力,共同促進學生的良好個性的形成與健全人格的養成。

一、將心比心:校園概況及成因

南京市覓秀街小學位于南京市的近郊區域,坐落于社區保障房匯聚處,是一座新建立不久的公辦鄉村學校。生源以隨遷子女為主,具有以下特征:(1)人際交往熟稔。他們大多來自多子女家庭,人際關系適應力較強;(2)學業適應緩慢。隨遷子女家長文化水平不高,導致學生整體學業水平較差;(3)行為舉止隨意。隨遷子女大多來自農村,存在不良的生活習慣,文明素養需提升;(4)情感因素缺失。由于父母工作繁忙無法顧及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個人情感世界較為匱乏,精神生活較為空虛。

“家文化”是學校的核心校園文化,宏觀層面發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視家庭人倫的國家,隨著時代的發展,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體現。微觀層面則適應了學校隨遷子女眾多的學情。隨遷子女家庭從小地方來到大城市,他們比城市居民更渴望以“小家”融入“大家”,尋求“家”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學校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眾多隨遷子女進入新生活的起點,在隨遷子女適應現代生活、提升市民素養的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二、心之所向:莘莘學子,愛校如家

一所學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氛圍由在校師生齊心創造,它將時刻鼓舞著校園內的成員不忘初心。在國家教育政策和“家文化”理念的指引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也逐步上升,學生在學業上有所成就,在情感上更是有所依靠。

(一)有“溫度”的評價制度

學校隨遷子女幼時大都留守故鄉,學齡期才回到在城市務工的父母身邊。由于從小缺乏父母的管教,初入學的學生仍會保留一些在農村養成的不良習慣。為了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幫助他們盡快適應學校生活,學校從學生最愛的“集卡游戲”出發,從細微處進行評價,塑造學生的行為品格。學校內部有兩種類型的卡片,兩種卡片一圓一方,蘊含著“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的儒家理念,同時卡片小巧玲瓏便于攜帶,令每一位學生都愛不釋手。教師平時會根據學生“坐姿端正” “舉手積極”等表現進行代幣獎勵。學生集齊十張小卡可兌換一張大卡,隨后去學校愛心超市挑選不同的學習用品,以此鼓勵學生保持良好的行為。此外,教師會和家長合作,由家長在家中代收一定數量的代幣卡片,從而規范學生的行為。很多家長反映學生在家里的表現有明顯進步,較以往更講究文明禮儀。有溫度的評價,在于教師對學生自尊心的呵護,在于家長對學生成長的助力。

(二)有“溫情”的課堂教學

陶行知先生曾說:“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边@意味著教育需密切結合社會發展,教師在課堂上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把知識以貼合學生年齡特征、生活經驗的形式呈現出來。例如,初入學時,由于拼音字母外形抽象、發音各異,學生和家長初期普遍對拼音學習感到焦慮。針對這種狀況,筆者帶領學生結合他們最熟悉的家庭成員,抓住家庭成員特征對拼音字母進行聯想,從而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教學拼音期間,筆者與學生共同創造出許多朗朗上口的小口訣,如元音字母a、o、e是“元音三兄弟”, a、o、e、i、u、ü是“單韻母六兄妹”,其中“ü是小妹妹,見到大哥y,擦干眼淚笑”等。一開始是教師編口訣,后來在教師的影響下,學生也一起編,甚至家長也和孩子一起編。不少家長反映在和孩子一起編口訣、讀口訣的過程中自己也收獲不少,與孩子之間的關系也更親密。將人文關懷納入日常教育教學,使原本按部就班的課堂變得溫情脈脈,不僅學生樂于思考,教師和家長也配合默契。

(三) “溫暖”的節日班會

傳統佳節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學?!凹椅幕崩砟畹闹笇?,每個班級都以傳統節日為核心,以班會課為載體,讓學生在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更好地融入班集體,懂得珍惜生活。例如,在中秋節班會課上,筆者執教班級開展了“童聲開場,共創情境” “師生交流,感悟情懷” “追根溯源,體會情感”等活動,將家庭、學校、國家緊密相連,引導學生共話中秋團圓,傳承家國情懷。在元宵節班會課上,筆者帶領學生舉行了“翩翩起舞鬧元宵” “追根溯源問元宵”“詩詞歌賦迎元宵”等活動。以班為家,師生共同參與猜燈謎、制花燈等風俗游戲,體會節日之樂,彌補隨遷子女缺失的情感需求。節日班會課結束后,學生在家長志愿者的幫助下,精心制作小手工并帶回家同父母共賞。學生親手將這一份由學校傳遞出的佳節“溫暖”捧回家,繼續同家人創造個性化的節日回憶。

三、心中所屬:小小少年,在家如校

陶行知先生曾說:“鄉村教師應當做改造鄉村生活的靈魂?!笨梢?,鄉村教師以及其所屬的鄉村學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在 “家文化”理念引領下,學校教育質量高速發展,延伸到學生家庭層面,以家校共育的形式向內輻射。

