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利用芻探

2023-08-24 15:17孔麗娟秦紅兵
名師在線·中旬刊 2023年7期
關鍵詞:新媒體背景高中政治教學資源

孔麗娟 秦紅兵

摘 要: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新媒體技術已經不再是新鮮事物。新媒體技術具體包含數字視聽技術、信息安全技術、計算機軟件操作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等,能夠推動社會生產的進步,促進時代發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需要發揮新媒體技術的優勢,探索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內容與現代新媒體的融合方法,讓高中政治課堂與時俱進。文章分析了新媒體的特點,從教師信息素養、學生學習心態、教學素材的豐富三個角度,研究了教學資源整合與利用的必要性,同時探索了具體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新媒體背景;高中政治;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20-0020-03

政治學科涉及經濟、哲學、政治、文化、法律等多個領域,需要學生拓寬視野,增強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學習質量。新媒體技術能夠為高中政治教學提供更多資源,提高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把控能力,促進信息的收集、整合、傳遞,推動教學模式的改革。高中政治教師必須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學習,讓政治課堂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用新手段、新技術活躍課堂氛圍。

一、新媒體特征分析

新媒體具有覆蓋范圍廣、信息流通性高、信息量巨大等特點?,F今,網絡技術發展迅速,電腦、數字化電視、智能手機早已普及,新媒體技術給人們的現實生活帶來了很多創新和便利,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學生群體是新媒體技術的受益者,能夠在未來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使用,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價值[1]。在信息的傳遞和溝通方面,人們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及時讀取、發布網絡信息,信息傳輸效率較高,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人們處理信息和接收信息的時間也能夠極大縮短,增強信息的交互性。另外,新媒體技術可以承載巨大的信息量,信息資源囊括了聲音、視頻、文字、圖像等形式。學生可以基于網絡平臺獲取大量學習資源,自主規劃學習進度,增強學習的自主性。

二、新媒體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資源整合與利用的意義

(一)有利于豐富政治教學素材

新媒體技術能夠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機融合,成為教師的得力助手,推動政治課堂走向開放和創新,改變課堂教學樣態。在新媒體技術的支持下,高中政治教師可以獲取大量的教學素材,加深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記憶知識,加強對知識的應用。高中政治學科理論性較強,包含了很多專業概念、專業術語等。如果只依靠教材上的內容,學生難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在高中政治課堂上,學生不但要努力學習政治知識,還需要通過政治學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中政治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豐富學習資料,引導學生了解真實案例,對各類事件進行層層剖析,使學生清晰地表達個人觀點,實現學以致用。通過拓展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將政治、經濟、哲學等領域進行深度融合,開發綜合性的題目,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對比,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科觀念[2]。

(二)有利于改變素材的呈現方式

通過新媒體技術,高中政治教師能夠改變教學素材的呈現方式,使課堂教學迎合學生的心態,抓住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生對互聯網信息資源的應用質量[3]。通過新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穿插鮮活案例。例如,在教學“黨的發展歷史”時,教師可以引入紀錄片《國家相冊》,還可以對紀錄片進行剪輯,讓學生獲得更直觀的感受,加深學生對政治知識的記憶。目前,網絡技術已經成為人們現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瀏覽新聞,觀看世界各地的視頻,還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聊天交友、購物、游戲等,對新媒體技術表現出極大熱情,這種熱情能夠轉移到學習方面,演化為新的學習方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新媒體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利用原則

(一)系統性原則

在新媒體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的資源整合與利用需要遵循系統性原則。教師需要以教材為基礎,結合教材內容拓展互聯網教學資源,并將政治學科的教學資源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整合起來,突出資源的系統性。通過互聯網平臺,教師可以獲取豐富的新媒體資源,包括短視頻等,運用思維導圖對不同資源進行編排,按照不同的專題整合各類案例,做到理論知識和實踐案例相結合,使學生深入了解各專題下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習質量。

(二)新穎性原則

對高中政治教學而言,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利用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課堂的教學氛圍,只有提高教學資源的新穎性,收集最新的社會事件,抓住社會熱點,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氛圍[4]。例如,高中政治課程中包含政治、經濟、法治等領域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收集最前沿的政策信息,讓學生走在時代的前沿,接受最新的知識。此外,在資源的利用方面,教師還需要運用最新的視頻編輯方法,采用新型的資源呈現方式,優化資源的呈現效果。

(三)應用性原則

高中政治教師需要在學科資源的整合與利用方面遵循應用性原則,不但要讓資源新穎、獨特,貼近學生生活,還要讓資源便于應用,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更新。在以往的高中政治學習中,很多學生理解能力較弱,只能依靠死記硬背的方法,難以解決實際問題,

這是落后的教學方式造成的。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從學生應用的角度出發,讓資源的使用更便捷。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整合資源,建立網上教學空間,通過網絡平臺為學生發送微課視頻,通過專題問答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助力學生對資源的提取。

四、新媒體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利用路徑

(一)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課堂氛圍

在新媒體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需要轉變以往的課堂導入模式,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營造鮮活生動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提高對知識的吸收能力。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調動學生政治學科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社會生活經驗,使學生以更成熟的視角看待問題[5]。

