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自信視角下高校音樂公選課程建設的思考

2023-08-28 11:44閆香百
大學·教學與教育 2023年7期
關鍵詞:課程建設文化自信

摘? 要:文化自信視角下,高校音樂公選課在培育學生審美素養、傳承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文化認知方面的作用進一步凸顯,音樂公選課不再只是傳授音樂知識和技能,而是與文化、歷史等其他學科融合起來,對學生的價值觀、情感和思想進行培養,為文化自信的融入提供載體和渠道?;诖?,本研究分析了文化自信視角下高校音樂公選課程建設的價值意蘊,指出當前音樂公選課課程建設存在著文化自信融入不足、教學手段滯后等問題,從體制機制、文化認知、感性體驗三個層面提出音樂公選課程建設路徑。

關鍵詞:文化自信;音樂公選課;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J604;G64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20-0041-04

文化自信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基礎。當代大學生作為祖國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幫助其樹立文化自信不僅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要求,更是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1]。高校的音樂公選課是面向高校全體學生的人文素養課程,是高校通識教育中的一部分,也是提升大學生藝術修養、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課程[2]。文化自信視角下,高校音樂公選課的文化和育人價值有待進一步探尋,對此,高校應充分挖掘音樂公選課在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上的多元價值,探索研究全新的課程建設路徑,為高校貫徹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提供堅實支撐。

一、文化自信視角下高校音樂公選課程建設的價值意蘊

(一)有助于促進大學生美育教育工作

當前,美育功能已成為高校音樂公選課的重要特點之一,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指出“美育是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審美教育等四個維度進一步闡明了美育的價值功能,強調“學校美育課程要以藝術課程為主體,包括音樂、美術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美育系統成為未來高等院校藝術課程的發展方向”,這也賦予了新時代高校音樂教育新的內涵[3]。音樂是人為的情感運用及創造,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的審美取向和身心發展,特別是對身處國際文化交流窗口和意識形態碰撞一線的大學生來說,對不同國家和地區音樂文化的了解能幫助其塑造健康的聽覺形象并增強其對美感的把控。如此,學生才能夠對《茉莉花》《梁?!贰兑胺滹w舞》等國內外經典音樂作品有著真切的生命感悟與體驗,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對傳統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認識,在提高人文素養的同時厚植文化自信。

(二)促進大學生從文化認知向文化實踐轉變

《意見》指出,要“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靈,增強文化自信”,這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音樂公選課的道德功能。文化自信視角下的高校音樂公選課不僅要給學生講授不同文化下的代表性音樂作品,更要探究其背后所蘊含的時代價值、文化價值,這不僅擴大了音樂公選課的內容范圍,也拓展了學生的音樂視野,能讓學生立體化地感受音樂和其背后的故事,建立起對國家的熱愛、對民族的認同和對崇高道德行為的向往[4]。音樂公選課具有極強的實踐性,不同音樂水平和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的人都能參與,通過音樂會、演奏會等形式,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實現對高尚情感的表達。

(三)增強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力和覆蓋面

音樂藝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和載體,給學生帶來的不僅是聽覺的享受,更是文化的熏陶?;谖幕孕诺囊魳饭x課課程建設,能夠實現在教學素材、教學方式和教學實踐等多個環節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在文化交流和價值觀沖突日益頻繁的現代信息社會,高校承擔的文化傳播職能進一步凸顯,對此,音樂公選課課程建設應與時俱進,用不同時期和類型的音樂時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秉持著自信的態度無畏世界文化大融合。

二、高校音樂公選課課程建設的困境歸因

(一)文化自信與課程建設聯系不緊密

文化自信視角下高校音樂公選課的課程建設,不能僅僅將優秀文化、民族音樂等內容簡單移植到教學內容中,還要在課程導向、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等各個環節充分融入文化自信。從當前高校音樂公選課課程建設現狀來看,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部分教師雖然能充分認識到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但在教學內容選擇和教學計劃安排上缺少對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科學認識與補充,“文化”與“音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割裂,導致學生只是被動地接收理論知識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的效果無法得到保障。在課程資源建設方面,沒有形成基于文化自信視角的系統化教學資源,雖然教師有著較大的自主權,但在內容上呈現出明顯的碎片化傾向,學科內、學科間的融合不足,無法發揮育人合力,導致文化自信培育陣地建設滯后。

(二)教學手段滯后

文化自信視角下音樂公選課發揮著傳遞理論知識、情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的重任,不僅要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更要讓學生形成對文化的正確認知和感性體驗。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求音樂公選課課程建設應注重學生對音樂文化內涵和文化主體的理解。目前,音樂公選課教學手段多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特別是對于此類開放課程來說,部分音樂教師還是以傳統講授為主,和學生互動較少,雖然會借助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但是課堂氛圍并不是很理想[5]。這也使得學生缺乏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談不上對其背后文化價值的深入挖掘,長此以往,音樂公選課的文化傳承價值難以實現,培育文化自信的目標更是浮于表面,無法讓學生從思想上、情感上、行為上認同和實踐。

