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提出雙碳目標的歷史背景、重大意義和實現路徑

2023-08-01 15:45王俐
關鍵詞:碳中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碳達峰

[摘 要]雙碳目標的提出是中國應對世界環境危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做出的努力,是為了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所給出的中國答案。雙碳目標的實現是必然趨勢,也是我國環境保護工作更上新臺階的標志。爭取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從此實現中國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的相對零排放。雙碳目標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出于全球氣候問題不斷惡化,國際環境保護問題越發突出,中國共產黨從全人類的命運,從地球生命的命運出發,為國際社會貢獻的中國力量。雙碳目標的核心不是徹底放棄碳排放,而是努力實現經濟發展和碳排放的切割,利用植樹造林等方式,內部吸收處理掉排放出來的溫室氣體,這就需要更加強大的技術支持。文章從雙碳目標的內涵出發,分析了雙碳目標提出的歷史背景以及重大意義,最后提出雙碳目標實現的路徑。

[關鍵詞]雙碳目標;碳達峰;碳中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0292(2023)03-0041-05

[收稿日期]2023-02-20

[作者簡介]王俐,中共太湖縣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生態學。

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達到了363億噸,根據《巴黎氣候協定》的計算與預測,全球要在未來幾十年的時間里將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在3800億噸以內,并且還要實現每年逐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按照2021年排放發量的發展趨勢,當前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限額僅能支持九年左右,控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問題刻不容緩[1]。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各國紛紛采取對策,通過各種方式試圖達到節能減排,控制碳排放的問題。但是在世界其他國家碳排放得到控制過程中,仍有各別國家以本國的利益為核心,利用侵犯他國正當權益,維護本國碳排放權力的現象。我國是世界上碳排放大國,但是我國卻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解決碳排放問題,不以尋租轉移的方式保障自身的碳排放總額。雙碳目標由此被提出,雙碳目標的提出決定了中國未來碳排放和控制的具體方向,也建立起中國特色的碳排放控制思路。是中國共產黨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所作出的重大努力。

一、雙碳目標的內涵

雙碳目標包括兩個內容,即碳達峰和碳中和。雙碳目標最初被正式提出的時間是在2020年,但是在此之前,黨和國家的歷次會議都已經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并且試圖找到最佳的碳排放控制方案,經過不斷地研究和完善,雙碳目標最終被提出。具體而言,雙碳目標的內涵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碳達峰

碳達峰是雙碳目標中的近期目標,指的是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進而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之后逐漸降低,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實現在某一個時點,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達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標志著碳排放與經濟發展實現脫鉤,達峰目標包括達峰年份和峰值[2]。碳達峰目標的深層內涵需要從多個角度考量。

首先是碳達峰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峰值的內涵。根據科學預測和分析,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尚未到來,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內, 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還會不斷增加,但是由于我國在同步采取措施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盡可能控制和減少碳排放,所以到了某一個時間節點,我國的碳排放量就會達到峰值,峰值過后就會開始回落,然后進入到碳排放逐漸減少,形成良性發展狀態的過程[3]。碳達峰峰值出現的原理是,一方面我國在不斷排放二氧化碳,但是另一方面,我國也在不斷積極地植樹造林,采取環境保護措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減少經濟發展中的碳排放,在這個一增一減的過程中,單就近幾年來看,必然是增加大于減少,所以碳排放總量還會繼續增加,而隨著技術發展和我國植樹造林的力度不斷加大,最終會達到碳排放增量與減少量逆差的情況,這就是碳排放的峰值。在峰值之后,碳排放會出現快速回落,即單純的排放量并不一定會減少,但是由于植物的吸收和人工減排措施,我國實際進入到大氣中造成環境污染和溫室效應的碳排放量會逐漸減少。

