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征精神引領干部教育的三維解讀

2023-07-30 14:25何毅楊羽航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干部教育長征精神引領

何毅 楊羽航

[摘?要] 偉大長征精神,是弘揚與賡續偉大建黨精神的智慧結晶,與新時代干部教育彼此契合、相互成就。長征精神以其豪邁英雄氣概和厚重歷史內涵引領新時代干部教育高質量發展,對干部有培根固本、強筋壯骨的重要作用。長征精神從信仰、品質、工作方法方面引領干部教育,鍛造堪當時代重任的干部隊伍。長征精神引領干部教育,在信仰方面厚植了共產主義和愛國主義理想信仰,在品質方面弘揚了不畏艱險和緊密團結的珍貴品質,在工作方法方面傳承了實事求是和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

[關鍵詞] 長征精神;建黨精神;干部教育;引領

[中圖分類號] ?G41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8-1763(2023)04-0001-08

A Three-dimens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ng March Spirit Leading Cadre Education

—Promotion and Continuation of the Great Party Founding

Spirit based on ?the Long March Spirit

HE Yi1,2,YANG Yu-hang2

(1.Center for the Study of Ba Shu Culture,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610066,China;

2. School of Marxism,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610066,China)

Abstract:The great ?Long March spirit is a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carrying forward and continuing the great ?Party founding spirit, and it is in line with the new era of cadre education and mutual achievement. The Long March spirit leads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adre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with its magnificent heroic spirit and heavy historical connota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urturing the roots and strengthening the bones of cadres. The spirit of the Long March leads cadre education in terms of beliefs, qualities and working methods, and forges the ?cadre force that is worthy of heavy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times. The spirit of the Long March leads the education of cadres, and in terms of belief, it strengthens the ideals of communism and patriotism; in terms of quality, it promotes the precious qualities of defiance and solidarity; and in terms of working methods, it inherits the working methods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nd the mass line.

Key words: the Long March spirit; Party founding spirit; cadre education; leading

新時代需要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干部離不開偉大精神的滋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改革發展已經進入了深水區,啃的都是硬骨頭。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盵1]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客觀環境相交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需要敢于挺身而出、講紀律守原則的干部。干部教育是干部隊伍響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的關鍵,必須以堅定的信念、優秀的品質和卓越的能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干部隊伍。百年來,黨在鑄就偉大事業的同時也鍛造了一系列偉大精神,如偉大建黨精神、長征精神等。其中,偉大建黨精神為中國人民尋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鑄就了精神偉力。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盵2]44長征精神是濫觴于偉大建黨精神這一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源頭奔騰向前的精神活水,“是黨和人民付出巨大代價、進行偉大斗爭獲得的寶貴精神財富”[3]21。

在長征路上,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凝練具化為偉大長征精神。

長征是紅軍將士在第五次反“圍剿”斗爭失敗后為挽救中國革命及北上抗日而進行的戰略轉移,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壯舉。毛澤東曾指出長征“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4]150正是在長征路上,紅軍堅韌不拔的精神得到了體現,矢志救國的主張也得到了宣揚,偉大建黨精神的精神內涵進一步得到了理論發展和革命實踐的浸潤與滋養。習近平從五個方面對長征精神內涵進行了概括:“偉大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盵5]47長征精神是在長征的特殊環境下對偉大建黨精神的賡續和發展,是在苦難和鮮血的考驗中對干部信仰、品質、素養等提出的更高要求。長征精神賡續了偉大建黨精神的共產主義和愛國主義信仰,傳承了不畏困難、不畏犧牲的品質,豐富了實事求是和群眾路線的方法論,對新時代的干部教育具有引領作用。干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造就符合新時代事業要求的干部隊伍,二者相互耦合,互相成就,賡續發展的長征精神找到了它的踐行地,扎根現實的干部教育找到了自己的引領旗。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有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盵2]66偉大精神引領干部教育向前發展,干部教育要時刻響應時代的需要和號召。

一?運用長征精神引領干部教育的必要性

干部教育關系干部隊伍整體素養是否堪當民族復興重任,“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是一件大事,關乎黨的命運、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計?!盵6]518干部教育必須要有一個思想和精神上的引領,用長征精神引領干部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清楚其現實必要性。習近平指出:“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盵5]47新時代的事業是新篇章,也是新“長征”,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要用長征精神去塑造干部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長征精神是干部教育的強心針

