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uropean Radiology 科學論著摘要(2023 年3 月、4 月雜志)

2023-08-16 12:38
國際醫學放射學雜志 2023年3期
關鍵詞:組學原文病人

○超聲

淋巴結超聲造影可提高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結的術前診斷效能(DOI:10.19300/j.2023.e0301)

Contrast-enhanced lymphatic US can improve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for sentinel lymph nodes in early breast cancer(DOI:10.1007/s00330-022-09139-x)

Z.H.Niu,Y.J.Gao,M.S.Xiao,F.Mao,Y.D.Zhou,Q.L.Zhu,et al.

摘要 目的評估淋巴結超聲造影(CEUS)對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結(SLN)的術前診斷價值。方法前瞻性連續收集2021 年7—10 月共102 例臨床診斷為淋巴結陰性的早期乳腺癌病人。所有病人均接受常規超聲(US)和經皮CEUS 檢查。SLN 的CEUS 分為4 種強化模式:均勻(Ⅰ)、特異性不均勻(Ⅱ)、局灶性缺損(Ⅲ)和無強化(Ⅳ)。通過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和決策曲線評估常規US 和CEUS 對SLN 轉移的診斷效能。結果本研究共納入78 例女性,其中55 例病人病理結果無腋窩淋巴結轉移,18 例病人有1~2 個SLN 轉移,5 例病人有≥3 個SLN 轉移。CEUS 對SLN 轉移的檢出率為100%。Ⅰ型和Ⅱ型強化模式中91.7%(44/48)的病人無腋窩淋巴結轉移,而強化模式為Ⅲ型和Ⅳ型的病人轉移率較高(分別為65.2%,P<0.001;57.1%,P<0.002)。對于SLN 轉移負荷,100%(48/48)的Ⅰ/Ⅱ型強化模式的病人僅有≤2 個SLN轉移。CEUS 強化模式對SLN 轉移的診斷效能較常規US 有顯著提升(0.813 和0.601, P<0.001)。CEUS 在不降低陰性SLN 診斷準確度(P=0.25)的情況下,重新正確分類了48%轉移性SLN(P<0.001),將診斷準確度提高了0.42(P<0.001),具有更高的臨床應用價值。結論在SLN 的術前診斷方面,CEUS 較常規US 有更好的診斷效能和更大的臨床獲益,有助于篩選無需進行腋窩淋巴結清掃的早期乳腺癌病人。應蛋白(CRP)、糞鈣衛蛋白(FCP)、MR 活動指數(MaRIA)、克羅恩病活動指數(CDAI)、克羅恩病簡化內鏡評分(SES-CD)、組織學炎癥活動性評分和組織學纖維化評分。方法在MEDLINE、Scopus 和Embase 數據庫中檢索截至2021 年5月關于ADC 和克羅恩病活動性參數關系的相關研究。最終檢出研究共計21 項,涉及1 053 例病人。從文獻中提取以下數據:病人數量,ADC 與不同參數(包括病變腸管長度及壁厚、CRP、FCP、MaRIA、CDAI、SES-CD、炎癥活動性評分和纖維化評分)之間的相關系數。通過Spearman 相關系數分析ADC與克羅恩病活動性參數之間的相關性。應用診斷性研究質量評價工具(QUADAS 2)對納入研究的方法學質量進行評估,結果顯示偏倚風險較低。結果在全部樣本中,ADC 與CDAI的集合相關系數為-0.8(95%CI:-0.94~-0.65),ADC 與MaRIA的集合相關系數為-0.66(95%CI:-0.79~-0.53)。ADC 與SESCD 呈強相關,集合相關系數為-0.66(95%CI:-0.87~-0.46)。區分腸段受累與未受累的集合敏感度為0.89,曲線下面積為0.89。結論ADC 與CDAI、MaRIA 和SES-CD 評分呈強負相關,但ADC 在評估腸壁纖維化方面價值有限。ADC 可以反映急性炎癥反應,但不能反映全身炎癥。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3):1677-1686.

呂律譯 彭攀校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3):1593-1602.

呂律譯 劉媛校

○MR

應用表觀擴散系數評估克羅恩病活動性的薈萃分析(DOI:10.19300/j.2023.e0302)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for assessing Crohn’s disease activity: a meta-analysis (DOI: 10.1007/s00330-022-09149-9)

M.Thormann,B.Melekh,C.B?r,M.Pech,J.Omari,A.Wienke,et al.

摘要 目的基于已發表的數據分析表觀擴散系數(ADC)和克羅恩病活動性參數,如病變腸管長度及壁厚、C 反

○核醫學

基于FDG 代謝參數的模型對預測同時性結直腸癌肝轉移術后復發的應用價值(DOI:10.19300/j.2023.e0303)

FDG metabolic parameter-based models for predicting recurrence after upfront surgery in synchronous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DOI:10.1007/s00330-022-09141-3)

H.S.Lee,H.W.Kwon,S.B.Lim,J.C.Kim,C.S.Yu,Y.S.Hong,et al.

摘要 目的應用FDG PET/CT 代謝參數構建模型,預測同時性結直腸癌肝轉移(SCLM)根治術后復發,并驗證模型價值,以改善SCLM 病人的預后。方法回顧性分析2006—2015 年(開發隊列)、2006—2017 年(驗證隊列)行手術治療的SCLM 病人。在開發隊列中,基于術前和術后FDG 代謝參數[轉移灶與原發腫瘤攝取值的比值(M/P 比值)]和臨床病理變量,應用Cox 回歸分析構建預測模型并進行內部驗證。在驗證隊列中,對模型的辨別力、一致性和臨床實用性進行外部驗證。應用Fong 臨床風險評分(FCRS)比較模型效能。結果共374 例病人[(59.1±10.5)歲,男254 例]入組開發隊列,151 例病人[(60.3±12.0)歲,男94 例]入組驗證隊列。模型中包括M/P 比值和9 個臨床病理參數。在外部驗證中,術后和術前模型的辨別力均顯著高于FCRS(P<0.05)[時間依賴性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76(95%CI:0.68~0.84)、0.76(0.68~0.84)、0.65(0.57~0.74)]。校準圖和決策曲線分析顯示,術前和術后2 個模型均具有較好的一致性,可應用于臨床。模型以基于網絡的計算器(https://cpmodel.shinyapps.io/SCLM/)和列線圖呈現。結論基于FDG 代謝參數的預后預測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辨別力,可用于SCLM 病人的精準風險分層。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3):1746-1756.

呂律譯 明越校

○影像信息學與人工智能

基于腹部和盆部CT 應用機器學習對骨質疏松和骨量減少的機會性篩查研究(DOI:10.19300/j.2023.e0304)

Opportunistic screening for osteoporosis and osteopenia from CT scans of the abdomen and pelvis using machine learning(DOI:10.1007/s00330-022-09136-0)

R.Sebro,C.De la Garza-Ramos.

摘要 目的應用多種機器學習方法對腰椎、骨盆、骶骨的CT 值進行分析,從而預測骨質疏松/骨量減少的發生。方法回顧性分析394 例50 歲及以上進行腹部及盆部CT 掃描,且6 個月內進行雙能X 線骨密度測定的病人。對L1-L4椎體、骨盆和骶骨的每塊骨進行體積分割,以獲得每塊骨的平均CT 衰減值。數據被隨機分為訓練/驗證(274 例,70%)和測試(120 例,30%)數據集。L1 椎骨的CT 衰減、單變量邏輯回歸、最小絕對值收斂和選擇算子(LASSO)以及具有徑向基函數(RBF)的支持向量機(SVM)用于預測骨質疏松/骨量減少。在測試數據集中使用DeLong 檢驗對使用L1 椎體的CT衰減與單變量邏輯回歸、LASSO 和SVM 模型的效能進行比較。結果所有的CT 衰減的測量值均可預測骨質疏松/骨量減少(均P<0.001)。相比于使用以L1 椎體173.9 HU 為閾值的CT 衰減的模型[準確度為0.725,曲線下面積(AUC)=0.739,P=0.010]、單變量邏輯回歸模型(準確度為0.767,AUC=0.533,P<0.001)和LASSO 模型(準確度為0.817,AUC=0.711,P=0.007),SVM 模型(準確度為0.892,AUC=0.886)可以更好地預測骨質疏松/骨量減少。結論與使用L1 椎體的CT 衰減或LASSO 模型相比,使用腰椎和骨盆多個骨骼的CT衰減和臨床數據的SVM 模型具有更好的預測骨質疏松/骨量減少的能力。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3):1812-1823.

