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高?!半p創教育”質量評價與對策

2023-08-06 01:21苗雨琦王懷詩
甘肅教育 2023年13期
關鍵詞:德爾菲法雙創教育全面質量管理

苗雨琦 王懷詩

【摘要】隨著國家對創新創業教育(以下簡稱“雙創”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如何對雙創教育進行有效評價成為高等教育的研究重點。目前,雙創教育質量評價尚無統一的標準,需要根據高校的特點進行具體分析。文章通過文獻梳理,綜合利用德爾菲法與數據挖掘法,設計有針對性的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對2020—2022年蘭州大學雙創教育的現狀及發展進行分析,總結問題并提出建立雙創數據庫、培養學生的雙創素質、提升雙創導師數量、搭建雙創教育平臺、構建雙創教育生態系統等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雙創教育;數據挖掘法;層次分析法;德爾菲法;全面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3)13—0038—06

自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來,國家就把創新創業教育(以下簡稱“雙創”教育)提升至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筆者利用CiteSpace軟件,在CNKI總庫以“雙創教育質量評價”為主題進行檢索,通過關鍵詞共現分析發現,國內雙創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雙創教育評價體系構建、高職院校雙創教育、雙創教育質量提升、高校雙創教育質量評價等四個主題上。具體而言,關于雙創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構建,主要有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雙創教育評估體系[1],績效評估視域下的雙創教育績效評價體系[2],基于價值評價——過程評價——結果評價結構的雙創教育評價VPR模型[3],以背景評估——輸入評估——過程評估——成果評估為核心的雙創教育評估CIPP模型[4],以及以學生為導向的雙創教育分析;關于質量評價的方法主要有群組G1法以及AHP法[5];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對雙創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的優化、創新[6],以及雙創教育生態系統構建等[7]。

目前,我國雙創教育質量評價研究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缺乏實踐性和實用性。雙創教育質量評價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觀和理論層面,強調不同評價體系的理論構建,缺少典型個案的縱深研究。二是評價指標不全面。國內雙創教育質量評價主要關注雙創教育環境、教育資源、教育過程及結果,或者是關注其中的某些方面,極少關注學生的雙創意識、團隊協作、創業成功率、科技成果轉化率等指標。三是評價結果存在偏差。由于雙創教育的質量評價指標及過程設計不夠規范,同時缺少諸如雙創文化、雙創精神、雙創積極性等“軟指標”[8],也缺少對評價過程的有效控制,從而導致評價結果出現偏差。

筆者以全面質量管理為理論支撐[9],以蘭州大學為研究對象,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綜合考慮雙創教育環境、資源、過程、結果、動態監控等維度以及學生個體、雙創教師、雙創教育領導隊伍、國家、地方和高校自身等主體,尤其關注學生在雙創教育中的主體地位[10],從而對我國高校雙創教育的質量進行全面評價。

一、研究設計

(一)研究方法

筆者首先借助德爾菲法對蘭州大學雙創教育質量評價體系進行構建,以保證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然后使用層次分析法對雙創教育質量的指標計算權重,最后采用數據挖掘方法,對國家雙創教育政策和蘭州大學雙創方面的新聞等進行剖析,了解國內雙創教育質量評價的研究重點、整體分布和內在關聯,從而確立更為合理、具體和有針對性的指標,以構建雙創教育評價的基本模型。

(二)研究過程

1.確定基本指標。首先導入雙創教育專業詞庫,對近5年蘭州大學雙創新聞、雙創教育政府政策文件以及雙創教育核心文獻進行關鍵詞提取,以了解蘭州大學雙創教育實施情況,同時分析國家對于雙創教育的政策導向以及學術界關于雙創教育質量評價的研究狀況(見表1和表2)。

由表1可知,蘭州大學雙創教育主要關注雙創教育形式、雙創教育教育目標和成果以及雙創教育控制等三個方面;雙創的目標集中在提升學生的創業、創新及實踐能力,做好人才培養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要指標是科技成果發明專利、國際專業學術期刊發表文量;雙創教育的途徑有創業大賽、訓練營、創業實踐以及競賽等;在雙創教育控制環節,強調對雙創成果的管理,及雙創教育的改革探索等。對上述關鍵詞進行整合,可以歸納出高校、政府以及學術界的關注重點為雙創教育環境、資源、過程、結果以及動態控制五個維度,我們得到雙創教育的一級指標及其關鍵詞表征(見表3)。