長征精神一直是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匯聚力量的重要武器。干部教育必須將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當下、現在和未來統一起來,要始終把握時代主題,才能積極響應新時代的要求和號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干練而堅定的干部隊伍,需要育人鑄魂的干部教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要求干部必須意志堅定,對黨忠誠、不負人民,而干部教育必須要注入新鮮活力。長征精神對理想信念的塑造契合了干部教育的需要,是培育理想信念的“強心針”。長征精神是偉大建黨精神在中國共產黨艱難時期的賡續發展,它在二萬五千里的道路上將“堅守真理、堅持理想,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精神內涵錘煉到新的高度。馬克思在《危機和反革命》中指出:“誰最勇敢、最堅定,誰就能取得勝利?!盵7]439要在新征程取得輝煌勝利,干部教育必須以長征精神為強心針,為干部在理想信念上洗髓煉骨,鑄就一支能夠打硬仗、打勝仗的鋼鐵之軍。正如習近平所說:“長征勝利啟示我們: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沒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沒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撐,要取得長征勝利是不可想象的?!盵5]49如果紅軍不具備對共產主義的信仰,不具備救國救民的堅定信念,紅軍將士是難以在缺衣少食和敵人圍追堵截的艱難環境中走完長征路的。新時代的干部若放棄了對長征精神的堅持,放棄了對理想信念的錘煉,就無法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一系列困難和挑戰。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導向功能,它決定著干部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具有凈化功能,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擁有高尚情操的前提條件。理想信念具有凝聚功能,中國共產黨是由對共產主義懷有堅定信仰的人們組成的,堅定的理想信念將中國共產黨人緊密凝聚在一起并形成了強大的力量,成為干部教育有力的強心針。

(二)長征精神是干部教育的營養劑

干部的黨性修養扎不扎實,直接關系理論優勢能否轉化為治理效能,這就要求干部必須不斷地充實自我、發展自我、凈化自我。干部的能力建立在黨性修養的基礎上,專業技術必須要有過硬的品質做支撐才能真正建設國家,造福人民。長征精神將偉大建黨精神忠于理想、不畏困難的精神賡續發展為不畏犧牲、緊密團結的品質修養。長征精神在自身實踐中進一步發展了這一珍貴品質,以其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對這一精神進行了豐實,并不斷激勵和淬煉一代代共產黨人。長征的旗幟依然矗立,新的征程已在腳下。紅軍長征的英勇事跡和偉大精神就是今天干部教育提高黨性修養、強化使命擔當的營養劑。習近平指出:“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盵8]3偉大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和精神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過程中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黨員干部提升黨性修養的營養劑,成為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瞻仰黨史中的豐碑,在思想建設和工作實踐中體會和學習典范的力量,將中國共產黨人的樂觀主義和堅定不屈的品質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行動中,是新時代干部的必修課程。長征將偉大建黨精神中對干部黨性修養的要求推上了新高度,鑄就了無堅不摧的黨性。黨和國家的干部是要為人民服務的,他們的工作是關系黨和國家命運與人民福祉的偉大事業。新時代長征路上的干部教育一定要嚴抓干部教育的黨性修養關,長征精神蘊含的堅強黨性成為淬煉新時代干部不畏困難艱險、心懷人民的營養劑。

