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構式“XX 子”中語氣詞“子”的研究

2023-08-07 17:41李惠梅廖揚敏
關鍵詞:疊音詞綴構式

李惠梅,廖揚敏

(南寧師范大學文學院,廣西南寧,530023)

《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子”有名詞、代詞、量詞和助詞的用法,在助詞詞性中,“子”可以加在名詞性詞素、形容詞或動詞性詞素后充當名詞后綴,也可以加在量詞后充當某些量詞后綴。由此可見,普通話中的“子”往往作為詞綴,并無語氣詞的用法存在,但隨著流行構式“XX 子”的發展,“無語子”“絕絕子”“美美子”等此類詞語結構竟然出現了“子”表示語氣的用法。為什么“子”在流行構式“XX 子”中可以充當語氣詞而非詞綴?本文擬通過在各大網絡平臺(微博、貼吧、小紅書等)收集相關語料,追溯流行構式“XX 子”的來源,在分析其構式形成的基礎上,探討“子”虛化為語氣詞的原因。

一、“XX子”構式溯源

“XX 子”最早于2018 年“鄉村天后吧”貼吧中出現,“鄉村天后吧”吧主“馬七匹”使用“好聽子”“支持子”等“XX 子”格式吹捧歐美歌曲,后經泰勒斯威夫特的粉絲“霉粉”發現,“馬七匹”實為男扮女裝以騙取他人錢財,氣急敗壞的“霉粉”便紛紛使用“無語子”以示抨擊。隨后,在2019 年“Billboard”貼吧中網友也稱呼Dua Lipa 為“大美啪子”。此時“XX 子”僅局限在天涯社區、百度貼吧等較小范圍內使用。

2020 年隨著《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和《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大節目的播出,“欣欣子”“冉冉子”“坤坤子”等“人名疊音+子”的“XX 子”構式廣泛傳播,加上聚集在豆瓣的婧組(《青春有你2》豆瓣名)與創組(《創造營2020》豆瓣名)常使用“絕絕子”一詞為參賽選手加油、打氣,創造營官方為營銷節目熱度,特地在微博上買了“創3 直拍絕絕子”的熱搜,此后“絕絕子”在社會中廣泛傳播并為人們所使用,“無語子”“有趣子”“驚艷子”等傳播范圍也隨之拓寬,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為抨擊“絕絕子”等此類網絡用語,也有網友使用“撞”的諧音造出“創創子”一詞,但這種造詞方式依舊沒有脫離流行構式“XX 子”,也反映了人們對“XX 子”構式的一種接納與認可。

網絡語中“XX 子”構式來源有兩個,首先出現“子”用作語氣詞,往往與非疊音形式詞語搭配;隨后出現“子”為人名后綴且表示附加詞匯義的“人名疊音+子”形式。二者嵌合,就構成了“子”用作語氣詞的“XX 子”構式。

二、“XX子”構式分析

(一)“子”作語氣詞的非疊音形式

流行構式“XX 子”的“子”最早出現在特定的語境中,用作語氣詞,一般與非疊音詞語組合。

(1)這張專輯好聽子!

(2)Ellie 新照好美子!

(3)Camila 新紋身支持子!

(4)還是這么直白地歧視,無語子,一把子糊透了。

(5)格萊美結束后的碧梨和爸爸,心疼子。

(6)能不能不要一直說這個梗?無語子。

例(1)(2)(3)中的“好聽子”“好美子”和“支持子”可以理解為“好聽呀”“好美呀”和“支持呀”。①“呀”是“啊”的語音變體。例(4)(5)中的“無語子”和“心疼子”可以理解為“無語了”和“心疼了”?!鞍 迸c“了”均為語氣詞,因此我們將“XX 子”中的“子”判定為語氣詞。

例(1)至例(6)中“XX 子”的“子”為什么用作語氣詞而非詞綴?②“詞綴”與“語綴”學界沒有完全區分,此處的“詞綴”指動詞、形容詞和名詞后綴。關于詞綴的討論,目前學界還難以明確界定,但一致認同詞綴是附加在詞根詞素之上的,不表示實際詞匯意義且位置固定,一般用來表示附加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南京師范大學的邵炳軍(2001)更是總結出了現代漢語詞綴的特點,其中“能夠顯示詞性,乃至次范疇等語法意義;大多數詞綴可以表示抽象概括的、泛化了的理性意義和感性意義,并且有使詞完整化的作用”。流行構式“XX 子”中的“子”卻不具備詞綴的這些特點,因此不能理解成詞綴。語氣詞往往用于句末或獨立使用,表示對所陳述事實的描寫或評論。從句法層面看,例(1)至例(3)中的“好聽子”“好美子”和“支持子”均用于句末。例(4)至例(6)中的“無語子”和“心疼子”用作插入語或獨立成句。從語用層面看,例(1)(2)(5)中的“XX 子”體現了說話者的情感,表示說話者的贊美、驚訝和同情。例(3)(4)(6)中的“XX 子”體現了說話人的評價或態度,表示其無奈、認同。此外,郭銳《現代漢語詞類研究》(2018)認為“語氣能夠反映言者主觀性或交互主觀性的意義,包括情感、態度、評價、認識等”,語氣詞是“專門表示語氣的后置性詞”,上述所舉的例子無一例外都表示說話者主觀化的情感或態度,因此,我們應當將“子”視為語氣詞而非詞綴。

