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計算機教師精英團隊建設探究

2023-08-24 13:48陳英芳李順蓉吳姍
成才之路 2023年22期
關鍵詞:團隊建設高職院校互聯網+

陳英芳 李順蓉 吳姍

摘要: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計算機教師精英團隊建設是提高計算機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優化計算機專業教學資源、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與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高職院校應通過完善教師精英團隊制度,加強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提升計算機精英團隊質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從而提高計算機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師;教師精英團隊;團隊建設

中圖分類號:G650;G45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22-0021-04

基金項目:四川省軟科學項目“‘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師團隊建設探究”(編號:2021JDR0324)

職業教育改革的關鍵是教師,高水平的教師團隊建設是高職院?!半p高”建設的重要途徑。計算機專業具有理論性強、實踐性強、發展迅猛、應用廣泛的突出特點,因此計算機教師要具備育訓結合、守正創新、終身學習、教育信息化等先進教育理念。結合“雙高計劃”下高職院校要服務區域或行業重點產業的要求,計算機教師精英團隊在科研和教學中應聚焦行業企業新技術,關注計算機發展趨勢,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在教學、科研和團隊管理中,以高水平的信息化服務平臺為支撐,促進高職院校課程教育與信息化建設的深層次融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并梳理團隊成果和轉化推廣,輻射帶動其他教師團隊。本文通過探討“互聯網+”背景下計算機專業教師精英團隊建設的發展概況、必要性、建設策略等,為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師精英團隊建設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一、新時期高職計算機教師精英團隊建設概況

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迅速,已由規模擴張的外延式發展轉變為高質量提升的內涵式發展。作為高職院校中堅力量和核心競爭力的教師,逐步以組建團隊的方式替代原有的“單打獨斗”的局面,各種科研、教學、創新團隊不斷涌現并取得較為優異的成果。國家層面相繼出臺了各種促進高職院校教師高水平團隊建設的相關政策法規,以保障高水平結構化的教師團隊建設。為了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更好地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促進高職學生就業,2019年國家出臺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诽岢龃蛟臁半p師”教師隊伍,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隨后又出臺了《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提出提升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水平,大力推進“互聯網+”“智能+”教育新形態?!吨袊逃F代化2035》提出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遴選一批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在職業教育改革過程中,計算機類專業也不斷發展優化,淘汰落后與市場需求不符的專業,新增了一些新興的專業。緊跟改革的步伐,計算機大類的軟件技術、大數據技術與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云計算技術與應用等專業獲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立項。

目前,高職計算機教師團隊校級創新團隊、科研團隊、雙創團隊居多,團隊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學校重視不夠,制度機制不健全,沒有成立由學校主要負責人牽頭的團隊建設工作專班,各項工作機制不健全;二是管理機制不靈活,團隊成員間的協作創新不夠,部分團隊因為科研、專業群建設簡單拼湊在一起,沒有科學系統的規劃,團隊目標和責任不清晰,團隊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資源不能高效整合;三是高職計算機教師團隊建設不完善,團隊成員的發展觀念較為陳舊,團隊成員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專業結構、職稱結構、專兼職教師比例結構等方面不合理,特別是學院新開設的專業,教師年齡和職稱出現斷崖現象[1];四是團隊建設中,校企雙向流動不暢,受學校和企業不同制度、不同待遇的影響,高職計算機教師和企業人才還沒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流通。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計算機教師精英團隊建設的內涵

常見的高職院校教師團隊有“雙師型”教師團隊、教學團隊、科研團隊、雙創團隊、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等,其中“雙師型”教師和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在《方案》及《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中多次提及?!半p師型”教師的概念沒有統一定論,一般指的是具備雙素質(能力),即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及素質的教師。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是以提高教學質量、效果為目的,探索教學改革新思路,為實現共同的教學改革而相互承擔責任的結構化教師團隊。本文中的計算機專業精英團隊與“雙師型”教師團隊、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有區別也有聯系,精英團隊成員大部分是“雙師型”教師,具有教師教學團隊的屬性,專兼結合、校企合作,可以簡單理解為計算機專業的優秀教師團隊,由專業課教師、行業企業兼職教師、公共基礎課教師等組成,成員之間科研、教學、雙創等知識技能互補,進行共同的專業建設、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等工作[2]。優秀的教師團隊有很強的凝聚力,能通過專業化建設,提升每個成員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使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相統一,在促進教師發展的同時促進團隊發展。

