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

2023-08-27 06:00王沁琰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7期
關鍵詞:超星學習通混合式教學模式

王沁琰

摘 要:本研究以藝術類院校英語公共課教學為例,闡述了以“超星學習通”為基礎平臺,貫穿課前預習、課中教學、課后復習三個階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路徑。實踐證明,該模式顯著提升了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

關鍵詞:藝術類院校;英語公共課;超星學習通;混合式教學模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教學資源不斷豐富,大學英語公共課也開始走上信息化教學改革之路。通過“超星學習通”等線上教學平臺將線上英語學習資源與線下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近年得到廣泛應用。本文將基于藝術類院校英語公共課教學的現狀,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作用及其實施方法展開探討。

一、藝術類院校英語公共課教學情況

(一)學生學習情況

在目前的大學專業課程設置上,大學英語作為公共必修課之一,學時不多、學分不高,在非英語類專業里分量不重。特別是藝術類院校學生,因其側重專業課的學習,往往對英語等公共課重視不夠,這使得英語與其他專業課相比,教學的效果欠佳。為更好地了解當前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筆者對所在學校的音樂學、產品設計、數字媒體等專業的2021級和2022級學生展開了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42份。

首先,為了解被調查者的學習基礎,問卷收集了學生的高考成績。數據顯示,參與調查的學生80%來自江蘇省,他們當中高考英語分數70分以下的占10%,70~90分的占48%,90分以上的占42%。由于這些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參差不齊,把握教學內容難易度成了教師課堂教學的一大難點。在以往的教學中,筆者經常收到學生反饋,部分學生因為在中學階段專注于藝術專業課的訓練,忽視了英語的學習,沒有打下良好基礎,所以進入大學后進行英語課程學習顯得很吃力。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教師把大部分課堂時間用來講解基礎知識點,會忽視另一部分英語基礎較好學生的學習需求。

圍繞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等,筆者也展開了調查分析。在學習目的上,問卷調查顯示,70%的學生是為了給CET、雅思、托福等考試做準備;80%的學生是為了提升畢業后求職的競爭力;30%的學生認為掌握一門外語便于出國旅游,與國際友人進行交流;還有10%的學生表示根本不想學習英語,只為完成必修課學分而被迫學習;僅4%的學生認為英語富有魅力,完全出于興趣想學好英語。綜上可見,多數學生對學習英語缺乏興趣,仍將其看作應試工具。在學習方法上,問卷調查顯示,40%的學生選擇使用習題冊和語法書,通過做題進行自主學習;90%的學生會利用互聯網資源,瀏覽抖音、微博、B站上的英語學習短視頻,或通過手機答題類軟件進行學習;近30%的學生表示課堂外不會主動去學習英語。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在學習英語時,多數學生會選擇觀看短視頻、手機軟件答題等相對有趣、輕松的學習方式。在學習興趣上,被問及更希望在英語課堂上能學到什么內容時,76%的學生選擇了應試技巧的相關內容;71%的學生希望有更多關于西方語言文化的內容,如電影、歌曲等;58%的學生希望有更多日??谡Z交流的練習;45%的學生希望學到與專業相關的英語內容;此外還有39%的學生希望課堂上能夠安排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互動內容。

(二)教師教學情況

筆者基于上述調查結果,再結合日常教學中的觀察,總結了藝術類院校的英語公共課教學存在的兩大主要問題。一是學生英語基礎不同,急需教師開展分級教學。然而,受限于人員缺乏和課程設置,英語公共課幾乎無法按照不同級別開展。再加上公共課學生人數眾多,學校不得不增加班級人數來滿足開課要求,教師在大班化教學的情況下無法兼顧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課堂教學效果欠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難易度,以保證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二是多數學生學習英語是出于升學和就業的需求,這也就意味著教師需在教學中強化應試導向。而如果教師過度強調應試技巧,不但會使課堂變得枯燥乏味,也無法培養學生對英語綜合應用的能力,這違背了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初衷。因此,教師普遍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既能滿足學生的應試需求,又兼顧對學生英語交際應用能力的培養。

