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擴招背景下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23-08-04 02:22鐘健兒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7期
關鍵詞:高職擴招英語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鐘健兒

摘 ?要:高職百萬擴招計劃的提出,使學生生源結構發生了改變,為適應新的變化要求,人才培養模式也需進行改革創新。文章針對擴招后生源多元化特點,結合英語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提出“一體兩翼 四輪驅動”英語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從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實踐體系和評價機制這四方面進行實踐改革,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為英語基礎教育輸送更多高素質的英語教學人才。

關鍵詞:高職擴招;英語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3)07-00-03

2019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報告中提出,鼓勵應屆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職工和農民工報考高等職業院校,高職院校擴大招生100萬人。2019年5月,《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印發,全國高職院校開始大規模擴招[1]。高職院?!鞍偃f擴招”對于提高社會人才素質,擴大職業技術人才供給,解決當前社會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在結構性供需矛盾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解決了人才培養供需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以及群眾就業問題。但是,隨著高職百萬擴招,招生人數增加,生源結構多元化,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必將隨之變革,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在此背景下,學者們紛紛創新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適應時代發展新要求,然而眾多文獻中,針對擴招后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研究卻很少。因此,本研究從高職院?!鞍偃f擴招”背景出發,以陽江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教育專業為例,針對擴招后生源多元化的特點以及現有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對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索,提出“一體兩翼 四輪驅動”人才培養模式,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為擴招后的英語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新思路。

一、英語教育專業擴招生源特點

隨著高職百萬擴招計劃的實施,傳統的生源結構呈現多樣性、多元化的新特點。通過對陽江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教育專業生源特點進行調查,了解到此次與以往高職擴招情況不同,“百萬擴招”不僅表現在規模上,還體現在擴招生源的學歷背景、知識水平和學習需求這三方面的差異。

(一)學歷背景

一直以來,高職英語教育專業學生組成比較單一,主要是應屆高中畢業生。高職百萬擴招后,擴招生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學生來源多元化,在學歷背景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據了解,擴招后英語教育專業生源的前置學歷多樣化,除了普通高中畢業外,還有中職學校畢業、高中同等學力畢業和其他中等學歷教育畢業,生源的學歷結構相對分散。除了學歷背景外,擴招生有著更豐富的工作和社會經歷,思想更復雜,這對原有生源的群體結構產生強烈的影響。

(二)知識水平

擴招后生源學歷背景的不同決定了學生的知識水平也各不相同,學生在英語水平和學習能力上差異較大。一方面,英語水平高低跨度較大。相比傳統生源,擴招生英語底子更薄弱,加上較少接觸英語,他們的英語水平相對較差。另一方面,學習能力存在差異。由于大部分擴招生離開學校太久,長期沒有接受系統化和正規化的專業教學和培訓,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減弱,在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上難度增加。因此,擴招后學生無論在知識水平,還是在學習理解能力和知識掌握程度上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三)學習需求

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不一樣,擴招后學生的學習需求差異更大。大部分英語教育專業學生更注重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和專業技能的實踐訓練,渴望提升技能本領,順利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如愿成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部分學生有著專升本的理想,希望能進入本科院校繼續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學歷;還有小部分學生懷著創業的夢想,希望在校期間有機會接受創業培訓和開展創業實踐,畢業后實現創業夢想。相比傳統生源,擴招生具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因為他們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更了解崗位需求,崗位目標更加明確,他們深刻意識到專業技能提升的重要性,因此他們珍惜獲得的重返校園的學習機會,更關注專業技能的學習和實踐環節的操作,期待進一步提升相關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

二、高職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一)課程設置不合理,對職業能力的提升不顯著

長期以來,英語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偏重理論,沒有和崗位需求緊密結合??傮w課程重在英語語言知識的傳授,教學專業技能訓練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課程結構缺乏特色,設置不合理,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提升效果欠佳。高職擴招后,面對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的學生,如何根據社會需要和行業要求、結合地方特色開設課程,以滿足社會發展,適應當下人才培養的需求值得反思。

(二)教學模式相對保守,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

目前,高職英語教學主要還是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在傳統教學模式的指導下,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是課堂的領導者,學生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學方法單調僵化,缺乏創新,教學質量無法保證。如今,高職生源呈多元化特點,為了滿足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個性化需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必將隨之變革。

