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學校文化重建中的依存性融合

2023-08-16 02:33楊繼富邵澤斌
關鍵詞:易地師生民族

楊繼富 邵澤斌

(1.黔南民族師范學院,貴州 都勻 558000;2. 南京師范大學,江蘇 南京210024))

一、依存性融合的提出背景

易地扶貧搬遷屬于典型的自愿性移民扶貧模式,它兼具生態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貧困消除、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等多重效益。[1]“十三五”期間,貴州省計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88 萬人, 其中易地扶貧搬遷戶適齡子女入學需求數為35.79 萬人,學前兒童8.46 萬人、小學18.23 萬人、初中9.1 萬人。[2]為滿足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子女就學需求,當地政府新建或改擴建各級各類學校, 確保易地扶貧搬遷適齡兒童公平、公正地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縱觀國內易地扶貧搬遷相關研究,大多數學者更為關注易地扶貧搬遷中出現的問題和提供的策略等內容,鮮有人研究搬遷群眾子女的教育問題和學校文化建設問題。保障好易地扶貧安置點的搬遷群眾子女教育是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內容,意義重大,責任重大。[3]學校文化本身就有一種環境育人的力量,顯著影響到師生的健康成長,具有調節、引領、凝聚、育人等功能。[4]易地扶貧搬遷學校的文化凝聚著全校師生共同的信念、愿景,引導著師生的努力方向, 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也是構建和諧民族關系的重要條件。

據實地調查, 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學校大多屬于少數民族地區新建或改擴建學校, 致使其在學校文化重建中面臨著諸多困境。其一,文化重建缺少文化底蘊。 由于新建或改建學校缺乏建校歷史, 需要重新定位學校建設內涵以及學校辦學主體思想。該主體思想不僅是學校文化建設內核,更是學校的靈魂所在, 需要有一定的歷史積淀與長時間的凝練。 而搬遷學校在文化重建的過程中往往缺乏文化底蘊的積淀, 從而致使其在文化重建過程中如無根浮萍,難尋著陸點。 其二,師生擁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習慣, 造成易地扶貧搬遷學校師生難以融入社會主流文化生活。 由于師生民族成分構成多元,并深受地域民族文化習慣的影響,在社會主流文化思想認識和理念認同上需要長時間的同化或順應,才能適應新的生活環境。而對于多年在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的大山中的師生來說,短時間內改變其多年形成的習慣也并非易事。 其三,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但缺乏整合,造成易地扶貧搬遷學校的文化重建缺乏內涵與特色。 學校文化建設深受社會主流文化、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以及國際外來文化多重因素的影響, 致使其學校文化重建中多種文化相互碰撞,缺乏整合,存在沒有主線、缺乏根基、特色不夠、凝聚力不夠、學校主體思想得不到完美闡釋等問題, 最終影響著其文化內涵的深入。 因此,如何在以社會主流文化為主體、為根本的情況下, 促使來自不同民族文化及國際外來文化的融合并為易地扶貧搬遷學校的文化重建增添活力, 將是其目前最為緊迫的任務。 基于此,本文提出依存性融合這一概念,認為依存性融合是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學校文化重建的有效方式。

二、依存性融合的意涵與特征

威特金認為, 個體以自己所處的周圍環境為外在參照,在環境的刺激中定義知識和信息。[5]因此, 依存性可理解為某事物借助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等因素而生存, 或者理解為依賴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而存在。一般而言,文化即人們立足于特定自然環境,通過數代的積累,逐步形成的有關生存發展的知識、習俗、道德規范、語言等作為社會成員所習得的習慣、能力及其實事的綜合體。[6]文化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媒介,需依賴于外部環境,如社會人際交往等,或依賴于內部環境,如人類的心理需求以及外部動機等。[7]由于文化的多元性和差異性, 不同文化在接觸的過程中需要一種方式來作用和影響某事物的發展, 這種方式被稱為文化融合。依存性融合是一種新的文化融合方式,在保留某種文化特征的基礎上與當地原生態民族傳統文化以及外來文化相互滲透, 并滋生出一種新的文化過程。 具體是指在文化融合過程中以某種文化為基礎,并根據自身的發展和需要,不斷吸收、消化當地原生態民族傳統文化以及外來文化,并滋生出新的文化來促進自身發展的過程, 即早先的文化體系被消解或者原先的面目被改變而由此衍生出創新的文化體系過程。 其具有以下特征。