邊曄譯 陳聰校

術前預測直腸癌微衛星不穩定狀態的多參數MRI 影像組學模型的開發和外部驗證:一項回顧性多中心研究(DOI:10.19300/j.2023.e0305)

Development and external validation of a multiparametric MRI-based radiomics model for preoperative prediction of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status in rectal cancer: 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DOI:10.1007/s00330-022-09160-0)

Z.Li,J.Zhang,Q.Zhong,Z.Feng,Y.Shi,L.Xu,et al.

摘要 目的建立并驗證基于多參數MRI 的影像組學模型,并預測直腸癌病人的微衛星不穩定(MSI)狀態。方法研究共納入199 例經病理證實的直腸癌病人,分析與MSI 狀態相關的臨床因素和實驗室數據,其中MSI 狀態由免疫組化(IHC)染色證實。來自其中1 家醫院的100 例病人的影像數據納入訓練組,來自其他2 家醫院的99 例病人納入驗證組。根據T1WI、T2WI、擴散加權成像(DWI)和對比增強T1WI(CET1WI)序列勾畫興趣區(ROI),以提取影像組學特征。采用基于樹的方法進行特征選擇。采用隨機森林(RF)算法,基于4個單一序列和4 個序列的組合構建模型。使用外部驗證集驗證各模型的泛化能力。繪制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使用曲線下面積(AUC)以評估和比較每種模型的預測效能。結果訓練集中基于T1WI、T2WI、DWI 和CE-T1WI 序列的預測模型的AUC 分別為0.74、0.71、0.71 和0.78,外部驗證集中,相應模型的AUC 分別為0.67、0.66、0.70 和0.77。在4 個單序列模型中,CE-T1WI 序列模型表現最好。多序列組合模型訓練集和驗證集的AUC 值分別為0.78 和0.78,其預測和泛化性能與CE-T1WI 模型相當,優于其余3 個單序列模型。結論基于CE-T1WI 或多參數MRI 建立的影像組學模型具有相似的預測效能,它們有可能預測直腸癌病人的MSI 狀態。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3):1835-1843.

邊曄譯 方艷校

基于應用三期CT 影像組學模型的2 組列線圖鑒別癌癥病人腎上腺乏脂性良性病變和轉移:一項探索性研究(DOI:10.19300/j.2023.e0306)

Two nomograms based on radiomics models using triphasic CT for differentiation of adrenal lipid-poor benign lesions and metastases in a cancer population: an exploratory study(DOI:10.1007/s00330-022-09182-8)

G.Z.Wang,B.Kang,J.J.Cui,Y.Deng,Y.Zhao,C.S.Ji,et al.

摘要 目的研究基于CT 的影像組學列線圖鑒別癌癥病人腎上腺乏脂性良性病變和轉移的有效性。方法回顧性收集來自3 個醫療中心的178 例存在腎上腺乏脂性良性病變或轉移的癌癥病人。病人分為訓練組、驗證組和外部測試組。從三期CT 影像(平掃、動脈和靜脈期)中提取影像組學特征,使用logistic 回歸建立3 個單期模型和1 個三期影像組學模型。通過結合重要的臨床影像學因素和影像評分建立平掃和三期列線圖。通過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Delong 檢驗、校準曲線和決策曲線對模型進行評價。結果病變側別、直徑和強化率作為獨立因素被納入列線圖。驗證組(0.878 和0.914,P=0.381)和外部測試組(0.900 和0.893,P=0.882)中,平掃和三期影像組學模型的曲線下面積(AUC)與動脈和靜脈期模型(驗證組:0.842 和0.765;測試組:0.814 和0.806)相似且更高。平掃和三期列線圖在驗證組(0.903 和0.906,P=0.955)和測試組(0.928 和0.946,P=0.528)的AUC 相似。校準曲線顯示一致性良好,決策曲線顯示臨床獲益滿意。結論基于平掃和三期CT 的影像組學列線圖是一種鑒別癌癥病人腎上腺乏脂性良性病變和轉移的有用工具;它們表現出相近的預測效能,表明特殊人群可以避免增強檢查。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3):1873-1883.

邊曄譯 劉媛校

影像組學質量評分應用的系統綜述:一項EuSoMII 影像組學審核小組倡議(DOI:10.19300/j.2023.e0307)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adiomics quality score applications: an EuSoMIIRadiomics Auditing Group Initiative(DOI:10.1007/s00330-022-09187-3)

G.Spadarella,A.Stanzione,T.A.D’Antonoli,A.Andreychenko,S.C.Fanni,L.Ugga,et al.

摘要 目的對基于影像組學質量評分(RQS)的系統綜述進行全面概述,由此突出影像組學研究應用的共同問題和挑戰,同時評估RQS 和綜述特征之間的關系。方法根據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優先報告的條目(PRISMA)指南,在多個醫學文獻數據庫對已報告的采用RQS 進行影像組學質量評估的系統綜述進行文獻檢索。將已報告的分數轉換為0~100%的量表。采用Mann-Whitney 和Kruskal-Wallis 檢驗比較RQS 分數和綜述特征。結果共檢索文獻345 篇,最終納入分析44 篇??傮w而言,中位RQS 為21.00%[四分位距(IQR)=11.50]。在根據不同目標進行的亞組分析中,沒有觀察到RQS 的顯著差異,目標分組包括腫瘤學/非腫瘤學、神經影像/軀體成像、一種/多種成像技術和特征/預后/檢測/其他。結論在不同的亞組分析中,未發現既往系統綜述中報告的影像組學文章質量存在顯著差異。此外,在不同應用領域影像組學研究的總體方法學質量均較低。雖然RQS 可以作為改進未來研究設計的參考工具,但未來研究仍須提高其可靠性并開發新工具以滿足研究的不斷發展需求。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3):1884-1894.

侯國柱譯 彭攀校

○腫瘤放射學

預測肺腺癌淋巴結轉移的深度學習模型的開發和驗證:與影像組學特征和臨床語義模型進行比較(DOI:10.19300/j.2023.e0308)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deep learning signature for predicting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lung adenocarcinoma: comparison with radiomics signature and clinical-semantic model(DOI:10.1007/s00330-022-09153-z)

X.L.Ma,L.M.Xia,J.Chen,W.J.Wan,W.Zhou.

摘要 目的開發并驗證用于預測肺腺癌淋巴結(LN)轉移的深度學習(DL)模型。方法回顧性收集612 例經病理證實的肺腺癌病人,將病人隨機分為訓練組(489 例)和內部驗證組(123 例)。此外,108 例病人被納入并構成了一個獨立的測試組(108 例)。收集病人的臨床特征和CT 語義特征,影像組學特征提取的是增強CT 影像。建立臨床語義模型和影像組學特征來預測LN 轉移,采用Swin Transformer 開發預測LN 轉移的DL 模型。通過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下面積(AUC)、敏感度、特異度、校準曲線和決策曲線分析來評估模型的效能,并通過Delong 檢驗對AUC 進行比較。結果DL 模型在所有3 個數據集的AUC 為0.948~0.961,顯著高于臨床語義模型和影像組學特征(均P<0.05)。校準曲線表明,DL 模型預測LN 轉移的概率與實際LN 轉移的概率非常吻合。DL模型比臨床語義模型和影像組學特征具有更高的預測能力。綜合影像組學特征或臨床語義風險預測因子同樣不能達到DL 模型的預測能力。結論基于Swin Transformer 開發的DL模型在預測LN 轉移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并可能為縱隔LN無創性分期和個體化治療的選擇提供重要信息。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3):1949-1962.

