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課程思政建設實施要點探究

2023-08-05 06:16鄭秀梅楊增增寧作君王樹偉喀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新疆喀什844000北部灣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廣西欽州55000喀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新疆喀什844000
安徽建筑 2023年7期
關鍵詞:教學內容思政能力

鄭秀梅,楊增增,寧作君,王樹偉 (.喀什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新疆 喀什 844000;.北部灣大學 建筑工程學院,廣西 欽州 55000;.喀什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新疆 喀什 844000)

1 引言

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要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以及統籌推進和分類施策的高度融合,寓價值觀引導于教育教學之中,切實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有機結合、一體貫通,解決好立德樹人和“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1-2]。土木類專業學生肩負著國家新興基礎建設的重任,涉及數億民生的財產與生命安全,因此進行土木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2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課程概況

2.1 基本情況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課程是土木類專業課程體系中尤為重要的專業核心必修課,于大三下學期開設。主要內容涵蓋建筑施工全過程,按施工順序從下到上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依次是土石方與基礎工程、腳手架與輔助工程、混凝土工程、鋼結構工程、砌筑工程、防水工程、裝飾裝修工程,涉及前序所有課程的相關知識點,如表1 所示。施工技術課將前序獨立的課程有機融合,使各課程的知識交叉形成龐大有序的施工網絡,并明確相對應的崗位內涵及職責。施工技術課程直接對應現場技術員崗位,與監理員、測量員、設計師密切相關,更是為學生未來成為項目經理及結構工程師提供有力的支撐及保障[3]。

表1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課程關聯課程情況表

2.2 學情分析

隨著專業課程的學習,學生逐漸走出了“學這些課程有什么用”的迷茫,開始對個人的職責規劃有了思考,進一步認識到前序課程的支撐作用。此時學生約分為學而不思、思而不學及學而思三種類型,學而不思的學生主要表現為踏實刻苦、教什么就學什么、嚴格按教師要求完成各項學習活動,這類學生往往會表現出不知道為什么學的問題。思而不學的學生,由于在大學前期的同通識課及專業基礎課學習投入不夠,導致專業基礎薄弱,難以支撐施工技術課程的知識體系需求,形成一種想學但學不懂又不肯努力彌補前序知識體系的狀態。學而思的學生約占總數的30%,即對學習目標及未來職業規劃清晰明了,學習有目標有動力,積極思考、勇于創新。

2.3 存在問題

施工技術課程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三點:一是課程教學內容未能與時俱進,教學資源更新較慢,同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規范與標準等前沿熱點存在較大差距;二是工匠精神、職業倫理、社會責任、嚴謹的學習態度及創新思維等未能較好的融入到教學過程[4],且多數教師對于課程思政理解有誤,在原有教學內容上強加思政內容,形成“兩張皮”現象;三是教學方法未能與信息化技術高度融合,有效互動教學占比較少,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思考能力較弱。

3 課程思政實施要點分析

課程思政的建設,教師隊伍是“主力軍”,課程建設是“主戰場”,課堂教學是“主渠道”?;趯φn程概況的分析,針對學情及目前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

3.1 發揮教師課程思政“主力軍”作用

課程思政建設是教師立德樹人意識和教書育人能力的重要體現[5]。將價值引領高度融合進知識傳授的全過程,如鹽化水般落實到系列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社會責任、家國情懷、勇于擔當與創新的優秀人才,是每位教師不容推卸的職責。教師首先應具有不斷學習探索的精神,不僅需要學習專業前沿,更要努力提升育人能力與水平,注重言傳身教,用豐厚的知識底蘊與學識、崇高的道德情操、優秀的治學能力來吸引、影響學生。通過課堂內外、線上線下與學生互動交流,關心、關注并引導學生正向發展。

承擔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教師,應該掌握并熟知國內外土木類最新的發展動態、前沿資訊、規范法規及標準條文,能深入分析重大施工事故產生的原因及后果,能清晰解答學生對未來職業及工作的困惑,從教學目標出發,深入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思政元素,理清課程思政與課程教學的內在聯系,真正寓思政于課程,形成融于一體的課程建設。

3.2 思政目標的確定

教育的目的是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讓學生享有更好的教育,實現全面的發展。思政育人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任何一門課程都在傳遞價值、塑造價值,任何一門課程都在努力把學生塑造成更好的人[2]。

課程思政是如鹽融水般融入課程教學中,體現課程知識、能力、素質目標的充分融合,而非孤立存在于課程目標之外。通過挖掘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及考核測評等各方面的思政元素,使課程教學與課程目標絲絲相扣。通過課程思政建設理念對課程目標進行梳理,如表2 所示。要想落實在土木工程施工教學中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就必須將學生的素質培養融入在知識獲取與能力培養過程中,知識目標是能力與素質目標的基礎與載體,能力目標是課程建設的核心。

表2 基于課程思政建設的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目標

3.3 思政元素的挖掘與實施

課程思政元素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密切相聯,大到國家的民族復興,小到個人的誠實守信,均可以從課程教學內容中深度挖掘[6]。恰當的思政元素能更有效的促進課程三維目標的達成,幫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課程思政元素不僅蘊含在教學內容中,也可以通過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組織進行融入。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課程內容可挖掘的主要思政元素有中國古代著名建筑結構、超級工程、特殊意義的工程、前沿動態與技術、事故案例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取合適的載體進行思政融入,有顯性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中蘊藏重隱性的價值引領,表3 中列出部分單元思政元素的挖掘情況。

表3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內容思政元素挖掘

恰當的教學方法與組織是實現課程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將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在有形中發揮無形的思政作用。通過信息化技術平臺輔助教學,利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促進學生自主、自律學習的能力;使用小組學習模式,通過完成小組任務,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與溝通的能力;采用案例分析、討論、互動式教學的方法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勇于表達、道德禮儀、語言總結的能力。例如在云班課信息化平臺發布小組任務信息(研究并討論龍門大橋主塔橋墩澆注過程中的先進技術及解決的關鍵問題有哪些?對我國未來的跨海大橋建設有何啟示與幫助?),調研及討論過程以視頻呈現,最終以PPT的形式進行匯報,要求組內分工協作、彼此溝通。

課程教學過程中每單位均發布此類綜合性的任務,促使學生進行協作,深入研究任務主題及內容,完成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在查閱資料及現場調研中,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及社會責任感,并有效地鍛煉了團隊協作及溝通、表達等能力。在價值的引領下,將專業知識進行深化,分析與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

4 總結與討論

課程思政建設的成功與否,教師起到決定性作用。教師必須不斷更新、強化專業知識體系,緊盯時代前沿,并在學術研究、教學能力、道德修養及育人理念上持續完善。以培養黨和國家需要的專業人才為己任,才能在課程教學內容中挖掘出有效的思政元素,深化知識體系,寓價值引領于專業知識和能力培養中,進行切實可行的課程思政建設。

猜你喜歡
教學內容思政能力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挖掘數學教學內容所固有的美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