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德加·斯諾職業精神及當代價值

2023-08-08 03:32馬娜娜
關鍵詞:斯諾

馬娜娜

(鄭州高新區復新實驗中學,河南 鄭州450001)

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到訪過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有著豐富的新聞實踐經歷,其關于中國的新聞報道是他記者生涯的重要組成部分。1928年,斯諾來到中國,對中國革命和抗日戰爭進行了大量報道。1936年,斯諾深入中國紅區,根據這次經歷所撰寫的《西行漫記》首次向世界報道了正面的、積極向上的紅色中國形象,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巨大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諾對中日戰爭和蘇德戰爭進行了大量客觀、真實的報道,呼吁世界人民團結一致反抗法西斯,在凝聚民心和鼓舞士氣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動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v觀斯諾的職業生涯,其一直在為社會發展和世界和平而不斷奮斗。

一、埃德加·斯諾職業精神的形成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麗克·埃里克森認為,個體的發展呈階段性,每一階段都會為下階段的再發展奠定基礎。[1]職業精神的形成會受到人生不同階段、不同閱歷的影響。個人的內心活動,學校、家庭和社會等外部環境都會對個體的人生觀、職業觀、價值觀、道德觀以及行為習慣產生影響,從而作用于職業精神。

(一)成長經歷:家庭環境與個人性格的影響

家庭環境是家庭物質條件、社會地位、成員關系、成員情感、認知及行為的總和,能夠影響個體的身體狀況、社會關系、行為認知以及發展成就。斯諾的家庭文化環境開放多元,父親詹姆士·埃德加信奉新教,母親安娜信仰天主教。詹姆士·埃德加誠實、正直,原則性很強,是一位熱愛閱讀但又具有抗爭拼搏精神的人。父親的言傳身教,讓斯諾很早就養成理性思考的習慣,并且討厭教條和專制主義。

敢于冒險是斯諾性格中的突出特點。[2]1922年夏天,斯諾和朋友鮑勃·朗、查利·懷特一起進行長途旅行。在旅途中,斯諾經歷了與小伙伴的離別,遭到了劫匪襲擊,同時也第一次真正接觸到了下層群眾和墨西哥農工。這次刺激又充滿樂趣的旅行給斯諾留下了深刻印象,晚年時的他依然懷念這次大洋之旅。[3]

斯諾熱愛冒險和旅行的性格伴隨著他的一生,其經?;钴S在民主運動中和炮火紛飛的戰場上,除了長期旅居中國,斯諾還到達過蘇聯、印度、緬甸、朝鮮、伊朗、非洲等國家和地區。正因如此,斯諾能夠較為廣泛地接觸到各地的新事物,學到新知識,這也是他能夠成為杰出記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行業背景:新聞教育和職業規范的指引

1925年,斯諾進入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接受到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新聞教育。學院創辦者沃爾特·威廉注重新聞教育,提倡教育與實踐相結合。其制定的《新聞記者信條》強調新聞記者要為社會服務、為公眾服務、為讀者服務,代表公平和正義,為世界友誼和人類發展助力。新聞理論的學習和新聞職業規范的指引,為斯諾以后的職業實踐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新聞行業發展來看,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經濟奉行亞當·斯密的“經濟自由主義”,報業間逐漸發展成惡性競爭并出現壟斷現象。由于大眾傳播工具的特殊性,大眾傳媒成為資產階級集團和政黨之間為奪取利益相互攻擊的工具,并以一些犯罪、煽情、色情的新聞吸引讀者關注,這種作法不僅對新聞業的健康發展造成沖擊,而且極大影響社會秩序。為使新聞業重新走向正軌,一些學者和行業領袖積極探索改善治理方法。除《新聞記者信條》,美國編輯人協會1923年制定的《報業信條》、美國記者工會1934年發表的《記者道德律》也均強調要對新聞業進行規范和約束。20世紀40年代,新聞界社會責任理論開始興起。該理論認為報刊的自由要以責任為前提,要對公眾和社會負責。