在流行構式“XX 子”產生前,普通話中“子”并沒有語氣詞的用法,但我們可以從漢語方言中找到“子”充當語氣詞的用法。蕪崧《荊楚方言中的“好A 子”句式》和高娟《荊門方言中的“子”》就指出荊門方言里“子”可用作語氣詞,常常置于句末表示陳述、感嘆和疑問語氣。

蕪崧(2000)指出,荊楚方言中人們在使用由“好”構成的感嘆句時,句尾往往用“子”,這里的“子”是從先秦古楚語語氣詞“只”演變而來的表示感嘆的語氣詞。高娟(2016)更進一步證明,“子”置于陳述句末,表示對事實的確認,也可以加重語氣,使句子語氣進一步強化,且即便其省略也不影響句義表達。因此,“子”無疑是語氣詞。

(7)這件事蠻煩人子。

(8)這人長得好帥子!

(9)這人郞另高子?

“煩”“帥”和“高”都是形容詞,是人的主觀認知。例(7)“蠻煩人子”表示說話者陳述這件事情帶來的心情是煩躁的,例(8)“好帥子”表示說話者感嘆這人樣貌出眾,例(9)“郞另高子”表示說話者的疑惑不解。從荊門方言“子”為語氣詞的用法中,我們可以看出“子”往往與主觀化表達結合在一起,從而表達說話者的情感或評價與態度。流行構式“XX 子”中的“子”同樣也與反映說話人主觀性的詞語結合,表示其情感態度,且往往放在句末。因此,既然流行構式“XX 子”的“子”與荊門方言中的“子”一致,那我們同樣也可以認為流行構式“XX 子”中的“子”為語氣詞。

(二)“子”作詞綴的疊音形式

隨著《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和《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大節目的播出,漢語中出現了大量“人名疊音+子”的詞語形式。

(10)愛上坤坤子了。

(11)乘風破浪的茜茜子,從配角走到C 位。

(12)可可愛愛讓人心動嬌羞的迪迪子,捂臉笑真的太迷人了吧!

(13)贊贊子什么時候才能出現???

上述例句中的“子”均為名詞后綴,在上面談及詞綴時我們提到過詞綴能夠表示一定的附加詞匯義,董秀芳(2005)認為原本具有表小稱的“子”在詞語發展的過程中,語義逐漸萎縮,衍生出了主觀評價功能。例(10)至例(13)將明星姓名中的一個字加以疊用并與“子”組合,顯示出了說話人對該明星的喜愛與親昵。此外,用于人名疊音后的詞綴“子”不僅可以用來指稱女性,也可以指稱男性,因此“子”具有表“人”的附加詞匯義。

這種用于人名疊音與詞綴“子”組合的形式從何而來?

《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子”解釋為古代特指有學問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稱,如“夫子”“孔子”“諸子百家”。因此,可以發現在古代中國“子”主要用于指稱男子。日本文化受中國文化影響,在奈良時代以前,“子”主要用在男性名字后。據《日本書紀》卷二十二記載,大業三年(607 年)日本派遣到隋朝的使者就叫“小野臣妹子”。進入奈良時代,“子”開始出現在女性名字末尾。特別是到平安時期,嵯峨天皇將以“子”結尾的名字賜予內親王,因此貴族女性普遍使用以“子”結尾的名字。明治維新運動后,日本受到西方平等思想的影響,雖然推行“四民平等”政策,但仍然鼓勵和提倡貴族女性在名字中使用“子”字,因此“子”在貴族女性名字中又重新流行起來,并且此時平民女性也開始模仿貴族起帶有“子”字的名字。20 世紀80 年代后,人們開始使用帶有美好寓意的其他字代替名字中的“子”字,但在貴族中仍盛行在名字末尾使用“子”字。

