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現代管理前沿”課程引導博士生選題的探索與實踐

2023-08-08 17:14萬巖王謙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24期
關鍵詞:課程創新管理科學教學改革

萬巖 王謙

[摘 要] 針對博士研究生專業背景多樣化、博士課程教學深度與廣度難以統一等問題,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博士論文選題為研究背景,從多研究方向啟發式教學、多對象交互式教學、多形式協同化教學、思政嵌入式教學的角度,探索了“現代管理前沿”課程引導博士生選題的路徑?!艾F代管理前沿”課程既能系統建設博士生管理科學的知識體系,又能增強博士生與學術領域的對話深度,對開拓博士生的選題思路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管理科學;課程創新;教學改革;博士選題

[基金項目] 2021年度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專業課程建設項目“現代管理學前沿”

[作者簡介] 萬 巖(1966—),女,上海人,博士,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研究;王 謙(1996—),男,陜西銅川人,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21級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數據挖掘與決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4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3)24-0082-04[收稿日期] 2022-04-11

一、博士生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管理科學是涉及管理學、數學、信息科學、社會科學與經濟學等學科的交叉領域,因此,管理科學領域既包括理工類學科的研究屬性,又含有社會學科的研究范式;既包含定量的研究方法,又含有定性的研究方法。作為管理科學領域中的重要分支,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是一門以管理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為基礎,借助數學語言、信息技術、科學范式對社會和工程項目中的相關管理問題進行預測、決策、優化及控制的綜合性學科。具體來說,管理科學與工程以系統論為思想基石,以優化理論、決策理論、統計理論、行為理論為支撐,利用運籌與管理、管理系統工程、決策理論與方法、數據科學與管理、管理心理學、博弈論等主要方法,重在研究工業工程、物流與供應鏈、金融工程、交通運輸、數字化平臺、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管理問題[1]。例如,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服務科學與運營管理、數據科學與智能決策、風險管理與智慧應急、數字經濟與金融科技、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

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教育,肩負著我國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是黨和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隨著國內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發展,博士的科研選題受到了學術界與管理界的高度重視。然而,如何確定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進而確定、優化在該方向的科研選題是高等教育研究者重點研究的課題,也是困擾眾多博士研究生及其導師的首要問題。博士科研選題必須面向學科的前沿和熱點研究問題,能夠反映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需求。因此,博士選題不僅要體現鮮明的時代特征,還應以管理學理論為導向,聚焦于國家、社會發展中的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實踐問題??偠灾?,研究選題是博士學位論文撰寫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選題的誕生初衷、工作思路對博士階段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彭笑菊等[2]曾指出中國與歐美國家博士培養制度的差異:一方面,由于制度原因,歐美國家的博士生擁有更多的科研選題機會,他們有更大可能從事符合個人理論基礎和研究興趣的課題,這更加有利于發揮博士研究生在課題研究中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另一方面,歐美國家的博士生培養環節與我國不同,歐美國家博士生沒有太多的課程考核壓力,可以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投入科學研究中。

現如今,國內的博士教學培養體系仍處于探索階段,以單一教師重復性、無差別授課方式為主,具有局限性。例如:由于博士生學科背景多樣化,因此教學深度與廣度難以統一[3]。對博士生而言,這些局限性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進一步導致課程學習與科研工作失衡。著名教育改革家威廉·馮·洪堡所提出的“教學與科研相統一”理念,可以在博士生培養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進一步探索博士生專業課程教學與科學研究的有機結合點,豐富博士生的專業知識體系,培養博士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對開拓博士研究生的選題思路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博士論文選題為背景,設計了多研究方向啟發式、多對象交互式、多形式協同化、思政嵌入式的教學理念,進而探索“現代管理前沿”課程引導博士生選題的路徑。從授課與選題角度出發,該課程對增強博士生與學術領域的對話深度,發揮博士生選題的自主性和靈活性,以及提升博士論文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從博士研究生培養質量角度出發,本課程可以培養博士生自主學習、自我教育、學思結合、學研統一的科研學習能力。此外,課程融合了思政元素,有助于幫助博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培養博士生的大局意識和愛國情懷,潛心探索未知、勇攀科學高峰的社會責任感與時代使命感,以及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