(三)長征精神是干部教育的培養基

干部本領強不強,關系其能否將黨的意志貫徹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所面對的問題和困難都是復雜且繁多的,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運用科學的方法論和靈活的策略戰勝了前進道路上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黨的干部必須要敢于勝利、善于勝利,必須要有發現問題、直面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充分激活和發揮個人、組織的力量及探索創新精神。干部肩挑時代重任,身負人民群眾的殷切厚望,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本領,實現自身能力和現實需要的匹配。中國共產黨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都在其時代背景下緊緊抓住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不放,形成了一整套科學的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長征的險惡環境提高了對其能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要求,長征精神蘊含的科學方法論是新時代戰略布局科學方法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干部能力提升的培養基。干部的服務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要解決人民的問題,經受人民群眾的檢驗,就要想群眾之所想、憂群眾之所憂,通過強化問題意識和提高專業能力解決人民的切身問題。新時代干部教育必須強化問題意識,堅持結果導向,務求改革實效,不斷強化干部的能力,壓實干部的責任?!案骷夘I導干部要加快知識更新、加強實踐鍛煉,使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跟上時代節拍,避免少知而迷、無知而亂,努力成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盵5]45長征精神蘊含的破解各種困難、化解各種矛盾、踏破各種艱險的方法論,是對偉大建黨精神實踐理路的賡續和發展,其內核對新時代干部教育有極大裨益。新的歷史環境下,國內外局面紛繁復雜,長征精神的方法論雖然不能手把手地告訴我們的干部如何去解決當下所面臨的問題,但是提供并指明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向。新時代走好新的長征路,需要廣大干部扎下身子進行研究,結合現實條件解決現實問題,在現實的群眾生活中尋找智慧和方法。正如列寧所指出的:“如果不能適應形勢,不準備在污泥中爬行,那就不是一個革命者,而是一個空談家?!盵9]448新時代干部教育一定是朝著解決現實問題的方向去的,長征精神中蘊含的科學的方法論就是培育干部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基。

(四)長征精神是干部教育的校準儀

長征精神是從偉大建黨精神的“源”中發展起來的“流”,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偉大建黨精神的賡續和發展,長征精神在時間和邏輯上傳承,錨定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發展的正確航向。干部教育要做到面對新時代、走向新時代,必須始終堅持以長征精神錨定的航向作為校準儀,推動干部教育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一破浪巨舸能夠沿著光輝歷史的航向始終航行在正確的航道上。干部教育要注重對干部思想的統一及素養的提升,其發展過程中必須要有校準方向的機制,既要保證始終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又要保證持續發展的旺盛生命力,長征精神讓干部教育自查自省是否始終在正確的道路上發展,是否充分滿足時代和人民的需要,是否積極回應了世界之問、時代之問、歷史之問、人民之問。習近平指出:“奪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進展,奪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新成效,奪取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新勝利,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貪圖安逸、不愿繼續艱苦奮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驕傲自滿、不愿繼續開拓前進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盵5]49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需要把握新機遇,也要面對新挑戰,更要防范和解決新問題,這就需要干部教育方向不亂,能夠始終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合格干部。運用長征精神引領干部教育就是要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要為這一偉大事業儲備充足的人才資源。在堅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把握好長征精神彰往察來的正確航向,充分彰顯校準儀的功能。

二?信仰之維:長征精神為干部教育

提供信仰引領

長征精神賡續發展了偉大建黨精神,如果沒有偉大建黨精神所提供的強大理想信念作支撐,長征就不能夠取得勝利。干部教育與長征精神相結合,就是要汲取中國共產黨人偉大精神中的信仰力量,將信仰和信念通過長征精神的引領扎實扎深,感悟和理解長征精神從艱難困苦中生長起來的精神內涵。

(一)長征精神為干部教育注入共產主義信仰

黨的輝煌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干部教育要從中汲取精神偉力。干部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培育干部堅定不移的共產主義理想信仰,理想信仰的培育是干部教育的“壓艙石”。長征作為人類歷史上的曠世壯舉,在二萬五千里的長征中將共產主義理想信仰凝練深化,學習弘揚長征精神就是對干部理想信念的培根固本、強筋壯骨。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而被迫進行的長征中,紅軍既有補給缺失的困難又有強敵環伺的危機,但這都沒有打垮中國共產黨人、都沒有擊倒廣大紅軍將士。在血戰湘江,沖破四道封鎖線之后,紅軍損失慘重,從出發時的8.6萬余人銳減至3萬余人。[10]58但紅軍依然沒有屈服、沒有退縮,決定繼續一路轉戰挺進貴州,最終在1935年1月7日占領了黔北重鎮遵義城。沒有強大的意志力,紅軍是做不到在困境之中英勇斗爭的,而強大的意志力自然是來自當時的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解放全人類的共產主義理想信仰。紅船上的《國際歌》唱出的是這份理想信仰,長征中的軍旗承載的也是這份理想信仰。有了信仰,革命隊伍就有了極強的戰斗力和組織力,就能建立起嚴格的紀律并在各方面工作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科學的工作方法。信仰是一切品質、方法論得以實現的基石。中國共產黨人用實踐詮釋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無論陷入何等險境,心中始終要懷有希望。

