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安全道德的職業院?!罢n程安全”建設實踐研究

2023-08-08 00:14楊萍萍蘭偉興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24期
關鍵詞:安全教育教學實踐

楊萍萍 蘭偉興

[摘 要] 為使學生養成自主安全行為習慣,提高應急防護意識和能力,落實國家對職業院校立德樹人、德技并修的要求,學校開展了以培養良好的安全道德為核心、“課程安全”建設為主線、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為基礎、革新教學內容與拓展教學方法為支撐、安全氛圍營造為輔助、強化督查為保障、提高應急防護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為落腳點的安全教育活動。結果顯示,該項教學實踐達到了預期目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學生安全道德的退化進程。學校各部門應聯動配合,全員協同參與,在理念、資源、制度等方面有所突破與創新,從而實現不斷提高學校應急安全教育有效性的目標。

[關鍵詞] 安全道德;安全氛圍;課程安全;安全教育;教學實踐

[基金項目] 2022年度廣西教育廳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安全道德教育的路徑探索與實踐——以廣西第一工業學校為例”(GXZZJG2022A009);2022年度廣西安全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科研項目“廣西高職院校學生生產安全倫理量表研究”(GAZY2022KYA01);2022年度廣西教育廳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安全類高職院校安全文化課‘立德、啟智、潤心三位一體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GXGZJG2022B016)

[作者簡介] 楊萍萍(1983—),女,廣西岑溪人,學士,廣西第一工業學校汽車電氣工程部講師,主要從事汽車檢測與維修安全技術教育等研究;蘭偉興(1984—),男,河北無極人,碩士,廣西安全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務科研處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從事職業安全健康教育等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3)24-0176-04[收稿日期] 2022-06-06

引言

我國安全生產基礎薄弱的現狀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傳統高危行業和消防領域安全風險隱患仍然突出,公眾風險防范意識、自救互救能力不足等問題比較突出[1]。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廣西壯族自治區2020年5月明確提出,學校應當把應急安全教育列入教學計劃,納入安全教育課內容,促進學校師生強化災難意識,養成安全行為習慣,提高師生應急防護意識和能力[2]。

面對新任務、新挑戰,各學校的安全教育工作雖然有課程、有計劃,但遠落后于時代要求。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教師教學理念、方法缺乏創新,以理論課、說教、灌輸為主,學生被動接受,實踐參與性不足;二是教材和教學內容浮于表面,思想深度不夠,缺乏價值引領,安全道德教育缺位、低效、低頻等情況較為普遍,鮮有將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融入安全教育課程中;三是教學過程中各自為政,各部門之間、專業課程及校企之間相互脫節,未能較好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同心同向的長效教育機制合力。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符合新時代應急安全管理需要,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應急安全青年人才,任務重大、使命光榮。

一、安全道德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具備良好安全道德的人,以安全利益共同體為信仰理念,踐行集體安全利益大于個人安全利益的安全行為準則,以實現共同安全為目標,秉持積極向上的安全應急行為價值觀。安全道德與個體安全認知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3]。良好的安全道德能夠促使個人由被動的管理安全轉變為主動的自主安全行為。要把好青年學生理想信念的“總開關”,抓好價值觀養成的“壓艙石”,推動學校扎實開展安全道德教育活動,努力培養更多對黨忠誠,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不負時代、不負韶華的優秀青年學生。

二、“課程安全”的建設目標

教師要加強安全道德、安全意識等方面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起安全利益共同體觀念,形成正確的安全道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要將道德與技能教育緊密結合,通過內因層面的引導教育,不斷增強學生對安全健康的獲得感,使學生的安全行為由“被動管理模式”向“主動執行模式”轉變,最終達到“主動學安全→個人安全→家人安全→集體安全”的良性循環,成為“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保護他人不受傷害”的新時代青年。