(一)原生態文化的依賴性

原生態文化涉及民族文化、民間文化、原始文化等,呈現出典型的自然生態屬性,是生發并成型于民間土壤、融入民間自然藝術形態、沒有經過特殊打磨雕琢的原始藝術形式文化。[8]根據文化所形成的環境生態, 可以將環境細分成原生與再生生態環境, 而文化依存性融合過程對原生生態環境的依賴較為突出。 原因在于原生生態環境是學校文化最初的生長發育的環境, 文化融合是在這種特定的原生生態環境中與外界環境逐漸磨合,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交融的文化狀態。學校文化重建亦是如此, 在依存某種文化的基礎上, 不可能放棄學校原生生態環境中所形成的原生態文化,而直接滋生出新的文化。原生態文化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依賴和營養基礎, 并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同化外來文化, 最終形成一種新的更具生命力的融合文化, 成為學校內涵式發展的堅實基礎。 現代學校教育作為一個以社會主流文化為核心的教育體系, 已經成為當今民族文化變遷的重要推動者。因此,易地扶貧搬遷學校不可能另辟蹊徑、 脫離社會主流文化, 與時代發展背道而馳, 唯有在以社會主流文化為底色的基礎上與外界環境進行交流, 保證原生態文化特征的同時融合新的文化,以此來推動其發展。但易地扶貧搬遷學校所處環境較為特殊, 深受民族地區社會各種場域的影響,已經形成獨特的民族學校場域,以及來自多民族師生長期以來所生成的習慣, 促使其在文化建設中不得不考慮文化的差異和沖突。 而易地扶貧搬遷的學校又因缺乏文化底蘊, 唯有依賴當今社會主流文化、 融合當地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國際外來文化, 才能使其文化創建富有生命、內涵和特色。

(二)再生文化的趨向性

學校文化在重建過程中, 如果舍棄社會主流文化和原生態文化,而簡單地灌輸國際外來文化,只能造成學校文化異化或缺少根基和養分。 只融合社會主流文化和原生態文化, 不吸收國際外來文化,學校文化將缺乏活力。在這種多元文化不斷融合的過程中,將滋生出一種新的文化,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易地扶貧搬遷學校文化在重建過程中具有一定的趨向性。 新文化亦稱為再生文化, 再生文化是某種原生態文化形成之后受到外來文化的作用,或者受到環境變遷帶來的影響,使得原生態文化逐步出現改變的狀態。 在該文化生態之中, 原生態文化環境的影響要素被顯著弱化,科技文化的作用逐步得到強化,這也是對原生態文化傳承帶來影響最為顯著的文化生態因素。[9]原生態文化在承受外來文化的沖擊之后, 原先的文化模式將會有一定的改變, 在此過程中并滋生出新的文化。因此,新文化的滋生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現象, 而滋生出來的新文化將是一種新的社會發展潮流,是學校文化進步的動力和助推力,更是學校文化重建的趨向。在全球經濟、科技持續進步的背景下,不同國家、地區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往變得更為頻繁。尤其是我國進入新時代之后,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更是進一步促進了各個國家的文化大碰撞、大傳播,加速了不同民族、國家文化的相互影響與融合, 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文化的全球化發展趨勢,其本質就是多元文化的整合,也是不同文化相互平等交流、融合的過程。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動態環境中感知對方, 并基于對方來對自身進行重新認知,不僅重構自身,同時也輔助重構對方,因此,這個融合過程實際上就是自我發展與提升的過程。[10]任何本土文化都是由世代不同的本土文化不斷累積而成的, 因此也潛含著不同層面、世代的外來影響要素。一個地區與國家只有在和其他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的文化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動態汲取其中的先進文明與文化,進而對自身文化進行一定的改造, 促使本民族文化擁有一定的先進性, 才能真正地實現自身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易地扶貧搬遷學校的文化重建需把握好文化融合的新文化趨向性特點,與時俱進,才能使其更具生命力。