斯諾經歷了新聞業由自由主義理論向社會責任理論的轉變,感受到了行業所進行的不斷革新,行業價值觀念的變遷有利于塑造斯諾正確的職業觀念,也能更好地指導其職業實踐。

(三)社會文化: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

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文化差異是導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個體出現交流障礙的重要因素,而多元文化則能夠幫助個體在實踐中減少因文化差異而導致的誤解、偏見和隔閡。

文化傳統影響著新聞價值觀的形式和新聞傳播業的發展[4]。20世紀上半葉,中國社會還未完全避開封建思想的影響。美國作為一個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追求自由、平等和財富,注重理性和科學。中美兩國在行為習慣、價值取向、思維認知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斯諾長期旅居中國,廣泛游走于中國各地,閱讀過很多中國傳統文學作品,并與宋慶齡、魯迅等中國進步知識分子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這些使得斯諾對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有著較為深入的了解。斯諾對中國文化也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在其文章中常見中國文化的身影,如在《復始之旅》的扉頁,斯諾便引用了莊子《秋水》中的“消息盈虛,終則有始”,以表明世間萬物的發展變化。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使斯諾能夠以多元視角分析中國社會和中國事務,在新聞實踐中以更加深入、真實、客觀的態度看待事物發展。

(四)時代背景:社會環境的變幻動蕩

20世紀上半葉,戰爭與革命成為世界主題,帝國主義列強為爭奪利益不斷入侵他國,被壓迫的地區和民族相繼反抗。動蕩的環境使得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產生割裂,因此而產生的一些社會問題吸引著斯諾前去關注。

斯諾看到中國國民黨統治下的商人和官員驕奢淫逸、揮金如土,中國西北的災民們卻因遭受饑荒食不果腹、賣兒鬻女,宛如人間地獄的景象成為他“一生中一個覺醒的起點”[5]。1932年上?!耙弧ざ恕笨箲饡r,國民黨政府消極應戰,上海的醫生、護士、童子軍、海外華僑及成千上萬的普通平民自愿向前線捐款捐物,使斯諾“第一次看到中國的群眾表現出西方所了解的愛國主義?!盵6]從經歷過長征的紅軍身上,斯諾看到“這些千千萬萬青年人的經久不衰的熱情、始終如一的希望、令人驚詫的革命樂觀情緒?!盵7]164

豐富的經歷讓斯諾的認識和觀念不斷更新,有助于激發斯諾對于正義的呼吁與追求、對百姓的關注和幫助,斯諾的職業精神就在這些實踐活動過程中得以不斷錘煉和凝結。

二、埃德加·斯諾職業精神的內涵

埃德加·斯諾關心百姓生活,關注底層人民命運,忠實報道和記錄社會變化和世界形勢,增進世界人民之間的溝通和了解,對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有著重大影響。斯諾一生都在記者這一職業上發光發熱,他的新聞實踐和新聞作品中體現出了豐富的職業精神內涵。

(一)勇于探索精神

1927年,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取得統治地位后,開始制定政策限制人民的出版言論自由,對有關中國共產黨的報刊、圖書、雜志嚴加審查。1929年,國民黨政府相繼出臺《查禁反動刊物令》《取締銷售共產書籍辦法》《取締銷售共產書籍法令》等法令法規,不僅禁止有關中共刊物的出版和銷售,而且對政府工作人員、圖書印刷人員、書店管理人員進行嚴厲管制。在國民黨統治下,國民黨傳播系統一家獨大,大量散布關于中國紅軍和中國共產黨的謠言,欺騙民眾“紅軍不過是由‘文匪’領導的一種新式流寇?!盵7]2