例如,在教學“傳統文化的繼承”時,教師首先需要完成對理論知識的講解,讓學生正確認識傳統文化,理解教材中關于傳統文化的理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應用新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用課件展示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文化,通過視頻展現不同節日的習俗,營造文化氛圍,用傳統習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傳統文化有更深刻的感知,認識到傳統文化在民族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另外,

教師還可以借助綜藝節目片段、電影等素材,讓學生了解不同民族的傳統文化,引導學生從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傳統節日中認識到文化對民族發展的重要性。此外,教師還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如“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文化與什么有關,是怎樣形成的?”,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探究,討論如何看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最終明確“相互借鑒”“求同存異”的核心觀點。傳統文化中不但有精華,也有糟粕。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認識到“糟粕”對人們思想的禁錮和束縛,引導學生識別傳統文化中積極向上的內容,自覺剔除落后、腐朽的內容。教師通過運用新媒體技術,能夠讓學生在特定情境下進行思考和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提高學習質量。

(二)應用微課視頻,提高教學效率

當下,先進信息技術不斷更新,很多技術都可以應用于教學中,包括視頻剪輯技術、微課制作技術等。其中,微課能夠進一步提高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率,轉變政治教學模式,可以化繁為簡,直達重點內容,讓學習變得方便、快捷。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錄制微課視頻,融合章節的重點概念和理論知識,借助社會現象、生活問題,讓學生在課前自主觀看微課。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課堂時間用于合作探究,難題講解,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6]。

例如,在教學“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的相關內容時,教師需要讓學生認識到世界的物質性、運動的規律性。在微課視頻中,教師可以引入“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的事件,結合視頻進行講解,讓學生認識到我國在航天事業上的進步,了解我國對宇宙探索的進程,從哲學的視角看待問題,培養科學精神。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學生可以將哲學觀點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理解哲學思想,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谖⒄n教學,教師還可以利用微信平臺收集學生的觀點和意見,提前掌握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抓住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三)引入民生話題,豐富教學素材

在新媒體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需要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對課本教材上的知識點進行拓展和延伸。從高考的角度來說,考試的命題范圍并不局限于教材,還包含大量的社會現象、時政熱點等,

這對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政治理解能力有較高要求。教師需要豐富教學內容,將民生問題融合到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課本觀點理解現實問題,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讓現實生活與課本知識相互印證,實現立體化教學。

例如,在教學“我國的社會保障”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我國多種多樣的社會保障,包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醫保、低保等。對于所有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問題,國家提供了充足的社會保障,能夠化解危機,解救困難群眾,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權利。2022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的通知》,提出了“漸進式延遲退休”的構想。我國社會將要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這會對養老服務事業造成一定影響,加重社會養老負擔,不利于國家穩定發展。教師可以引入這一熱點話題,從養老保險制度與社會老齡化程度加劇的現實問題入手,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討論熱情,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搭建學習平臺,拉近師生距離

高中政治教師需要為學生搭建互聯網學習平臺,讓課堂教學與課下學生自主學習緊密聯系,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給予學生個性化輔導。在以往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容易在課堂上分散注意力,同時也會遇到一些不懂的問題,難以和教師互動,這些都會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下降,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诨ヂ摼W學習平臺,學生可以提出問題,由教師給予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困惑。

例如,在教學“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時,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樹立熱愛黨、擁護黨、跟黨走的意識。通過互聯網學習平臺,教師可以發布相關的學習資料,融合圖片、視頻、文字、訪談等,讓學生全面了解黨的歷史,認識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的魚水關系,引導學生對黨的重要歷史事件進行討論,使學生在課堂討論中迸發思維的火花,進一步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情感,樹立偉大志向。在課后,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學習平臺收集學生的疑問,鼓勵學生通過評論、留言、小窗口私信等方法,與教師討論。通過運用互聯網學習平臺,教師可以將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集中到課堂上解決,還可以關注學生的學習意愿、學習問題,整合互聯網學習資源,幫助學生在課下進行資源規整,以便深入學習。

五、結束語

高中政治課程能夠傳播先進經驗、先進思想,政治教師是學生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課程教學、塑造人格的使命,需要不斷開拓創新。在新媒體背景下,

高中政治教師可以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對政治知識的應用能力。在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基于微課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搭建互聯網學習平臺,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應用。

參考文獻

段偉,王志安.高中政治課開放式教學的實施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7(25):72-73.

王學兵.高中政治微課開發[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7(8):54-56.

黃云雄.高中政治拓展教學的三個維度[J].教學與管理,2015(34):69-70.

周海龍.高中政治課堂例證教學策略[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3(7):25-26.

謝華芬.優化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資源的思考[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2(8):44-45.

彭文靜.高中政治教學中材料的選與用[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2(5):34-37.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規劃“十四五”課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信息技術融合教學實踐研究”(編號:D/2021/02/84)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孔麗娟(1980.8-),女,江蘇泗洪人,任教于江蘇省泗洪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秦紅兵(1982.11-),男,江蘇如皋人,任教于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高級教師,碩士學位。

猜你喜歡
新媒體背景高中政治教學資源
新媒體背景下企業市場營銷模式創新策略
新媒體背景下計算機網絡應用問題的探討
新媒體背景下三結合教學模式在高校視聽語言課程中的教學研究與實踐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多媒體手段的有效應用
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錯題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動教學有效應用研究
初中語文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探索
初探教學資源開發的系統思維
臨床實驗教學中教學資源的整合優化與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