二、“現代管理前沿”課程教學改革意義

針對教學和學術意義而言,管理學相關課程的教學改革一直以來都是教育工作者的熱點研究問題。當前對管理學相關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大多集中在融合課程思政教育和本科管理學相關課程等方面,而對博士研究生的管理課程建設研究有待深入?!艾F代管理前沿”課程具有一定的知識系統性和學術前瞻性,旨在引導博士研究生系統了解、梳理、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發展前沿和研究熱點,包括前沿的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一方面,本課程能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體系,對博士研究生掌握管理科學理論和方法、跟蹤管理研究熱點、尋求最優的實際管理解決方案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本課程從多研究方向啟發、多對象交互式、多形式協同化等角度進行教學創新,旨在增強學生的學術對話深度,激發學生的學術興趣,循序漸進地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選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自我教育。

針對課程思政融合意義而言,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保?]因此,針對博士研究生的“現代管理前沿”課程,應打破長期以來課程思政教育與博士生科研選題相互隔絕的被動局面,將立德樹人貫徹高校課堂教學全過程中,同時引入中國管理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以提高學生的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與嚴謹求真的科學觀。本研究對于培養博士生的大局意識和愛國情懷,助力博士研究生的科研選題與課程思政融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現代管理前沿”課程教學改革路徑

(一)多研究方向啟發式教學

根據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優勢和特色,“現代管理前沿”課程在尊重課程建設規律的基礎上,針對以下研究方向的發展前沿和研究熱點進行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引領。其中,研究方向包括信息管理與知識管理、預測與決策分析、供應鏈與物流管理、工業工程與創新管理、商務數據挖掘、復雜決策系統、大數據分析、服務科學、工程管理等。目前,國內針對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博士生所開設的相關課程較多,例如“物流與運籌管理”“復雜科學管理”“風險投資管理”“管理信息系統專題”等,但是課程內容較為陳舊,教學形式較為傳統,往往是對教材內容的簡單概括和凝練,缺少對前沿管理方法理論的系統化梳理,缺乏對實際管理問題的深入分析與解讀。因此,“現代管理前沿”課程設計了多研究方向啟發的教學模式,旨在使博士研究生了解不同研究方向的現代管理科學知識,掌握具體研究方向的理論,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多研究方向啟發性教學是啟發學生進行自主性博士選題的基礎。一方面,教師可以鼓勵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博士生自由組合,進行小組協作討論,增強交叉學科間的融合創新[5];另一方面,有助于激發相同專業背景的博士生在不同研究方向上細化研究顆粒度,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在各自研究領域的對話深度。因此,在“現代管理前沿”課程的教學改革過程中,應緊跟國內外管理科學領域各研究方向的最新學術成果,動態更新已有的教學內容,讓博士生在掌握基礎管理理論的同時,把握各方向的最新學術動態,鼓勵博士生從多研究方向發散選題思維,激發學生以學科交叉的方式探索未知領域的熱情??偠灾?,各學科、各方向并非在學術領域孤立存在,因此,“現代管理前沿”課程應以多研究方向啟發式教學視角授課,既能滿足博士生學習管理知識的需求,又可開闊博士生的學術視野。

(二)多對象交互式教學

“現代管理前沿”課程堅持教書育人為第一目標,落實課堂教學第一責任人。同時,由于不同授課主體的教學方式、教學重點、教學方法、教學體系各不相同,因此本課程采用多對象交互式教學模式,將高資歷教授與青年教師相結合,聘請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優秀青年教師、骨干教師及校外專家,針對博士研究生進行專題講座和討論引導,旨在將多對象交互式教學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實現師生共同參與。此外,教師的專業水平、知識儲備、學術體系結構會影響授課效果,因此不同類型的教師與博士生進行交叉互動時,也會在授課過程中提升博士研究生的認知思維、邏輯分析能力和科研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師資隊伍主要面向四個專業方向,即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經濟學、公共管理。一方面,學院擬組織博士生導師和博士后介紹各自的課題研究,包括前沿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例如教育領域中的人機協同智能決策、人工智能驅動的財務管理創新、大數據背景下營銷管理模式創新、城市應急醫療資源協調優化策略等。另一方面,教師要拓寬知識傳授廣度,體現研究方向特色,確保課程的含金量與吸引力。例如,針對人工智能與財務管理相關背景的博士研究生,教師可通過該教學模式探討人工智能科技革命環境中的財務理論創新、財務轉型實踐和財務學科發展。