(三)機制建設不足

一是選課機制不合理。當前大部分高校設置的音樂公共選修課程基本上以音樂基礎知識課及欣賞課為主,同一門課程甚至以不同的名稱出現。課程設置多以教師為中心,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基于文化自信視角的專題音樂公選課較少。二是教學管理機制不完善。部分高校針對公選課的教學督導以查閱教學檔案為主,包括對學習過程留痕、考試試卷、作業等結果性材料的考察,缺少對教學過程的督導,大部分學校僅在剛開課時有督導聽課,缺少全過程的管理與監控,督導頻率和強度與課程授課相差甚遠,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教師在上課時的松懈。

三、文化自信視角下高校音樂公選課程的建設路徑

(一)完善體制機制

一是要改善選課機制。隨著國家層面對美育工作和素質教育的重視,高校音樂公選課的地位得到一定提升,成為大學生素質教育、文化教育和美育的重要載體。在這一背景下,高校應進一步提升對音樂公選課的重視程度,不斷完善和改革音樂公選課課程體系。在課程群層面,有條件的高??砷_展集網絡公開課、選修課、通識教育課為一體的音樂公選課程體系,適當增加創新學分、選修學分、輔修學分,鼓勵學生參與。在開課層面,鼓勵教師專門開設傳統音樂文化、民族音樂等課程,打造多元化的課程體系。與此同時,要拓展課程深度,改變傳統觀念中公選課“不重要”“內容淺”等觀念,基于文化自信視角開設基礎類、一般類和提升類三個層次的音樂公選課程,為不同學生群體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

二是要完善監管機制。高校應根據音樂公選課教育教學新形勢搭建藝術教育相關的監管機構,明確主管藝術教育的黨委、常委委員。在具體實施層面,在原有的教學監管部門上增加對公選課的管理和把關,特別是對文化自信相關內容的課程做好政治性、思想性的審核。教務處應有專人負責音樂公選課的考核和常態化管理。其中,教學過程的管理與考核應滿足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學管理要求,形成系統優化、功能完善、以教學為中心的,多種形式的教學過程管理模式;在課程考核方面,健全平時考核、專項考核、年度考核和日常管理等相結合的跟蹤機制,做好動態管理、定期更新。全程跟蹤教學過程,建立健全在線教學檔案,構建集督教、督學、督管為一體的督導機制,把文化自信教育落實情況納入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監督中,分層分級加強日常分析研判,增強在線教學管理的前瞻性、計劃性、科學性。

三是探索學科融合機制。文化自信視角下音樂公選課課程建設不能“閉門造車”,應積極探索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兑庖姟分赋鲆獦淞W科融合理念,提出各高校應當深入推進美育和德育、智育、體育、勞育四類教育相融合,教育部印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中也提出全國各高校應加快建設以藝術為主的必修課程和豐富的任選課[6]。在實施層面,高??梢远墝W院為單位開展聯合課程建設,特別是人文類、經管類與公選課的聯合課程,以項目化的形式匯集多學科教師,以文化自信為主題開展專項課程。還可以依托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通過課程思政優秀項目申報、遴選等方式強化音樂公選課的思政育人價值。

(二)重塑文化認知

一是要更新教學理念,增強教師文化素養。教師應將“以樂育人”和“以文育人”結合起來,充分認識到自己所擔負的文化重任,將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社會主義文化貫穿教學全過程,將音樂公選課打造成培育文化自信的突破口,充分挖掘教學資源中蘊含的文化自信教育價值,并通過多種方式傳遞給學生,在重塑自身文化認知的基礎上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文化觀念。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著力提升自身文化素養。與公共必修課和基礎專業課相比,音樂公選課教師的自主性較大,教學內容相對靈活,范圍廣泛。因此,教師不僅應加強對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知識的學習,還應充分汲取不同國家、民族和地區的優秀音樂文化養分,提升學生對優劣文化的認知能力。

二是要挖掘優秀文化資源。教師應立足我國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資源,凝練本地區音樂文化特色和優勢,在愛國、愛黨、愛家鄉方面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圍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第一課時以紅色經典作為開篇,在順序的排列上遵循先中后外的原則。在教材的組織與編排上,可以按照主題或音樂類型進行重組,在相應主題下應加入文化價值、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內容。除此之外,還要充分挖掘當地特色音樂文化資源,如民歌、民樂等,增強學生與音樂公選課的現實聯系,引起情感共勉,并以此為基礎增強學生的生命感知、感性體驗和審美情趣。

三是要做好課程導入。高校音樂公選課如何調動起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十分關鍵,基于音樂公選課的教學特點和教學對象的學情分析,教師可從文化自信的視角下設計先導學案。不同地區、民族以及時代的音樂作品都有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包括樂器、演奏技法以及流派的差異也會讓音樂呈現出不同效果。如在音樂欣賞課的第一步,通常要讓學生直接感受音樂作品的內容,了解其情緒和風格,進而讓學生對不同類型、風格、民族和地區的音樂作品特征有大致認識。而在文化自信視角下,音樂鑒賞課的導入就應先由鑒賞曲目的歷史背景、相關人物等信息為索引,再將作品的當代價值與內涵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在對作品有著全面了解的基礎上形成對當代文化的正確認識。