2.數據處理過程。在上述指標的基礎上,本文進行了兩輪專家咨詢,第一輪發放問卷13份,回收有效問卷13份;第二輪發放問卷13份,回收有效問卷13份。有效回收率均為100%。第二輪專家咨詢之后,其意見趨于一致(見表4和表5)。

3.數據處理結果。蘭州大學雙創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各級指標權重以及一致性檢驗結果如表6所示,CR均小于0.1,通過一致性檢驗。

由表6可知,一級指標中最重要的指標為雙創教育管理(0.379),其次是雙創教育結果(0.238),與預期結果一致;雙創教育環境、雙創教育資源、雙創教育過程、雙創教育管理中各項最重要的指標分別為雙創教育內部環境(0.800)、雙創教育經費投入、雙創教育活動開展情況(0.379)、雙創教育動態管理(0.507)。在三級指標中,雙創教育內部環境、外部環境、雙創教育師資力量、雙創教育平臺資源、經費投入、活動開展情況、協同發展程度、學科交叉情況、學生雙創綜合能力、教師管理、動態管理中各項最重要的指標分別是高校雙創文化(0.750)、地區雙創水平(0.473)、教師創新能力(0.750)、實驗室數量(0.625)、高校經費投入(0.833)、活動宣傳情況(0.484)、校友活躍度(0.400)、學科交叉課程數量(0.750)、學生學科掌握情況(0.173)、教師考核有效性(0.750)、雙創教育設備與項目改革頻率(0.366)。因此,基于專家視角和學校實際,蘭州大學雙創教育所要關注的重點指標為雙創教育管理以及學生的雙創綜合能力。

考慮到不同指標數據之間單位和量綱不一致等情況,這里采用最大值無量綱化方法[11],該方法不會改變指標的分布,同時又貼合研究目標。以蘭州大學各指標3年數據的最大值為分母,各指標實際數據為分子,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從而得到蘭州大學雙創教育3年來的評價結果(如表7所示)。

二、研究結果及對策

(一)研究結果

1.發展成就。由雙創教育的評價結果可知,蘭州大學雙創教育質量顯著提升,主要體現在:

(1)雙創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近幾年來,蘭州大學重視雙創比賽的參與和培訓,同時積極開展雙創相關實踐,諸如“校友導師計劃”等項目,這些都給學生的雙創能力提升帶來了積極影響。同時,蘭州大學借助自身學科交叉優勢,不斷增加交叉性學科課程,開展雙創的積極嘗試。上述舉措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2)雙創項目的成果及質量越來越好。蘭州大學響應國家雙創政策,在積極開展雙創教育實踐的同時,對學生的雙創成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項目質量和項目成果都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也為國家輸送了大量綜合性、創新型素質的人才。

(3)雙創文化氛圍越來越濃厚。在雙創項目的開展、參與和宣傳方面都有所提升,雙創宣傳內容不斷優化,宣傳形式豐富多彩,雙創文化氛圍得到了營造。這也是蘭州大學關注雙創“軟指標”的體現。當然,雙創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保障[11],近年來國家經費支持力度的加大,對學校的雙創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2.存在的問題。受地理區位、資源平臺以及生源等因素的限制,蘭州大學的雙創水平整體有限,突出問題表現在:

(1)數據統計不規范。在實際調研中,關于雙創教育質量評價指標的相關數據比較匱乏,數據收集難度較大,且數據存儲單位分散,難以得到系統全面的數據,信息獲取效率較低。

(2)雙創教育領導隊伍建設比較薄弱。雙創的發展需要高水平的目標規劃和制度安排,這又依托于領導隊伍的建設[12]。但蘭州大學的雙創領導隊伍建設相對薄弱,需要進一步加強,并明確各個環節的主體責任。

(3)雙創導師力量及研究成果較為薄弱。雙創導師數量少,尤其是有過相關培訓的指導教師數量更少。同時,在雙創項目的指導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效果不佳。雙創導師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這直接影響到雙創教育的開展及雙創教育質量的提升。