《青春有你2》中虞書欣因其古靈精怪的形象酷似日本動漫《pop 子與pipi 美的日?!分械膒op 子而被稱為“欣欣子”。漢語里這種“人名疊音+子”的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日本姓名文化中“子”一開始僅用于男性,隨后男女皆可使用,最后僅用于女性,因此“子”具有[+女性]義素。而漢語里“人名疊音+子”的形式卻不僅單指女性,也可以指稱男性,于是從日本借用而來的“子”[+女性]義素消失了,泛化到指稱[+人]的義素。

楊欽在《靖州方言的“XX 子”式》中指出,靖州方言也有“人名疊音+子”形式存在,但這種形式一般只用于稱呼男性,女性一般不使用,此時“子”具有指稱[+男性]義素特征。

一者受日本文化影響“子”產生了“疊音+子”的人名命名構式,再者靖州方言也存在“子”用于名字結尾的情況,乘著《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和《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大節目強大影響力的東風,漢語中出現了大量“人名疊音+子”的詞語形式,為網絡新詞提供了新構式。

(三)“子”作語氣詞的疊音形式

“人名疊音+子”形式的大量使用推動了“XX子”槽模形成。一方面,《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乘風破浪的姐姐》這三大選秀節目收獲了大量粉絲,擁有巨大影響力,為“XX 子”槽模的使用提供了強大的復刻能力;另一方面,“人名疊音+子”為“XX子”的出現提供了槽模?!癤X 子”槽模的出現吸收了“人名疊音+子”的疊音的形式,吸收了“子”作語氣詞的用法,形成了“疊音+子(語氣詞)”的“XX 子”槽模。

“XX 子”槽模中“子”作為語氣詞常常出現在句中或句末,有時獨立使用,用以表達陳述、感嘆語氣。

1.用于陳述句

(14)陽光青提的味道真的是絕絕子。

(15)這條征兵廣告絕絕子。

(16)這個側顏絕絕子。

(17)成人禮的妝容真是美美子。

(18)祝這些人早點被泥頭車創創子。

2.用于感嘆句

感嘆句中的“疊音+子(語氣詞)”往往出現在以下幾種位置:

一是出現在謂語部分,對主語所表示的人或物進行描述或說明。

(19)蛋糕也是絕絕子!

(20)這兩個顏色疊涂絕絕子!

(21)第一次買蘭蔻的口紅不會打開,我真是笨笨子!

(22)魔都的郁金香開了,美美子!

二是出現在補語部分,并借助結構助詞“得”說明謂語的程度或結果。

(23)燙發自己打理得絕絕子!

(24)這樣拍照美得絕絕子!

(25)一個只有兩張桌子的餐廳小得絕絕子!

(26)我家的大腸燒得絕絕子!

三是獨立使用,構成獨立語或獨立句,不與前后的句法成分或句子成分發生結構關系。

(27)絕絕子,挖到了一條遮胯拖地褲。

(28)絕絕子!假兩件衛衣爆炸好看。

(29)絕絕子!

(30)美美子!

綜合上述,從“非疊音+子(語氣詞)”,到“人名疊音+子(詞綴)”,再到吸收兩者而形成的“疊音+子(語氣詞)”的“XX 子”槽模,我們可以看出流行構式“XX 子”中“子”用作語氣詞有非疊音和疊音兩種形式,如“無語子”“絕絕子”等,這兩種形式都符合漢民族的心理特征,為人們普遍接受并模仿使用。

三、“XX子”中“子”的虛化原因分析

(一)類推機制

類推是實詞虛化的原因之一。類推是以一個或幾個其他形式為模型,按照一定的規則構成的形式。它是語言中廣泛構造產生新詞的機制之一。流行構式“XX 子”之所以能產生大量新詞同樣也是基于類推機制作用?!白印币婚_始以語氣詞的用法出現,但其使用范圍僅局限于百度貼吧、天涯社區等較小的范圍內。隨著選秀節目的播出,日本文化和漢語方言中“人名疊音+子”的格式被挖掘出來,后綴“子”參與到人名中進行構詞,造出了“靜靜子”“韻韻子”等大量新詞語,而后又經過飯圈力量的推動形成“XX 子”槽模。由于這種構式符合漢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人們便以“XX 子”為槽模,仿造出了許多新詞。