斯諾認為中國共產黨的有關情況“是中國的唯一值得采訪的消息”,而由于國民黨的新聞封鎖,“相當一個時期以來,竟沒有一個非共產黨觀察家能夠有把握地、準確地、或是用親身調查過的事實解答這個問題,這似乎是荒唐可笑的?!盵7]164在好奇心的推動和多方力量的努力下,斯諾于1936年6月到達保安紅軍根據地,見到了毛澤東、周恩來等紅軍領導,并與他們就紅軍政策、軍事問題以及個人生平等進行密切交談。為對紅軍戰士有更直接的了解,斯諾還到甘肅紅軍前線進行實地考察,與戰士們一起同吃同住。同年10月,斯諾帶著大量資料和筆記離開保安。1937年,英國戈蘭茨公司以《紅星照耀中國》(即《西行漫記》)為名出版了斯諾西北之行所著書稿。

“所有的社會進步都依賴于信息的獲取和認知?!盵7]164大眾傳媒是進行政治活動的重要工具,斯諾對中國共產黨的“探索”打破了國民黨的新聞封鎖,為人民傳遞了真實信息,使“赤匪”等謠言不攻自破。其報道中所蘊含的政治民主觀念,促使越來越多民眾的革命意識開始覺醒,追求進步、民主和科學。眾多有志者在此感召下奔赴蘇區投身革命,為中國共產黨注入了新的血液。

(二)客觀公正精神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在報道中忠實而全面地敘述事實是保證新聞客觀公正的首要條件。在斯諾看來,“哪怕是最簡單的事情,也是有爭議的?!盵1]2在新聞活動中,斯諾一直堅持多方求證,以確保信息的客觀性、真實性和公正性。1931年東北發生“九·一八”事變、1932年上海爆發“一·二八”抗戰,在這兩次中日交戰中,斯諾通過與中日雙方參戰人員的交談,了解到受國民黨政府統治的中國軍隊在戰爭面前的無能為力以及日本軍隊想要霸占中國的野心。

新聞報道是一件特殊的產品,其生產會受到個體主觀意識的影響。新聞生產者的認識、態度和情感存在于采訪、寫作、編輯、報道的每一個環節之中,進而會對新聞的真實性、客觀性和公正性造成影響。為保證新聞最大的真實度,斯諾在新聞報道中更傾向于通過采訪對象的描述將事實呈現于大眾面前。比如在蘇區參觀紅軍政治課時,斯諾就紅軍在哪些方面優于其他軍隊這一問題進行詢問,為保證材料的客觀性,他在《西行漫記》中記錄了戰士們結合自己的經歷,給出的12種不同回答?!段餍新洝分械摹兑粋€共產黨員的由來》一文,以毛澤東為第一人稱進行敘事,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份由毛澤東口述的自傳,有著極高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

(三)追求真理精神

曾任新華通訊社社長的穆青認為,新聞報道想要在歷史洪流中保持生命,“就要求作者高瞻遠矚,面對現實,勇于堅持真理。只有這樣,才能表達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掌握時代的脈搏,推動社會前進”。[9]“真理”是一個哲學概念,德國著名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曾在其代表作《論真理的本質》中提出真理的本質在于自由和超越。在新聞傳播領域,真理首先意味著新聞自由。滿足言論出版自由,人們才可以在自由平等的觀點交流和碰撞中獲得真理。

斯諾相信世界人人平等,公民擁有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的權利,國民黨政府的新聞管控嚴重損害了人民的知情權和言論出版自由。1934年1月,斯諾在《統治羸弱中國的鐵腕人物》一文中公開指稱蔣介石是一個“平庸之輩”,揭露蔣介石為當上軍政首腦而大肆殘殺共產黨人及“左傾”人士,建立“藍衣社”進行思想、言論壓制,宣傳軍事獨裁思想等行為。1935年7月,斯諾在《中國書報檢查官的處事之道》中列舉了國民黨政府查禁報刊書籍、焚書、限制電影戲曲、刪改教科書、取締學生聯合會,對作家、編輯、記者、藝術家等知識分子進行暗殺殘害等行為。在《西行漫記》一書中,斯諾揭露南京政府在“西安事變”發生后,對真實消息進行扣壓并發布謊言掩蓋真相,“使得中國更像是個瘋人院一樣的地方?!盵7]369