三、“課程安全”的建設路徑

(一)提升教師能力

系部是學校安全教育的主陣地,所有任課教師均是“課程安全”建設的主攻手,應努力提升教師“課程安全”授課的綜合素質。引導任課教師思路要活、視野要廣、思維要新、紀律要嚴、人格要正,著力建設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課程安全”教師隊伍。各專業應認真組建教學創新團隊,深入開展團隊研討提能力、團隊備課提質量、團隊培訓提素質、團隊協作提創新活動,整體提升授課教師的綜合業務能力和育人水平。

各系部應積極開展授課教師間的學術交流活動,建立健全培訓體系,定期對教師進行“課程安全”建設等方面的培訓,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經典著作導讀和安全道德、安全文化等安全教育理念方面的研學活動。各任課教師應加強個人專業學習主動性,提高備課質量。學校應積極整合政府、行業組織、企事業單位、兄弟院校、研究機構等優質資源,搭建平臺與橋梁,為教師與企事業之間交流、掛職鍛煉、企業實踐等提供便利支持,為其提供個性化、精細化、高水平、高效率的專業學習渠道,不斷拓寬教師“課程安全”的授課思路,提高教師與企業實際接軌的素質水平。

(二)革新教學內容

集中力量建設優質教學資源、設計教學內容,堅持價值性與知識性相統一、建設性與批判性相統一、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統一、主導性與主體性相統一、灌輸性與啟發性相統一、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統一,不斷增強課程教學過程中安全教育的親和力、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

課程涉及安全預防、應急救援、安全逃生、防災減災救災、安全道德、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安全科技等方面的內容,基于上述主題拓展的知識點也應被列為“課程安全”建設的授課內容,將其有機融入課程標準,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并落實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各系部應積極組織力量編寫各專業課程的教學輔助材料,編寫與統編教材相配套的教師參考書,以及疑難問題解析、教學案例解析、學生自學讀本等教學用書,組織編發相應教學活頁材料。教學內容應融入國家意識、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教育,以安全道德、誠信建設為切入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生命教育、個人品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安全利益共同體觀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拓展教學方法

鼓勵有條件的系部基于優質在線開放課程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如直播、易班、微信公眾號、B站、超星、微博等網絡平臺等)講授安全課程,實現線上與線下授課的有機結合,激發“課程安全”的課堂活力,增強學生的學習黏性。在全校范圍內定期遴選教學方法新、教學效果好、受學生歡迎的“課程安全”授課教師;開展教學公開課展示活動,對該類教學方法改革項目予以專項資助,強化教學質量導向;在評優評先、職稱評聘時,對教師予以相應傾斜,引導授課教師潛心從教、熱心從教。遴選優秀成果,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開展系部間的交流活動,把好經驗、好做法通過“送門服務”實現橫向交流,促進各系部、授課教師與先進典型對標對表、比學趕幫,不斷深入推動安全課程改革創新。

充分挖掘并拓展各種專業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各類課外學習資源平臺,努力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專業教育實踐活動,提高協同育人工作成效。如開展應急安全知識競賽、事故案例剖析交流會、特定場景下的應急演練、安全標語大賽、逃生競賽、應急安全相關主題辯論賽、應急安全協會、校內安全巡查隊、“三下鄉”社會實踐、第二課堂等[4]。定期邀請消防、應急管理、災害救援等行業領域專家學者為青年學生開展諸如專業知識講座、模擬演練或應急逃生體驗等[5]形式的教育活動,提高應急安全教育的社會實用性和針對性。

(四)營造安全氛圍

安全氛圍對個體安全行為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與安全行為存在顯著關系。良好的安全氛圍能促進個體的安全行為,安全氛圍越好,個體對工作生活質量的感知越高,越重視安全行為[6-7]。學校應強化教職工與學生共同學安全、做安全、保安全的校園安全氛圍建設,將其融入學?!笆笥恕保ㄕn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工作體系,引導師生做好自我安全管理,實現安全教育工作常態化,提升學校安全教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五)督查落實成效