習近平指出:“我們黨要求全黨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要提醒全黨同志,黨的初心和使命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越是長期執政,越不能丟掉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色,越不能忘記黨的初心使命,越不能喪失自我革命精神?!盵6]529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其成員如果不信仰馬克思主義,不堅持共產主義理想,那必然不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這樣的人多了黨也會隨之變了顏色?!巴洺跣暮褪姑?,我們黨就會改變性質、改變顏色,就會失去人民、失去未來?!盵6]538如果干部忘記了初心和使命,拋棄了理想信念,那么他的精神就會腐化,其行動也會犯錯誤甚至會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如果干部教育丟失了理想信仰的內容,那么其教育必然也是失敗的?!靶蜗蟮卣f,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盵11]15干部教育不是說對理論進行簡單復讀,而是要將偉大精神與時代需要相結合起來,要在客觀世界的發展中汲取革命精神的力量并將其具體地融入廣大干部的主觀世界中。以長征精神引領干部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在為干部隊伍補“鈣”,通過感受體會信仰的力量,讓干部將共產主義信念熔鑄到自己的思想中。干部教育要將長征精神所蘊含的信仰的力量同理性的時代分析結合起來,運用唯物史觀這個最根本的思想工具在鼓勵干部樂觀地看待社會主義事業前途的同時,還要謹慎地分析和面對當前所遇到的挑戰。干部教育要敢于直面新時代出現的新問題,要直切痛點要點,與長征精神“不畏萬難、堅定信仰”的思想內容高度結合,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仰。

(二)長征精神為干部教育注入愛國主義精神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干部要主動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在干部教育過程中提高思想覺悟,強化責任落實。干部教育必須著力培育干部的愛國主義精神,凸顯干部對國家發展所肩負的責任,使干部將個人發展同國家興盛充分結合。長征精神豐富和發展了偉大建黨精神中的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精神,彰顯了共產黨人心向祖國、力御外侮的愛國主義精神。近代中國因列強侵略、政府無能和軍閥混戰等使民眾苦不堪言,廣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中華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勞著稱于世,同時又是酷愛自由、富于革命傳統的民族?!盵12]623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肩負著解放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任務。長征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部分,“我們主張的新民主主義的政治,就是推翻外來的民族壓迫,廢止國內的封建主義的和法西斯主義的壓迫,并且主張在推翻和廢止這些之后不是建立一個舊民主主義的政治制度,而是建立一個聯合一切民主階級的統一戰線的政治制度?!盵13]1056新民主主義革命同時具有共產主義和愛國主義的雙重內涵,正如偉大的長征既挽救了中國革命又踐行了中國共產黨人北上抗日的報國之志。1935年,日本加緊了侵略步伐,國民黨反動派不但不保家衛國,反而繼續組織大量兵力進攻紅軍。在《共青團中央關于學生愛國運動宣言》中,中國共產黨高呼:“要救中國,救中華人民,必須全國人民總動員、總武裝起來;不分黨派,不分階級,只要是不愿做亡國奴的,都團結起來,聲討賣國賊蔣介石,驅逐日本出中國?!盵14]573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在艱難兇險的環境下依然堅決捍衛民族利益的愛國主義精神。抵抗外侮這一歷史使命在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進程中同階級解放的革命任務充分結合??梢哉f中國共產黨的事業是階級解放和民族解放兩個歷史任務的交匯融合。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的軍隊在堅定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激勵下完成了偉大的戰略轉移,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干部教育要注重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培養造就時代新人,使其在了解和掌握民族和國家發展進程的同時認識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艱巨性與復雜性,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使命擔當。愛國同推動人類整體事業發展是高度一致的,長征精神將共產主義理想和愛國主義精神結合,將中國建設為有利于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的現代化國家,更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力推動。覺悟的無產者并非沒有民族自豪感,而是希望改變祖國的落后封建面貌使之成為一個有利于全人類發展的社會主義國家。正如列寧在《論大俄羅斯人的民族自豪感》一文中指出的,“我們愛自己的語言和自己的祖國,我們正竭盡全力把祖國的勞動群眾(即祖國十分之九的居民)的覺悟提高到民主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的程度?!盵15]450正因為共產黨人愛自己的祖國,才要把它從落后的泥沼中解放出來。在干部教育中應該強調作為新時代的干部在造福本國人民的同時也能推動全人類的發展,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能夠捍衛世界和平、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三?品質之維:長征精神引領干部教育的品行塑造