(二)語言接觸

語言接觸是由于經濟、文化等交流,不同語言或同一語言內的不同方言隨之產生接觸,從而發生變化。在語言發展演變的過程中,每一種語言都不可避免地會隨著社會的交往而與其他語言產生接觸。流行構式“XX 子”正是由于語言接觸,從而導致詞義不斷虛化。從“子”作詞綴的疊音形式看,在日本文化與漢民族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漢語中表示男性尊稱的“子”被借用到日本,“子”在日本文化中由最初用于男性發展為只出現在女性名字當中,隨著日本與中國文化的密切交流,日本姓名中“人名疊音+子”的構式被模仿并運用到普通話中,從而又產生了可以泛指所有人的新的“人名疊音+子”形式。因此,可以比較確定的是“XX 子”構式受到了日本文化的影響。

(三)網絡節目和飯圈文化的傳播能量驚人

2021 年12 月6 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21 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其中“絕絕子”以網友高達數億次的使用率位居第六位,由此可知,網絡節目和飯圈文化推動“子”的高頻使用,導致其語法化進程不斷加快。構式語法認為構式的形成取決于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語言表達存在形式和意義上的相似,二是由不斷重復而形成的固化。20 世紀90 年代以來,頻率被視為語法化的一個重要條件或因素。王寅、Bybee 等學者曾明確指出,一旦大眾不斷重復使用該語言項,那么便推動了這一語言項往語法化方向發展。因此,語言項的使用頻率越高,就越容易產生語法化。劉堅在討論漢語語法化問題時提出過一個“空白期”概念,也就是虛化后的詞經歷了一個“不用”的時期,而后再度被啟用。對此他解釋為實詞在一開始虛化時,它的新用法可能有所局限,過了一段時間后這種用法被接受,但這種虛化的用法需要幾百年才被整個社會普遍接受。流行構式“XX 子”從原先的“子”作語氣詞,到經過一段時間后這種用法被社會普遍接受并認可而后大量模仿使用正是經歷了一個“空白期”,這個“空白期”只有兩三年,相較于劉堅所認為的虛化后的用法需要經歷幾百年才被整個社會普遍接受而言時間過于短暫。如今網絡傳播速度飛速發展,使原本需要幾百年時間才流行到整個社會并被社會認可的語義虛化得以借助網絡大大縮短傳播時間,從而使這種虛化為整個社會普遍認可與接受。流行構式“XX 子”一開始用作語氣詞純屬偶然,且僅在較小的范圍內使用,使用頻率較低。隨著節目的播出,飯圈文化推動“子”大量用于人名末尾,但此時“子”仍具有實際意義,而網絡媒體大量運用“XX 子”構式的做法使得早先出現的“子”作語氣詞的用法被再度強化并迅速傳播到整個社會,人們也普遍接受并模仿運用。

網絡流行構式“XX 子”中“子”的虛化是一種偶合,與荊門方言中語氣詞“子”的虛化路徑有所不同。荊門方言“子”的語法化主要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

《說文解字·子部》:“‘子’,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人以為稱。象形。凡子之屬皆從子?!备鶕斡癫盟龅淖ⅲ骸啊堵蓵纷诱咦桃?,言萬物滋於下也?!堵蓺v志》曰,孳萌於子?!笨芍白印北疽鉃椤版苌?、生長”,后來“子”又從動詞假借做人稱的名詞。

《釋名·釋形體》:“瞳子,子,小稱也?!彪S后又虛化為表示“小”義的形容詞。

《漢語史稿》:“《釋名·釋形體》中說:‘瞳子,子,小稱也?!》Q是它(子)的詞尾化的基礎?!边M一步虛化為詞綴,最終“子”大量用于句末表達情感態度從而虛化為語氣詞。

“子”在普通話里并無語氣詞用法,早先于網絡中出現的“子”作語氣詞的用法僅僅是一種偶合。隨著選秀節目的播出,這種受到日本文化影響的“XX 子”構式在飯圈文化的推動下被模仿、類推,高頻使用,從而形成以“子”為語氣詞的“XX 子”槽模,最終這一槽模為社會所認可與使用。

“子”作語氣詞的詞義虛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從“子”偶然用作語氣詞開始,經歷了“子”用于人名疊音尾表示“人”這一附加意義的過程后,發展出了以“子”為語氣詞的“XX 子”新構式。Haspelmath(1999)說過,“語言演變導源于無數個體行為的積累。說話人并非有意改變語言,但其話語行為結果導致語言固定朝一個方向演變”。因此,語氣詞“子”的語法化是偶然因素與必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猜你喜歡
疊音詞綴構式
從網絡語“X精”看“精”的類詞綴化
宋朝女孩取名偏愛疊音詞
宋朝女孩取名偏愛疊音詞
釋西夏語詞綴wji2
我也會
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再到語法構式
試析否定詞綴在漢維語中的不同表現
“XV的(不)是Y”構式探微
現代漢語詞匯的疊音現象
類詞綴與詞綴的共性特點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