1937年4月,斯諾在北平與友人一起創辦了《民主》雜志,以支持自由地表達思想,反對日本法西斯的霸權行為。雜志第一期就因刊登有毛澤東的照片而“開天窗”,國民黨認為《民主》“很不適合地表示親共和親‘人民戰線’,從現在起應嚴格遵守新聞法?!盵10]該雜志僅出版6期便因北平淪陷被迫???。

(四)人文關懷精神

“人文關懷”由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演化而來,它包含對人的生存狀態的關照,對人的尊嚴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以及對人類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11]。媒體是社會的守望者和捍衛者,是人民的喉舌,應該懷有“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精神,關注人類在進行生產活動時的物質需求,滿足個體在自我發展過程中的精神需要。

物質生產是個體的生存基礎。日本帝國主義的連續進攻使得中國許多工廠或被日軍所毀,或流入日軍手中,大量工人因此失業。為幫助工人們重新就業上崗,維護社會穩定,斯諾夫婦和友人艾黎創建了工業合作社,將民生救濟與經濟建設結合起來。新聞與社會經濟緊密相關。為了“工合”的順利開展,斯諾積極奔走進行宣傳工作,撰寫文章介紹“工合”發展,爭取到了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共同支持,并在國內外為“工合”募集到大量資金。這些工廠的創辦削弱了社會生產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對當時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且資源緊缺的中國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產力量。

斯諾也十分關注民眾的思想進步和精神需要。斯諾呼吁男女平等,支持婦女思想解放。他認為中國的新女性在舊秩序的壓迫下敢于展現自我美麗和才能,“這些可愛的女郎是東方婦女效法的榜樣,是東方女性新鮮的血液?!盵12]同時,斯諾致力于以文字推動中美兩國人民的溝通和了解,促進民眾思想多元。1936年,斯諾在《活的中國》序言中寫道,其編譯此書的動力主要是“急于想了解‘現代中國創作界是在怎樣活動著’,并讓西方讀者也了解他們的情況”。該書收錄了15位中國作家的24篇小說,成為英語世界的讀者接觸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學的一扇窗戶。而在斯諾所著作品中,除最廣為人知的《西行漫記》外,《復始之旅》《為亞洲而戰》《大河彼岸》等書也以大量篇幅介紹中國的真實情況,試圖消除美國人心目中偏執、滿是敵意、缺乏個性等妖魔化的中國形象。

三、埃德加·斯諾職業精神的當代價值

一位新聞工作者在談到《西行漫記》時說,很多新聞傳播理論與實踐的真諦早在這一著作中就已經被揭示,但直到今天,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是沒將它們吸收和內化。[13]新聞工作是一項特殊的活動,由于不同的歷史時期社會情況會有所變化,新聞從業者的職業精神會呈現出不同的內容和特色,但是歸根結底,職業精神之間都具有共通性和借鑒性。

(一)深入實地進行采訪報道

采訪指的是記者為采集和挖掘事件的相關信息,所進行的對事發環境的考察、對相關人員的交流與提問,并將所獲得的信息做好記錄,是新聞報道能夠最終完成和呈現的前提條件。斯諾認為,“作家確實有必要留在現場”,這樣才可以在文章中對“新聞事件進行更自由的分析和更廣泛的說明,而不是在寄給報紙的通訊中進行那種可能很一般的解釋?!盵2]133

被采訪者的認知和態度會影響到其對采訪問題的回答,從而影響到新聞信息的豐富度和真實度,因此記者應該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激發被采訪者的參與興趣和表達欲望。斯諾在蘇區采訪毛澤東時發現其只關心革命和集體,對個人生活從不主動提及,這無法滿足斯諾對紅軍領袖個人層面的好奇心,于是斯諾改變采訪方法,側面出擊,告訴毛澤東外面流傳著關于他的許多謠言,認為“你應該糾正一些流行的謠言”,于是毛澤東也只好“統一糾正這類傳說”,并將自己的生平概況講述與斯諾。