為培養胸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時代干部,干部教育必須加強干部斗爭精神、斗爭本領的養成。習近平指出,“加強干部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著力增強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帶頭擔當作為,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盵2]66-67長征精神引領干部教育,就是要讓廣大干部深刻領悟其不畏困難敢于犧牲和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這是新時代干部教育的方向所在、目的所在、力量所在,是塑造干部黨性修養的必然要求。

(一)長征精神為干部教育注入不畏困難敢于犧牲的精神

黨的百年歷史中,無數英烈為理想、為大局英勇獻身,他們不畏困難、敢于犧牲的精神永存于偉大建黨精神、長征精神等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長征這一偉大的英雄史詩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極端艱苦和危險的環境中的偉大犧牲精神,是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發揚和賡續。干部教育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干部心中厚植奉獻精神,以黨的事業和人民福祉為先,將個人利益放在后面。湘江戰役中,在中央機關和主力渡過湘江后,擔任掩護任務的紅軍部隊被阻擋在湘江東岸,最后彈盡糧絕,大部壯烈犧牲。他們鉗制了國民黨軍事力量,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紅軍長征。長征路上除了慘烈的戰斗,紅軍還必須面對沿途嚴酷的自然環境,這些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紅軍戰士的身體和意志,但無論前路多么曲折、環境多么險惡、敵人多么兇殘,廣大紅軍將士都迎難而上,不勝不休。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而是流血的殊死斗爭。為了救民于水火,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以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長征充分體現和踐行了這一原則,要求干部不能是庸俗的利己主義者,必須是一個矢志于建設國家、造福人民,擁有勇于奮斗而不怕困難的精神的人。以長征精神引領干部教育,就是要將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作為干部教育中黨性修養培育的精神標桿。一個共產黨員真正要做到的是不怕困難、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善于斗爭,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人堅強的意志品質。長征精神在品質方面引領干部教育,首先要用長征時期共產黨員表現出來的堅定意志、不怕困難和敢于犧牲的精神去教育干部、影響干部、激勵干部。新時代新征程,干部首先必須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培養干部無私奉獻、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神;其次,和平時期的工作也許不如革命戰爭年代危險,但在形式和機制上更加復雜,作為干部要有隨時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信心和耐心。習近平在《我們的目標就是讓全體中國人都過上更好的日子》講話中指出:“以前我們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現在則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我們要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盵6]133這就要求建立起一支始終滿懷信心、熱愛人民的干部隊伍。前路雖有艱難險阻,但我們的干部更應該迎難而上,直面挑戰,“堅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盵2]27新時代的干部教育用長征精神引領,一定要向干部講精講透當時的中國共產黨人不畏困難、善于斗爭、敢于犧牲的優秀品質,并以昂揚斗志去面對新的時代任務。

(二)長征精神為干部教育注入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比魏我粋€組織為了完成任務,都必須要有嚴明的紀律和相關的制度、機制去統合人員、調配資源和整頓力量。干部教育必須培育出令行禁止、上行下效的隊伍秩序,將民主集中的原則徹底融入干部隊伍。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初期,紅軍就制定了著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嚴格的紀律離不開高度的服從,高度服從植根于嚴格的紀律。緊密團結、嚴明紀律,這是中國共產黨能夠成為一個堅強戰斗組織的前提,也是對干部隊伍建設的最低要求。紅軍能夠成為常勝之軍離不開紅軍嚴明的紀律以及令行禁止的執行力。在長征路上,紅軍的團結性和紀律性至少起到了兩方面的積極作用:首先,提高了紅軍的戰斗力。一支相互緊密團結,內部紀律嚴明的軍隊的戰斗力是軍閥部隊難以企及的。四渡赤水時,由于敵軍窮追不舍,紅軍為了跳出包圍圈選擇走“弓背路”的戰略戰術體現了紅軍的高度靈活性和組織紀律性。其次,高度的紀律性塑造了紅軍在人民中的良好形象,使人民群眾更加容易向紅軍靠攏,更愿意支援紅軍,也更愿意接受中國共產黨的科學理論。

