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鵑鳥意象的審美心理解讀

2023-08-10 08:50楊麗紅
藝術科技 2023年16期
關鍵詞:審美

摘要:“意象”是中國傳統美學的一個核心概念,特點是“情景交融”。所謂“情”,乃人人皆有的感情;所謂“景”,即外在于人的客觀自然物。杜鵑鳥意象作為文學史上一個重要的表意符號,在發展上,有落寞期,也有繁榮期,并且在各個朝代的作家筆下不斷獲得新的內涵。綜合看來,杜鵑鳥意象的情感內涵主要與杜鵑鳥的客觀屬性和創作主體的社會屬性相關。首先,作為一種鳥禽,杜鵑鳥在暮春時節開始啼叫,這就使杜鵑鳥意象在情感內涵上有對時間流逝的慨嘆,也有對美好事物逝去的嘆息。其次,人是社會的產物,文學史上自漢代起便有望帝化鵑的傳說,望帝無奈去國,化為杜鵑鳥日夜在林間啼哭,直至吐血,傳說之悲賦予了杜鵑鳥羈旅漂泊的哀傷。杜鵑鳥的悲慨美和西方的悲劇美都是帶有悲情色彩的美學范疇,但杜鵑鳥的悲慨美產生于物我同一的意境中,帶給讀者的是余味悠長的審美體驗,杜鵑鳥意象所含的悲情也不至于使接受者情感破裂,接受者的情感還是處于和諧狀態。杜鵑鳥意象之所以形成穩定的悲慨美,一是緣于集體記憶的傳續,二是緣于杜鵑鳥形象與審美主體的心理異質同構。文章試梳理杜鵑鳥意象的歷史淵源、情感內涵以及杜鵑鳥意象所體現的悲慨美與西方悲劇美的不同,探究杜鵑鳥意象悲慨美形成的原因,以期加深讀者對這一審美意象的理解。

關鍵詞:杜鵑鳥意象;審美;悲慨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16-00-03

從朱光潛、宗白華到葉朗等,現當代著名美學家都很看重“意象”,葉朗甚至明確提出了“美在意象”的說法,由此可見“意象”對研究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的重要性。杜鵑鳥是我國古代詩詞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意象。望帝傳說在不同朝代傳播的過程中,有了越來越多的悲劇性意味,或寄托羈旅之愁,或寄托亡國之恨,又或是寄托傷春之悲,杜鵑鳥意象也由此成為詩詞創作者抒發感傷情緒的不二選擇。

1 杜鵑鳥意象的情感內涵與悲慨美

先秦時期,杜鵑鳥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名稱,也沒有指涉什么深刻的意味,人們只是注意到了杜鵑鳥在暮春時節啼叫的習性。杜鵑鳥作為文學意象最早出現在《詩經》中,這時的杜鵑鳥并沒有什么情感意蘊或象征義。如《曹風·鸤鳩》:“鸤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睗h魏晉南北朝時期,杜鵑鳥意象的內涵處于發展期,這一時期的杜鵑鳥與望帝傳說聯系起來,望帝去國的無奈和巴蜀人民對望帝失國的悲痛,這些哀怨的感情都寄托到了杜鵑鳥上。左思《蜀都賦》中有言:“碧出萇弘之血,鳥生杜宇之魄。妄變化而非常,羌見偉于疇昔?!碧扑螘r期,詩和詞都呈爆發狀態,杜鵑鳥意象在這一時期不僅獲得了一些新的內涵,還頻頻出現且內涵豐富多樣。杜鵑的舌頭呈鮮紅色,張口鳴叫時,若口中吐血,引得唐人發揮自己的浪漫主義精神,認為杜鵑鳥必定有冤情,才會悲啼到吐血的地步。經典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彼未绕涫悄纤螘r期,經歷過家國淪落的詞人們對杜鵑鳥意象可謂非常青睞。杜鵑鳥在南宋詞中多表達了詞人亡國后的悲痛。南宋張炎的《高陽臺·西湖春感》有言:“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痹髑鍟r期,由于敘事性文學的崛起,因此杜鵑鳥意象遭到了冷落,只有寥寥幾處。如元曲作家曾瑞的《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閨中聞杜鵑》:“無情杜宇閑淘氣,頭直上耳根底,聲聲聒得人心碎。你怎知,我就里,愁無際?”

