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及應對策略

2023-08-26 03:25姜俊
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 2023年6期
關鍵詞:高中教師工作壓力教育工作

姜俊

[摘? ? 要]高中教師是教育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他們的身心健康問題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針對高中教師職業倦怠問題,本文分析了教師職業倦怠的表現,從個人與學校的組織管理兩方面分析其成因,提出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關注教師的身心健康、教師自身學會自我調節等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中教師;職業倦??;工作壓力;教育工作

近年來,高考參加人數逐年遞增,高考考生競爭日趨激烈,隨之而來的,是整個高中教育系統的持續高壓,不僅是考生和家長,教師也首當其沖地深受影響。多項研究表明,高中教師最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為職業倦?。↗ob Burnout),即個體長期處在有情緒壓力和人際壓力的環境中容易出現的一種消極的心理和行為反應,也是指人因為工作壓力大,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出現疲勞和耗竭的狀態。美國教育家Willard McGuire在1979年首次提出了教師職業倦怠的概念,將更多學者的關注點引向了教育行業中的職業倦怠。高中教師是教育行業的中堅力量,他們在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的同時,也面臨著壓力大、工作任務繁重等問題。高中教師的職業倦怠是指在長期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在生理、心理等多個方面出現疲勞、不滿和失落的狀態。高中教師的職業倦怠不僅會影響到教師個人的身心健康,也會對學生個體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一、職業倦怠的心理學解說

在持續的職業壓力影響下,教師出現的職業倦怠主要可以通過兩個理論來解釋,分別為資源保存理論和自我效能感理論。1989年Hobfoll通過對臨床應激障礙患者的觀察和思考提出資源保存理論(COP理論),他認為個體存在并會努力維持個體資源以應對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工作要求,可一旦外部或者內部的工作要求出現或增加,個體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滿足新的工作要求。但是,若現有的資源不足以應對大量的工作要求時,這些工作要求就會作為一個壓力源存在,促使個體的資源出現嚴重缺失或損耗,導致其出現情緒倦怠或耗竭。高中教師除了備課上課,還需要應對家長和學校對學生成績的高要求,這不僅會大量壓縮教師的個人時間,也會給他們的心理狀態帶來巨大壓力。當個體沒有辦法有效達到要求時,那么這些工作要求就會成為一種壓力源,而且會與日俱增。另一種心理學解釋,是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理論,是指個體對自己能力的信念,即個體在特定情境中完成特定任務的信心水平。他認為,個體的自我效能感會影響其行為、情緒和認知,從而影響其取得成功的能力和表現。其中情境條件是影響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之一,某些容易引發焦慮和壓力的情境讓人難以適應和控制時,個體的自我效能感就會降低。因此,高中教師在長期的高壓環境下進行工作,當某一工作要求得不到滿足,則極有可能會導致會對自身行為的不滿,從而會降低對自己的期待,失去信心,情緒低落。當前,在大環境的推動下,高中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更加明顯。

二、高中教師職業倦怠的主要表現

眾多研究表明,教師職業倦怠的具體表現主要有情緒衰竭、去個性化和成就感低。情緒衰竭是一種因工作壓力持續積累而感覺心理上精疲力竭的狀態,個體會感覺自己沒力量了,或者沒有精力再去思考工作和生活,感覺自己被困在情緒的低谷中。這種狀態主要來源于工作和生活上的長期壓力。心理學者Jayne Leonard認為,從事要求高的工作人群容易出現情緒衰竭,比如高中教師,他們不僅需要在工作期間保持長時間高度集中注意力,甚至在空閑時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思考工作,因此,高中教師的情緒宕機尤為嚴重。去個性化指一個人在與他人互動時,對于自己的情感和行為逐漸變得冷漠和疏離。在高中教師群體中,職業倦怠是導致去個性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們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由于工作量大、壓力大,可能出現疲勞、焦慮等問題,使得他們變得越來越疏離學生和同事,表現出對學生的冷漠、不耐煩,對同事的不理解和抵觸等情況。謝念姿認為,職業壓力可以正向預測教師的情緒衰竭和去個性化問題。另外,成就感低主要表現為消極地評價自己,貶低自我工作的意義和價值。在教學環境中,重復的教學工作和與日俱增的工作壓力,會讓教師容易懷疑自身能力,否定自身成就,從而導致工作熱情降低,缺乏對周圍人的關注。從職業倦怠的常見表現可以推斷出,教師的心理狀態不佳,不僅會影響到教師個人的身心健康,還有可能會導致教學質量下降。

三、高中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

(一)個人方面

高中教師出現職業倦怠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個人的主觀和客觀因素對其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從教師個人主觀因素來說,對情緒感知較為明顯的教師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尤其是容易內耗的教師。本文中的內耗指的是教師之間相互競爭和互相攀比的現象。內耗可能使得教師們感到彼此之間存在競爭和比較,這會增加他們的工作壓力,讓他們感到過度競爭和對學生表現過度關注;內耗可能會導致教師之間缺乏合作,減少教師之間互相支持和交流的機會,這可能會導致教師感到孤獨、無助持;另外,這種內耗的狀態可能會讓教師感到不公平,如感到自己的工作成果未被公正評價等,這可能會讓教師感到無力和不滿。其次,教師的性別也是導致職業倦怠的一個重要因素。眾多研究表明,女性教師相對于男性教師而言更容易出現職業倦怠,原因在于她們相比于男性教師,面臨更大的工作和生活沖突,尤其是在社會角色壓力下,女性要處理的來自工作和生活的矛盾更為復雜。最后,教師的教學年齡、是否擔任班主任以及專業水平等問題也是引發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一方面,新任教師可能會因為對教學的不熟悉、缺乏經驗和技巧等,而感到工作壓力和挑戰性較大,容易出現職業倦怠。另一方面,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可能會因為教學過于機械化、乏味單調,以及缺乏新鮮感等,而感到缺乏動力和熱情,出現職業倦怠的問題。班主任身上承擔的責任相比于其他教師更大,面臨的事情更瑣碎,所需要付出的精力也就更多,所以容易出現職業倦怠。另外,教師的專業水平也是其中的另一重要因素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信息的不斷更迭刷新,教師需要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工具等方面進行不斷的升級迭代。對教師職業的高要求,給予教師群體的高壓力,在長時間的作用下,教師情緒狀態就更容易出現問題。