(三)強化感性體驗

音樂公選課具有提高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引導形成健康的道德理念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等多重作用,而個體的主觀體驗是增強音樂公選課“帶入感”的關鍵,即個體能主動地以主觀感知和情緒體驗去感悟歷史事實,以身臨其境的感受真正接受某種客觀現實和價值理念[7]。文化自信視角下,要進一步強化音樂公選課的感性體驗,激發和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第一,基于文化自信視角篩選情境。情境的目的是創建和還原音樂所表達的場景,但需要注意的是,音樂公選課情境必須符合教育的目的、內容,運用合理的教育理念,應區別于一般意義上的生活情境。一般來說,情境創設有以下四種方法:首先是布置教學環境,將音樂內容具象化。如在欣賞紅色經典曲目時,可在教室布置國旗、黨旗,讓學生感受到視覺、聽覺等多方面的感官體驗,讓音樂更生動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理解音樂的內涵;其次是利用畫面進行直觀表達。教師根據音樂內容選取適當的圖片、視頻展示,增強音樂的表現力,也能在形成音樂詞匯的積累、發展音樂思維等方面,起到審美情趣的引導作用;再次是用語言進行描述,通過語言組織展現音樂作品的真實場景;最后是運用故事引導,在音樂欣賞課中引入故事能夠加強學生對音樂文化的了解,將文化因素以故事的形式串聯,在故事導入教學中,就能激活學生的興趣點。

第二,在教學活動組織中注重學生的情感表達。文化自信視角下音樂公選課教學組織的設計要注重三個方面:首先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專業課程有所不同的是,文化自信視角下音樂公選課的活動組織不僅包括音樂鑒賞和學習,還應有文化自信相關知識點的協調,還包括身心間的協調,即體力和腦力和綜合運用,在進行活動設計時,更要注重活動中各個要素的和諧、統一,活動內容是否符合培育文化自信的要求,是否結合音律、舞蹈、 律動、語言等方式;其次是對教學活動的有效引導。個體對音樂的理解具有較強的個性化特征,社會環境、學生的家庭環境、生活環境和父母職業等因素的影響都塑造了不同的音樂理念,在教學活動設計時,教師還應把控整個活動流程,始終圍繞培育文化自信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防止教學偏離方向;最后是活動的深度引領,音樂公選課的情景創設和活動組織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師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其展現的場景必然與學生設想或者現實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應主動觀察活動開展的情況,靈活調整活動內容和目標,不斷提出新的方案。

第三,豐富音樂實踐。文化自信的樹立不能只依賴理論課堂的教授,還應關注音樂實踐,特別是音樂技能以外的藝術實踐。當前,各地高校已開始將思政教育融入各項音樂實踐活動中,如紅歌比賽、紅色經典音樂劇等,但文化自信相關內容的實踐不多。對此,教學部門應加強與學工、團委的聯動,積極組織全校性的音樂實踐活動,如高雅藝術進校園、音樂文化節、民族器樂節等。以公選課為載體選拔音樂技能水平較高的學生,以點帶面,通過朋輩引領的形式增強音樂公選課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參考文獻:

[1] 屈麗亭. “文化自信”理念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D]. 沈陽:遼寧師范大學,2022.

[2] 張惠. 課程思政背景下高校音樂欣賞課程探討[J]. 藝術評鑒,2022(18):109-112.

[3] 楊時娟. 文化自信視域下高校音樂美育探究[J]. 中國民族博覽,2022(11):63-65.

[4] 盛聰,徐蕊. 新時代美育視野下高校音樂公選課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以上海大學音樂學院“音樂素質教育課程音樂會”為例[J]. 中國音樂教育,2021(08):51-55.

[5] 師晶晶,高昆,王翠改,等. 文化自信發展戰略下高校音樂通識課程創新路徑研究[J]. 智庫時代,2019(32):167+212.

[6] 李燕. 通識教育視域中高校音樂公選課個案調查[D]. 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7.

[7] 蘇李. 音樂通識課程的育人價值意蘊及其生成[J]. 思想理論教育,2017(09):107-111.

(薦稿人:宋巧,甘肅醫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羅欣)

基金項目:甘肅省2023年高校教師創新基金項目“‘互聯網+背景下新建醫學院校美育教育的創新路徑探析”(項目編號:2023A-186)。

作者簡介:閆香百(1988—),女,碩士,甘肅醫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音樂教育。

猜你喜歡
課程建設文化自信
融媒體時代如何踐行基層群眾文化自信
淺析習近平“文化自信”的四個維度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高職機械類專業“CAD圖形設計”課程建設
《海圖學》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