意象由“意”和“象”組成,《周易·系辭上》有言:“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边@是最早的關于“意”與“象”之關系的論述?!跋蟆笨衫斫鉃槲锏男蜗蠡蛘吒行孕问?,是為了主體表情達意的需要而存在的,“意”是人之意,與人的社會屬性(民族性與時代性)相關?!跋蟆辈⒉恢皇窍麡O地接受“意”的灌注,也會反過來影響“意”,也就是朱光潛先生所說的移情作用的雙向運動。杜鵑鳥意象雖然是一個開放的表意空間,但是由于杜鵑鳥的客觀屬性和創作主體的社會屬性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因此可以對杜鵑鳥的內涵作如下分類。

杜鵑鳥一般在暮春時節啼叫,可以說是春天接近尾聲的信號。春天是充滿生機的季節,也是播種希望的季節,萬物重新開始生長,一切似乎都還來得及,但杜鵑的鳴叫打破了人們的幻想,人生的美好時光匆匆而過,生命也還沒有充分綻放。因此,杜鵑鳥常出現在文學作品中,提醒人們春天或者美好的事物即將消逝,以此起到一種警示作用。

1.1 催耕

杜鵑鳥又叫布谷鳥,布谷,顧名思義就是播種谷物的意思。從我國古代開始,人們聽到布谷鳥的叫聲就知道要抓緊耕種了,布谷鳥的叫聲也有了催耕之意。很多文人對此都有描繪,如李白的《贈從弟冽》:“日出布谷鳴,田家擁鋤犁?!?/p>

1.2 傷春

人們在陣陣杜鵑鳥聲中或覺察到春的存在或得知春意闌珊,心中不免想到自己,想到自己壯志未酬,想到時光流逝,一種悲慨之情油然而生。杜甫的《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他日辭神女,傷春怯杜鵑?!眰褐伺侣牭蕉霹N啼,本就因為春天的美好不能久留而煩憂,杜鵑鳥的啼叫讓那份擔憂變成了現實,因此傷春之心更濃烈了。南宋朱淑真的《傷春》:“覽鏡驚容卻自嫌,逢春長是病厭厭。吹花弄粉新來懶,惹恨供愁近日添。生怕子規聲到耳,苦羞雙燕語穿簾。眉頭眼底無他事,須信離情一味嚴?!痹~人心中有愁悶之事,對自己的容顏都起了嫌棄之意,此時杜鵑鳥暗示的春意與詞人的頹喪形成對比,只會讓她感到心驚。

除了提醒時令外,杜鵑鳥意象還凝結著文人的家國之思。杜鵑鳥的悲情主要來自望帝傳說,望帝禪位去國變成杜鵑鳥在林間哀啼、蜀中人民聞杜鵑鳥聲而悲望帝,這些傳說中的細節讓杜鵑鳥蒙上了悲傷的面紗,這悲傷的面紗上交織著人們對家國難舍難分的感情。

1.3 游子思鄉

有人從杜鵑鳥聲中聽出了催農布谷,有人則聽出了“不如歸去”。自唐代起,杜鵑鳥就成了文人在外游歷時訴說思鄉之情的媒介。

“杜鵑飛入巖下叢,夜叫思歸山月中?!保赝ン蕖跺\城曲·蜀山攢黛留晴雪》)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保ɡ畎住缎且姸霹N花》)

“縱忘卻歸期,千山未必無杜鵑?!保◤堁住稇浥f游》)

第一首是溫庭筠為絲織女工而寫,女工們為謀生而遠離故鄉去蜀地,蜀地高險的地勢像監獄一樣將女工們困住,杜鵑的勸歸聲更加重了她們的無奈。第二首是詩人李白的心意自書,李白出生于蜀地,彼時正寓居宣城,宣城的杜鵑花讓他想起了家鄉的杜鵑鳥,其實也就是起了思鄉之情。第三首,詞人先是細數與友人的美好過往,再將之與友人現在的形單影只作對比,最后圖窮匕見,以杜鵑之鳴勸友人思歸。

