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有效教學策略探究

2023-08-14 07:13郭瑾
課程教育研究 2023年7期
關鍵詞:有效教學策略綜合與實踐小學數學

【摘要】在現代教育背景下,學以致用教學理念全面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強調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熟練且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具有挑戰性和綜合性的問題,以此強化學生數學應用能力,進一步加強學生數學綜合素養,實現學以致用教學目標。在此要求下,小學數學課程不斷進行教學改革,隨著教學內容、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革新逐漸深入,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地位得到顯著提升,教師對“綜合與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增加,因此為保證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成效,探尋有效的教學策略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本文將主要分析當前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現狀與應對策略,提出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 綜合與實踐? 有效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7-0172-03

在以往教學理念影響下,小學數學過于側重理論教學,注重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而對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關注較少,在此情況下,學生雖然能夠構建系統化的數學知識脈絡,但無法做到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此背景下,隨著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教學者充分意識到傳統教學理念的桎梏性,提出要想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真正深化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學生數學能力,需要認識到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對實踐教學加以重視?;诖?,“綜合與實踐”教學成為小學數學學科的重要教學內容與主要環節,而為構建高品質的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堂,需要探尋出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法。

一、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現狀與應對策略

(一)現狀

(1)教師對“綜合與實踐”教學的認識不夠準確。隨著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的地位提升,教學課時也隨之增加,當前每單元“綜合與實踐”教學課時通常在4課時左右,這就導致在有限的教學課時內,教師需要節省出一定的時間來開展“綜合與實踐”教學[1]。與此同時,為保證“綜合與實踐”教學質量,教師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課前進行教學計劃制定。此外,“綜合與實踐”課程還不屬于學校主要檢測與考查內容。為此,在上述多種因素影響下,教師對“綜合與實踐”課程的重視度不夠,普遍認為“綜合與實踐”課程不需要投入較多的時間精力,長此以往,導致“綜合與實踐”課程逐漸邊緣化。(2)教學經驗不足。在以往小學數學教學中“綜合與實踐”課程邊緣化嚴重,教學重點主要放在應試內容方面,在理論知識教學方面的重視度較高,進而導致當前在“綜合與實踐”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無法構建出高效的“綜合與實踐”課堂,導致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直線下滑,甚至對于部分教師而言,其在實際教學中毫無頭緒。(3)教學評價過于單一。在當前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中,要想調動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從而保證教學成效,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需要開展有效的評價,進而通過評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自信心。但實際情況是,當前“綜合與實踐”教學中,評價方式過于單一,以師生評價為主,且在評價中教師為主體,而評價對象主要為學習能力優異的學生,這就導致中下等學生無法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從而失去學習興趣。

(二)應對策略

(1)提高教師對“綜合與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在新時期小學數學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需要重視實踐教學,從而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來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在此要求下,“綜合與實踐”課程尤為重要,是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幫助學生積累實踐經驗,以及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的關鍵,為此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綜合與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從而對“綜合與實踐”課程加以重視,進而不壓縮“綜合與實踐”課程課時,并根據教學目標與學生需求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保證“綜合與實踐”教學有序進行[2]。(2)加強教師“綜合與實踐”教學水平。學校需要充分意識到教師當前在“綜合與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以提高“綜合與實踐”課程教學成效為著眼點,以“請進來與走出去”為原則,指導教師到其他學校進行交流學習,以此來汲取優秀教師的優秀教學經驗,以此來強化自身教學能力,同時邀請專業的教育專家到學校為教師開展系統化的培訓,向教師輸送先進的“綜合與實踐”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從而讓教師在實際“綜合與實踐”教學中能夠依托多元化教學手段打造出高品質的課堂。(3)豐富教學評價形式。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需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教學評價也是如此,為借助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教師需要豐富評價形式,在實際教學中開展師生評價、生生互評與自我評價等,進而通過師生評價,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優缺點,從而在今后學習中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彌補,與此同時,通過生生互評,鼓勵學生發現他人身上的閃光點,從而對自身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行為進行優化。此外,通過自我評價能夠讓學生加深對自身能力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習動力[3]。

二、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有效教學策略

(一)基于“以賽促學”,構建高效課堂

小學生正處于對任何事情均具有較強好奇心的階段,因此要想保證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成效,需要借助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诖?,教師可以基于競賽的驅動性,通過比賽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實現“以賽促學”,從而營造出高效的“綜合與實踐”教學課堂[4]。例如,在鞏固學生10以內數加減法時,教師就可以融入“以賽促學”理念,通過比賽加強學生10以內數加減法計算能力。教師首先需要通知學生比賽時間,每次比賽應在每周五班會時間或每周一早課時間進行,其次向學生講解比賽規則,要求學生堅持公平、公正原則,自主完成比賽,最后向學生介紹前三名獎勵,第一名可以向教師提出一個合理的要求,第二名可以獲得一本故事書,第三名可以取得“不寫作業一次”獎勵,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興趣,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在實際比賽過程中,為進一步保證“以賽促學”成效,教師還可以設置接力比賽,將學生劃分為四個小組,將桌子按順序排列,每個桌子上放一張試卷,在完成一張試卷后才能前往下一關,四個小組同步開始,最先完成且準確率最高的小組獲勝。