(三)融合文化的滲透性

文化依存性融合需要一個過程, 各種不同的文化進行碰撞,相互容納,最終以新的姿態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易地扶貧搬遷學校文化在重建過程中, 需要在社會主流文化基礎上不斷融合當地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國際外來優秀文化, 并將融合文化以新的文化形式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中,滲透到師生彼此交往中。這種滲透本身就是從量變逐步演化成質變的過程, 很難在短時間內深入人們內心,而是需要經過長時間、多階段的展開來滲透。借助于大量的文化產品、活動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受眾從原先的陌生到后續的習慣,通過持續的強化傳播,就能讓受眾潛移默化地接受,進而固化至人們的意識之中。[11]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其中包含了不同類型的文化,滲透于人們的學習、生活、社會交往等多個方面,它們在潛移默化地改變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因此,易地扶貧搬遷學校的文化重建, 需要借助文化的滲透性這一特點,以社會主流文化為文化底蘊,不斷融合原生態文化和國際外來文化, 以滋生出的新文化為生長點,將學校核心理念滲透到所有師生心中,從而形成學校特色,以此來促進學校健康發展。

(四)文化融合的先進性

文化融合不同于融合文化, 融合文化是一種文化形態,文化融合是一個動態過程。在文化融合過程中,只有先進的文化、積極的文化、催人向上的文化、吸引人感染人的文化才能被接受、吸納和內化。[12]也只有適應時代潮流的文化才具有生命力,切合人們生活價值理念的文化才具有朝氣。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 我國的很多事業自然而然地融入全球化發展進程之中, 意味著全球文化會加速相互間的滲透,其領域將超過國家、地域、政治、民族的界限。 在此環境中,整個社會文化的建設,當然也包括校園文化,需要從全局高度來認識,學校同樣需要立足于核心競爭力來大力提升自身文化的品質以更好適應全球化發展的動態改變,同時也需要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 按照時代發展的要求, 在學校頂層設計者倡導、 師生普遍認同、強化個性化特色的基礎之上,全面化、與時俱進地推動學校文化建設,打造極具時代特征、擁有高度凝聚力、 富有個性并能明顯提升學校競爭力的學校文化。[13]依存性融合過程中往往會選擇具有沖擊力、新穎性和實用性的文化進行融合,在文化融合的過程中, 原有的民族傳統文化在與新文化的密切接觸中, 需要選擇適應現代人生活的融合機制和切合人民當下的社會價值理念的文化,來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并形成一種理念, 以此來推動社會的發展。

三、依存性融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作為一種新的文化融合方式, 依存性融合對易地扶貧搬遷學校文化重建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是推動易地搬遷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隱動力,是構建民族地區社會和諧發展的助推,更是民族文化傳承與發揚的有效路徑。

依存性融合作為文化融合的新方式, 在依存性內容的選擇上、 形式的呈現上以及融合的方法上并不是隨心所欲的,還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依存性融合的選擇性原則