侯國柱譯 明越校

○心臟放射學

MR 彈性成像評估的肝硬度可預測無慢性肝病心力衰竭病人的臨床轉歸(DOI:10.19300/j.2023.e0309)

Liver stiffness assess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 predicts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without chronic liver disease (DOI:10.1007/s00330-022-09209-0)

A.Tada, T.Nagai, Y.Kato, K.Omote, N.Oyama-Manabe, S.Tsuneta,et al.

摘要 目的通過MR 彈性成像(MRE)評估肝硬度(LS)有助于評估心力衰竭(HF)病人的右心房壓力(RAP)。然而,其對HF 病人預后的預測效果尚不清楚。研究MRE 測量的LS(LS-MRE)是否可以預測HF 病人的臨床轉歸。方法前瞻性連續收集2018 年4 月—2021 年5 月間207 例無器質性肝病的HF 病人。所有病人均進行了3.0 T MRI 檢查。關注的主要臨床轉歸為全因死亡和因HF 住院。結果在720 d(434,1 013)的中位隨訪期內,44 例病人(21%)出現主要臨床轉歸,其中15 例(7%)為全因死亡,29 例(14%)因HF 住院。按照中位LS-MRE 2.54(2.34,2.82)kPa 將病人分為2 組。與LS-MRE 較低的病人相比,LS-MRE 較高的病人主要轉歸的發生率較高(P<0.001)。多變量Cox 回歸分析顯示,LS-MRE值與不良事件風險獨立相關[風險比(HR):2.49,95%CI:1.46~4.24]。在多變量線性回歸分析中,與肝纖維化相關的標志物相比,RAP 與LS-MRE 的相關性更強(β 系數為0.31,P<0.001)。結論在無慢性肝病的HF 病人中,LS-MRE 升高與較差的臨床轉歸獨立相關。LS-MRE 升高可用于無慢性肝病的HF 病人的危險分層。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3):2062-2074.

侯國柱譯 陳聰校

○胸部放射學

胸部CT 中亞實性結節的長期病程和間隔生長的預測因素:一項系統回顧與薈萃分析(DOI:10.19300/j.2023.e0310)

The long-term course of subsolid nodules and predictors of interval growth on chest C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DOI:10.1007/s00330-022-09138-y)

L.Y.Wu,C.Gao,N.Kong,X.J.Lou,M.S.Xu.

摘要 目的計算長期隨訪后胸部CT 亞實性結節(SSN)間隔生長的合并發生率,并探討其預測因素。方法于2021年11 月8 日檢索MEDLINE (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和Embase 數據庫,收集相關研究。從納入的研究中提取病人信息、CT 信息及SSN 隨訪信息,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亞組和元回歸分析。研究質量通過Newcastle-Ottawa 量表進行評估,發表偏倚通過Egger 檢驗進行評估。結果在檢索到的6 802 篇文章中有16 篇被納入分析,共提供了2 898 例可用的SSN。2 898 例SSN 的生長總發生率為22%(95%CI:15%~29%)。對純磨玻璃密度結節進行亞組分析,結節生長發生率為26%(95%CI:12%~39%)。穩定2 年或更長時間后,SSN 生長的發生率僅為5%(95%CI:3%~7%)。初始SSN 大小是影響SSN 生長發生率和生長時間的最常見危險因素。結論SSN 的生長總發生率高達22%,而純磨玻璃密度結節的生長發生率可達26%。盡管在穩定2 年或更長時間后,SSN 的生長發生率僅為5%,但在特定情況下仍需長期隨訪。此外,SSN 的初始大小是生長最常見的危險因素。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3):2075-2088.

劉暢譯 方艷校

不同放射科醫生組及臨床主診醫生對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人的胸部X 線影像的分類及嚴重程度評價的比較研究:多閱片者、多病例研究(DOI:10.19300/j.2023.e0311)

Chest radiograph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of suspected COVID-19 by different radiologist groups and attending clinicians: multi-reader, multi-case study (DOI: 10.1007/s00330-022-09172-w)

A.Nair,A.Procter,S.Halligan,T.Parry,A.Ahmed,M.Duncan,et al.

摘要 目的通過單次和匹配影像量化英國胸部影像學協會(BSTI)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19)胸部X 線影像(CXR)診斷及評級系統的閱片者共識,尤其是對于可能需要進行CT 掃描的難以判定的CXR 的共識。方法20 名閱片者分為4 組(每組5 人):胸科顧問(CCR)、全科顧問(GCR)、放射科??谱葬t生(RSR)和感染科醫生(IDR)。應用改良的Covid 肺水腫放射學評分(Covid-RALES)和BSTI 分類及嚴重程度評級系統,評估176 例指南定義的COVID-19 病人的共305 次CXR(其中129 例病人為2 次不同時間掃描的匹配影像)。統計以下3 種情況中2 名閱片醫生判讀一致性的百分比:(1)需要CT 的病人(難以判定)與不需要CT 的病人(典型/可能,非COVID-19)的分類;(2)嚴重程度;(3)使用2種評估系統對匹配的CXR 進行評估時,其前后2 次影像中病變嚴重程度的變化。結果所有閱片組對分類為“難以判定”的影像的閱片一致性均較低(28%~37%)。與GCR 組(49%)相比,其他3 個閱片組對BSTI 系統分類為“典型/可能”的影像的閱片一致性最高(66%~76%)。所有放射科醫生對分類為“正?!钡挠跋竦拈喥恢滦韵嗨疲?4%~61%),但IDR 組對分類為“正?!钡挠跋竦拈喥恢滦暂^低(31%)。與其他3 個閱片組(84%~95%)相比,GCR 組對分類為“嚴重”的CXR 的閱片一致性較低(65%)。對于所有閱片組而言,對匹配CXR 的變化的閱片一致性均不高。結論對BSTI COVID-19 CXR 分類為“難以判定”的閱片一致性較低,而對其他BSTI 分類和嚴重程度變化的判讀一致性中等,這表明該測試在決定進一步處置和連續監測方面的效用有限,而非由閱片者因素導致。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3):2096-2104.

劉暢譯 劉媛校

系統綜述:基于CT 的瘤周定量影像組學特征能否預測非小細胞肺癌病人的預后?(DOI:10.19300/j.2023.e0312)

Can quantitative peritumoral CT radiomics features predict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DOI:10.1007/s00330-022-09174-8)

L.Y.Wu,X.J.Lou,N.Kong,M.S.Xu,C.Gao.

摘要 目的全面評估基于CT 的瘤周影像組學特征對非小細胞肺癌預后預測的價值,同時評估現有研究的質量。方法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和Cochrane Library數據庫中對基于CT 的瘤周影像組學特征預測非小細胞肺癌(NSCLC)病人預后的研究進行文獻檢索。從納入的研究中提取病人、CT 掃描以及影像組學分析的信息。采用影像組學質量評分(RQS)和預測模型偏倚風險評估工具(PROAST)進行研究質量評估。結果共納入2017—2022 年間13 項研究,包括2 942 例病人。其中,僅有1 項為前瞻性研究,其余均為回顧性研究。在納入的研究中,69%采用手工分割,46%采用多中心研究。最常用于病灶分割和特征提取的軟件分別為3DSlicer 和MATLAB。瘤周區域最常被定義為從腫瘤邊界向外擴展15、20 或30 mm。研究的中位RQS 為13(4,19),所有納入的研究均被評估為總體上具有高偏倚風險(ROB)。結論基于CT 的瘤周影像組學特征在NSCLC 的預后預測方面顯示出一定的潛力,但仍需對研究進行精心設計并進行進一步的生物學驗證。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3):2105-2117.