紀律性,是廣大干部永恒的必修課。干部教育要將干部隊伍塑造成一支在新時代披荊斬棘、再創輝煌的鐵軍,長征精神所體現的團結精神和紀律意識就是不可或缺的。習近平曾就加強黨內紀律意識、建設黨內紀律體系的一些方法論指出:“加強政治巡視,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推動全黨堅定理想信念、嚴密組織體系、嚴明紀律規矩”。[2]13學習長征精神中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是成為一名合格干部的重要條件。毛澤東在《反對自由主義》一文中指出革命組織中的自由主義源于小資產階級的自私自利性,危害十分嚴重:“它使革命隊伍失掉嚴密的組織和紀律,政策不能貫徹到底,黨的組織和黨所領導的群眾發生隔離?!盵12]360毛澤東強調紀律就是戰爭的“客觀條件”的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人戰必勝、攻必克的關鍵。新時代的干部教育強調紀律,是由干部隊伍自身特點及其肩負的任務決定的。同時,強調紀律與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并不沖突,中國共產黨鼓勵干部積極建言獻策,將個體智慧吸納形成集體智慧。將團結紀律與個體主動性結合,不僅有利于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還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駕護航。

四?工作方法之維:長征精神為干部提供正確的工作方法

新時代的干部教育除了要堅守長征精神內蘊的共產主義信仰和珍貴的品質外,還要學習和借鑒長征時期共產黨人從事革命事業所堅持的實事求是原則及群眾路線工作方法。方法論的學習是整體而全面的,是同歷史時代變遷相結合的學習:“因此,總結歷史經驗不是簡單地提取和獲得沉淀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的、帶有重復性和表面性特點的、碎片化的經驗層次認識,而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揭示和總結內蘊于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的普遍原則和基本規律?!盵16]12學習長征精神中內蘊的科學方法論,必須整體把握其精髓要義,將方法論學習體系化、實踐化、時效化,要能夠精準研判時與勢、辯證把握危與機。

(一)學習長征精神中實事求是的原則

長征作為中國共產黨人革命歷史中的重要篇章,其兇險的環境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在艱難困苦中根據錯綜復雜的實際情況及時做出應對之策,以推動革命事業的發展。任何放棄實踐精神妄圖尋找“

永恒真理”而將理論抽象化,使現實與理論相分離的傾向都是錯誤的。毛澤東曾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盵4]296習近平在總結長征精神科學內涵時,曾指出長征精神蘊含著“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干部教育用長征精神引領,就是要弘揚長征中實事求是的精神,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原則,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方法論注入新的活力。

毛澤東在《實踐論》一文中指出:“無論何人要認識什么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即生活于(實踐于)那個事物的環境中,是沒有法子解決的?!盵4]286-287實事求是原則指的是要從客觀實際出發,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及其本質。這就要求現實地去收集客觀資料?!澳銓δ莻€問題的現實情況和歷史情況既然沒有調查,不知底里,對于那個問題的發言便一定是瞎說一頓?!盵4]109所以認識上的實事求是就是通過收集客觀的認識材料并通過推理和實踐形成理性認識。實踐上的實事求是就是運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同時又要與對當下情況的認識相結合。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在實踐中發展真理,又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創新實踐。

實事求是的原則在長征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破除了形而上學的錯誤傾向,挽救了中國革命事業。四渡赤水時,紅軍要在敵軍的重重包圍中突圍而出,將堅持革命原則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結合,精準把握敵情,辨證施策。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也是黨獨立探索科學革命方法論的里程碑。它糾正了博古、李德“左”傾教條主義錯誤思想在黨內的蔓延,挽救了中國革命。新時代新征程中,實事求是的實踐精神依然是黨解決問題抓住機遇的金鑰匙,習近平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中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調研、經常調研,撲下身子,沉到一線,全面了解情況,深入研究問題,把準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盵6]500干部不但要掌握充足的理論知識,還必須要有很強的實踐能力,把經典理論與具體情況充分結合,以問題為導向,以發展為目標,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從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習近平曾經就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實際的關系問題談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我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要運用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中國的問題,而不是要背誦和重復其具體結論和詞句,更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成一成不變的教條?!盵2]17堅持長征精神中實事求是的原則,讓理論在實踐中落地生根,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對干部教育的要求,也是長征精神引領干部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二)學習長征精神中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