1.4 離人送別

送別詩中用杜鵑鳥作為意象,還未分別就已斷腸。依依惜別的人們聽到杜鵑鳥的叫聲,心中的離愁更加深重,世人皆知柳永的離別詞《雨霖鈴·寒蟬凄切》,他的另一首送別詞《安公子·遠岸收殘雨》也十分令人動容?!坝位鲁闪b旅。短檣吟倚閑凝佇。萬水千山迷遠近,想鄉關何處。自別后、風亭月榭孤歡聚。剛斷腸、惹得離情苦。聽杜宇聲聲,勸人不如歸去?!眲倓偨洑v離別之痛,歸期自是難以預計,杜鵑的鳴叫更加重了詞人心中的離愁。

1.5 亡國之悲

朝代更迭之際,無數人流離失所,正所謂“情動于中而形于言”,作為喪家流落的望帝的化身且叫聲凄厲的杜鵑鳥就成了他們筆下的常見意象。寓居在他鄉的文人常常借杜鵑來訴說自己的亡國之悲。宋代朱敦儒的《臨江仙·直自鳳凰城破后》中有:“月解重圓星解聚,如何不見人歸?今春還聽杜鵑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边@首詞為朱敦儒在北宋靖康之難后所作,故國已丟失多年,失散的親人也重逢無期。日復一日,詞人就像那杜鵑一樣徒勞地悲啼,此情何其悲慨。

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的第十九品對“悲慨”是這樣描述的:“大風卷水,林木為摧。意苦若死,招憩不來。百歲如流,富貴冷灰。大道日往,若為雄才。壯士拂劍,浩然彌哀。蕭蕭落葉,漏雨蒼苔?!边@首詩以景物起興,大風卷起波浪,林中的樹木都被摧毀了,詩人先將大自然的殘酷呈現在讀者面前。接著中間穿插對世間事的慨嘆,“我”的心靈感到深深的絕望,想要尋求慰藉都不能夠遂愿。人生短暫,年命如流,富貴榮華亦是轉瞬即逝。世道漸衰,誰還能成為雄才。壯士默默地擦拭自己的寶劍,心中遠大的志向只會讓內心更加悲傷。最后又以寫景結尾,詩人心中的悲既像秋天的落葉滿地飄零,又像雨滴蒼苔繁多而綿長。人世的滄桑變化與自然的榮枯相呼應,顯示出中國古代人與自然相對應的美學觀。綜合觀之,整首詩充斥著對既成事實悲傷而又無可奈何的情感意味。由此觀之,我們可以將司空圖所言之悲慨理解為悲傷慨嘆之意,人由于自身或者外在的局限而無法達到人生理想,沖不破塵網,只能黯然神傷,內心充滿哀怨。

杜鵑鳥意象的悲慨美和西方的悲劇美都是帶有悲情色彩的美學范疇,兩者又存在差異。首先,就美感產生的方式而言,杜鵑鳥經過創作主體的情感投射與創造性想象,早已不是只具有客觀屬性的鳥禽,創作主體在創作時,其實已然變成了杜鵑鳥,進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悲傷而啼叫的不知是杜鵑鳥還是創作主體。反觀悲劇美則不同,“命運是悲劇意象世界的意蘊的核心。當作為個體的人所不能支配的力量(命運)所造成的災難卻要由他來承擔責任,這就構成了悲劇”[1]。古希臘悲劇大多是命運悲劇,其悲劇性建立在主客二分的思維上,產生于好人對惡意捉弄人的命運進行的雖無用但堅定的對抗中。