劉暢譯 彭攀校

○頭頸部放射學

結合腫瘤分期和MRI 特征的動態列線圖預測局部晚期鼻咽癌誘導化療反應(DOI:10.19300/j.2023.e0313)

A dynamic nomogram combining tumor stage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s to predict the response to induction chem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DOI:10.1007/s00330-022-09201-8)

Y.T.Jiang,Z.G.Liang,K.H.Chen,Y.Li,J.Yang,S.Qu,et al.

摘要 目的結合原發腫瘤和區域淋巴結的MRI 結果與腫瘤分期,建立一種有效的動態列線圖模型,用于治療前預測局部晚期鼻咽癌(LANPC)病人對誘導化療(IC)的反應。方法共納入498 例LANPC 病人(訓練集372 例,驗證集126例),均具有完善的MRI 影像信息。根據腫瘤對IC 的反應,將所有病人分為“有利反應者”和“不利反應者”?;贚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建立預測IC 反應的列線圖。此外,使用Cox回歸分析來明確無病生存期(DFS)的獨立預后因素。結果經過2 個周期的IC,340 例病人被歸類為“有利反應者”,158 例病人被歸類為“不利反應者”。校準曲線顯示預測概率和觀察概率之間的一致性令人滿意。在驗證集中,列線圖的曲線下面積(AUC)達到了0.855(95%CI:0.781~0.930),優于TNM 分期(AUC:0.661;95%CI:0.565~0.758)和僅基于MRI 特征的模型(AUC:0.744;95%CI:0.650~0.839)。列線圖用于將病人分類為高反應組和低反應組。通過建立一個在線動態模型(https://nomogram-for-icresponse-prediction.shinyapps.io/Dyn-Nomapp/),以便用于該列線圖。在Cox 多因素分析中,臨床分期、腫瘤壞死、EB 病毒(EBV)DNA 水平和頸淋巴結數目與DFS 獨立相關。結論結合MRI 特征和腫瘤分期的列線圖可以幫助醫生預測LANPC 病人的IC 反應,并制定個體化治療策略。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3):2171-2184.

趙一婷譯 明越校

○乳腺放射學

術前MRI 檢查對乳腺導管原位癌(DCIS)病人對側乳腺癌檢測的臨床價值:一項基于人群的隊列研究(DOI:10.19300/j.2023.e0314)

Clinical value of contralateral breast cancers detected by pre-operative MRI i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DCIS: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DOI:10.1007/s00330-022-09115-5)

K.B.I.M.Keymeulen, S.M.E.Geurts, L.F.S.Kooreman, L.E.M.Duijm,S.Engelen,S.Vanwetswinkel,et al.

摘要 目的對于乳腺導管原位癌(DCIS)病人,關于術前MRI 檢查對對側乳腺癌發生率和特征的影響數據很少。方法收集了2011—2015 年間在荷蘭癌癥登記處記錄診斷為原發性DCIS 的8 486 例女性病人。評估了在診斷時接受MRI檢查病人(MRI 組)和未接受MRI 檢查的年齡匹配對照組中,同步和非同步性發現對側DCIS(cDCIS)和對側浸潤性乳腺癌(cIBC)的情況。結果19%的病人接受了MRI 檢查,其中0.8%的病人同時發現cDCIS,1.3%的病人同時發現cIBC,而這些病人的乳腺鉬靶檢查未發現對側病變。同步和非同步性cDCIS 的5 年累積發生率在MRI 組高于年齡匹配對照組(2.0%和0.9%,P=0.02),而cIBC 的發生率則相似(3.5%和2.3%,P=0.17)。cDCIS 發生率在<50 歲的病人中增加(sHR=4.22,95%CI:1.19~14.99),而在50~74 歲的病人中未增加(sHR=0.89,95%CI:0.41~1.93)。結論原發性DCIS 診斷時行MRI 檢查,可以檢測到額外的同步cDCIS 和cIBC,并且與更高的非同步性cDCIS 發生率相關,但未降低非同步性cIBC的發生率。這一發現在年輕病人中最為明顯。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3):2209-2217.

趙一婷譯 陳聰校

○泌尿生殖系統放射學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性腎炎的影像學特征與臨床相關性:一組經活檢證實病例的回顧性分析(DOI:10.19300/j.2023.e0315)

Imaging features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nephritis with clinical correlation: a retrospective series of biopsy-proven cases(DOI:10.1007/s00330-022-09158-8)

M.O.Awiwi,A.Abudayyeh,N.Abdel-Wahab,A.Diab,M.Gjoni,G.Xu,et al.

摘要 目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性腎炎的影像學表現目前尚無文獻報道。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免疫治療相關腎炎在CT 和PET 上的影像表現。次要目的是探討影像學特征與臨床結局之間的關聯。方法回顧性分析在免疫治療前(基線)、發生腎炎時以及腎炎消退后的腎炎病例(經病理證實)的CT 和PET/CT 掃描影像。測量腎臟總體積、腎實質SUVmax、腎盂SUVmax和血池SUVmean。結果共納入34 例病人。腎炎時腎臟總體積較基線顯著增加[(464.7±96.8)mL 和(371.7±187.7)mL;P<0.001]。15 例(44.1%)病人的腎臟總體積增加超過30%,這與顯著增高的腎毒性等級(P=0.007)、較高的肌酐峰值水平(P=0.004)和更為積極的藥物治療(P=0.011)有關。10 例(29.4%)病人在腎炎時出現新發/增多的腎周脂肪條索影。在8 例行增強檢查的腎炎病人中,有1 例(12.5%)出現雙側腎皮質楔形低強化區。在PET/CT 上,腎炎時腎實質SUVmax與血池比值較基線顯著升高(2.13 和1.68;P=0.035),而腎盂SUVmax與血池SUVmean比值較基線顯著降低(3.47 和8.22;P=0.011)。結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性腎炎的影像學特征包括雙側腎臟體積增加、新發/增多的腎周脂肪條索影以及雙側腎皮質楔形低強化區形成。在PET/CT 上,表現為腎皮質彌漫性放射性示蹤劑攝取增加和腎盂放射性示蹤劑活度下降。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3):2227-2238.

趙一婷譯 方艷校

○心臟放射學

高血壓性心肌病纖維化的識別:基于心臟MR 電影成像的影像組學研究(DOI:10.19300/j.2023.e0401)

Identification of fibrosis 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a radiomic study on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ine imaging(DOI:10.1007/s00330-022-09217-0)

C.Pu,X.Hu,S.Y.Lv,Y.Wu,F.D Yu,W.C.Zhu,et al.

摘要 目的高血壓性心肌?。℉CM)通常需要多次增強心臟磁共振(CMR)成像來檢測纖維化。旨在基于電影成像建立一個實用的模型幫助檢出具有纖維化高風險的病人,并篩選出沒有纖維化的病人,以避免不必要的對比劑注射。方法共有273 例HCM 病人按7∶3 的比例分為訓練集和測試集。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找到預測性影像特征,構建CMR 模型。影像組學特征從最大壁厚度(MWT)層面和整個左室(LV)心肌中提取。采用極限梯度提升建立影像組學模型。通過融合影像特征和影像組學模型建立綜合模型。模型表現在測試集中進行驗證,通過ROC 和校準曲線以及決策曲線分析(DCA)進行評估。結果共建立了5 個預測模型,包括CMR、R1(基于MWT 層面)、R2(基于整個LV 心?。┖? 個綜合模型(ICMR+R1 和ICMR+R2)。在測試集中,ICMR+R2模型在識別存在晚期釓增強的病人方面具有優異的AUC 值(0.898)、診斷準確度(89.02%)、敏感度(92.54%)和F1 分數(93.23%)。校準曲線和DCA 表明ICMR+R2 模型校準良好,且凈效益優于其他模型。結論從整個LV 心肌中提取的影像組學特征與影像特征融合后建立的預測模型具有良好的診斷效力、穩健性和臨床實用性。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4):2301-2311.