根據文化依存性融合理念, 易地扶貧搬遷學校應依存于當今社會主流文化, 以當地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其他外來優秀文化為推力、助力,構建其學校文化。 而當今社會主流文化、少數民族文化以及其他外來文化中, 并不是所有的文化內容都適合于學校的文化重建。 這就需要在依存性融合的基礎上汲取社會主流文化、 少數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的精華, 需要對其所蘊含的先進的且具有教育價值意義的內容進行精挑細選,確定哪些內容可以傳承和發展, 而不能盲目地將一些文化糟粕融入學校文化建設中。 如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木蘭從軍、岳母刺字等民間故事,蘊含人與自然諧共存、 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的節日文化、習俗文化、諺語俗語,以及教人做人、褒揚忠誠、歌頌勤勞勇敢的少數民族英雄史詩等,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對社會文化生活產生活躍的效果,同時還能改善群眾的人際關系,更好緩解民眾的緊張情緒與社會矛盾, 在促進社會和諧、經濟發展、民眾生活幸福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這些優秀文化資源有益于反映古代少數民族社會發展歷史, 且能在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并能推動學校文化內涵建設, 是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學校文化重建過程中極具價值的文化資源。

(二)依存性融合的可操作性原則

依存性融合的可操作性原則要求不能只提空頭理論,而是所提的融入原則、方法、標準在現實文化建設中能夠得到具體的實現。首先,選擇的內容要具有可操作性。 如在貴州省黔南地區流行的刷把健身操, 在創編過程中將現代健身操與布依族特有的集體表演項目“刷把舞”進行融合,體現其獨特的傳統性、現代性和民族性,學生在做操過程中,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學生民族自豪感、創造性思維、四肢協調能力、團結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再如,各少數民族禮儀在融入社會主流文化禮儀規范時,得切實可用、規則簡明、易學易做。 這樣,融合后的禮儀規范才可能被人們所遵守,并成為交際中無聲且有效的語言。其次,文化融入形式要具有可操作性。學校文化展現的形式多種多樣,主流文化、 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外來優秀文化,要以怎樣的形式才能實現依存性融合?其中可以用學生游戲、 課間活動等形式來展現學校文化的多樣性, 并以此為載體來傳達學校文化的內涵與精神。 最后,方法的可操作性。 可以將社會主流文化、 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外來優秀文化的依存性融合于易地扶貧搬遷學校建筑造型設計、?;赵O計、走廊文化建設及校本課程開發,從而讓全校師生得到學校文化價值理念的熏陶以及精神文化的浸潤。

(三)依存性融合的創新性原則

創新,是時代發展的需求,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沒有創新,事物發展就失去動力和原有的生命力。因此,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學校在文化重建過程中,依存性融合的內容、形式、方法需具有創新性。 首先,在文化內容選擇上進行創新。 需要在社會主流文化基礎上, 將當地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外來文化進行重組和創新, 進而滋生出一種新的文化形式來融合于學校文化建設中。 其次, 在文化內容選擇上, 也不能只局限于英雄史詩、節日習俗、諺語俗語、服飾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 更要在原有生態文化中挖掘出更多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只要具有教化功能的優秀傳統文化,都可以將其融合于學校文化建設中。 再者是在文化展現形式上進行創新。 學校文化建設的實質就是要呈現出一定的價值理念, 給予師生在精神上和情感上的影響。 可以在文化呈現形式上進行創新,例如,將依存性融合內容以禮儀規范、校園節日活動、課間兒童游戲、走廊文化建設、課程開發等形式,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呈現,讓全校師生能感受到學校所傳遞的價值理念。最后,在融入方法上進行創新。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其他外來優秀文化依存于社會主流文化并融合于學校文化建設中,其方法可以創新,通過感官審美體驗、精神浸潤融入、 制度構建認同等方式來實現依存性融合, 以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的形式給予師生在感官、精神、行為方面的影響,將學校價值理念和共同愿景傳遞給全校師生。

四、依存性融合的實現路徑

文化融合是民族團結和社會秩序穩定的基礎,由于統一文化的作用,使社會結構成為一個具有協調性的功能體系。 一個民族因為共享某種文化,不管是不是在一起居住,還是在相同的社會制度中生活,會產生民族認同感,并在行為、心理層面上表現出一致性的特征。所以,因文化重建而缺乏文化底蘊、難以適應社會主流文化等,需要在依存性融合的基礎上構建學校文化, 來凝聚全校師生力量并推動學校的發展。

