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教學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學發展探究

2023-08-10 19:25孫秀云
學周刊 2023年25期
關鍵詞:教學發展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

孫秀云

摘 要: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初中生物教學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僅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拓展了教與學的空間和范圍。所以,教師要以生活化教學理念為指導,密切生物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增強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和生物核心素養。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初中生物;教學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25-009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5.031

生物是一門研究生命現象和生物活動規律的學科,隨著生物學理論與方法的不斷發展,生物學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為人類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初中階段是學生系統學習生物知識的開始,學生所接觸到的生物知識都是經過實驗抽象、總結、概括出來的,對于思維能力尚不成熟的初中生來說,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困難。尤其是隨著教學的深入和知識難度的增加,初中生逐漸失去了生物學習的熱情。為了改變以上情況,教師可以用生活化教學理念指導教學實踐,加強生物學習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生物知識,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生物知識,拉近生物與學生的距離,實現生物課堂向生活空間的有效延伸,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本文筆者先分析初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再闡述生活化教學理念下生物教學發展策略。

一、初中生物教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學習興趣不足

生物是一門抽象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很多理論知識是學生看不見、摸不著的,增加了學習的難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挫是在所難免的。如果學生不會自我調控,很容易產生學習的挫敗感,降低生物學習的興趣。另外,很多學生對生物存在錯誤的認知,認為它是一門副科,不需要重點學習,只要在考試之前背背相關的理論、刷刷題就可以了,沒有認識到生物學習的價值和意義。另外,部分學生家長給學生傳遞了錯誤的思想,家長只關注語數外的成績,缺乏對生物學科的重視,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低,阻礙了知識、能力與素養的全面提升。

(二)教學方式缺乏創新

教學方式選取是否得當對課堂教學效果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很多教師仍把提高學習成績作為教學的出發點與歸宿,采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照本宣科、平鋪直敘、泛泛而談,教學語言單調無趣,教學方式缺乏創新,特別是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運用不夠充分,導致課堂教學氣氛沉悶,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有一些生物教師忽視與學生的互動,學生整堂課都處于被動狀態,根本沒有發言的機會,導致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意識,主體作用得不到發揮,無法體驗到生物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內容脫離生活

教材是生物知識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師開展生物教學的核心,在生物教學發展和學生科學素養培養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教材作為基礎性的教學資源,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很多教師都是嚴格按照教材的編排形式進行教學,先從生物概念入手,然后再和學生一起討論概念的得出、一般生物規律的獲得,最后介紹生物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教學內容缺乏變通。有些教學內容已經陳舊,缺少時代氣息,但是教師并沒有做出拓展和延伸,助長了學生的厭學情緒。還有些教學內容距離學生生活實際較為遙遠,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感性認識和生活經驗的支持,很難理解相關內容。

二、生活化教學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學發展策略

(一)構建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新課程背景下,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已經過時,現在的初中生物教學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要目標,更加注重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鍛煉。為此,教師要樹立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加強生物教學與學生生活及現代社會的聯系,在尊重學生認知規律的前提下,結合教學內容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用強烈的生活氣息點燃學生追求生物知識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教師需要確保生活情境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讓學生在情境中積極進取,激發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全面提高創新能力和思維拓展能力。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利用圖片、視頻、音頻等形式為學生展示與生物知識相關的生活現象、生活場景、生活事物等,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為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喚起學生對自己生活經歷的回顧。學生對于自己熟悉的事物會產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更加主動地去探究,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生物現象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教師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把與生物有關的生活熱點問題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作為課堂教學導入或教學素材的補充,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生活的關注,培養社會責任意識。教師還可以把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實物帶入到課堂上,作為生物教具供學生觀察和操作,利用實物展臺將其進行放大,讓學生進行詳細和全面的觀察,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其更加真實地感受到生物知識在生活中的存在。此外,很多俗語和古詩詞中也蘊含著豐富的生物知識,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將學生熟悉的俗語或古詩詞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從生物學科的角度對其進行重新解讀,一方面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效率,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降低生物知識的難度,實現多學科的融合教育。

(二)結合生活實際,激活教材內容

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第一手資料,具有較強的導向作用。但是教材并不是萬能的,受篇幅的限制,有很多生物知識在教材中的講解并不是很詳細,有些知識只是簡單描述,要想深入地掌握,還需要師生進一步研究和挖掘。為了更好地發揮教材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教師要結合生活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創造性的利用,使課堂教學內容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初中生物涉及的概念繁多,知識點很雜,涵蓋的領域也十分廣泛,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對教材知識結構的優化,學生只是囫圇吞棗和死記硬背,那么獲得的生物知識只能是支離破碎的,難以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導致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出現思考不周全的現象。為此,教師可以根據知識間的聯系對教材內容進行整理與重組,使知識的編排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幫助學生構建條理化和網絡化的知識體系。學生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時就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取有關信息,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靈活運用生物知識。教師還可以根據社會生活發展實際,對教材中的一些案例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變,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生活的素材替換,引導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感知生物知識,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生物屬于自然學科的范疇,而在自然學科領域中,不同學科知識是相互滲透、相互聯系的。教師要結合生物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實際,拓寬教學思維,除了從生物學的角度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外,還要和學生一起從物理、化學、數學等角度來解釋生物現象和生命本質,拓寬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能力的學校還可以編制具有個性特點的校本生物教材,將生物知識進一步細化和整合,實現新舊知識的有效銜接,從而讓學生學習起來更輕松,凸顯出生物教學的魅力。

