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院校數智化財務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2023-08-10 15:16沈波朱琳
科教導刊 2023年7期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模式

沈波 朱琳

摘要 數智化時代的到來對財務人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內的本科院校也順應時代的發展,加快了數智化財務人才培育的探索。文章從數智化時代非金融企業財務崗位的需求出發,分析了數智化財務人才需具備的能力,提出了現階段數智化財務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院校;數智化財務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3.7.012

近年來,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的不斷成型、發展,“數字化企業”正加速向“數智化企業”演進,財務領域相應的也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大量重復性、低附加值的傳統會計工作將由財務機器人完成,財務人員的工作將向綜合管理、戰略決策等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因此,國內的本科院校也應該順應企業數智化發展對財務人才的新要求,加快對數智化財務人才培養的探索。

1數智化時代財務人才崗位的需求

數智化時代的到來正在改變財務人員工作崗位的職責要求,參考王化成教授在《數智時代的財會人才需求與教育變革》報告中的內容,當前非金融企業財務崗位的需求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是智能財務核算師,這類財務人員仍屬于傳統財務工作崗位,但需運用計算機和大數據系統開展會計核算工作。二是智能財務運營師,這類財務人員需深入業務一線,了解企業從采購到生產再到銷售的各項主體的運行狀況,全程參與事前交易定價決策、事中業務跟蹤和事后報表記錄,能進行成本動因分析,真正發揮財務協同的作用,幫助企業提高經濟效益。三是智能財務工程師,這類財務人員不僅需具備財務領域的專業知識,還需會用Python等數字化工具,更能使用編程語言負責算法和智能軟件的設計,他們工作的內容可以說是從“敲數字”轉向了“敲代碼”。四是智能財務規劃師,這類財務人員除了會用、善用財務數據外,還能夠從這些數據中提煉出有用的信息,挖掘出數據的價值外,還關注企業內外部的各種非財務數據,能輔助領導進行戰略決策[1]。

2數智化財務人才需具備的能力

隨著數智化時代財務人才崗位需求的轉變,財務人員也需適應新時代發展,向既懂財務又懂業務和技術的復合型財務人才轉型升級。高等院校作為財務人才的培養基地,應緊跟新時代發展的步伐,積極探索數智化時代財務人才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輸出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數智化財務人才[2]。

數智化財務人才應具備的能力包括:第一,財會專業核心能力。數智化時代的到來,使得記賬、編制報表等會計核算工作從原來的手工作業轉變成由財務機器人掃描原始單據自動生成,但是原始的票據整理、后續的數據分析以及智能軟件的設計等都需要掌握一定財會專業核心知識的人員完成。第二,業務分析協同能力。隨著企業的業財一體化,財務人員需深入生產一線,熟悉企業的市場環境和生產流程,充分掌握非財務信息,再通過專業知識的運用,將各個環節的業務進行合理分解,找出業務中的增值作業和不增值作業,幫助企業提高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財務人員只有在緊密結合業務活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財務協同作用,帶動企業管理變革,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增值服務。第三,數據分析處理能力。財務人員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設備的基本維護技能,而且還要能熟練應用智能財務軟件,對龐大復雜的數據信息進行深入分析判斷,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賦予這些數據實際的價值。高端財務人才還要學會一些計算機方面的算法和智能財務模塊設計,以成為滿足社會需求的高層次復合型財務人才。第四,其他能力,包括學習能力、溝通能力、管理能力、戰略思維能力等。這些能力讓財務人員能更快地吸收新的知識與技能,更易獲得管理層和公司相關員工的認同并高標準完成財務管理工作,以及具備全局性管理視野,充分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協助管理者正確判斷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推動企業的全面發展。

綜上,數智化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財會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要培養多學科融合交叉的復合型、應用型財務人才,向企業輸送的學生不僅要精財務,還要懂業務、善技術、會決策。

3現階段數智化財務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企業正進行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變革,應用型本科院校對財務人才的培養目標也正向兼具財會專業知識和數智技術的復合型人才轉變,以適應財務實務領域的數智化變革。但目前,國內應用型本科院校對數智化財務人才的培養尚處于摸索階段,培養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3.1教學環節尚未有效融入智能財務

目前,許多開設數智化財會專業的高校在課程體系中都增加了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相關課程,但未達到與財會專業類課程深度融合的目標。在理論課程方面,教學內容的設計缺乏業務財務技術整體性意識,仍然保留在傳統的財會內容講授上,未能將企業資本流、信息流和物流之間的內在關聯傳遞給學生,不利于學生業財融合意識和數智化思維的建立。在實訓課程方面,一些高校通過仿真模擬環境解決財務業務技術一體化問題,但從實訓內容來看,學生所接觸到的實訓案例大多是虛構出來的,操作僅停留在角色流轉的層面,不重視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的結合,更缺乏包含資本流、信息流和物流融合案例的訓練,使得學生僅成了傳統數據的加工者,未帶來數智化思維方式上的轉變和為企業提供價值增值的導向。

3.2課堂教學模式仍然比較傳統守舊

在智慧經濟、智慧教育的今天,教學手段仍以多媒體教學為主,智能模擬教學演示如AR技術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并沒有被廣泛運用,加上大部分教師只是從理論上了解智能財務的發展方向,導致學生對行業相關知識的了解停留在表面,在深入學習大數據分析、智能財務類課程時學生普遍感覺難度大,也無法體會智能財務對財務領域的影響。傳統守舊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增強學生的數智思維、決策能力等,不利于推動學生數智化財務應用能力的提升,也不能滿足企業對數智化財務人才的需求。