其次是碳達峰的經濟意義。從經濟上看,碳達峰意味著碳排放和經濟發展的逐步脫鉤,我國的碳排放總量中很大部分都來自經濟活動,包括汽車等,都是經濟生產所必需的碳排放。如果僅僅為了實現減排的目的而降低經濟增速甚至放棄經濟發展,那么只會給其他國家進一步增加碳排放提供機會,所以最優的解決方法就是實現經濟生產和碳排放的脫鉤,即通過創新技術,減少經濟發展對碳排放的依賴性,例如新能源汽車,在實現經濟發展和碳排放高度脫鉤之后,既能夠更加高效地控制碳排放總額,也能夠避免減排造成的經濟發展減速或者停滯,一舉多得,而碳達峰目標的實現就是經濟和碳排放脫鉤的轉折點。因為要實現碳達峰之后的回落,必然意味著技術水平和生產力能夠支持對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也就意味著經濟發展已經不再需要高度依賴碳排放,所以碳達峰也具有重要的經濟屬性。

最后,碳達峰目標實現的時間節點和峰值數據。根據黨和國家近年來制定的一系列戰略方針和政策,碳達峰目標的實現仍舊需要數年的時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十四五”這五年時間,通過在“十四五”期間發展高新技術,發展綠色經濟,就能夠為碳達峰目標的實現提供最核心的支撐,所以在2030年前有很大概率實現碳達峰目標,而碳達峰的峰值數據,則要根據近幾年中國的碳排放總量和世界碳排放總量,以及《巴黎氣候協定》做出的相關預測來科學合理地設計安排,因為即便是實現碳達峰目標,在短期內,我國的碳排放數量也不可能完全降為0,所以必須留有足夠的碳排放空間,《巴黎氣候協定》中預測未來全球的碳排放總額要控制在3800億噸以內,分配到我國的數額就更少,再加上未來的碳排放情況,所以更需要提前實現碳達峰,以更低峰值實現碳達峰目標。實現碳達峰的時間越短,峰值越低,碳達峰帶來的作用越突出,我國的碳排放控制效果也就越顯著[4]。

(二)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國家、企業、產品、活動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5]。2020年9月22日,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保?]

碳中和是解決全球變暖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實現碳排放控制的本質方法。溫室效應的出現是地球本身對于二氧化碳的自凈能力達到極限,溫室氣體堆積導致的,如果一直不能實現碳中和,那么二氧化碳仍舊會不斷堆積下去,導致最終達到碳排放閾值,形成不可逆轉的環境問題。而碳中和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途徑,在碳中和狀態下,雖然還是會排放二氧化碳,但是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都會被植物等吸收凈化掉,也就意味最終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實際為0,或者說排放的二氧化碳能夠通過地球自凈的方式處理掉,不會堆積起來,造成溫室效應。

碳中和目標的首要內涵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問題。碳中和并不意味著完全不排放二氧化碳,在碳達峰目標完成的基礎上,碳排放總量回落,但是仍舊存在著大量的碳排放額。我國是人口大國,即便是人類基本的呼吸行為都會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完全不排放二氧化碳是不可能實現的,而二氧化碳可以被樹木等吸收凈化,如果存在大量的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和數量能夠達到碳排放甚至超過碳排放的水平,那么從整體的環境而言,碳排放就相當于達到了0排放,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會再因為碳排放問題而增加,更有機會因為植物吸收凈化能力的提升而逐漸被凈化。因此碳中和可以實現對溫室效應問題的完全解決。

其次,碳中和依賴于大量的植物和高度發達的生產技術水平。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標,我國采取了許多方法,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植樹造林和技術升級。在自然界,植物是吸收二氧化碳最主要的方式,自然排放的二氧化碳幾乎都是被植物所吸收,所以植樹造林,創造大面積的綠色植物環境,就能夠很大程度吸收掉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而技術升級可以從根本上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盡管我國眾多的人口呼吸都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卻并不是人類的呼吸,而是因為汽車尾氣、工廠廢氣等生產行為所產生的。這就意味著,要減少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核心還是要落在生產上,只有通過提高生產技術,才能夠真正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配合植樹造林等增強吸收凈化能力的行為,最終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最后,碳中和目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即是說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是長期行為,不可能短期實現碳中和目標之后就放棄技術升級和植樹造林,反而需要更進一步發展。因為我國的人口數量仍舊在不斷增加, 而生產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會不斷增加,但是植物的凈化能力無法短時間提升,生產技術也無法短期內實現更新換代,所以只有不斷堅持碳中和目標,不斷地植樹造林和技術升級研究,才能夠保障碳中和目標的長期實現。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碳排放問題。