堅持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政治立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的基本點。長征精神蘊含的“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是對黨的根本工作路線的正確詮釋。中國共產黨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組織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是提升干部群眾工作能力的核心要點,是新時代干部方法論教育的主要內容。毛澤東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因為革命戰爭是群眾的戰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盵4]136這一群眾路線有兩層含義,一是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二是要服務群眾。紅軍在長征路上離不開人民群眾在物資供應、兵員補充等方面的幫助和支持,紅軍又幫助人民從反動腐朽統治下覺醒和解放,一部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可以說,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就沒有人民的解放。新時代干部工作如果得不到群眾的支持,不吸收群眾的智慧,不接受群眾的監督,搞“關門主義”和“官僚主義”,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必然受阻。習近平指出:“干部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虛心向群眾學習,真心對群眾負責,熱心為群眾服務,誠心接受群眾監督?!盵6]520這不但體現了緊緊依靠群眾的觀點,同時表明依靠群眾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發動群眾推動發展,推動發展造福群眾是群眾路線的一體兩面,二者沒有先后之分,而是緊密相連的?!皬氖逻@樣的宏偉大業,我們黨必須緊緊團結和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全國各族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凝聚起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奪取這個新長征的勝利,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中的那種密切團結的偉大精神,把紅軍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變成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勝利前進的巨大力量?!盵17]224黨之所以能和人民群眾實現良性互動,完全是因為其人民立場和價值旨歸。黨解放了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憑己之力助推了中國革命事業的勝利。由此可見,依靠群眾和服務群眾不可分割,二者相輔相成,服務群眾是依靠群眾的目的,依靠群眾是更好地服務群眾的保障。若依靠群眾不是為了群眾,只會被群眾和歷史所拋棄;若沒有堅持依靠群眾的方法,那么黨的目標和意志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毛澤東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一文中指出:“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4]150紅軍的一言一行體現了這支隊伍來自人民,是為人民利益而戰,順應了人民需要和歷史發展,自然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要依靠人民群眾,只有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理解,黨的正確主張才能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在此期間,黨員的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黨員形象作為重要政治資源之一,是黨的生命線,是人民群眾價值觀的精神指引,是推動革命和建設事業走向成功的重要力量和堅實保障?!盵18]13因此,干部的工作必須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黨的光輝形象。干部必須做到“要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接地氣、通下情,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解剖麻雀,發現典型,真正把群眾面臨的問題發現出來,把群眾的意見反映上來,把群眾創造的經驗總結出來”[6]520。要做群眾的工作首先必須要了解人民群眾的需求,同時廣泛地吸收人民群眾的智慧。干部教育的成果是為了人民、面向人民的,廣大干部必須向群眾請教,接受群眾監督,要牢牢記住離開了人民,就會一事無成。

五?結?語

干部要響應時代召喚,肩挑民族復興之重任。長征精神是繼建黨精神之后中國共產黨又一重要的精神財富。作為偉大建黨精神的賡續,長征精神在信仰、品質和工作方法方面為新時代的干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引領,灌注了磅礴的精神力量。以長征精神引領干部教育,要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凝聚時代奮進力量,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優秀干部。長征精神為干部教育打下了堅實根基,干部教育又為長征精神開拓了創新空間,二者彼此契合、相互成就。干部教育必須善于將長征精神的精髓要義與當代中國的客觀實際結合起來,使偉大長征精神成為共產黨人鑄魂聚氣的精神標桿,同時偉大長征精神將在新時代獲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N/OL].人民日報,2023-05-31[2023-06-04].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3-05/31/nw.D110000renmrb_20230531_1-01.htm.

[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10月21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蘭考兩地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報道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9]?列寧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中國共產黨簡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2]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二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15]列寧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聶家華,王立勝.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的方法論意蘊[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5):12-20.

[17]黃宏.長征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8]李永春,饒赟.中國共產黨革命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1):11-16.

猜你喜歡
干部教育長征精神引領
干部教育培訓管理新思路探索
讓生活智慧引領孩子走向智慧的生活方式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現內容分析到落實語用
縣級黨校干部教育培訓班級管理的實踐與探索
結構化研討教學實踐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