(三)優化作業設計,培養應用意識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延伸,也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培養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在以往的生物作業設計中,教師往往是以知識鞏固為主要目的,依據考試大綱設計作業內容,讓學生沉浸在題海之中。而且作業形式以紙筆作業為主,實踐性和操作性的作業設計不足,學生在作業完成中感受不到生物學習的快樂,打擊了學習的主動性。為此,教師要及時轉變思路,布置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作業內容,讓學生在生活化的作業中了解生活、觀察生活,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以前很多學生都不重視生物作業,存在抄襲或者不完成作業的現象,這需要引起教師的重視,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獲取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對癥下藥。

在設計作業題目時,教師可以把生物知識點和考查內容融入生活背景之中,設計具有生活氣息的題目,讓學生發現生物知識就在自己身邊,養成用生物角度來看待生活問題的習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設計更為直接的作業內容,通過文字描述或利用多媒體呈現生活中的生物現象,并讓學生根據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與解釋,讓生物回歸生活,培養學生用生物學觀點看待生活的能力。對于生活經驗不豐富的初中生來說,很多生物知識是遙遠的、陌生的,學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效果,教師可以布置前置性的作業,鼓勵學生通過網絡、書籍、報刊等途徑去搜集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增進學生對新知的了解,做好課前預習,這樣學生在課堂聽講時就可以更具針對性和目的性。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設計觀察類和實踐類的作業,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觀察生物的習性,用實驗驗證課堂上學到的生物結論,通過親身實踐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受生物知識的存在和形成過程,深化學生的生物品質。同時,教師要加強對生物作業的檢查和批改時效,幫助學生找到改進的方式,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實現共同進步。

(四)開發生活資源,創新實驗教學

生物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一門學科,大部分的生物知識都來源于實驗。實驗是初中生物教學不可缺少的內容,它是教師開展有效教學的一種手段,也是學生獲取生物知識的重要途徑。傳統的實驗教學以教材為主,實驗內容和實驗方式都是固定的,存在明顯的教條主義,限制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而在生活化教學理念下,教師可以利用實驗教學的特殊性,在生物學習和社會生活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將生活知識源源不斷地注入生物實驗教學中,打造生活化的實驗課堂。

實驗儀器是開展實驗教學的前提與基礎。在倡導綠色環保的今天,教師要對傳統實驗教學進行創新,充分發揮生活資源的作用,把一些廢舊不用的生活物品應用到實驗教學中,比如可以用喝茶的玻璃杯替代燒杯、用飲料瓶制作簡易漏斗、用筷子充當攪拌棒等,這些物品不僅簡單易得,而且在生活中經常見到和使用,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變廢為寶,節約實驗成本,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生物實驗離不開實驗試劑的使用,除了實驗室中的試劑外,教師還要積極開發生活中的“試劑”,比如可以用紅藥水和紫藥水作為實驗中的染色劑、用白酒做消毒試劑、用食用油做液封劑等。把這些生活中常用的調料和藥水應用到實驗教學中,不僅節省了實驗室試劑的使用量,還為實驗課堂增加了趣味,調動了學生在生活中探究知識的思維。生物實驗需要豐富的實驗材料,現實生活中的很多生物體,如動物、植物、真菌等都可以作為實驗材料應用到實驗教學中。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到生活中去發掘實驗素材,通過對生活事物的研究,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物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五)組織生活實踐,豐富學習體驗

生物教學與現實生活相脫節是制約生物教學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生活化教學理念下,教師要樹立起“大課堂”教學觀,把課堂教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從而打破傳統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拓展生物學習空間,在生活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但是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有些學生不愿意參與實踐活動,他們的生物能力弱,但是在活動中受到教師和學生的嘲笑,導致實踐活動效果不理想。在新時期,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號召全體學生紛紛行動起來,通過先進帶后進或者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內容豐富、意義深刻的生活活動,在生物知識的海洋中盡情地遨游。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生物資源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類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網絡搜索、走訪調查等方式,對周圍的生活環境、生物物種構成、物種分布等進行調查了解,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設計調查方案、搜集相關數據、整理調查信息、撰寫調查報告等,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與生物有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教師要組織學生深入生活當中開展農作物種植、動物飼養、花木養殖等實踐活動,把平常學到的生物知識應用到實踐操作當中,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生物技能的掌握。教師可以利用節假日的時間組織學生到田間地頭,通過與農民、農業技師的真誠交流,學習傳統勞動技術,掌握基本的生物研究方法,為進一步學習生物打牢基礎。學??梢蚤_展形式多樣的研學活動,帶領學生到各類生物企業中參觀,與企業人員面對面的溝通,增長學生的見識和實踐技能,提高生物科學素養。

三、結語

總之,教育教學不只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也是一種健康、充滿智慧的生活,只有讓教育教學回歸生活,才能達到育人的目的。初中生物教師要樹立起生活化的教學理念,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把生物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營造富有生活氣息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從而使生物教學走上生活化的道路,讓學生從生物課堂上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謝華興.生活化教學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上),2011(10).

[2] 趙晴.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3).

[3] 馬麗.淺析如何將生活化教學引入初中生物課堂[J].人物畫報(下旬刊),2020(2).

[4] 馬雁.基于生活化教學的初中生物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34).

[責任編輯 胡雅君]

猜你喜歡
教學發展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
論高校音樂作曲理論課程教學未來發展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探究青少年籃球運動教學的發展
探究青少年籃球運動教學的發展
如何推動中等職業學校藥劑教學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