(二)學校方面

學校的組織管理也是影響教師工作的關鍵因素之一。不當的組織管理可能導致教師的職業倦怠,從而影響他們的工作表現和學生的學習成果。首先,一些學校對教師缺乏支持和資源。如學校管理層不能提供足夠的政策支持以及教學資源,足夠的教學水平培訓、開明大度的教學政策等,教師可能就會感到壓力和幸福感降低。其次,不合理的期望和工作量也會增加教師職業倦怠的可能性。如學校不考慮實際能力,盲目指定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的教學期望以及工作量,那么在有限的教學能力下,教師很容易出現挫敗感以及產生壓力源。最后,學校忽視教師的情感需求。高中教師需要獲得尊重、認可和支持,以感受到自己在學校組織中的價值和地位。

總之,學校不當的組織管理,會從外部導致教師倦怠行為,尤其是在高中這一階段,很多學??赡軙^度追求升學率而在組織管理上存在疏忽,從而導致教師出現倦怠職業。

四、高中教師職業倦怠的應對策略

(一)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

高中教學任務重,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這不僅能夠滿足高中階段對教學質量的高要求,更有助于緩解教師由于自身專業能力限制導致的職業焦慮。要達到這一目標,主要是做到資源給予,即學校要充分給教師提供豐富的資源來促使其成長,這包括空間和平臺。

首先,學校應該鼓勵高中教師定時參加一些與他們教授科目相關的教育課程和研討會,以保持其專業知識的更新。這些課程和研討會還可以讓教師了解到最新的教學技巧和教學資源。其次,學校要為教師提供一個學科交流平臺,讓教師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以及教學資源,這種交流不僅可以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還可以幫助教師發現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并得到解決。再次,學校還應該幫助教師制定和實施一些專業發展計劃,幫助教師規劃和實現他們的職業目標。這些計劃應該包括培訓課程、工作坊、教學實踐等,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最后,學校應該制定一些激勵措施,鼓勵教師持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例如,給予表彰和獎勵,提供晉升和職業發展機會等。

提升高中教師的專業水平需要學校和教師共同努力。學校應該制定和實施相關的政策和措施,而教師則需要持續學習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

(二)關注教師的身心健康

教師的身心健康對他們的工作質量、學生的學習成效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無論是教師個人層面還是學校層面,都應該關注教師的身心健康。首先,學校應該加強對高中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需要定期地開展教師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了解教師當下的心理狀況,引導教師重視自身的心理狀態,指導教師正確應對工作壓力,緩解情緒,增強心理韌性,從而減輕職業壓力。其次,學校應該建立健全心理咨詢機制,為高中教師提供及時的心理支持。學??梢蚤_辟專門的咨詢機構為有心理需求的教師提供幫助,也可以聘請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建立心理咨詢室,并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剖析。再次,學??梢圆扇∫恍┐胧?,為高中教師緩解工作壓力。比如邀請專業的正念冥想師給教師做定期的正念冥想訓練,緩解教師緊張焦慮情緒。而且,還可以合理安排教學任務和時間表,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教研和學術交流,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學術能力,從而增加工作的樂趣和滿足感。最后,學??梢誀I造良好的團隊氛圍,增強高中教師的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教師在工作中可以互相學習、交流、幫助,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和尊重,從而降低教師間的不良競爭和沖突,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三)教師自身學會自我調節

教師職業倦怠不僅來自于外部環境,還源于內部的調節失衡。因此,教師還應該學會自我調節。

首先在日常的身心健康維護方面,定期地鍛煉身體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可以通過慢跑、瑜伽等運動方式來進行放松身體和壓力排解,而且還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有助于工作之外的身心放松。其次,教師可以學習一定的放松技巧,通過冥想、正念等放松自己的身心,在緊張的工作中能夠保持頭腦以及松弛的狀態。若教師發現自己實在無法擺脫負面情緒時,可以尋求心理咨詢或專業幫助。最后在專業能力的提升上,不斷精進自己是必須的。教育工作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功底,還需要不斷精進的教學水平。只有保持學習,才能更好地應對更高的教學要求。另外,與同行保持交流,分享經驗和支持,也有助于教師減輕工作壓力。

五、結語

總之,高中教師的職業倦怠題是一個復雜而嚴重的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和通力解決。只有通過有效的應對策略和教師自身的不斷努力,才能讓教師從職業倦怠的陰影中走出來,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Hobfoll S 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A new attempt at conceptualizing stress.[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9, 44(3): 513–524.

[2]曾玲娟,江麗晶.職業高中教師職業倦怠調查研究[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2, 15(5): 40–50.

[3]趙杰.教師工作——家庭沖突與職業倦怠影響關系的元分析[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3, 43(2): 39–45.

(責任編輯:姜波)

猜你喜歡
高中教師工作壓力教育工作
高中教師心理壓力及對策
ICU護士的工作壓力研究
關于樂清市中小學生抗戰精神教育的思考
探析高中教師評價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基于新媒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互聯網+”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工作機制研究
飛行員心理健康與工作壓力和應對方式
運用“分層教學”優化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