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背景下地質災害實踐教學改革新機遇

2023-08-08 16:48許銳王廣璐侯慧穎楊威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24期
關鍵詞:實踐教學改革思想政治教育一帶一路

許銳 王廣璐 侯慧穎 楊威

[摘 要] “一帶一路”向世界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是完善全球發展模式和全球治理體系、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以探索如何實現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將中國智慧的轉化與傳播融入大學生實踐教學為目的,重構地質實踐的構架體系,結合實踐特點,在考慮地理、歷史、文化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實踐教學中的中國智慧,自然地將其融入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科學精神、哲學思維、職業態度等思想水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培養愛國主義情懷,筑牢責任意識。實踐證明,將中國智慧的認識實踐融入地質災害實踐教學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和較強的適應性,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在新時代實踐教學改革中具有巨大的潛力。

[關鍵詞] “一帶一路”;實踐教學改革;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 2021年度長安大學國際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化工程人才培養之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課程教學改革研究”(300108211054);2022年度長安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基于多源數據融合的生態韌性評價系統——以西安地區為例”(X202210710391);2023年度長安大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產教融合協同育人項目“地質災害防治理論”(300103132016)

[作者簡介] 許 銳(1981—),男,四川自貢人,工學博士,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講師(通信作者),博士后,主要從事地質災害防治、環境安全研究;侯慧穎(2002—),女,貴州貴陽人,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2019級安全工程專業本科生,研究方向為安全工程。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3)24-0036-04[收稿日期] 2022-05-20

在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作為第一工業大國的中國培養了眾多在世界舞臺上大放光彩的理工人才。在此背景下,理工類人才的思想政治傳播力量不可小覷,提高其思想政治素養是激活這股力量的關鍵[1-3]。隨著我國理工科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眾多教育事業一樣,迎來了空前的有利條件,同時也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傳統理工學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教育嚴重脫節,專業課教育往往注重專業知識與技能傳授等顯性教育,而忽視時代價值觀、正確理念教化培育的隱性教育,導致部分理工類學生專業基礎扎實但思想政治素養薄弱,如有些學生對于“一帶一路”等名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單一,缺乏親和力和感染力,難以在專業培養的同時做到潤物無聲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實踐教學的目的是促進高等學校轉變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理論與實踐能力兼備的高水平人才[4-5]。實踐過程是本科生團隊在導師指導下,自主完成課程設計、研究和實施的過程。與傳統校內課程教學相比,實踐教學具有在實習實踐中便于融入思政元素的顯著優勢?;诖?,本文以長安大學地質實踐為例,探索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西部高校地質實踐中的中國智慧挖掘、轉化、傳播的融入,以期為地質實踐教學中的中國智慧認識實踐的融入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經驗,為進一步拓展到實踐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提供依據。

一、中國智慧的認識實踐融入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理論性較強,其內容對于理工科學生來說較為抽象,基本的理論“灌輸式”教學方法更多傾向于知識層面的教育目標,較少考慮學生的接受度或情感目標的達成,導致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價值大打折扣?;貧w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教師應做好學生意識形態的關注和考察工作,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生的生活,在實踐過程中進行潤物無聲的思想政治教育。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指出,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增強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6]。其中“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文化引領”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學模式高度契合。

結合實踐,將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實踐教學,以實踐過程為載體,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學科建設,提倡大學生在實踐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完全可行的,并且具有廣泛適用性。在地質實踐的實地考察階段有機融入思想政治引領,在提高大學生科學素養的同時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據筆者了解,地學類學生實地考察時經常會去一些較為偏遠的村落,這些村落因地勢偏遠而缺乏高新人才,因此一些優質的紅色文化資源未被充分利用,教師在組織大學生考察隊進行實踐的同時,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挖掘當地紅色文化資源,使學生學習紅色精神。經過快遞運輸的水果不比果園里現摘的水果新鮮,同理,將優質紅色資源利用多媒體的方式提取后由教師在課堂中講述,不如將學生置于紅色環境中使其切身感受,以達到理論知識傳輸和情感培養的目的。在紅色環境中學生更容易受到隱性教育,這可以和課堂的顯性教育相輔相成,在隱性教育中做到顯性教育所不能及的情感實踐以及理論知識的擴展應用與鞏固,在隱性教育中學生更容易主動思考、主動接受、主動轉化、主動傳播。

二、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構建

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建是連接專業知識和思政元素的橋梁。教師在梳理科技創新項目內容的基礎上,有目的、有意識地尋找與實習知識點相關聯的思政元素,以達到引導學生鞏固專業知識、提升創新訓練水平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效果。

(一)思政元素融入原則

1.體現項目特點。思政元素的融入首先要考慮所依托的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的具體內容和特點。不僅要從項目實施所需的專業知識出發,體現科學基礎知識的傳授,還要回答好開展該科技創新項目的科學目標和社會作用,增強學生的專業自信和學科自豪感。

2.融合地區文化。教師應在科技創新項目的實地考察階段主動結合實習地區的地理、歷史、文化背景,因地制宜地挖掘思政元素,讓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接地氣”和“有根基”。

(二)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建

基于理工科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特色和項目實施地區的實際情況,構建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該體系以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為教育載體,以當地的地理、歷史、文化為立足基礎,充分挖掘科學精神、哲學思維、職業態度、生態文明、家國情懷、文化自信、合作奉獻等元素,最終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三、案例分析