其次,從對審美接受者的情感沖擊來看,審美接受者對杜鵑鳥意象的悲慨情感,會因為有同理心而引起情感波動,但這種情感波動太小,不足以引起審美接受者對自己產生擔憂之情,其情感總體來說仍處于和諧狀態。悲劇的主體與客體則始終處于矛盾對抗狀態,悲劇主體明知自己的命運歸宿,還是不信命地像一個斗士般與命運持續戰斗,在苦難與榮耀之間來回,直至命運向他發起最后的攻擊。悲劇接受者在觀看悲劇時,全身心地沉浸其中,看著阿喀琉斯英勇的戰無不勝和俄狄浦斯的敢于與命運作斗爭,正對他們表示由衷的贊賞時,突然間阿喀琉斯之踵被射中,英雄被毀滅,審美接受者會因此捶胸頓足,情感因遭受巨大的沖擊而破裂。

2 杜鵑鳥意象悲慨美的成因

杜鵑鳥意象歷經多個朝代,為何能呈現穩定的悲慨美?唐代元稹有佳句“墻上杜鵑鳥,又作思歸鳴”,宋代李處全有“好個江南風景,杜鵑猶自催歸”,身處不同朝代的兩人都將杜鵑鳥與“催歸”聯系在一起。筆者認為這是因為雖然時代不一樣,但生存的土地是一樣的,而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都是華夏民族的一員,由于有著同樣的身份認同,因此人們才會學習這片土地上產生的文化,由此形成一種集體記憶,“這些集體記憶由社會精英提供,并借由種種媒體(如報紙書刊、歷史文物館、紀念碑、歷史教育等)傳播,以強化人群間的根本感情”[2]。這也是望帝傳說在各個朝代的典籍中都能找到的原因。

同時,可以用格式塔完形心理學美學來解釋。格式塔完形心理學美學是當代西方從心理學角度研究美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流派。格式塔是德文的音譯,英文可譯為“形式”“形狀”,中文意譯則強調其整體性,譯為“完形”,這里的“完形”不是客體的本有屬性,而是經由人的知覺活動組織而成的經驗中的整體。格式塔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心理過程與外在世界的物理過程都具有“格式塔”性,兩者在結構形式上是相同的。阿恩海姆借此將格式塔完形理論運用到了美學研究中?!鞍⒍骱D氛J為,美感主要是一種情感活動,而情感是由大腦中一定的張力式樣決定的。具體來說就是,在一定的刺激物的作用下,大腦皮層中就產生一定的生理電反應,也即產生一定的大腦張力式樣;而在這一定的大腦張力式樣的作用下,就產生相應的情感活動,引起人的一定的情感體驗?!保?]異質同構說反映在創作領域,就意味著創作主體可以為了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而去尋找能引起這種情感的對應的刺激物,由于物的外表與人的內在心理存在相同的力的樣式,因此物與我可以共通,物可以激起人的某種特定情感,當物我相融就構成了意象,這意象便指涉一種情感內涵。杜鵑鳥是杜鵑科鳥類的通稱,我國常見的有大杜鵑、三聲杜鵑和四聲杜鵑,部分杜鵑鳥的口腔上皮和舌頭是紅色的,古人因此得出杜鵑啼血之說。杜鵑鳥具有哀傷意味經歷了“知覺刺激—生理想象—心理情感”的過程:杜鵑鳥在啼叫時,口中的那一抹鮮紅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這種沖擊到達人類的大腦,大腦就開始想象,想象杜鵑鳥是因為啼叫太久以致口吐鮮血,進而將杜鵑鳥聯想成人,在那一瞬間,審美者仿佛變成了杜鵑鳥,于是人就產生了哀傷的情感。

3 結語

意象是研究中國古代詩詞美學的重要窗口,杜鵑鳥意象作為一種極具悲情色彩的意象,分析其情感內涵的來源和所屬美學范疇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體悟詩詞創作者的內心世界,得到物我同一的審美體驗。時隔百年甚至上千年,我們仍能通過杜鵑鳥意象感受到古人的哀傷,這種哀傷不斷引發后人共鳴,詩詞也因此余韻悠長,耐人尋味。

參考文獻:

[1] 葉朗.美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345.

[2]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32.

[3] 金開誠.文藝心理學術語詳解辭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292.

作者簡介:楊麗紅(1996—),女,貴州銅仁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文藝學。

猜你喜歡
審美
“詩意地棲居”與“看上去很美”
《閑情偶寄》中的中國女性之美
淺談羌族舞蹈“莎朗”的風格特征
發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