馬玫譯 劉媛校

○超聲

超聲多模態影像組學模型在慢性腎臟病纖維化檢測中的診斷準確性(DOI:10.19300/j.2023.e0402)

Diagnostic accuracy of ultrasound-based multimodal radiomics modeling for fibrosis detectio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DOI:10.1007/s00330-022-09268-3)

X.Y.Ge,Z.K.Lan,Q.Q.Lan,H.S.Lin,G.D.Wang,J.Chen.

摘要 目的利用二維超聲(B-mode)和聲觸診彈性成像(STE)圖像的影像組學特征與臨床特征相結合,預測慢性腎臟病病人的腎臟纖維化。方法使用配備SC5-1U 凸陣探頭(帶寬頻率為1~5 MHz)的MindrayResona 7 超聲診斷儀獲取二維超聲和STE 圖像。將皮質腎小管間質纖維化按嚴重程度分為3 個等級:輕度間質纖維化和腎小管萎縮(IFTA),纖維化范圍<25%;中度IFTA,纖維化范圍26%~50%;重度IFTA,纖維化范圍>50%。從這些病人的B-mode 和STE 圖像中提取影像組學特征后,按照2 種分類方案進行數據分析:輕度IFTA/中重度IFTA、輕中度IFTA/重度IFTA。采用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將臨床和影像組學特征進行整合并構建出列線圖。運用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校準曲線和決策曲線評估列線圖對IFTA 嚴重程度的區分能力。結果共計招募150 例完成腎活檢的病人(輕度IFTA:74 例;中度IFTA:33 例;重度IFTA:43 例),并隨機分為訓練組(105 例)和驗證組(45例)。對于區分輕度IFTA 和中重度IFTA,將STE 影像組學特征、白蛋白和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進行整合的列線圖在訓練組和驗證組的ROC 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91(95%CI:0.85~0.97)和0.85(95%CI:0.77~0.98)。對于區分輕至中度IFTA 和重度IFTA,將B-mode 和STE 影像組學特征、年齡和eGFR 進行整合的列線圖在訓練組和驗證組的AUC 分別為0.93(95%CI:0.89~0.98)和0.83(95%CI:0.70~0.95)。最后進行的決策曲線分析發現,將影像組學和臨床特征進行整合的列線圖比任何其他模型都具有更好的預測性(Delong 檢驗,訓練組和驗證組P<0.05)。結論基于二維超聲及STE 影像組學特征和臨床特征構建的列線圖作為一種無創工具,能夠區分不同嚴重程度的腎臟纖維化。

原文載于EurRadiol,2023,33(4):2386-2398.

馬玫譯 彭攀校

增強超聲聯合供血動脈消融在微波消融實性良性甲狀腺大結節中的價值(DOI:10.19300/j.2023.e0403)

Value of CEUS combined with feeding artery ablation in the microwave ablation of large solid benign thyroid nodules(DOI:10.1007/s00330-022-09313-1)

H.Q.Li,Q.M.H.Wang,G.Q.Sui,Y.Q.Lin,Q.Luo,P.Dong,et al.

摘要 目的探討增強超聲(CEUS)聯合供血動脈消融在微波消融(MWA)直徑≥4 cm 的實性良性甲狀腺大結節(LSBTN)治療中的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122 例接受MWA治療的直徑≥4 cm 的LSBTN 病人。在MWA 前后的評估中,53 例接受常規超聲檢查的病人被列為常規組,而69 例接受CEUS 聯合供血動脈消融的病人被列為聯合組。比較2 組之間每mL 所需的消融能量(AERPM)、并發癥率、再生長率和體積縮小率(VRR)的差異。結果聯合組的AERPM 顯著低于常規組[(956.3±38.5)J/mL 和(1 025.9±121.5)J/mL,P<0.001]。常規組的并發癥率顯著高于聯合組(13.2%和2.9%,P=0.031)。常規組的再生長率(22.6%,12/53)顯著高于聯合組(7.2%,5/69)(P=0.015)。在消融后的第1、3、6、12、18、24 個月,常規組的平均VRR 顯著低于聯合組,P 值分別為<0.001、<0.001、0.002、0.007、0.013 和<0.001。結 論在MWA 治 療LSBTN 中,應用CEUS 聯合供血動脈消融有助于降低再生長率、提高消融效率和減少出血。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4):2407-2414.

馬玫譯 明越校

○MR

血管壁強化是煙霧病動脈狹窄進展和不良預后的預測因素(DOI:10.19300/j.2023.e0404)

Vessel wall enhancement as a predictor of arterial stenosis progression and poor outcomes in moyamoya disease(DOI:10.1007/s00330-022-09223-2)

M.M.Lu,H.T.Zhang,D.Q.Liu,F.B.Hao,L.C.Zhang,P.Peng,et al.

摘要 目的通過高分辨MR(high-resolution MR,HRMR)血管壁成像來確定煙霧?。∕MD)病人血管壁強化與動脈狹窄進展和臨床預后之間的關系。方法前瞻性連續入組診斷為煙霧病的病人,每例病人均在基線和隨訪期間行HRMR 檢查,檢查間隔時間≥6 個月,臨床隨訪時間≤24 個月,記錄缺血性卒中的發生情況。評估血管壁強化與動脈狹窄的進展和卒中發生之間的關系。結果HRMR 血管壁成像在170 例病人[平均年齡(37.7±11.3)歲,男44.1%]中識別出309 個頸內動脈狹窄病灶?;€檢查時的血管壁強化(aOR=3.57,95%CI:1.97~6.44,P<0.001)和進展(aOR=2.96,95%CI:1.29~6.80,P=0.010)及大腦中動脈的受累(aOR=4.98,95%CI:1.50~16.52,P=0.009)與動脈狹窄的快速進展呈顯著相關。此外,血管壁強化(調整后的HR=3.59,95%CI:1.33~9.70,P=0.011)和動脈狹窄的快速進展(調整后的HR=4.52,95%CI:1.48~13.81,P=0.008)與未來卒中的發生相關。結論在煙霧病病人中,基線檢查時存在血管壁強化與動脈狹窄的快速進展和卒中的風險增加相關。本項研究結果表明,血管壁強化可作為煙霧病病人疾病進展和不良預后的預測因素。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4):2489-2499.

金玉晶譯 陳聰譯

芳香療法和音樂療法對MRI 檢查期間病人焦慮的影響:一項隨機對照試驗(DOI:10.19300/j.2023.e0405)

Effects of aromatherapy and music therapy on patients’anxiety during MRI examination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DOI:10.1007/s00330-022-09230-3)

X.K.Wen,J.H.Shi,W.Tan,H.Jiang,D.Q.Wang,J.Q.Su,et al.