本文以地質實踐《陜西黃土地區生態環境安全性調查》為案例,說明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框架的建立與實施。

(一)實踐介紹

《陜西黃土地區生態環境安全性調查》是在退耕還林、水土保持等重點工程的實施大背景下對陜西延安市的生態安全開展的調查評估,主要統計黃土地區水土流失及地質環境誘發的次生災害的特征,分析影響黃土地區水土流失的內外因素,并進一步探討不同環境因子在地質環境變化過程中的作用,量化分析水土流失影響因素、劃分等級,對未來災害發展趨勢做出預測,并對此提出解決對策。

實踐隊伍是由安全工程專業1名大二學生和5名大一學生組成,由指導教師全程跟蹤指導,保證實踐過程得以順利結束。學生的任務主要包括現場調查、多源數據融合分析和數值模擬等。以下以現場調查工作為例,說明地質實踐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框架的建立與實施。

(二)中國智慧元素挖掘

1.科學精神??茖W精神是科學實現其社會文化職能的重要形式,是科學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包括自然科學發展所形成的優良傳統、認知方式、行為規范和價值取向。其最重要的特點是:主張科學認識來源于實踐,實踐是檢驗科學認識真理的標準和認識發展的動力。

在野外調查工作實施前,指導教師要求學生查閱文獻資料,引導學生設計現場工作方案,并根據現場情況反復修改,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科學嚴謹的態度。在實地調查和觀測的過程中,以對科學工作過程的嚴格要求,幫助學生養成重視實證的習慣。在實施過程中,實踐小組師生間就實踐工作不斷進行總結和討論,培養學生科學嚴謹和包容并蓄的職業素質。

2.哲學思維。在實踐過程中,指導教師要求學生把研究對象和所處環境看作一個整體系統,將水土流失現場測試數據與陜北地區地質演化歷史、氣候特征、歷史文化特點相結合,進行理論分析和解釋,考慮各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制約,使學生意識到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理論和系統論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價值所在。

3.職業態度。在水土流失調查和防治分析中,通過實地見聞,告訴學生在未來從事安全工程工作時,要重視人與環境的和諧安全,對其所學專業知識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學生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團隊協作、追求卓越精神的養成。同時,強調安全工程專業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和榮譽感。

4.生態文明。實踐調查所在的南溝村,過去人地矛盾突出、自然環境脆弱,是典型的貧困村。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提出后,當地村民堅持保護自然,改造環境,現已經把貧瘠的南溝村變成了“綠水青山”的“金山銀山”村。學生在走訪村子的過程中,切身體會到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工程給當地帶來的巨大變化。

5.文化自信。延安精神是紅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中國共產黨創造的一種革命精神。其主要內容包括: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本質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的精神動力。學生通過在延安市的實踐調查,體會當地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感受延安精神對當地精神面貌的巨大推動作用。

6.奉獻合作。在實踐中,指導教師和學生往往存在比課堂更為緊密的交流,實踐也需要隊員間的分工合作才能共同完成,通過在實踐地同吃同住的實踐過程,團隊成員形成了更加團結融洽的氛圍。在科研工作和日常交流中,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學生奉獻合作的精神。

結語

新時代高等教育要求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教學,特別是實踐教學。本文以探索如何實現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將中國智慧的轉化與傳播融入大學生實踐教學為目的,重構地質實踐的構架體系。結合實踐特點,在考慮地理、歷史、文化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實踐教學中的中國智慧,自然地將其融入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科學精神、哲學思維、職業態度等思想水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培養愛國主義情懷,筑牢責任意識,為進一步拓展到實踐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提供了依據。實踐證明,將中國智慧的認識實踐融入地質災害實踐教學,可操作性和適應性較強,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在新時代實踐教學改革中具有巨大的潛力。

參考文獻

[1]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1):43-46.

[2]何紅娟.“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發展的內在邏輯及建構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5):60-64.

[3]鞏茹敏,林鐵松.課程思政: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態[J].教學與研究,2019(6):45-51.

[4]王春霞.論紅色文化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及實現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5):132-135.

[5]朱繼東.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學習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J].黨政研究,2017(2):28-39.

[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1〕35號[A/OL].(2021-10-12)[2022-05-1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0/12/content_5642037.htm.

New Opportuniti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XU Rui, WANG Guang-lu, HOU Hui-ying, YANG Wei

(School of Geology Engineering and Geomatics,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54, China)

Abstract: “The Belt and Road” has contributed Chinese wisdom and Chinese solutions to the world, especially to the vast number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global development model and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ways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wisdom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ss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he Belt and Road”, reconstructs the framework system of geological practice,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e, fully excavates the Chinese wisdom in teaching practice and naturally integrates it into the geological practice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actice and the consideration of geography, history and culture, hoping to enhanc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scientific spirit, philosophical thinking, professional attitude and other ideological levels, strengthen their confidence in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e their feelings of nationalism, and build a soli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t has been proved by practice that integrat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wisdom into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has strong oper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good educational effect and great potential in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猜你喜歡
實踐教學改革思想政治教育一帶一路
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策略探析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水質理化檢驗實驗教學改革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