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故事教學法,發揮英語教學的育人價值

2023-08-23 17:37陳玲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3年5期
關鍵詞:育人價值故事教學法英語教學

陳玲

[摘 要]故事教學法旨在以故事中立體飽滿的人物形象和生動有趣的情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學習故事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故事中蘊含的道理。故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對打破傳統英語教學的單一性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充分發揮故事教學法的優勢,借助故事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立足故事內容,拓展學生的思維,使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關鍵詞]故事教學法;英語教學;育人價值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15-0074-03

在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只重視對英語知識的傳授和語言的運用,對教學氛圍的優化、學生能力的拔高則不太重視。這不僅會使英語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會導致英語課堂氣氛壓抑,學生容易對英語學習產生厭倦心理。為了改善這一現象,打造生動、高效的英語課堂,現有的各類小學英語教材融入了許多有趣的故事,旨在通過具有故事性的角色互動來實現高效英語教學。故事教學法由此應運而生。

故事教學法指教師在課堂上根據所講授的內容,穿插一些相關的簡明、短小的故事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聽課興趣,強調知識要點,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體會到故事中蘊涵的道理。在教學中以生動有趣的故事、立體飽滿的人物與豐富曲折的情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打破傳統教學的單一性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對故事教學法進行深入研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這一教學方法,在詞匯、句型和語法教學中自然融入故事,使學生在思想認知、語言能力、情感思維等多個方面都能獲得長足的發展,切實發揮英語教學的育人價值。

一、行之有道,充分發揮故事教學優勢

在英語教學中應用故事教學法,能夠充分發揮英語教學的育人價值,這是因為故事本身具有引導性、情境性、教育性、角色性、寓意性等多方面的特點。教師要充分發揮故事教學法的優勢,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選擇恰當的故事,并創設相應的故事情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心靈上的熏陶,在指向性明確的故事中得到教育。

1.發揮角色優勢,深化體驗

角色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是故事中具有感染力的部分之一。唯有進入角色,學生才能理解角色,感受角色的性格特征,才能在把握角色的同時,分析角色的行為、意圖,從而與角色產生情感共鳴。這有利于學生完善自我認知結構,在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角色形象與性格特征的過程中掌握英語知識,實現對英語的靈活運用。

例如,譯林版英語教材三年級上冊Unit 3 My friends中的“Cartoon time”板塊講述了一個故事:小貓Sam和老鼠Bobby是一對好朋友,他們經常一起上學、一起放學,有一天Bobby遇到了自己的妹妹Tina,就將Tina介紹給了自己的好朋友Sam,但是看到Sam以后,Tina卻十分慌張地離開了。教材中,這個故事只配有幾幅卡通畫,未對其中的角色進行深入刻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代入自己的情感思想,分析故事中不同角色的不同性格特征,再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描述不同的角色,最后讓學生代入故事角色,進行創造性演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發現了Tina看到Sam之后就直接跑開的原因,而且收獲了較為豐富的學習體驗,使原本單調的英語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提升了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在英語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引導學生走近角色,感悟角色,在與角色產生情感共鳴的過程中獲得心靈上的熏陶,既能讓英語課堂煥發生機與活力,又有助于深化學生對新知的學習。

2.發揮寓意優勢,體悟哲理

故事是重要的教學媒介,故事教學法的運用對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提升、情感的發展、正確價值觀的樹立、文化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故事并不是直觀地闡述大道理,而是將道理巧妙融于情節中。學生要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理解能力,才能體悟到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例如,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中,“Story time”板塊講述了星期六的早上每一個家人各自在做的事,其中“我”正在幫助爸爸洗車,媽媽正在做早餐,姐姐Helen在打掃客廳,弟弟Tim在自己的房間里睡覺;在星期六的下午,表弟Jim來做客,媽媽為了招待他,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為了幫助媽媽,“我”正在擦桌子,Helen正在洗碗,Tim和Jim一起坐在客廳,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水果。在學習這個故事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看到勤勞的“我”和Helen,和一個懶惰的Tim。學生能從故事的閱讀、分析、討論中明白其中的寓意:即使在周末,父母也是忙碌的,我們應該學會為父母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分享自己平時會幫父母做哪些事,是如何幫助的,等等。這樣的教學,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故事寓意的影響,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

塑造學生美好的品格是教育的目的。英語學科承載著培養學生良好品格的重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英語教學的育人目標貫穿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讓課堂充滿德育元素。

二、由表及里,借助故事教學提升能力

故事教學法的應用不僅要求學生能夠熟知故事內容,把握其中的角色形象,還要求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在故事閱讀、分享與深入體驗中,獲得合作能力和文化素養的提升,實現英語教學質的飛躍。

1.能力層面,借故事培養合作能力

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不能局限于淺層次的記憶和理解,而是應該注重學生能力層次的拔升,幫助學生形成批判性、創造性、實踐性思維,并能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思維認知,培養相應的能力。教師應以學生的能力提升為目標,運用故事教學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借故事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例如,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2 A new student中,“Story time”板塊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學校新來了一個學生叫Nancy Black,教師將她介紹給了Yang Ling,讓Yang Ling帶著Nancy參觀校園,Yang Ling帶著Nancy參觀了學校的教學樓、電腦教室、音樂教室等,他們在這個過程中與對方成為了朋友。教師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為目標,組織開展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以兩個人或者是多個人為一個小組,分別扮演新老學生,利用現有的校園環境,合作演繹教材中的故事。