摘要 目的許多病人在MRI 檢查時感到焦慮,然而,很少有人關注如何降低病人的焦慮和盡量減少現場取消檢查。旨在研究芳香療法和音樂療法對緩解MRI 檢查時病人焦慮的影響。方法本項單中心、雙盲、隨機對照試驗于2021 年11 月1 日—2022 年1 月10 日期間進行。接受MRI 檢查的病人按1∶1∶1∶1 的比例隨機分到芳香療法組(AG)、音樂療法組(MG)、芳香療法加音樂療法組(AMTG)和常規組(RG)。芳香療法是通過吸入薰衣草油進行,音樂療法采用帕赫貝爾的D 大調卡農。主要結果是MRI 掃描前后焦慮的變化,使用狀態-特質焦慮量表1(STAI-1)和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進行評估。次要結果是參與者的舒適度,使用Kolcaba 的一般舒適度問卷(GCQ)進行評估。結果共有200 名參與者[平均年齡(48.3±14.9)歲;女126 名(63.0%)]納入研究,每組50 名。與AG、MG 和RG 相比,AMTG 的平均焦慮評分有較大的下降(ΔSTAI-1 分別為6.5、2.6、2.7、1.9,P<0.001;ΔSAS 分別為4.0、1.4、1.7、0.6,P<0.001)。與AG、MG 和RG 相比,AMTG 的平均GCQ 得分更高(分別為98.0、92.6、91.2、89.2,P<0.001)。結論芳香療法結合音樂療法可有效減輕病人MRI 掃描時的焦慮,并提升病人的舒適度。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4):2510-2518.

金玉晶譯 方艷校

○介入放射學

磁敏感血管征陰性可能是急性基底動脈閉塞病人取栓治療后完全再灌注的預測因素(DOI:10.19300/j.2023.e0406)

Negative 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 might be predictive of complete reperfu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managed with thrombectomy(DOI:10.1007/s00330-022-09215-2)

M.Abdelrady,I.Derraz,P.Lefevre,F.Cagnazzo,G.Gascou,C.Arquizan,et al.

摘要 目的取栓術前MRI 顯示的磁敏感血管征(SVS)陰性與前循環缺血性卒中富含纖維蛋白的血栓和取栓困難有關。然而,其對后循環大血管閉塞卒中(PC-LVOS)的影響尚未闡明。該研究旨在研究SVS 參數與卒中亞型的關系及其對血管造影和功能結局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2015 年1 月—2019 月12 月期間2 個綜合卒中中心的前瞻性取栓術記錄中連續經MRI 選擇的PC-LVOS 病人。由2 名獨立的閱片者根據MRI-GRE 序列上是否存在SVS(SVS+,SVS-)分為2 組。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主要分析SVS 對血管內取栓(EVT)后最終系列完全再通率(定義為mTICI2c/3)的影響,及其是否可能影響一線EVT 策略的有效性。其次,分析SVS 的缺失能否預測90 d 功能獨立性的比率(定義為mRS評分<2)。最后,根據急性卒中Org10172 治療試驗(TOAST)標準,分析SVS 的定性(SVS+,SVS-)和定量(SVS 長度和直徑)參數與穿刺至再通間隔和各種腦卒中病因亞型的關系。結果在1 823 例病人中,116 例符合最終分析標準[中位年齡68(59~75)歲;男性占比65%];62.9%(73/116)的病例檢測到SVS。SVS 長度是手術持續時間的獨立預測因素(P=0.01),2 層SVS 與動脈粥樣硬化病因亞型呈負相關(aOR=0.27,95%CI:0.08~0.89;P=0.03)。SVS 陽性與SVS 陰性病人的成功再通率分別為82%(60/73)和86%(37/43)(P=0.80)。與聯合技術相比,只有SVS(+)、支架回收器[RR:0.59(0.4~0.88),P=0.009]和接觸-抽吸[RR:0.82(0.7~0.96),P=0.01]的成功再通率較低。SVS(-)與較高的mTICI2c/3 發生率呈顯著相關(aOR=4.444;95%CI:1.466~13.473;P=0.008),并且對mTICI2c/3 介導的功能獨立性有9%的間接影響。結論PCLVOS 的SVS 參數可能預測卒中亞型,并通過完全再通間接影響功能結局。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4):2593-2604.

金玉晶譯 劉媛校

○肝膽胰放射學

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門靜脈期CT 腫瘤/胰腺實質增強比的預后價值(DOI:10.19300/j.2023.e0407)

Prognostic value of tumor -to -parenchymal contrastenhancement ratio on portal venous-phase CT in pancreaticneuroendocrine neoplasms(DOI:10.1007/s00330-022-09235-y)

H.J.Park,H.J.Kim,J.H.Kim,S.Y.Kim,S.H.Choi,J.H.Byun,et al.

摘要 目的評估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PanNEN)病人門靜脈期CT 腫瘤-胰腺實質增強比(CER on PVP)在預后方面的價值,并將其與當前常見的分級和分期系統進行比較。方法回顧性分析了465 例接受早期根治性切除治療的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病人的數據(訓練集),通過Harrell 一致性指數評估了CER on PVP 和CT 測量的腫瘤大?。–T-Size)在預測無復發生存(RFS)方面的效能,并使用多路劃分算法確定其預測RFS 的最佳閾值。外部數據中的184 例病人(測試集)被用于驗證CER on PVP 在預測RFS 和總生存期(OS)方面的效能,并將其預測性能與CT-Size、2019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分類系統和第8 版美國癌癥聯合委員會(AJCC)分期系統進行比較。結果在測試集中,CER on PVP 預測RFS 以及OS 的一致性指數分別為0.83(95%CI:0.74~0.91)和0.84(95%CI:0.73~0.95),高于WHO[一致性指數:RFS 0.73(P=0.002),OS 0.72(P=0.004)]和AJCC[一致性指數,RFS 0.67(P=0.002),OS 0.58(P=0.002)]。CT-Size 在預測RFS 和OS 的一致性指數分別為0.71 和0.61。結論在預測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病人的術后生存方面,CER on PVP 表現出比當前分級和分期系統更優秀的預測效能,作為一種無創術前預后評估工具顯示出一定潛力。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4):2713-2724.

程欣譯 彭攀校

釓塞酸二鈉增強MRI 診斷亞厘米級肝細胞癌的一種改進算法(DOI:10.19300/j.2023.e0408)

An improved diagnostic algorithm for subcentimete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on gadoxetic acid-enhanced MRI (DOI:10.1007/s00330-022-09282-5)

P.Huang,C.Zhou,F.Wu,Y.Xiao,X.Qian,Y.Wang,et al.

摘要 目的使用釓塞酸二鈉增強MRI(EOB-MRI)準確診斷亞厘米級肝細胞癌(HCC)是一項挑戰。該研究旨在評估肝臟影像報告與數據系統(LI-RADS)對亞厘米級HCC 的診斷準確性,并討論新的診斷標準(在門靜脈期或移行期有洗脫現象)可否以提高診斷效能。方法共評估225 例未經治療的疑診HCC 病人的240 個可疑病灶。最終確定132 例HCC(均由病理學確定)和108 例非HCC(41 例通過病理學確定,67 例通過隨訪確定)。由2 位放射科醫師評估MRI 影像學特征并進行LI-RADS 分類。結合門靜脈期或移行期洗脫現象這一MRI 特征表現,制定多種診斷標準,并比較診斷效能。結果在多因素分析中,動脈期非環狀高強化(non-rim APHE),門靜脈期或移行期的洗脫現象以及肝膽期低信號是診斷亞厘米級HCC 的顯著預測因子。其中一種診斷標準(存在non-rim APHE 并在門靜脈期或移行期出現洗脫現象)的敏感度比LR-4 類更高(68.2%和56.8%,P=0.011),而特異度相當(91.7%和92.6%,P>0.999);該標準的敏感度高于另一標準(存在non-rim APHE 且在門靜脈期出現洗脫現象)(68.2%和49.2%,P<0.001),而特異度略有降低(91.7%和94.4%,P=0.250)。結論LI-RADS 在亞厘米級HCC 的診斷效能上表現一般。與LR-4 類相比,新診斷標準(存在non-rim APHE 并在門靜脈期或移行期出現洗脫現象)可以在不降低特異度的情況下提高診斷敏感度。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4):2735-2745.