3.3缺乏懂業務、善技術的復合型師資

當前,大多數高校財會專業教師具備財會專業知識背景,但沒有足夠的大數據信息應用技能,因此兼具財會專業能力和數智應用技術的復合型教師很少。此外,部分教師由于對財務實務工作的操作流程、工作內容缺乏真實的了解,也未參與過企業一線工作,無法將業務與財務有機融合,造成這些教師教學中大多引用教科書上的實例,很少能及時地將實務領域發生的最新案例真實完整地呈現給學生,使得學生無法了解最新的經濟形勢、行業動態、大數據人工智能發展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導致培養的財務人才在知識的廣度、專業的深度、視野的寬度、能力的強度等方面不能適應智能財務時代的客觀需求。因此,現在各高校亟需一批既懂財務、又懂業務和數智技術的復合型教師。

4應用型本科院校數智化財務人才培養的建議

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結合當前時代的變革、崗位的轉型,培養能滿足社會、企業需求的數智化財務人才。

4.1加強與其他學科的深度融合,合理重組教學內容

應用型本科院校財會專業的教學目標應緊跟財務崗位人才能力的最新要求,加強與其他學科的深度融合。如增加智能財務實訓類課程,使學生掌握各類數據管理平臺和智能終端系統設備的基本維護,更能真正掌握如何使用數智技術工具來收集數據信息、分析數據和解讀數據;再如增加智能財務類課程的學時,通過財務工作與數智技術相交融課程的深入學習,使學生建立業財融合意識和數智化思維,也能為學生將來成為高級財務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時,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數智化財務人才培養過程中也要對原有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重組。一是簡化會計核算的內容,增加智能信息化賬務處理技能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數智化思維。二是充分融合財會專業知識和實際業務操作,對教學案例進行多角度、多層次、跨學科的解讀和講授,減少教學案例與企業實務之間的差距,讓學生全面了解最新的智能財務運用情況,建立業財融合意識和數智財務的思維。三是優化實訓教學內容,專業課教師可以和軟件開發人員共同研討實訓內容,制訂教學方案、任務等,并結合企業真實數據和案例情節設計綜合性較強的數智化財會類案例庫,讓學生真實體驗公司運作,全面了解企業業務流程,同時通過使用智能化平臺如財務云等,加強學生的操作技能。

4.2積極創新教學思維模式,探索新的教學方式

為確保數智化財務人才的有效培養,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師首先應建立“業財一體”的教學思維,將數智技術與專業課的教學進行有效融合,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打破財務和業務之間的界限,引導學生將業務思維與財務思維加以結合,培養與實際崗位要求相符的數智化財務人才[3]。

同時,要培養適應企業所需的人才,教師還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扮演相關角色完成崗位任務,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真實感受數智技術在財務工作中的應用。教師也可以借助智慧平臺,構建智慧課堂,采用虛擬現實、視頻互動等新型技術實現線上線下混合教學,課堂中還可以通過主題討論、搶答等多種互動方式開展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提升教學效果。教學中數智技術的應用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率,也能使學生對數智技術有更直觀的體驗,有利于全方位培養學生的數智意識與思維。

4.3加強校內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數智化時代下,專業課教師除具備財會理論知識體系外,還需掌握數智技術以及具備“業財一體化”的理念,因此,從長遠來看,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培養一支既懂專業又懂業務并兼具一定信息技術應用技能的自有教師隊伍[4]。具體而言:首先,學??梢苑e極引進擁有復合知識背景的財會專業教師,這些教師既可解決眼前部分智能財務類課程的教學問題,又可以給其他正在學習數智技術的教師提供一些幫助,加快當前具備復合能力的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優化。其次,分批培養自有的專業教師,可以根據教師的知識背景和意愿,分批次選擇自身專業能力較強的教師參加校外的培訓和深入企業進行實踐,培訓內容以業財一體化的管理技術和數據處理技術為主,實踐內容為進入企業學習各項信息處理和數據處理技術,了解智能財務的整個運營過程,實際參與業財一體化項目,保證知識與實踐的連接,保證知識的新鮮度。最后,鼓勵每位教師參與以大數據處理技術等信息化內容為主題的各類培訓和學習,如參加優秀智能財務人才工作經驗分享會,業余時主動進入企業學習各項信息處理和數據處理技術等。通過學習和實踐,促使教師更深入地了解數智技術應用的現狀,并將最新的業內動態和實踐技能內化為專業知識傳遞給學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5結語

數智時代背景下,財務人員需提供更專業的數智化財務服務、更緊密的業務協同合作、更精準的數據分析以及更高效的溝通配合。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培養新時代財務人才的過程中要加強與其他學科的深度融合,結合實際重組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思維模式,改革教學方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這樣才能使高校培養的人才與社會需求接軌,輸送能滿足企業需求的復合型、應用型數智化財務人才。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2021JSJG229);江蘇省教育廳首批省級一流課程無錫太湖學院《財務管理》。

參考文獻

[1]寧強華.數智時代本科院校財會專業人才培養探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2(3):212-214.

[2]陳俊,董望.智能財務人才培養與浙江大學的探索[J].財會月刊, 2021(7):23-30.

[3]李佩.數智化時代下應用性本科會計專業教學改革[J].理財,2022(3):90-92.

[4]林亞囡.本科高校數智化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商業會計, 2021(12):116-119.

猜你喜歡
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模式
微課和慕課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教學模式探討
高職與應用型本科院校協同開展技術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銜接的探析
社會參與美國社區學院治理及對中國應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啟示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研究
電子信息類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模式探析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職院校創客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