二、雙碳目標提出的歷史背景

雙碳目標提出的歷史背景非常特殊,雙碳目標的提出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受到其他國家威脅脅迫不得不制定提出的,而是我國綜合考慮了多方因素之后制定的拯救地球環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方案。雙碳目標提出的歷史背景也因此要從多個角度考量。

(一)全球變暖背景

全球變暖毫無疑問是中國提出雙碳目標最核心也是最直接的歷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由于美蘇爭霸和工業化造成了世界范圍內的大工業浪潮,與此同時,全球的碳排放總額也在飛速增長,全球變暖問題逐漸現象顯露出來,尤其是全球氣候變暖所導致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問題,直接威脅到低海拔地區的安全問題,我國沿海地區也受到影響, 所以減少碳排放,控制全球氣候變暖成為新世紀人類所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之一。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中國提出雙碳目標合情合理,同時也充滿了決心和智慧。在全球變暖問題逐漸嚴重的過程中,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也提出了解決的方案,但是這些方案無一例外都只能解決一方面的問題,或者要以犧牲國家經濟發展為代價,或者要侵犯其他國家的正當權益,這些方法都不能從根源上解決碳排放的問題。中國在吸收了其他國家的經驗之后,創造性地提出了雙碳目標,建立了分步解決碳排放問題的思路。第一步即是碳達峰目標,給予技術發展的空間,保留經濟發展的同時,為從根本上解決碳排放問題積累技術和自然資源。等到技術逐漸成熟,植物逐漸豐茂,碳達峰也就迎來了回落,碳排放問題的轉機也隨之到來。第二步為碳中和目標,通過植物的吸收和技術控制,實現二氧化碳的相對0排放,從而長遠地控制碳排放,從根本上解決全球變暖問題。這兩個步驟制定了兩個目標,一旦兩個目標都得以實現,那么中國將再也不用為碳排放問題發愁[7]。

(二)碳排放權交易背景

中國提出雙碳目標的另一個歷史背景就是碳排放權交易的提出,在《巴黎氣候協定》提出之后,以歐美國家為首的一部分國家提出了碳排放權交易的措施,試圖通過資金獲得更多的碳排放額,或者通過出售本國多余的碳排放額來獲取利益。毫無疑問,如果碳排放權在國際社會成為主流被認可,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會受到極大侵犯,在碳排放權分配的時候,發達國家獲得了比發展中國家更多的配額,又可以通過資本從其他貧窮國家購買碳排放權,這就會使得發展中國家將自身的經濟發展寄托在發達國家上,導致發展中國家更加難以發展,而發達國家利用買來的碳排放權,進行更進一步的經濟發展,實際上碳排放權就成為了參與再生產的資本,而一旦賦予碳排放權資本的屬性, 那么碳排放問題將永遠得不到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會不斷惡化。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提出了雙碳目標一方面是避免在碳排放上受制于人,如果中國接受了碳排放權配額和交易,那么未來中國發展勢必受到極大限制。另一方面,中國提出雙碳目標還能夠避免發達國家對發展國家的剝削和壓榨,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模板和幫助,最終才能夠真正解決全球變暖這一困擾人類發展的問題。

三、雙碳目標提出的重大意義

雙碳目標的提出意義需要從國內和國際兩個方面來考量,雙碳目標的提出不僅僅是中國為了應對碳排放危機,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所采取的措施,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做出的努力,是中國共產黨站在人類整體立場上提出的重大目標。