合作學習不僅是提升課堂教學實效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需要掌握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故事恰恰是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重要載體,讓學生以合作的方式進行故事閱讀與演繹,提高了學生之間的互動頻率,讓學生在合作互助中實現知識的拓展與延伸。

2.情感層面,借故事提升文化素養

學生的學習動力主要來源于興趣。根據小學階段學生以形象思維認知為主的特點,教師可利用故事的情境性、趣味性去調動學生的思維認知,借助生動有趣的角色形象、連貫起伏的故事情節去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角色的融入、情節的帶動,讓學生積極體會故事中的情感發展,促進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另外,教師要多給予學生自我分析和溝通交流的時間,避免生搬硬套大道理,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

例如,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的其中一個教學目標為:讓學生在掌握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促進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在教學時,教師展示一些有關城市中的不文明現象的圖片,并詢問學生圖片上的城市是否干凈整潔,學生紛紛否定;教師繼續詢問學生是什么原因導致城市變得臟亂不堪,學生給出了“smoke from cars”“black smoke from factories”“rubbish等答案。在這樣的互動中,學生自然會引起對自己所處城市及自身日常行為的反思,從而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制訂保護環境的方案和具體對策,促進學生環保意識和文化素養的提升。

故事滲透著濃郁的情感,教材中的故事更是包含著編者的深意。在教學時,教師要將教材中的故事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促進學生的思想情感發展,讓學生能夠在故事的熏陶下提升文化素養。

三、匠心獨運,立足故事內容拓展思維

目前,部分英語課堂中的故事教學存在著形象塑造弱、故事性不明顯、學生的創作能力得不到關注等多方面問題,教師要以學科育人為基礎,發揮故事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創設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讓每個學生都能被故事吸引,在故事中獲得發展與提升。

1.塑造形象,引導主動感知

角色是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英語教學中引入故事,可以讓學生以代入的方式體會角色,主動感知故事情節的發展,與角色產生情感上的共鳴?,F行小學英語教材中,很多故事文本更注重內容的呈現、語言的運用和知識的展現,未能對故事中的角色進行更為深刻的描述。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可創設相應的故事情境,增強故事的飽和度與立體感,在做好角色形象解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之前學習的詞匯和句型,主動對故事中的角色進行刻畫。

例如,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中,“Story time”板塊的內容是學生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教師運用故事教學法時要注重對角色形象的刻畫,引導學生對國王、裁縫、街邊群眾以及小男孩等不同的角色進行分析。首先,教師帶領學生一同了解完整的故事內容,厘清故事情節和發展邏輯,初步感知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其次,教師引導學生逐一分析人物,鼓勵學生嘗試用幾個形容詞來形容各個角色,如國王“silly”、裁縫“sly”、街邊群眾“blind”或“ingratiatory”、小男孩“pute”。再次,教師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故事中的哪一個角色,并說明理由;最后,在學生主動感知的基礎上,教師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故事的內容進行演繹,有的小組選擇國王試新衣的片段進行演繹,有的小組選擇國王在街上展示新衣的片段進行展示……大家興趣盎然,課堂氛圍高漲。這樣教學,不僅凸顯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而且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本課的重點詞匯、短語和句型。

在英語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法,教師要將故事中的角色視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對生動形象的角色進行刻畫和演繹,有助于學生走進故事情節之中,凸顯故事的導向作用。

2.再構情節,培養創新思維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故事教學法時,教師需要對具體的故事情節進行分析與解構,根據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水平,對故事情節、思想內容進行梳理,在保證故事情節流暢性與完整性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尤其可以利用故事的轉折處或者高潮點,鼓勵學生轉換角色,讓學生扮演故事的編寫者,對后續的故事情節進行大膽猜想與編寫,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以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下冊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為例。這個故事刻畫了一個強壯的獅子和一個瘦弱的老鼠,老鼠在被獅子抓到之后,懇求獅子能夠放過它,并且告訴獅子自己總有一天會幫助它的。當時獅子對老鼠說的話十分不以為意,認為老鼠是在說大話。教學到此處時,教師可以把握獅子“不以為意”的態度,引導學生展開聯想:瘦弱的老鼠是否可以幫助到強大的獅子呢?隨后,教師讓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續寫故事,嘗試進行大膽的創作。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故事進行再加工,發揮故事的育人功能。這不僅能讓教材中的故事內容變得更加生動,而且能起到發展學生創新思維的效果。因此,在故事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再構情節,對故事進行創新表達,讓英語課堂變得鮮活而生動。

總而言之,故事具有形象生動、情節精彩的特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學素材。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提高對故事教學法的重視程度,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故事,積極發掘教材外的故事,靈活高效地借故事開展教學互動,注重學生的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與創新編寫,讓故事教學法的助學效果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得到充分發揮,讓每個學生在閱讀英語故事的基礎上勇于表達自己的認知與理解,在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思想品質的全方位發展,實現英語教學的育人目標。

[ 參 考 文 獻 ]

[1] 楊曉娟,卜玉華.開發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獨特育人價值[J].中國教育學刊,2018(4):66-70.

[2] 黃佑昌.開發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獨特育人價值[J].校園英語,2020(27):138-139.

[3] 劉思瑤.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56-57.

[4] 李曉董.新課改下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09(7):159.

[5] 王海燕.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0,22(1):129-131.

[6] 李瑞秋.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獨特育人價值分析[J].考試周刊,2019(57):121.

(責編 韋於坊 杜 華)

猜你喜歡
育人價值故事教學法英語教學
論音樂劇走進中小學音樂第二課堂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應用芻議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幼兒園規則教育的價值探尋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