通過“以賽促學”開展“綜合與實踐”教學一方面能夠通過競賽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進而保證教學成效,另一方面通過小組形式的競賽,還能夠在加深鞏固學生10以內數加減法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能力,進一步深化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二)構建特定教學情境,加強與生活的聯系

傳統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需要,且在傳統教學模式桎梏下,課堂教學成效無法得到有效保證,因此在當前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中,應創新教學模式,基于新穎的教學方法來營造高品質課堂。情境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能夠基于教學需求打造特定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以此保證教學質量。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高速發展,多媒體設備的產生與在課堂上的應用更是為情境教學奠定了扎實基礎,能夠進一步提高情境教學成效,構建精細化的教學環境,從而保證“綜合與實踐”教學高效開展。例如,在加深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進一步掌握人民幣的換算與計算方法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情境教學。在課前準備階段,教師需要制作教學課件,找尋商店圖片,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提前制作“采購清單”,采購內容包括“3個2B鉛筆、1塊橡皮、三本筆記本、2個尺子”,并在每一項采購內容后設計“物品單價與總價”模塊,同時要求學生每人帶30元錢來教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商店情境,并在商店圖片上展示“鉛筆、橡皮、筆記本、尺子”的單價,以此來構建特定的教學情境。隨后將提前制作好的“采購清單”交給學生。最后,教師扮演商店售貨員,要求學生依次上前來購買“采購清單”上的內容,并自主計算出應給教師多少元錢,教師需要找回多少元錢。

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使學生在問題情境指引下,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完成更深入的學習[5]。

(三)開展互動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需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在此要求下,教師需要弱化自身角色,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平臺,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互動討論,這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理解,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诖?,在實際“綜合與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互動教學,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保證教學效果[6]。例如,在開展方向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兩一組,可以自由組隊,也可以以同桌為單位,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指導一名學生自班級出發,隨意去往學校的任何一個地方,并記錄如何到達這個地方。在返回教室后,教師要求該名學生,向另一名合作伙伴講解如何到達其剛剛去到的地方,在此期間,該名學生不可直接告訴另一名學生位置地點的名稱,而是利用前后左右、東南西北方向來指導學生前進,直至到達所在地點。如某名學生從教室出發,向左轉前進10米,向右轉下臺階,向東南前進40米,最后向東前進100米,到達的地方為體育館。

通過該實踐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還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方向的掌握與運用,進而在實際生活中能夠運用方向有關知識解決相關問題,從而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

(四)將游戲引入課堂,拓寬學生知識體系

游戲對于小學生而言有著不可抵抗的魅力,因此在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中將游戲引入課堂具有較高的可行性,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課本知識,還能夠延伸課外知識,進而拓寬學生知識體系。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搶數游戲”,將學生劃分為兩兩一組,將12作為贏點,每個人可以報1個或2個數,但需要從1開始連著的兩個數字,兩名學生依次報數,誰最先搶到12,誰就取得勝利。在講解完游戲規則后,學生的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均舉手表示想參與,此時為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保證每一位學生均能夠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與同桌共同開展這一游戲,并在最后要求獲勝的同學站起來,對其進行表揚,以此來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而失敗的學生則也可以被激發起好勝心,進而所有學生均能夠主動地去深入探究如何在此游戲中取勝,逐漸發現“搶數游戲”的規律以及蘊含的數學知識,最終發現“3”的倍數是贏得該游戲的關鍵,搶到“3”的倍數就可以獲勝。隨后,教師為鍛煉學生數學邏輯思維,拓寬學生知識體系,還可以將“搶數游戲”的贏點由12變為8或4等,通過游戲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并逐漸形成主動探究數學知識本質的習慣。

游戲教學是當前數學乃至其他學科均適用的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中開展游戲教學,能夠切實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提高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并點燃學生探究數學本質的欲望,這對于提高學生數學邏輯思維有著重要的作用[7]。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開展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有效教學策略探究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研究可知,當前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面臨著教師對“綜合與實踐”教學的認識不夠準確、教學經驗不足、教學評價過于單一等問題,而通過提高教師對“綜合與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加強教師“綜合與實踐”教學水平、豐富教學評價形式等措施可以有效解決,同時還可知,通過“以賽促學”,構建高效課堂、構建特定教學情境,加強與生活的聯系、開展互動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將游戲引入課堂,拓寬學生知識體系等有效策略能夠切實提高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邊靜.基于數學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2022(4):244-246.

[2]袁幸玲.新技術下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開展的有效策略——《數字編碼》教學案例與反思[J].少男少女,2019,3(3):61-62.

[3]袁幸玲.智慧學習環境下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開展的有效策略[J].少男少女,2019,3(30):25-26.

[4]脫來德.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綜合與實踐教學策略探究[J].家庭教育研究,2021(12):153-155.

[5]李肇文,殷世東.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模塊的旨趣與實施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21(7):57-60.

[6]趙惠紅.項目學習模式下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探究[J].文淵(小學版),2020(5):396.

[7]李世燕.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領域中趣味活動開展策略之初探[J].科學咨詢,2019(14):8.

作者簡介:

郭瑾(1970年10月—),女,貴州安順人,大專學歷,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

猜你喜歡
有效教學策略綜合與實踐小學數學
關于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設計案例探究
當前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學評價問題及其優化措施
高三生物課程第二輪復習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