完善配套制度,推動“課程安全”建設的落實。明確歸口部門,由其具體負責“課程安全”建設的相關管理工作。建立經費投入保障體系,按照工作推進的輕重緩急、成熟完善情況給予相應的經費支持,保障必需的課程開發、活頁教材編制、專業實踐平臺建設、宣傳物資發放等能夠及時落地。制定相應的監督檢查制度和激勵獎懲管理辦法,注重實效,獎勤罰懶,督促有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推動落實,對落實較好、做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對拖、等、推等執行差的部門和個人則給予批評處罰。

四、“課程安全”建設的實施效果

為了解廣西某學?!罢n程安全”建設的實施效果情況,筆者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了網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已開展基于安全道德的“課程安全”建設實踐活動院校的學生對學校安全教育效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其初步達到了預期效果,而未開展活動的院校學生具有較為強烈的“課程安全”訴求,如表1所示。

就基于安全道德的“課程安全”建設實踐活動而言,在安全道德維度的觀測指標上,總體而言,已開展活動院校在各年級學生的表現均優于未開展院校,并且學生的安全道德水平總體存在隨年級升高而降低的趨勢,即隨年齡的增長存在退化現象,但通過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男青年的退化現象,如表2所示。這說明,在校期間運用多種方式、途徑開展基于安全道德的“課程安全”協同育人活動,不僅可以抵制這種退化進程,而且還可促進學生安全道德認知水平的提高,使學生能夠主動開展安全準備工作,從而養成良好的自主安全行為習慣。

結語

開展安全教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符合新時代應急管理需要,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青年人才,是新時代青年教師應擔負起的光榮使命。開展以培養良好的安全道德為核心、“課程安全”建設為主線、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為基礎、革新教學內容與拓展教學方法為支撐、安全氛圍營造為輔助、強化督查為保障、提高應急防護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為落腳點的安全教育活動,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學生安全道德的退化進程,增強學生自主安全行為的獲得感。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的通知[EB/OL].(2022-02-14)[2022-04-23].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2/14/content_5673424.htm.

[2]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大力宣傳普及應急安全常識提高公眾應急防護意識和能力的決定[EB/OL].(2020-05-19)[2022-04-19].https://www.gxrd.gov.cn/html/art168411.html.

[3]蘭偉興,蔣建平,劉栩男.食品生產企業員工安全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安全,2022,43(1):53-58.

[4]李仲良,蘭偉興,許鐘尤.安全倫理融入高職安全教育的實踐路徑研究[J].教育現代化,2020,7(36):146-148.

[5]劉陽,柳文杰.定向運動體驗式教學與應急安全教育融合模式研究[J].體育學刊,2019,26(6):108-112.

[6]胡艷,許白龍.安全氛圍對安全行為影響的中介效應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4,24(2):132-137.

[7]梅強,張超,李雯,等.安全文化、安全氛圍與員工安全行為關系研究:基于高危行業中小企業的實證[J].系統管理學報,2017,26(2):277-286.

Practical Research on “Curriculum Safety” Construc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Safety Ethics

YANG Ping-ping1, LAN Wei-xing2

(1. Guang Xi Di Yi Gong Ye Xue Xiao, Nanning, Guangxi 530023, China; 2. 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afety Engineering, Nanning, Guangxi 5301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students independent safety habits, improve their 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emergency protection, educational practice ac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 of which cultivating safety ethics was the centr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was the guideline,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eachers was the base,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expand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were the studdle, building safety atmosphere was the auxiliary,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was the guarantee, improving the emergency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together with self-rescue and mutual-rescue ability were the foothol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ose reforming practice activities have achieved the expected goal and can inhibit the degradation process of students safety morality to some extent. All departments of the college shoul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make breakthroughs and innovations in concepts, resources as well as systems,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mergency safety education.

Key words: safety ethics; safety atmosphere; curriculum safety; safety education; educational practice

猜你喜歡
安全教育教學實踐
淺談初中校園安全教育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