(4)學生雙創綜合素質較低。在雙創教育過程之中,學生的雙創意識較為薄弱,突出表現在學生創業成功率、學生對于雙創的風險認知以及雙創的積極性,與其他綜合素質指標相比普遍偏低。

(5)地區支持略顯不足。主要表現為雙創平臺、經費、宣傳以及優惠政策的缺乏。高校所在地區的全面支持對于雙創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所在地區對學校雙創教育的支持仍然有限。

(二)對策和建議

1.建立雙創數據庫。雙創數據不僅能夠客觀反映雙創教育質量,更能夠及時發現雙創教育現存的不足,然后進行動態調整和及時反饋。建設雙創數據庫不僅能解決數據分散等問題,及時公開雙創的相關數據和信息,也有助于學生了解雙創發展方向,識別雙創機會。

2.大力培養學生的雙創素質。在雙創素質中,雙創態度以及雙創意識是其中重要的兩個“軟指標”,這兩者又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雙創思維,成為學生雙創實踐的基礎。學校要主動了解學生在雙創教育中的實際需求,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大力培養學生的雙創素質,綜合提升學生的雙創能力。

3.提升雙創導師數量,引進雙創復合型人才。雙創導師對于雙創理論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開拓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的雙創綜合素質。相對而言,蘭州大學的雙創導師數量較少,需要加強對于雙創導師的培訓,以及引進雙創復合型人才。

4.為學生搭建雙創教育平臺。大力優化雙創教育設計,為學生搭建雙創教育平臺,重視雙創教育中的實踐環節[13],及時公開和宣傳雙創平臺的相關信息,便于學生開展雙創實踐,同時加大學校與外界的互聯互通,建立更多更好的雙創合作單位。

5.構建雙創教育生態系統。外部經濟環境、企業數量、經費支持等不僅是影響雙創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也制約了社會整體的雙創環境和雙創文化氛圍。蘭州大學作為甘肅省重要高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雙創教育水平,進而輻射周邊高校和企業,同時形成“政—?!蟆眳f同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以雙創教育帶動就業創業,服務地區經濟發展。通過整合和高效利用雙創教育資源進而構建良好的雙創教育生態,有助于學校雙創教育質量乃至綜合實力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小萌.“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雙創教育評估體系構建[J].高校后勤研究,2021(08):86-88.

[2]卓澤林,任鈺欣,李夢花,等.雙創教育績效評價體系建構——基于全國596所高校的實證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20(08):48-54.

[3]徐小洲.雙創教育評價的VPR結構模型[J].教育研究,2019(07):83-90.

[4]寇龍,陳江燕.基于CIPP模型和AHP-FCE的雙創教育質量評價[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2(10):177-181+ 189.

[5]呂金梅,高圣濤.學生發展導向的高校雙創教育質量評價研究——基于群組G1法[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4):85-89.

[6]王興立.大學生雙創教育質量評價的矛盾困境、體系優化及創新舉措[J].教育與職業,2018(04):68-72.

[7]施廣東.高校雙創教育生態系統構建的案例研究及啟示[J].中國高等教育,2022(09):53-55.

[8]蔣曉光,李文俊.“新工科”背景下工程人才創新能力培養評價研究——基于CIPP模型的7所地方高校實證分析[J].中國高??萍?,2022(08):05-09.

[9]楊文爽.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理論(TQM)的高等教育質量管理與保證[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3):139-140+144.

[10]楊釙,王瓊.以學生為中心:高校創業教育課程質量改進研究[J].高等教育評論,2022(01):44-54.

[11]李興奇,高曉紅.無量綱化方法的有效性評價[J].統計與決策,2021(15):24-28.

[12]李亞員,劉海濱,孔潔珺.高校雙創教育生態系統建設的理想樣態——基于4個國家8所典型高校的跨案例比較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2(02):32-46.

[13]楊興凱,張雁鳴.“大平臺+”支持下的新商科“課賽訓創”雙創教育體系探索研究——以東北財經大學為例[J].創新與創業教育,2022(03):73-81.

編輯:謝穎麗

猜你喜歡
德爾菲法雙創教育全面質量管理
社區教育促進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探索
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高校學生事務過程管理中的應用探索
“雙化”視角下培養高職雙創型護理人才的思考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