(一)國內意義

雙碳目標提出的國內意義首先是解決我國國內的氣候變暖問題。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伴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車的保有量也在快速增加,國內民眾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也在不斷增加,為了后代生活的環境,必須采取措施從現在開始控制碳排放,所以提出雙碳目標也是為了中國的未來。其次,雙碳目標的提出也是實現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雙碳目標的實現依賴于技術的同時,也依賴于經濟與碳排放的脫鉤,即綠色經濟,因此提出雙碳目標也是為了促進國內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雙碳目標的實現需要從文化、政治、生態等多個角度著手,對于社會的全面發展也具有積極意義。

(二)國際意義

雙碳目標提出的國際意義主要在于促進全球生態環保發展,為解決全球變暖問題提供中國答案,為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做出貢獻。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不斷提高,也就面臨著國際社會其他國家的威脅和刁難,而中國外交發展的核心目標并不是爭霸,是為了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以雙碳目標的提出也是中國彰顯外交態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采取的系列舉措。此外,中國提出雙碳目標在國際社會上也是為發展中國家免受發達國家脅迫壓榨所給出的中國模板,依靠雙碳目標的實現,能夠讓發展中國家擺脫發達國家的碳排放制約,實現自身獨立發展[8]。

四、雙碳目標實現的路徑

(一)發展新能源汽車

汽車尾氣排放的二氧化碳是我國碳排放總額中的大頭,也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近年來,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 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問題,所以為了實現雙碳目標,在未來進一步發展新能源汽車是非常必要的。

發展新能源汽車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需要加強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發。技術是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核心要素,技術進步才能夠帶領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才能夠解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諸多問題,并且搶占國際新能源汽車市場先機。而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研發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第一方面是加大資金投入,目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雖然對技術研發的資金投入規模不小,但是要研發出更強大的新技術,還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企業應當認識到技術的重要性,將企業利潤的更大比重投入技術研發中。第二方面是加強新能源汽車專業的人才培養,當前國內很多高校都開展了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開始廣泛招生,而在擴大招生數量的同時,更需要注重人才培養的質量,重視對學生專業技術的訓練,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鼓勵引導學生研發新的技術,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實踐,讓其更快更早地接觸新能源汽車的實際技術,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創新思考。并且企業應當提高對新能源技術人才的待遇水平,以此鼓勵技術人才進行技術創新,研發出更多的新技術。

其次,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需要提高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尤其是對新能源汽車使用過程中的政策支持,需要進一步提高。政府對于新能源車在充電、路橋費、停車費以及充電樁建設等方面都可以給予一定的補貼,從而鼓勵更多汽車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鼓勵新能源汽車上路,解決新能源車主的實際問題,以此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

再次,規范市場管理也是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關鍵舉措。新能源汽車廠商雖然獲得政府的支持和政策補貼,但是不能因此居功自傲,忽視了汽車企業最基本的職能,忽視了對客戶的服務和保障。新能源汽車因為技術限制, 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的幾率相比起傳統汽車更大,所以車主顧客提出正常合理的需求是在汽車廠商的責任范圍之內的。汽車廠商更應該重視這些問題,并且著力解決問題,才能夠實現技術的進步。而對于新能源汽車定價的問題,除了市場機制以外,國家也應當出手解決這個問題,根據傳統汽車行業定價的經驗,規范新能源汽車定價,提高消費者的購車效用,維護消費者權益,才能夠鼓勵更多人購買新能源汽車,進而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

最后,要實現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的建設必不可少,并且不僅要建設基礎設施,還要加快建設的速度,提高建設質量。對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建設,政府應當建立更合理的機制,吸引更多的汽車生產企業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并且以充電樁為中心,建設更多的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在建設配套設施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地跟傳統汽車配套設施結合起來,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充電樁建設的成本。