程欣譯 明越校

○胃腸道放射學

基于多參數MRI 的影像組學列線圖用于早期預測局部晚期胃癌對新輔助化療的病理應答(DOI:10.19300/j.2023.e0409)

Multiparametric MRI-based radiomics nomogram for earlyprediction of pathological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DOI:10.1007/s00330-022-09219-y)

J.Li,H.K.Yin,Y.Wang,H.K.Zhang,F.Ma,H.L.Li,et al.

摘要 目的建立并驗證一種基于多參數MRI(mpMRI)的影像組學列線圖,用于早期預測局部晚期胃癌對新輔助化療(NAC)的治療反應。方法回顧性收集141 例接受NAC 后進行根治性胃切除的胃腺癌病人的基線MRI。根據腫瘤消退分級(TRG)的病理應答,將病人分為應答組(TRG=0+1)和無應答組(TRG=2+3),并進一步將其分為訓練集(85 例)和驗證集(56 例)。影像組學評分(Radscore)是基于T2WI、ADC 和動態增強MRI 的靜脈期影像建立的。還記錄了臨床信息、實驗室指標、MRI 參數和隨訪數據。根據多因素回歸分析,建立mpMRI 影像組學列線圖,并通過受試者操作特征(ROC)分析評估其預測能力。應用決策曲線分析來評估其臨床實用性?;谠摿芯€圖的Kaplan-Meier 生存曲線用于估算驗證集中病人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結果基于單序列的Radscore 和多參數MRI 影像組學列線圖均與病理應答相關(P<0.001)。該列線圖在訓練集和驗證集中的ROC 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844(95%CI:0.749~0.914)和0.820(95%CI:0.695~0.910)時,具有最高的診斷能力。該列線圖對PFS 和OS 預測的風險比分別為2.597(95%CI:1.046~6.451,log-rank P=0.023)和2.570(95%CI:1.166~5.666,log-rank P=0.011)。結論基于mpMRI 的影像組學列線圖可以很好地預測局部晚期胃癌對新輔助化療的病理應答。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4):2746-2756.

程欣譯 陳聰校

胃間質瘤(1-2 cm)的危險分層:CT 和EUS 高危特征的視覺評估與CT 影像組學對照分析(DOI:10.19300/j.2023.e0410)

Risk stratification for 1- to 2-cm gastric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visual assessment of CT and EUS highrisk features versus CT radiomics analysis (DOI:10.1007/s00330-022-09228-x)

X.X.Jia,L.J.Wang,X.S.Chen,W.Y.Ji,S.Q.Huang,Y.G.Qi,et al.

摘要 目的探討CT 和超聲內鏡(EUS)預測1~2 cm 胃間質瘤(gGIST)的惡性風險,并闡明影像組學可否用于危險分層。方法納入2010 年1 月—2021 年3 月來自7 家機構的151 例經病理證實的gGIST 的增強CT 掃描數據。其中73例gGIST 有詳細的EUS 形態學特征描述。評估EUS 和CT 高危特征與病理惡性潛能之間的相關性。所有的gGIST 被隨機分為3 組以建立影像組學模型,其中訓練組74 例,驗證組37 例,測試組40 例。在CT 門靜脈期影像上勾畫覆蓋腫瘤整體容積的興趣區(ROI)。使用Pearson 檢驗和最小絕對值收斂和選擇算子(LASSO)進行特征選擇,并利用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來評估模型效能。結果存在基于EUS 和CT的形態學高危特征,包括鈣化、壞死、腫瘤內異質性、不規則邊界或表面潰瘍。在極低和中等惡性風險的1~2 cm gGIST 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影像組學模型由5 個影像組學特征組成,對于鑒別惡性1~2 cm gGIST 方面表現出良好的效能,在訓練組、驗證組和測試組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866、0.812 和0.766。結論作為基于CT 和EUS 形態學高危特征的替代,CT 影像組學模型有潛力應用于1~2 cm gGIST 的術前危險分層。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4):2768-2778.

張澤偉譯 方艷校

68Ga-FAPI-04 和18F-FDG PET/CT 在檢出胃腸道惡性腫瘤的原發和轉移病灶中的作用:一項比較研究(DOI:10.19300/j.2023.e0411)

Usefulness of 68Ga-FAPI-04 and 18F-FDG PET/CT for the detection of primary tumour and metastatic lesions in gastrointestinal carcinoma: a comparative study (DOI:10.1007/s00330-022-09251-y)

C.J.Li,Y.L.Tian,J.Chen,Y.Q.Jiang,Z.J.Xue,D.K.Xing,et al.

摘要 目的評估并比較68鎵標記的成纖維細胞活化蛋白抑制劑(68Ga-FAPI-04)和18氟-氟脫氧葡萄糖(18F-FDG)的正電子發射體層成像(PET)/CT 對胃腸道惡性腫瘤的診斷效能。方法共納入51 例均采用18F-FDG 和68Ga-FAPI-04 PET/CT 進行初始分期或再分期的病人。組織病理學結果、典型影像學表現和臨床影像學隨訪作為參考標準。計算并比較2 種示蹤劑的診斷效能。測量并比較2 種成像模式下原發和轉移病灶的最大標準化攝取值(SUVmax)、平均SUV(SUVmean)、腫瘤與縱隔血池比值(TBR)、腫瘤與肝臟比值(TLR)。結果在基于病人的分析中,在檢出原發腫瘤[94.44%(17/18)和61.11%(11/18)]、術后復發和轉移[95.65%(22/23)和69.57%(16/23)]以及腹膜轉移癌[100%(28/28)和60.71%(17/28)]方面,68Ga-FAPI-04 的敏感度高于18F-FDG(均P<0.05)。在基于病灶的分析中,在檢出淋巴結轉移方面,68Ga-FAPI-04 的敏感度高于18F-FDG。在腹膜轉移癌中,68Ga-FAPI-04 的中位SUVmax(12.12 和7.18)和SUVmean(6.84 和4.11)顯著高于18FFDG(均P<0.005)。68Ga-FAPI-04 在檢出的原發腫瘤以及淋巴結、肝臟和腹膜轉移中的TBR 和TLR 值顯著高于18F-FDG(均P<0.005)。與傳統成像方式相比,13 例病人依據68Ga-FAPI-04 PET/CT 而改變了治療方式。結論68Ga-FAPI-04 在檢出胃腸道惡性腫瘤的原發腫瘤、術后復發和轉移以及腹膜轉移癌方面優于18F-FDG PET/CT。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4):2779-2791.

張澤偉譯 劉媛校

○腫瘤放射學

一種基于機器學習在18F-FDG PET/CT 上檢出膀胱癌淋巴結轉移的判斷標準組合:一項病理對照研究(DOI:10.19300/j.2023.e0412)

A machine-learning-based combination of criteria to detect bladder cancer lymph node metastasis on 18F-FDG PET/CT: a pathology-controlled study (DOI:10.1007/s00330-022-09270-9)

A.Girard,L.Dercle,H.Vila-Reyes,L.H.Schwartz,A.Girma,M.Bertaux,et al.