(三)實踐機會有限,實踐效果不佳

英語教育專業教學實踐體系不完善,實踐機會不足,過程缺乏專業指導,實踐效果甚微。大部分高職院校為學生創造充分的實踐機會以及平臺較少,學生無法真正參與到英語實踐教學中。此外,英語教育專業學生一般在校外小學開展教學實習實踐,雖然各高職院校對學生實習實踐有一定的要求,但由于學生缺乏標準的指導,學生不能將所學知識在實踐中真正用起來,學生實踐教學能力沒有得到有效提高[2]。高職擴招后,英語教育專業學生人數增加,學生知識結構差異性大,因此需要通過創造更多實踐機會,完善實踐管理,使學生教育實訓實習真正達到提升實踐能力的目的[3]。

(四)教學評價方式單一,評價內容不全面

在英語教育人才培養中,教學評價體系往往以終結性評價方式為主。在評價過程中更側重對知識考核的評價,過于注重測試結果和分數,對于學生技能提升、互動合作、情感、價值理念等方面的評價未得到重視。隨著高職生源結構多元化,評價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三、“一體兩翼 四輪驅動”英語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路徑

高職院?!鞍偃f擴招”背景下,探索構建英語教育專業“一體兩翼 四輪驅動”人才培養模式,即以“小學英語教師”培養目標為“一體”,堅持“語言基礎+專業技能”培養為“兩翼”,以優化課程設置、構建教學模式、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及創新教學評價方式為“四輪驅動”[4],從而改革英語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夯實英語教育人才培養路徑,提高英語教育人才質量。

(一)以職業能力為核心,設置遞進式的課程體系

“百萬擴招”背景下,英語教育專業招生數量擴大、生源結構大不相同,因此在課程設置上,除了要充分考慮擴招后生源特點外,還需結合崗位需求,突出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構建從“語言”到“技能”、從低層次到高層次的遞進式課程體系,實現課程設置的差異化和系統化,以提升課程設置的目標。第一學年,注重英語教育專業學生的語言基礎,培養學生的專業意識,如開設語音、綜合英語、語法、聽說、寫作基礎等基礎語言課程,扎實學生英語專業基礎,明確崗位核心能力。第二學年,在英語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增設教師專業技能課程,如增加少兒英文歌謠、少兒英語繪本閱讀、少兒英語戲劇、少兒英語教學技能等課程,提升學生英語教學能力,培養學生職業精神。第三學年,進一步加強學生英語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另外開設教師禮儀、班級管理等選修課程,拓展學生職業技能。通過層層推進的課程體系,幫助不同學歷背景和專業水平的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從知識到技能逐步提升。此外,作為英語教育專業的教師,還應積極了解當前各小學的實際發展情況,熟知小學所需人才的知識技能要求,并將該要求融入英語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目標中,與課程融合結合,提升學生職業核心能力。

(二)因材施教,構建混合式的教學模式

多樣化的生源結構決定了高職教育必須實現由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滿足學生差異化的學習需求。根據英語教育專業課程性質、教學內容以及擴招后英語教育專業生源多元化特點,從知識、能力與素養三個維度出發,結合線上與線下混合式英語教學活動,包括課前自學、課堂導學、課后拓學等學習活動,設計層次化、差異化的教學目標,滿足英語教育專業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诨旌鲜浇虒W模式[5],英語教育專業課程教學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課前,首先,教師將講授英語詞匯、句型和文化背景等內容,依托超星學習通教學平臺,通過微視頻、PPT、圖片、鏈接等形式上傳到平臺上,發布不同層次和水平的英語學習任務,予以充分時間讓學生根據自身能力水平進行英語學習和訓練,并鼓勵學生在線上討論區發帖提問和討論。其次,在課堂上教師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教學重難點,利用線上課堂互動和評價功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鼓勵學生用英語大膽發言和交流自己想法,并通過賦予經驗值、點贊等方式進行即時反饋和正向強化。課后,教師通過在線上發布復習任務、拓展英語學習資源以及進階性討論話題,助力知識遷移,開展英語實踐活動深化認識,并將英語優秀案例和作品作為拓展資源上傳教學平臺,鼓勵學生自評或互評。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有效開展,英語教育專業學生主觀能動性得到提升,學生的差異化和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達成多維度教學目標,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6]。