三、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師精英團隊建設的必要性

建設一支優秀的計算機教師團隊對提升專業實力、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學校品牌及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優秀教師團隊的建設,其實就是不斷提升“教”“學”“研”“創”質量的過程,打造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師精英團隊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1.全面提升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在精英團隊建設過程中,團隊成員具有共同的教學理念和目標,能夠溝通交流教學科研經驗,探討計算機前沿技術,知識技能互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教學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計算機類專業發展很快且應用性很強,通過深入推進產教融合,重構課程體系,重構教材,將企業的先進標準、工藝流程加入教學中,建設實訓基地,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培育學生,能實現學生所學與企業所需技能的有效銜接,培養高質量人才服務地方經濟,促進計算機類專業畢業生更好地就業,提升學校的影響力。

2.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助推職業教育改革

在建設團隊的過程中,計算機教師根據國家和經濟發展的需求,結合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及學校的計算機特色專業和課程,探索與學校規模、專業建設相適應的現代化教學方式,探索三教改革新途徑,利用多元評價,推進“1+X”證書、“學分制銀行”的建設和完善工作,這有利于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的提高。而團隊在探索教學改革中通常以教改科研項目的方式進行,從創新改革理論出發,經過實踐驗證,反饋修改理論,再實踐修改,有效落實教學改革,探索創新教學,并進行推廣,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和實踐能力,而且能夠助推職教改革。

3.打造品牌,輻射帶動其他團隊

優質校建設、雙高校建設、專業群建設都與教師團隊密不可分,因此提質培優、重點專業建設可以與團隊建設同向同行,而團隊建設中形成的特色創新成果經過梳理、提煉、轉化、實踐、推廣,有利于打造學校的品牌,形成相互促進的效果。此外,在團隊建設過程中加強和其他團隊的經驗交流,不僅能夠吸取優秀經驗,而且能夠帶動其他團隊共同進步。

四、“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師精英團隊建設策略

在職業教育改革的大形勢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教師團隊建設的相關政策,提出打造高水平教學創新團隊,遴選國家級“萬人計劃”教學名師,遴選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教學創新團隊境外培訓計劃,建設省級、校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等,這為教師團隊建設指明了方向。高職院校應完善教師精英團隊制度,加強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提升計算機精英團隊質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從而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提高計算機人才培養質量。

1.完善教師精英團隊制度,為團隊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教師團隊建設離不開學校的保障措施,學校的規章制度是團隊發展的有力支撐,既能規范團隊建設,又能激勵團隊發展的動力。為此,高職院校應重視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積極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助推計算機教師精英團隊建設。還應健全團隊管理制度,落實團隊工作責任制,健全團隊建設的運行、組織、評價體系,落實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管理辦法、高層次優秀人才引進與管理辦法、教師培養培訓辦法、教師下企業掛職鍛煉實施辦法,以及骨干教師、專業帶頭人、名師選拔、認定及獎勵辦法和科研管理辦法等制度措施,從而在激勵機制、搭建平臺、創新管理、分層培養、雙向協調、優化環境等方面為團隊建設提供保障。

2.加強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助力團隊創新與提升

計算機教師團隊建設應實現互聯網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活動深度融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革新教學管理,建設教學資源庫,打造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高職院校應推動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計算機教師團隊建設管理全過程,開展信息化全員培訓,提升團隊成員的信息化能力以及學生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和優質在線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信息化服務平臺能夠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的發展需求,數據唯一、實時采集、信息共享,有利于實現資源一體化。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服務平臺即時了解自己的個人目標、團隊目標及達成度,輕松管理學生討論答疑、作品分享與交流、評學等教學互動活動,而教學管理人員可以即時獲取教學動態和教師個人教學質量數據,即時開展診斷分析和改進工作,實時管理教學過程與結果,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教育教學融合創新[3]。

3.多措并舉,提升計算機精英團隊質量

第一,優化團隊成員結構,建設“國家工匠之師”引領的高層次人才隊伍。高職院校應優化團隊成員的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專業結構、職稱結構、知識技能結構,采用專兼結合的方式,聘請IT行業龍頭公司的管理層、高級技術人員、行業內的計算機專家學者(技能大師)兼職兼教,使成員之間互相配合、互相補充,各具特色又互相融合統一。第二,制定國內一流、對標國際的團隊建設方案。高職院校在規劃建設方案時,可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結合學校及專業特色,將教師團隊建設與學校專業群建設有機結合,與高質量發展有機結合。團隊建設離不開企業,高職院??蓸嫿óa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五業聯動”的人才培養模式,深入行業、企業調研,準確掌握當地及周邊地區行業企業的發展戰略和人才需求狀況;結合計算機類各專業職業能力和技能分析,聚焦人才培養和社會培訓,與企業共同制定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方案,根據成員的特色、技能對目標總任務進行分解,借助信息化服務平臺,使每個成員了解自己的短期計劃和規劃,并掌握目標達成度。第三,建立團隊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完善培訓培養機制。高職院校應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制定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的實施辦法,建立師德考核機制,落實師德建設主體責任[4]。高職院校還應完善教師準入制度,不斷完善高層次人才的選拔、引育、評價、激勵和流動機制,將職前教育和職后培訓有機銜接,加強校企人才雙向流通,邀請企業大師、其他院校的計算機專家等一起組成教師團隊,全員進行專業教學法、課程開發技術、跟崗實踐、“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等專項培訓,提升教師教學設計、課程開發、創新創業和團隊協作等能力,形成互促共榮、共建共享的團隊文化[5]。