摘要 目的初始盆腔淋巴結(LN)分期對于肌肉浸潤性膀胱癌(MIBC)病人治療計劃的制定至關重要,然而18F-FDG PET/CT 所提供的診斷效能不夠充分且存在差異。本研究旨在開發并驗證一種基于機器學習18F-FDG PET/CT 準確識別膀胱癌病人盆腔LN 受累的判斷標準組合。方法回顧性收集2010—2017 年間術前行18F-FDG PET/CT 檢查的局部MIBC的連續病例,將病例分為訓練組(129 例)和驗證組(44 例)。參考標準是擴大盆腔LN 清掃術后病理結果。在訓練集中,利用隨機森林算法確定預測LN 受累情況的最優組合判斷標準。比較該判斷標準組合和專家一致性意見的診斷效能[曲線下面積(AUC)]和評判者間一致性。結果盆腔LN 受累的總發生率為24%(41/173)。在訓練組中,前3 個特征來自盆腔LN(攝取最明顯LN 的SUVmax值和最大LN 的直徑之積)和膀胱原發腫瘤(直徑之積)。在驗證組中,組合判斷標準(AUC=0.59,95%CI:0.43~0.73)和專家一致性意見(AUC=0.64,95%CI:0.48~0.78,P=0.54)之間的診斷效能沒有明顯差異。兩者的觀察者間一致性表現良好,κ=0.66。結論本研究開發的基于機器學習的組合判斷標準在18F-FDG PET/CT 上檢出MIBC 病人盆腔LN 受累方面可達到專家一致性意見的水平。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4):2821-2829.

張澤偉譯 彭攀校

○神經放射學

三組分多b 值擴散加權成像可能是檢測膠質瘤微觀結構特征中惡性程度和IDH-1 突變狀態的有用生物標志物(DOI:10.19300/j.2023.e0413)

A three -component multi -b -value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mightbe a useful biomarker for detecting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in gliomas with differences in malignancy and IDH-1 mutation status (DOI: 10.1007/s00330-022-09212-5)

M.Q.Cao,X.Q.Wang,F.Liu,K.Xue,Y.M.Dai,Y.Zhou,et al.

摘要 目的探究三組分擴散模型在評估膠質瘤的惡性程度和異檸檬酸脫氫酶1(IDH-1)基因型方面的效能。方法共收集60 例膠質瘤病人。從三組分擴散模型中獲得中間和灌注相關的擴散系數(Dint和Dp)以及嚴格受限的、中間的和灌注相關擴散的分數(Fvery-slow、Fint和Fp)。從擴散峰度模型以及單指數和雙指數模型中也獲得了參數。比較不同腫瘤分級和IDH-1 基因型之間的所有參數,并進行診斷效能和邏輯回歸分析。結果與低級別膠質瘤(LGG)相比,高級別膠質瘤(HGG)的Fint、Fvery-slow和Dp值顯著升高,但Fp和Dint值顯著降低,Fint和Fp值在Ⅱ、Ⅲ和Ⅳ級膠質瘤中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Fint在區分LGG 和HGG 方面曲線下面積(AUC)值最高,達到了0.872。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在每個模型中,Fint、擴散系數(D)、表觀擴散系數(ADC)、平均擴散率(MD)和平均峰度(MK)分別為與膠質瘤級別相關。經過多元回歸分析,Fint仍然是唯一的區分因素。此外,Fint和Fp在IDH-1 突變型和IDH-1 野生型膠質瘤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分別為0.007 和0.01)。結論三組分DWI 模型在檢測膠質瘤微觀結構中不同級別和IDH-1 突變狀態方面,可以作為一種有用的生物標志物。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4):2871-2880.

萬歡譯 明越校

○乳腺放射學

基于超聲的深度學習在建立乳腺病變風險分層系統中的應用:一項多中心研究(DOI:10.19300/j.2023.e0414)

Ultrasound-based deep learning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breastlesion risk stratification system: a multicenter study(DOI:10.1007/s00330-022-09263-8)

Y.Gu,W.Xu,T.Liu,X.An,J.W.Tian,H.T.Ran,et al.

摘要 目的使用超聲影像建立乳腺病變風險分層系統預測乳腺腫瘤的良惡性,同時進行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BI-RADS)分類。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 年12 月—2020 年12 月來自32 家醫院共5 012 例病人的超聲影像數據集。開發了一個深度學習(DL)模型,可以同時進行二分類(良性和惡性)和BI-RADS 分類(2、3、4a、4b、4c 和5)。來自30 家醫院的4 212 例病人組成了訓練集,416 例病人組成了內部測試集。剩下的2 家醫院的384 例病人,被用作外部測試集。3位經驗豐富的放射科醫生對324 例從測試集中隨機選擇的病人進行了閱片者研究。將DL 模型的分類診斷結果與3 位放射科醫生的分類診斷結果以及3 位放射科醫生達成共識后的結果進行了比較。結果在外部測試集中,DL 模型在二元分類和六元分類中的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980 和0.945。在閱片者研究集中,與3 位放射科醫生達成共識后的結果相比,DL 模型BI-RADS 分類的AUC(0.901 和0.933,P=0.063 2)、敏感度(90.98%和95.90%,P=0.109 4)和準確度(83.33%和79.01%,P=0.054 1)與其相似,但特異度(78.71%和68.81%,P=0.001 2)更高。結論與經驗豐富的放射科醫生相似,DL 模型可以很好地區分乳腺病變的良惡性。這表明了DL 模型具有臨床診斷潛能。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4):2954-2964.

萬歡譯 陳聰校

○泌尿生殖系統放射學

前列腺切除術床區DCE MRI 的局灶結節強化:放射學-病理相關性和預后價值(DOI:10.19300/j.2023.e0415)

Focal nodular enhancement on DCE MRI of the prostatectomy bed:r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s and prognostic value(DOI:10.1007/s00330-022-09241-0)

M.Y.Park,K.J.Park,M.H.Kim,J.K.Kim.

摘要 目的明確動態對比增強(DCE)成像結果與臨床病理特征的一致性,并分析其對前列腺癌根治術(RP)后病人生化復發(BCR)的預后預測的影響。方法該回顧性納入2019 年11 月—2020 年10 月RP 后1 年內接受MRI 檢查的病人?;赗P 標本評估DCE 結果及其與陽性手術切緣(PSM)的存在和位置的一致性。采用Kaplan-Meier 和logistic回歸分析評估DCE 結果對BCR 的預后影響。結果在272例男性中[平均年齡(66.6±7.4)歲],PSM 病人比陰性病人更易觀察到局灶結節強化(85.4%和14.6%;P<0.001)。局灶結節強化的部位與PSM 的位置一致性為72.9%(35/48)。局灶結節強化與較高的Gleason 評分、較高的術前PSA(≥10 ng/mL)、較高的手術邊緣Gleason 分級和非局限性邊緣受累有關(P值分別為0.002、0.006、0.032 和0.001)。在MRI 檢查時沒有BCR 的病人中,局灶結節增強與較短的BCR 發生時間(P<0.001)有關,并且在單變量[比值比=8.4(95%CI:2.5~28.3);P=0.001]和多變量[比值比=5.49(1.56~19.3);P=0.008]分析中是預測1 年BCR 的一個重要因素。結論前列腺切除術床區MRI 的局灶結節強化與高復發風險的不良臨床病理特征有關,可作為RP 病人1 年BCR 的預測指標。

原文載于Eur Radiol,2023,33(4):2985-2994.

萬歡譯 方艷校

說明:

①本專欄內容為European Radioloy 最近兩期部分科學性論著摘要的中文譯文。

②本刊盡量采取了與原文一致的體例(如,原作者姓名的書寫方式、小欄目的順序等)。 對于原文中提到的新技術名詞,如尚無規范的中文名詞對應,則在文中直接引用英文原文,以便于讀者查閱。

Original articles from the journal European Radiology,?European Society of Radiology.The DOIs of original articles were provided by ESR.

原文來自European Radiology 雜志, ?European Society of Radiology。 原文DOI 由ESR 提供。

猜你喜歡
組學原文病人
誰是病人
口腔代謝組學研究
基于UHPLC-Q-TOF/MS的歸身和歸尾補血機制的代謝組學初步研究
病人膏育
代謝組學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中的應用
我幫病人“走后門”
醫生,你怎樣面對生命垂危的病人?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蛋白質組學在結核桿菌研究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