(二)恪守新聞真實性原則

斯諾不偏倚,不道聽途說,始終堅信眼見為實。他不傾向于任何一個政黨,也不懼怕某一政黨的勢力,致力于將自己的所見所聞真實地傳播給世界,以客觀公正的立場看待事件的發展。

目前世界新聞業已經進入數字化階段,新聞的生產傳播環節如信息獲取、素材加工、新聞呈現、傳播路徑等都發生了劇烈的變化。網絡社交平臺成為新的新聞產出地和發酵地,在傳播內容、傳播速度和效果影響方面甚至超過專業媒體,有的還成為一些專業媒體的信息來源。但是這些“網絡新聞”處于混雜無序狀態,真實性無法得到保障,常有添枝加葉、無中生有、人為編造等蒙蔽受眾的“新聞”出現。受行業環境和眼前利益的影響,部分新聞從業者只看到新聞的表象真實,導致罔顧新聞真相、編造不實新聞等事件在專業媒體領域也屢有發生,對新聞真實性原則造成沖擊,嚴重危害了傳媒業的公信力,并對社會造成安全隱患。

真實可靠的信息是人類能夠正確進行社會生產活動的前提,無論社會和行業如何發展變動,“新聞真實”依然是新聞行業的核心價值。在目前復雜的形勢之下,專業媒體和新聞工作者需要充分發揮“把關人”和“領頭羊”的作用,端正思想立場,提高自己的信息處理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確保新聞真實。

(三)對個體和社會的雙重關懷

技術的快速變革和行業的迅速發展使得人類處于一個被各種各樣信息包圍的世界之中,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高質量新聞的缺乏。部分新聞記者為追求經濟效益、時間效益、報道效果,在新聞報道中情感意識談薄,或是忽視對社會問題的關注,以致對當事人和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記者是社會環境的監測者,不僅要為公眾傳遞社會最新變化信息,而且具有“普及知識、傳達思想、凝聚公眾意識、表達公眾利益、甚至有限度地評判政府政策、制約政治權利的功能”[14]。因此記者在新聞活動中必須要明確自己的社會角色和社會功能,做到以人為中心,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同時對社會保持高度關懷。這是對每一位新聞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對斯諾職業精神的傳承與發揚。

(四)以國際視野傳播中國故事

長久以來,由于我國與西方國家在治國理念、政策規范、文化習俗、意識形態等方面有較大差異,在新聞報道中常見到西方媒體對中國的“誤解”和“污名化”。一些外國媒體不顧新聞倫理,盲目為國家利益服務,在提前預設立場的情況下“選擇性”地對中國事件進行報道,大量傳播關于中國的不實負面消息,影響受眾對中國的正確認知。

真實、客觀、公正的信息是人類能夠正確進行社會生產活動的前提,一名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報道,尤其是跨文化報道時,應該秉承怎樣的新聞理念,是每一位記者都應該時刻警醒和思考的問題。作為世界上公認的杰出記者,斯諾具有高度的國際視野,其于20世紀就在為消除國家和地區間的歧視、偏見而努力,尤其是以《西行漫記》為媒介向世界講述了一個真實的中國,為“被誤解者”正名。

相比以往,我們當代的新聞工作有著更為便捷的傳播渠道,新聞報道的呈現方式更加豐富。因此,媒體工作者更要以斯諾為鑒,在新聞工作中既要聚焦本土問題,也要關注國際事務、了解國際變化,以國際視野來思考和分析問題?!爸褐恕?才能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斯諾在其職業生涯中,一直追求自由和正義,對事物保持著獨立客觀的判斷,因此其新聞報道有著獨創性、高度的真實性和真切的感染力,并且能夠對一些同行業者的新聞實踐產生影響。愛潑斯坦就是被斯諾深深影響的一位記者,其在談論斯諾時說:“沒有他,我就不會投入到時代的潮流中去,或許根本沒有機會在那些緊急的日子里貢獻出我微薄的力量?!盵15]

猜你喜歡
斯諾
斯諾登獲得俄永久居留權
斯諾登律師:“赦免”是一種羞辱
斯諾登在俄居留延長三年
斯諾登申請延長逗留期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