(一)基于審美體驗的依存性文化融合

學校建筑文化是學校物質文化的主體, 作為一種外顯性文化, 在視覺上最容易引起師生的審美體驗。 因此,在依存性融合過程中,應把學校的愿景和提煉的價值理念融合于其中, 發揮其應有的育人功能。例如:學校教學樓、圖書館、操場和各類活動功能室要從整體上進行設計, 以現代性建筑的功能為出發點, 對其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內涵進行相應的挖掘, 從視覺層面上讓師生得到審美體驗,并內化為師生的記憶,讓建筑在實體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又能給予人以藝術的享受,為師生創造一個環境優美、富有文化氣息的校園環境。再如, 將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流文化融合于學校墻壁文化中。教學樓墻壁張貼的圖畫、標語以及宣傳欄的內容也可涉及各民族英雄故事,以此來激勵學生的愛國情懷。將各民族的特色服飾、飲食、節日習俗以圖畫的形式展現在教室走廊或教室內,以營造濃厚的民族文化氛圍,以形象生動的圖畫或實物來展現時代文化和民族文化,增加學生對家鄉的歸屬感與榮耀感。 易地扶貧搬遷學校三都皇甫幼兒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園將各民族歌舞畫面展現在園內墻壁上, 有苗族小伙吹著蘆笙、水族姑娘翩翩起舞、侗族小伙雙手高舉鼓槌預擊鼓等畫面,可謂是栩栩如生,千姿百態。 該園文化走廊上張貼著各個民族諺語俗語和現代主流文化的名言名句, 梯道壁墻上繪有二十四節氣知識、十二生肖圖案與故事等,顯示出了富有時代與民族特色的文化氣息, 處處給予全園師生以感官上的體驗, 讓全校師生潛移默化地感受其中所蘊含的育人價值??傊?,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學校的文化重建, 需要將學校所形成的愿景與價值理念以及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融合于當今社會主流文化和學校文化建設中, 讓全校師生隨時隨地可以得到視覺上的體驗, 從而達到多方面的育人效果。

(二)基于精神浸潤的依存性文化融合

精神文化無疑是學校文化的深層價值取向與表現模式,也是學校通過長期教學實踐,在一定社會文化、 意識形態的作用下而逐步形成的受到師生共同遵循的文化觀念與精神成果。 學校只有更好營建精神文化,學校才能更好發展,學生才能更好成長,教師才能更好進步,文明才能更好傳承。校史、?;?、校歌、校訓、校風、學風、教風、校服、學校色調等,是學校精神文化最主要的載體。[14]易地扶貧搬遷學校精神文化單薄, 沒有悠久歷史底蘊的支撐,卻擁有特定的歷史意義。 易地扶貧搬遷,是黨在脫貧攻堅中所采取的偉大舉措, 有利于消除絕對貧困現象、扶持貧困地區加快發展、提升扶貧工作水平乃至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對和諧社會主義建設有著積極意義。[15]易地扶貧搬遷學校在不同層面沉淀出愛民和為民精神,對學生的成長、學校的發展都會產生積極影響。為此,學校精神可以從建校的歷史意義中進行提煉。例如:校歌創編過程中可結合少數民族歌調風格,其讓師生在傳唱中永遠銘記這段歷史, 以此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這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同時還是最優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堂。再如,三都皇甫幼兒園在學校?;赵O計上融入了水族傳統文化元素——鳳凰。 在水族民間傳說中, 鳳凰曾在祖先處于水深火熱時解救了他們,于是鳳凰便作為水族的圖騰崇拜來以示感恩。為了進一步加強少數民族地區幼兒的感恩教育,該園還將本地區許多有關感恩的文化元素融入幼兒的禮儀學習、幼兒園環創、幼兒園五大教學領域(語言領域、健康領域、藝術領域、科學領域、社會領域)中。 該園?;盏脑O計以及環境創設,正是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感恩理念與當代社會主流文化所提倡的感恩教育依存性融合的最好體現。學校乃育人圣地,肩負著培養時代新人的歷史重任,不管是在學校的莘莘學子,還是在校園中有教學任務的教師, 都需要一種能夠激發人奮發向上的精神,而這就是學校的力量與精神。 因此,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學校需注重學校精神文化的浸潤和重建,依存于當今社會主流文化,融合當地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 將學校師生的共同愿景進行提煉, 把學校精神文化做足做實,提振師生精氣神,從而達到良好的育人成效。