(一)福牛來我家:一顆感恩心

農歷牛年期間,學校組織教師融合“家文化”與生肖為學生編寫了一本圖文并茂的假期生活指導手冊,鼓勵學生與家長一起學習傳統文化,并深入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員,學會珍惜和感恩自己的家庭。開學后,筆者執教班級指導手冊完成情況良好,筆者明顯感受到經過半個學期和寒假的相處,學生與家長之間更愿意傾訴和分享,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學生與家長關系更親密融洽,學生也進一步體會到父母異地打拼的不易,學習的積極性逐步提高。

(二)小荷書香:紙短情意長

暑假期間,筆者執教班級開展了“小荷書香”親子閱讀活動,班級家委會成員主動發揮專業所長為這次活動設計了海報?;顒悠陂g,各位家長遵循自愿原則使用智慧校園平臺,在“班級圈”內發布親子閱讀相關信息。家長、學生、教師三方都可以查看、評論、點贊,從而拉近了教師與家長、學生的心靈距離。筆者時常能在“班級圈”內欣賞到佳句迭出的心得體會、童真質樸的心靈絮語、情深意切的親子感悟。教師、學生、家長因“閱讀”相聚相知,書香恒久遠,紙短情意長。

(三)安全教育平臺:生命誠可貴

為了實現學校安全教育的科學化、常態化和信息化,家長都安裝了安全教育平臺。學校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遠程指導家長和學生學習安全教育知識,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在校期間,每當有新課程需要學習時,筆者都會提醒家長和學生共同觀看,增強安全防范意識,體會生命的脆弱和寶貴。自開學以來,筆者執教班級沒有發生過一次意外傷害事件,所有學生都是有序活動,秩序井然。每一次組織專項活動時,不少家長也會主動在班級群里呼吁大家及時完成,班級平臺活動的完成率一直位列全校第一。

四、心有靈犀:以心相交,家校共育

學校和家庭對學生影響深遠。學校和家庭聯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從“心”出發,以心相交,會迸發出更大的能量。結合學校學情和校園文化,筆者認為,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推進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需做到以下幾點:

(一)關心自我意識發展

關注隨遷子女的心理適應,鼓勵學生主動融入校園生活;樹立隨遷子女在學校的主人翁意識,引導學生愛護學校環境設施,積極主動交往師友;關注隨遷子女的學習情況。根據埃里克森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一旦有失敗的體驗,就會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教師要與家長及時溝通,利用好校園代幣獎勵,強化學生的進步,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并關注隨遷子女的人格形成。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校園文化的引導,從小培養學生愛人、愛家、愛校、愛國的情感,形成健全人格。

(二)誠心豐富共育途徑

學校一方面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架,充分發揮“智慧校園”等平臺的積極作用,并融合教師自身教育風格、班集體文化等,攜手共創豐富多彩的線上活動,以“云”觸情、以“云”促學,提升家校共育品質;另一方面以人文關懷為內核,設身處地為隨遷子女創造發展條件?!敖逃谋举|是精神關懷”,只有創建出適合學生的“精神土壤”,才能使教育之花綻放。

(三)用心打造核心班級

首先,個人艱苦奮斗精神與時代要求相結合。利用校園長廊、班級文化墻等向學生介紹偉人先賢、時代楷模的奮斗事跡,通過家庭相冊等講述家庭成員辛苦打拼的故事,激勵學生砥礪前行。其次,家風校風相融合。班級內可開展 “一封家書”征文、“家訓傳千古”演講等文化活動,引導學生感悟家校清正風氣,形成良好個性。最后,個人道德與社會公德相匯合。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認識城市文明的同時不丟棄家鄉淳樸民風。例如,利用節日班會課,鼓勵學生講一講家鄉的特色節日風俗;借助智慧校園平臺中“成長腳印” “成長相冊”等模塊鼓勵家長和學生記錄鄉土風情。在愛家愛鄉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發展,引導學生成為一名兼具淳樸品性與創新品質的優秀學子。

南京市覓秀街小學是一所新建不久的公辦鄉村學校,其生源質量較城區學校而言略有差距。針對學校隨遷子女眾多、教育基礎參差不齊的現狀,學校全體教師始終秉持一顆真心,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 “家文化”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探索家校共育個性化路徑,綜合利用多方資源,實現“愛集體有品性,愛生活有個性,愛思考有靈性”的育人目標。堅持創新構建新型家校關系,以家校合力凝聚力量,以家校共育提升品質,推動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學校特色“家文化”實驗教育基地。

【參考文獻】

[1]龐樸點校.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M].北京:大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7.

[2]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齊學紅.班主任專業基本功[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猜你喜歡
隨遷子女家文化家校共育
“家文化”在現代化新型國企公司的探討與實踐
影響小學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決策略初探
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家庭教育與民族文化傳承考察
隨遷子女異地高考政策研究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淺議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家文化”班級建設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少數民族隨遷子女學校融入的反思與對策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農民工隨遷子女家校合作的策略漫談
沖破“家”的束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