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大學語文教學成效的改革與提升方法

2023-08-27 06:00賀晶晶馬樹芳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7期
關鍵詞:作用語文教學大學

賀晶晶 馬樹芳

摘 要: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大學教育則是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對大學生的成長發展至關重要。語文是每個學生從小就開始學習的重要課程,是語言的基礎,也是人們交流的重要方式。學生可以從語文中學習到語言文字的運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從中學習到更多人生道理,提升自己的修養和品格。大學語文教學對學生的影響作用較大,大學語文教學可以對學生的道德素養產生直接影響。教師應該及時更新教學觀念,認識到語文教學的積極影響作用,運用語文教學,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大學;語文教學;影響;作用

高質量的語文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啟迪學生的智慧,提升學生的修養,凈化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成為新時代高素質人才。而當前大學語文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何推動大學語文教學高質量開展并有效發揮大學語文教學對學生的積極影響,是當前大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一、大學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模式單一

當前,很多大學語文教師都是按照指定的教材按部就班講解作品,如解析古代詩詞歌賦的時候,教師通常會先講解作品的歷史背景及作者的生平經歷,然后通過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生了解作品中蘊含的深邃思想,分析其中的語法知識結構。這種固定的教學流程,千篇一律的授課方式,很難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即便在信息化時代下,教師運用了多媒體設備,制作出了精美的課件,但如果其自身的講解不夠生動,也很難引發學生對作品的共鳴。這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也難以有效發揮大學語文教學對學生的積極影響。

(二)學習效果難以提高

大學語文教學并不是簡單地傳授語文知識,講解語法結構,也不是單純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來判定學習成效。開設大學語文課程的目的是在增強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同時,培養他們的人文素養,為他們今后的學習以及工作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然而現有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目標。比如,部分大學語文課程為學生準備的主觀發揮題較少,很多學習大學語文課程的學生通常會在考試前集中復習背誦知識點。這樣很難讓學生長期堅持學習語文知識,也無法讓他們從文學作品中得到啟發,素養得不到提升。同時,當前很多工作崗位無法為學生提供展示文字功底和文學素養的機會,畢業后能夠保持讀書習慣的人少之又少。

二、推動大學語文教學高質量開展

(一)更新教學理念

大學生思想較為獨立而且個性鮮明,大學語文課程如果不注重教學理念更新,只注重信息數據的單向傳輸,容易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降低。

大學語文課程有著工具性和人文性兩種屬性,教師應及時更新教學理念,促進語文教學可持續發展。例如,在講述《西游記》的時候,雖然很多學生沒有讀過原著,但對相關影視作品卻非常熟悉。教師在講述這一名著的時候,如果單純談論故事情節或者和學生探討作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嘗試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一個特殊的話題討論,即玉皇大帝為什么要將弼馬溫這個官職授予孫悟空?這一問題雖然看似較為簡單,很多學生會認為是玉皇大帝及其他神仙并不重視孫悟空,不知道孫悟空的厲害等,但實際上卻有著非常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可以追溯到“馬廄畜母猴辟馬瘟疫”的相關記載,且古代的拴馬樁上有常見的猴子形象。也就是說,孫悟空當弼馬溫并不是不受重視,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馬與猴子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學生在學習不同文學作品時,通過深入思考、交流和溝通能夠變得更加睿智,這對培養他們的人文素養、創新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創新教學模式

在更新教學理念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從教學模式出發,創新教學手段,提升教學質量。大學語文中有很多經典文學作品,而文學和影視又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影像和聲音要比單純的文字更具吸引力,也更加通俗易懂。教師可以通過風趣幽默的語言,通過翻轉課堂、案例教學等多種新穎的教學方法,以多媒體設備為載體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大學生已經步入成年階段,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對語文學習也持有不同的看法。只有對語文課程發自內心地喜愛,他們才會花時間和精力探索和研究文學作品,從而有效提升綜合素質。在大學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如《論語》《大學》《學記》《老子》等對于學生來說枯燥難懂,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但很多學生卻對一些電視節目,如《百家講壇》等有著濃厚的興趣。即便其中有很多難以理解的古詩詞,學生依舊會樂在其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及興趣愛好,利用信息化技術收集有關文言文作品的背景資料和視頻影像,為學生營造濃郁的文學氛圍。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通過科學合理的授課方式,吸引學生,感染學生,提升教學質量。

(三)拓展課堂內容

很多文學作品都能夠進行相關拓展和延伸,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同時,絕大多數文學作品能夠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對文學作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教師要在創新教學模式的同時,實現課堂教學的拓展和延伸,讓學生能夠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跳出思維限制,進行獨立思考。

比如,在講授某一主題的作品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同類型的代表書目或者文學作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悟主題思想,強化閱讀能力。教師還可以推薦同一作者的其他文學作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拓寬學生的視野。例如,教師在講述《紅樓夢》的內容時,因為課堂時間有限,學生很容易基于個人情緒和喜好對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做出簡單判斷,如襲人是叛徒,王熙鳳是一個非常陰險的人物,晴雯太出格等。這些判斷實際上過于片面和刻板,也說明學生沒有對作品產生深刻的理解。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將某一人物放到當時的社會大環境及個人成長經歷中,再去深入分析這個人物的形象和特點,這樣學生就會有不一樣的認知。教師還可以從課堂教學延伸到網絡環境中,舉例分析網絡上的“鍵盤俠”,讓學生明白這些人看似正義,實際上缺少觀察和思考,看人看物過于片面。

(四)創新課堂教學評價機制

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之所以不太用心是因為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較大的差別。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很難沉浸在課堂中。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創新評價機制,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比如,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特殊的作業,如講述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學生可以到地方博物館去了解文物的相關信息,在了解文物的同時,學習當時的社會制度、文字演化等多種知識。這樣能夠讓學生產生一種類似于“穿越”的感覺,以文物為載體,跨越時空,了解歷史長河中的厚重文化。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線上作業。線上作業能夠實現在網絡集中上傳發布,不會占用課堂教學時間,還能將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從線下延伸到線上,提升教學交互性。

三、結語

大學語文教學的價值并不是只體現在課堂上,更重要的是課堂內外對學生的熏陶作用。大學語文的學習需要學生持之以恒,進而在長期的實踐和閱讀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學生可以在接受大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提升語言文字應用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大學語文教師要強化教學實踐,積累更多教學經驗,立足學生本身,合理規劃課堂教學內容,從而發揮大學語文教學對學生的積極影響,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何峰.大學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對學生思想教育的影響[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4).

[2]李捷鵬.疫情背景下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大學生生命教育的探索[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5).

[3]孫旭東.翻轉課堂在大學語文教學改革中影響與創新的探討[J].現代交際,2018(5).

[4]李國,柯勇,祝波.網絡語言對中學生語文學習的負面影響及教學對策[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5).

[5]楊樹美.試析人文性大學語文教學對學生思想教育的作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3).

[6]李詠梅,韓雪飛.大學語文教學與學生人文素質培養初探[J].廣東蠶業,2018(11).

[7]張雪.淺談大學語文教學與大學生人文素養培育[J].教育現代化,2018(51).

[8]劉琳.淺析大學語文教學與學生人文素養教育[J].文淵(小學版),2021(12).

責編:初 心

猜你喜歡
作用語文教學大學
“留白”是個大學問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