(三)加強校企合作,構建產教深度融合的實踐體系

高職“百萬擴招”學生數量劇增的背景下,以滿足職業需要和促進就業為目標導向,加強和擴大與校外實訓實習基地的合作,深化產教融合,確保學生教育教學實踐的質量,提高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性。一是繼續加強和已有校外小學實訓基地的緊密合作,為英語教育專業學生提供開展英語教育見習、優秀生實習、頂崗實習、教學助理等實踐教學的機會,明確英語教育專業的實踐目標,加強對學生的教學實踐指導,促進學生實現專業與崗位對接。二是通過和周邊小學開展幫扶或結對子等方式,開拓新的校外英語教學實訓實習基地,從而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英語教學實踐平臺,幫助更多英語教育專業學生有機會參加到真正教學中,達到實踐英語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的目的。三是擴寬和校外企業的合作渠道,如讓學生以助教或帶隊教師的身份開展英語教學實踐,了解企業對小學英語教育人才的需求,熟悉小學英語教師的工作崗位流程,并在實踐中不斷滿足崗位需求,提升英語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素養。

(四)突出技能和德育考核,構建多元化的評價機制

高職院?!鞍偃f擴招”旨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滿足社會人才的供給側需求,但是擴招生源復雜性,需要高職院校把好出口關,保障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至關重要。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培養目標為小學英語教師,作為未來的人民教師,職業能力和德育素養的培養不容忽視。針對擴招后英語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水平、德育素養等迥異不同的特色,應將以往重視知識考核的評價機制轉變成注重學生技能提升和德育素養培養的多元化評價體系。首先,在現有以知識為主考核的基礎上,將英語教學技能考核加為評價目標,主要考查學生的英語教學能力和對技術技能的掌握程度,還有學生參加英語或教學技能比賽取得的獎項、考試獲得的職業技能證書,以及通過網絡、遠程教育等途徑提升并取得的學習成果,通過認定均可列入技能評價加分范圍內。同時,注入德育素養方面的評價目標,將英語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態度、中國傳統文化在線學習情況以及小組合作表現等思政元素融入過程性評價,促進學生德育素養目標的達成。此外,教師應注重過程性評價,讓學生在體驗和實踐中學習相關英語和教學技能,通過采取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等評價方式,全方位考核學生英語專業知識、英語教學技能和德育素養的情況,多元化、多層次評價學生成長過程,確保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德智全面發展[7]。

四、結語

在高職擴招背景下,由于招生數量劇增,擴招后學生的學歷背景、知識水平和學習需求的差異變大,探究行之有效的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非常重要。因此,從崗位需求出發,結合擴招后多元化的生源特點,緊緊圍繞“小學英語教師”培養目標,抓好“英語基礎”和“專業技能”兩個著力點,以創新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實踐體系及評價方式為驅動路徑,實踐“一體兩翼 四輪驅動”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課程設置上,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構建從低層次到高層次的遞進式課程體系,實現課程設置的差異化;在教學模式上,采用混合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在實踐體系上,不斷加強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促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實現知識和技能目標的達成;在評價方式上,在傳統的知識考核的基礎上引入技能和德育素養的考核,開展多元化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通過“一體兩翼四輪驅動”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優化提升英語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小學英語教師。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印發《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5-13)[2023-04-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1905/t20190513_381825.html.

[2]張凌云,劉忠,熊中剛,等.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工程專業的建設探索[J].裝備制造技術,2022(12):161-163+192.

[3]楊松濤,徐濤.音樂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研究——以亳州學院為例[J].河南農業,2022(30):22-23+26.

[4]常艷紅.基于Scratch拓展課的差異化教學設計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

[5]諶莉.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多平臺聯動課程思政教學模式——以《跨文化交際》為例[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1):62-65.

[6]薛皎嬌.小學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29):119-121.

[7]袁慧芬.地理教學中運用網絡技術實施差異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責任編輯:張詠梅)

猜你喜歡
高職擴招英語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從政策杠桿到關系嵌入:對高職擴招的初步分析
推進高職擴招的幾個關鍵著力點
中高職專業銜接的問題分析及實踐路徑
高職“擴招”“提質”一樣都不能少
中職英語教學中對交互式英語口語的巧妙應用
五年制高職教育英語教育專業文化建設探索
校企合作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