(三)多形式協同化教學

在專業課內容方面,“現代管理前沿”課程主要聚焦管理科學研究前沿。由于研究熱點始終處于動態變化中,因此,本課程進行專題講授、團隊研討、學術論壇、學生分享等多形式協同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幫助博士研究生認識和追蹤管理前沿理論和方法,提升研究生的學術素養與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具體而言,以專題講授為例,針對傳統管理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局限性:師生互動較少、授課效果欠佳等,“現代管理前沿”課程采取多形式協同化專題講授方式,以熱點學術問題為導向,設計深入淺出的講授分享模式,逐步引入管理前沿理論、方法、模型,依靠“提出問題—分析選題—建立課題”的教學框架幫助博士生理解科研選題的內在邏輯,進而提升博士生利用前沿管理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可適當引入熱門學術話題或重大實踐問題供博士生開展團隊研討,或邀請知名教授、青年學者、博士后針對其當前正在研究的課題開展學術論壇,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結合線上與線下教學模式,針對沒有條件參加線下授課的博士生,利用成熟的網絡授課平臺進行教學,以降低線下面對面授課的成本。同時,教師可將時間與精力集中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實際管理案例,面對面分析解讀管理理論知識,將復雜的理論、方法、模型細節及其數學公式和推導過程上傳至網絡平臺。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與自我教育,加強師生交流討論的頻率,改善師生間的關系,促進學生對“現代管理前沿”教學內容的理解吸收,促進博士生深入討論科研選題。

(四)思想政治嵌入式教學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校要培養勇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博士研究生,使其努力方向與黨和國家、社會事業發展需求一致。在“現代管理前沿”課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與課程內容無縫銜接,實現理論創新與應用實踐相結合,有助于鞏固博士研究生的價值觀,培養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認知能力。首先,本課程應堅持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在該課程各環節有機融入愛國、公正、和諧等理念,樹立博士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培養其大局意識和愛國情懷,啟發其潛心探索未知、勇攀科學高峰的社會責任感與時代使命感,樹立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其次,本課程旨在引入中國管理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以提高學生的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與嚴謹求實的科學觀;引導學生深入社會實踐,關注現實問題,培育學生經世濟民、誠信服務、德法兼修的職業素養。最后,本課程啟發學生從中國共產黨的重大政治判斷及現實的熱點管理問題中探索博士課題研究的生長點。其中,選題要體現鮮明的時代特征、管理問題導向和創新意識;基礎研究要密切跟蹤國內外學術發展和學科建設前沿動態,應用研究要立足于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需要,聚焦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6]。

結語

受“教學與科研相統一”理念的啟發,本文探索了博士生專業課程教學與科學研究的有機結合點,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博士論文選題為背景,設計了多研究方向啟發式、多對象交互式、多形式協同化、思想政治嵌入式等教學理念,進而探索了“現代管理前沿”課程引導博士生選題的路徑。首先,該課程能豐富學生的管理科學知識體系,對博士生跟蹤管理研究熱點、尋求最優的實際管理解決方案具有積極作用。其次,從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維度來看,該課程能夠引導并啟發學生從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及現實的社會問題熱點中,探索博士課題研究的生長點,對增強博士生與學術領域的對話深度,發揮博士生選題的自主性和靈活性,提升博士論文的學術質量和數量產出,以及全面提高博士生的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最后,本課程將立德樹人貫徹教學全過程,能夠幫助博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培養博士生的大局意識和愛國情懷,以及潛心科研、勇攀高峰的毅力,樹立博士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進而提升博士生的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吳杰,姬翔,余玉剛,等.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十四五”發展戰略研究:學科界定與保障政策[J].管理學報,2022,19(1):1-7.

[2]彭笑菊,曲建升.中國和歐美博士培養模式的比較[J].科學觀察,2022,17(1):30-37.

[3]賈劍波,陸佳,張夢杰.專業類高校博士研究生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視界,2021(18):10-11.

[4]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5]丁川,許曉彤,鹿應榮.多學科交叉融合視角下交通規劃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8(10):120-122.

[6]郭明,應益昕,馮潔,等.對國家重大科技創新方向選題的思考[J].科技中國,2022(2):27-31.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Guiding Doctoral Students to Select Topics with the Course “Frontiers of Modern Management”

WAN Yan, WANG Q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diversity backgrounds of doctoral students, inconsistency of teaching depth and breadth of doctoral courses, taking the topic selection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s i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ulti-research directions inspiration, multi-form collaborative teaching, and multi-object interactive teach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ath of guiding doctoral students to select topics with the course “Frontiers of Modern Management” . This course can not only systematically build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management science for doctoral students, but also enhance the cognitive depth between doctoral students and the academic field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the ideas of research topics for doctoral students.

Key words: management science; curriculum innovation; teaching reform; doctoral topic

猜你喜歡
課程創新管理科學教學改革
《中國醫療管理科學》征訂征稿啟事
基于就業能力提升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創新途徑探索
獨立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改革與創新
2015年《管理科學》總目錄
《現代管理科學》雜志理事會成員名單
《現代管理科學》雜志理事會成員名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