(二)發展綠色經濟

雙碳目標的提出和落實,體現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發展理念、發展模式、實踐行動上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綠色低碳發展的努力。要實現雙碳目標,就必須要發展綠色經濟。綠色經濟模式的構建和實現是雙碳目標長期實現的保障。碳排放控制注定是長期事業,只有長期堅持才能夠從根本上保障碳排放問題的解決,這就需要長期堅持發展綠色經濟,從根源上抑制住二氧化碳的排放,否則很容易出現反彈。綠色經濟的發展主要在于兩個方面:第一是構建起綠色經濟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從社會整體層面轉變經濟的結構和發展態勢,并且為綠色經濟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撐。第二是進行技術升級換代,大力發展低碳生產技術,從技術環節控制碳排放,實現碳中和,尤其是對于化石能源的利用技術,升級技術既能夠減少化石能源燃燒的碳排放, 也能夠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發展清潔能源,解決碳排放大頭問題。

五、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提出雙碳目標包括碳達峰和碳中和兩個內容,這兩個目標對于我國的短期和長期碳排放以及環境保護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中國之所以提出雙碳目標很大程度是受到全球變暖問題的影響,也受到碳排放權交易的影響,中國要避免受制于人,并且還要解決好自身的環境問題,建立長效機制,就必須依靠雙碳目標的實現徹底解決碳排放問題。這也是中國共產黨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所做出的努力,而要實現雙碳目標,短期而言, 發展新能源汽車至關重要,長期而言,發展綠色經濟是核心途徑,所以要多方發力,爭取早日實現雙碳目標,拯救地球環境。

[參 考 文 獻]

[1]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7年度報告[R].2017.

[2]潘家華.氣候變化經濟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

[3]潘家華,高世楫,李慶瑞,等.美麗中國:新中國70年70人論生態文明建設[M].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19.

[4]李繼峰,郭焦鋒,高世楫,陳怡.分四個階段實現2060碳中和[R].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報告》,2021 年第49號(總6114號) .

[5]李繼峰,郭焦鋒,高世楫,顧阿倫.加快健全國家碳排放核算體系,夯實應對氣候變化科學決策基礎[R].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報告(擇要)》,2019 年第198號(總3218號).

[6]張云飛,任玲.新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歷程和經驗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7]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等.新能源技術研究的機遇與挑戰[R].2021.

[8]馬海濤,賀佳.政府綠色采購制度助力“雙碳”目標的影響機制、主要問題及政策建議[J/OL].經濟與管理評論,2023(01):42-49[2023-01-04].DOI:10.13962/j.cnki.37-1486/f.2023.01.004.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and change path of China's proposed dual carbon goal

WANG Li

(Party School of Taihu County CPC Committee,Anqing? 246400,China)

Abstract:The proposal of the two-carbon goal is China's efforts to deal with the world environmental crisis and buil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t is China's answ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global warm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e double-carbon targe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and also a sign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to a new level. We will strive to achieve a carbon peak by 2030 and carbon neutrality by 2060, and then achieve relatively zero carbon emissions of carbon dioxide or greenhouse gases in China. The two-carbon goal is not accidental, but due to the worsening global warming and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blem, the contribution of all mankind and life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n earth. The core of the dual-carbon goal is not to completely abandon carbon emissions, but to strive to achiev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 internal absorption of greenhouse gases, which requires more powerful technical suppor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double carbon target, analyzes the double carbon target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double carbon goal change path, the purpose is to analyze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goal of double carbon and great, to understand the double carbon target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build human destiny community effort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Key words:double carbon target; carbon peak; carbon neutral;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責任編輯 常延廷]

猜你喜歡
碳中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碳達峰
碳中和·碳達峰
關于“碳達峰”和“碳中和”——2030碳達峰與2060碳中和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應當采用何種立法思路
碳達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設計思考
論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
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中國外交頂層設計
以“文化多樣性”國際機制支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世界秩序重塑
旅游風景區碳估算與碳中和實證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