二、混合式教學的作用

當前的英語教學中,混合式教學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面向藝術類學生開設的大學英語課程共有三個學期,每學期需教授8~10個單元的課程內容,課堂時間相對有限。教師如果要在課堂時間內完成教學大綱要求的課本內容及補充內容,根本無法細致地講解課本知識點,更無法兼顧基礎薄弱的學生。而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創建線上課程,輔助課堂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則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課時緊張、教學反饋不及時等問題。區別于學生課余在網上觀看的英語學習短視頻等互聯網學習資源,線上課程中提供的是教師根據課本內容精挑細選的、更有針對性地學習內容。而相對于傳統課堂下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線上平臺趣味性、互動性更強,學生在線上學習時能靈活安排時間和學習進度,從而逐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先教、學生再學,知識的傳授在課堂上進行,而混合式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了重構。在線上,學生先自主學習以消化新學的知識;在線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課后,學生再利用線上平臺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能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主動獲取知識,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三、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式教學的實施

(一)課前預習

每一單元新課開始前,教師在“超星學習通”平臺上發布預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前完成。例如,制作講解生詞、語法知識點的微課并上傳,推送與課程相關的背景知識視頻并將學習資源設置為任務點。微課視頻任務點可選擇允許倍速播放并調節進度條的模式,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直接跳過。發布任務后,教師在平臺上追蹤查看學生的完成進度,并及時發布相關測試題。對于學生回答錯誤較多的知識點,教師可在面對面授課時再次細化講解和答疑。

(二)課中面對面教學

線下面對面授課時,教師除對學生存疑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外,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課上,教師可以利用“超星學習通”的互動功能(如簽到、搶答、分組討論等)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傳統的線下課堂中,一個普遍的情況是,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缺乏興趣,沒有參與感,或者因為害怕回答錯誤而選擇沉默,課堂整體氛圍沉悶。而“超星學習通”的搶答、點人功能就很好地彌補這一點,學生在搶到問題以及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趣味性,也對知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教師充當引導者的角色,負責組織課堂活動、拋出問題以及啟發學生思考和討論,整個課堂教學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核心理念。

(三)課后復習與作業

課后,教師在“超星學習通”平臺發布單元測試,檢驗學生對該單元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學生完成測試后,平臺會生成測試的正確率數據,教師可以根據反饋情況了解教學效果。課后的作業形式不局限于傳統的習題,教師可從課文內容出發,上傳相關的英語文化知識拓展短視頻,并根據視頻內容設計聽力、口語或寫作。作業選取相對輕松有趣的視頻內容作為引導,能夠減輕學生對作業的排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針對學生的應試需求,教師還可以在平臺上傳CET等考試習題并附上答案解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靈活自學。

利用“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教學空間,還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教師通過線上平臺的數據和線下課堂中學生的表現,能更全面地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相比傳統的教學模式,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優點突出、效果更佳。但在實踐過程中,這種模式也存在一些客觀問題,例如線上課程的創建工作量大、耗時長,線上學習平臺功能復雜,操作存在一定難度等,還需要在探索和應用中繼續加以完善。

參考文獻:

[1]譚亞群.淺談英語教學在藝術類大學生中的現狀和對策[J].科技視界,2018(26).

[2]王海嘯.大學英語教師與教學情況調查分析[J].外語界,2009(4).

[3]張錦,杜尚榮.混合式教學的內涵、價值訴求及實施路徑[J].教學與管理,2020(9).

[4]趙夙.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以高職英語教學為例[J].科技資訊,2022(18).

[5]陸嬌嬌.基于智慧教學平臺超星學習通的混合教學模式與應用研究[J].電腦與電信,2021(Z1).

責編:文 墨

猜你喜歡
超星學習通混合式教學模式
基于超星學習通的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研究
基于移動互聯的五年制高職數學SPOC課程教學初探
基于超星學習通移動教學模式的課堂教學應用與研究
淺論超星學習通輔助外國文學教學改革的實現
超星學習通APP在高校推廣的可行性簡析
混合式翻轉教學模式對高職院校外語師資的要求及建設策略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媒體廣告制作》課程中的應用
淺談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校聲樂課程教學的應用與實踐
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