4.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團隊教師分工協作,實施模塊化教學

職業教育改革的主戰場是教學,而教師是關鍵,因此建設引領教學模式改革的精英教師團隊對推進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第一,重構課程體系,實施模塊化教學。高職院校應推進校企深度合作,開發課證融通、遵循成果導向的模塊化課程,以計算機類專業畢業生崗位面向為最終產出,構建支撐它的核心能力,將社會需求有效融合到課程體系中,探索實施基于“學分銀行”的教學管理模式。教師團隊可以“雙高”建設為契機,依靠校企共同體建設,制訂課程模塊化教學團隊工作機制和發展規劃,并吸納企業專家、技術骨干建立區域共享的兼職教師庫,與企業形成校企互聘互兼的雙向交流模式,完善“雙師型”教師團隊結構。第二,教學資源庫建設。團隊成員應與企業合作、與其他院校合作,集合行業資源、專業資源、課程資源、職業培訓資源、特色資源,共研課程標準、考核內容、教學過程,建設多樣性教學資源庫,運用課程體系助力模塊化專業教學。高職院校應利用信息化平臺加強團隊成員的共研,結合課程、企業、專業,打造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邀請知名專家培訓,還應探索“崗課賽證”融通的方式,分層次、分階段逐步提升教師混合教學能力。第三,提升團隊科創服務能力。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師團隊承擔教學和科研雙重任務,因此科學研究、學科建設與教學工作之間的關系要處理得當。團隊成員應通過科學研究追蹤計算機發展前沿,提升自身的學術水平,并利用科研和學術成果不斷豐富和更新教學內容,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很多科研項目跟企業相關,因此團隊成員可去不同的企業參觀調研、交流學習,參與企業技術研發、改造、創新,進行科研成果的轉化,形成新的課程資源,通過科研促教研,教研促教學,利用教學積累科研資源,使科研與教學相互促進。第四,完善團隊評價與激勵機制。高職院校應不斷完善教師團隊的評價、選拔、激勵機制,將教師個人發展與團隊發展及學校發展有機融合,科學設置高層次人才引進機制,攻克高層次人才“引不來、留不住”的問題。高職院校還應深化績效考評體系建設,將直接激勵與間接激勵(資格、榮譽)相結合,將企業在崗的實踐教學評價和學校的理論教學評價相結合,借助信息化服務平臺,開展KPI診斷性績效考核,將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有效結合,明確近期目標、階段性目標、進度規劃,以實現部門與學校相關聯、部門之間相關聯、個人與部門相關聯,促進目標達成。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師精英團隊建設是一項持續性系統化工程。高職院校要注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完善團隊制度,培育引進一批行業有權威、有影響力的團隊建設帶頭人,培育骨干教師、教學名師,創新培訓培養體系、教師評聘管理機制,打造數量充足、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高水平計算機教師團隊,提升教師教學、科研和創新能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從而推進“雙高”建設,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郎富平,陳璐.我國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研究熱點與前景展望[J].教育與職業,2022,1015(15):79-84.

[2]陳英芳,李順蓉,吳姍.新《職業教育法》背景下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團隊建設新探[J].教育科學論壇,2022(27):33-36.

[3]程莉,季躍東.信息化視角下高校教師創新團隊的建設探析[J].中國高等教育,2021,671(11):63-64.

[4]李云梅,張夢龍.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培養路徑的研究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22(03):55-60.

[5]陳潔.團隊功能發掘視角下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路徑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23,44(02):29-34.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lite Tea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Chen Yingfang, Li Shunrong, Wu Shan

(Yaan Polytechnic College, Sichuan Province, Yaan 625000, China)

Abstract: A high-quality teaching team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lite team of computer teacher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and comprehensive literacy of the computer teacher team, as well as the main way to optimize computer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sources,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improve the system of teacher elite team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mputer elite teams, innovat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s, and build a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and innovative teacher team, there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mputer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 Internetplus;highervocationalcolleges;computer teacher;eliteteamofteachers;teambuilding

猜你喜歡
團隊建設高職院校互聯網+
適應“三三制”培養模式的化工基礎實驗教學改革
企業新聞采編人員素質和團隊建設
博物館臨時展覽的困境與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