(三)基于制度的建構性認同的依存性文化融合

一所學校潛移默化所產生的工作流程、 體系架構、規章制度、崗位職責中的風格特色與價值觀念即為制度規律, 這也是在執行各種制度時所產生出來的行為準則和價值取向,它存在著激勵、約束、導向和覺悟功能,可以更好改善教師的教育理念、心理定勢、教學行為與學識內功,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基礎和保障, 是學校文化建設和師生和諧發展、學校良好人際關系形成、優良學風班風校風建設的強大保障力。[16]長期以來,民族地區形成了一套有別于主流文化的社會文化系統, 作用于社會成員并規范其行為舉止, 從而對社會的有序與穩定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17]如布依族、苗族的議榔制度、基諾族的長老制、瑤族的瑤老制和石牌制等是其民族民間傳統的自治方式, 是相對于國家政治系統的一種非正式制度, 因為在歷史上產生了民族性、區域性與封閉性等特點,[18]這種非正式制度存在迥異的文化屬性和文化資源優勢,有著極強的凝聚力和社會動員能力。[19]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學校多深居于少數民族地區, 在正式組織制度的引領下, 會受到當地少數民族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非正式制度的影響,可以將其融合于學校制度文化建設中,形成其特有的學校管理制度,以此來約束師生行為并激勵師生與學校共同成長。[20]例如,許多少數民族社會倫理觀中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團結互助、正義勇敢等社會倫理觀, 與當今主流文化所提倡的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等德育內容相符,因此在學校德育管理中,將主流德育文化與少數民族倫理觀文化融合于學校德育管理中, 將有利于學校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并取得較好的德育實效。 民族的習慣法是少數民族社會內部形成的調理糾紛的解決體系, 在少數民族群眾中存在著較高的適用度與威信, 對減緩社會矛盾、更好維護社會穩定有著積極作用。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學校在制度文化重建中將少數民族習慣法融合于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中, 不僅有利于規范學生學習行為和教師教學行為, 而且利于調解師師、師生、生生之間的矛盾,從而創建一個溫馨、和諧、友愛的校園文化氛圍。另外,將許多少數民族在習俗中所提倡的誠實守信等信條融入學校日常行為規范中,能減少偷盜、欺騙等行為的出現,從而更好維護學校秩序。

總之, 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學校文化重構需要在依存性融合價值取向的引領下, 結合本地區民族文化特點,將當今社會主流文化、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國際先進文化融入學校文化重建環節,以此來營造良好的學校文化環境,使之具有教育、探索、參與、操作等屬性,學生可以在愉悅的校園環境中獲得多元文化的熏陶, 更好激發人們熱愛祖國、社會、學校的美好情操,使得教育目標外化成形式,并在潛移默化中轉換成內心的境界,從而解決其文化重建中學校缺乏文化底蘊、 學校發展缺乏活力、 師生難以融入改擴建學校文化等問題。

猜你喜歡
易地師生民族
我們的民族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全面完成
陜西易地扶貧搬遷報告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四大看點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易地扶貧搬遷將投入6000億元
麻辣師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