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思政”背景下小學德育“雙線三維”實踐探索

2023-08-29 15:12馬玉霞
中小學班主任 2023年15期
關鍵詞:大思政課大思政小學德育

馬玉霞

[摘要] 立德樹人,育人為本?;凇按笏颊n”實踐項目研究,我校采用“雙線三維”的形式,讓“大思政課”立體化、生活化。將傳統思政教育課堂和網絡思政課程建設充分融合,將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貫穿于學生成長過程,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由單課程向全課程的拓展,讓每一個學生全面參與“大思政課”教和學的全部過程,實現思政與德育的高效融合,打造校園德育的主陣地。

[關鍵詞] 小學德育;“大思政課”;雙線三維;實踐探索

習近平指出:“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薄啊笏颊n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边@為我們指明了思政課育人的方向。目前,小學階段思政課的育人空間不足,一是課程主要由專職和兼職教師擔任,多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參與主體較為單一,對學生的影響有限;二是思政課教育內容以課本教材為主,與現實生活聯系不夠密切,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的實踐需求;三是思政教育主要集中在學校課堂,沒有真正貫穿學生學習生活全過程。鑒于此,我?!啊笏颊n實踐教學模式探究”項目組舉全校之力,以“雙線三維”的形式,共同探究“大思政課”實踐模式,讓“大思政課”立體化、生活化。

雙線:是指線上線下。當代青少年生活在網絡媒體時代,我們應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如線上教學、同城課堂、虛擬現實技術體驗、紀錄片、電影等可視化教育資源,將傳統思政教育課堂和網絡思政課程建設充分融合,實現線上線下教學雙線同行。三維:在文化廣度上,思政課需要實現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延伸與拓展,將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貫穿于學生的成長過程,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由單課程向全課程的拓展;在實踐寬度上,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將課堂從教室搬到博物館、科技館、革命紀念館、文化勝地、社區街道、農村鄉鎮……同時,結合當下熱門時政話題豐富有限的課程資源,將第二課堂納入課程體系建設中,形成以第一課堂教師主講、第二課堂社會實踐為路徑的雙元課堂;在思想深度上,突破原有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思政課局限于教師講授的教學觀,轉向由學生講述、互動式、情景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實現每個學生都會講、愛講、樂講,人人都做“宣講員”,讓每一個學生全面參與“大思政課”教學的全過程,激發學生積極性,不斷增強思政課鮮活度、吸引力和親和力。

一、文化塑魂,把好育人向度

(一)環境創設,渲染德育風氣

我校抓住“文化+”這一關鍵點,構建全方位育人體系。利用硬件文化和軟件文化相結合,打造高品位育人環境。建設黨史館、室、文化長廊——“一館一室一廊”育人文化,讓校園的一景一物、一窗一墻都變成思政育人、文化育人的窗口,并以此為背景,定期利用公眾號、班級群等網絡媒體發布學生宣講黨史故事、傳統文化知識的小視頻,利用線上線下同行的方式,使其真正成為傳承革命基因的“紅色磁場”。每學期會要求每個班級出1—2期思政內容的黑板報,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我校積極開展“模擬法庭”活動,思政老師帶領學生來到山東省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帶領學生參觀了語錄墻、法典長廊并進行了詳細講解。學生在真切體會到審判全過程、親身實踐相關法律知識的同時,深刻感受到法律的神圣與威嚴。通過“沉浸式”少年模擬法庭活動,更加立體、直觀地展現了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讓學生對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人犯罪法有了深入的了解。模擬法庭審判程序,讓學生體驗到法律的威嚴、公平、公正,樹立法律意識,立志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二)活動創新,豐富德育方式

將“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相結合,積極打造德育特色品牌活動。在原有的系列紅色主題活動基礎上,開展“五個一”活動:“為德州做一張名片”“搜集一個齊魯歷史典故”“踏尋一處華夏之根”“講一個紅色革命故事”“尋訪一處黨的足跡”,將其制作成特色鮮明的演示文稿、美篇、博客,在全校班級群之間進行展播、評比,強化德育體驗,讓紅色基因和傳統文化真正融入學生靈魂深處。為增強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使命情懷,豐富學生的社會閱歷,拓寬學生的認知視野,開展以“行走大美德州 深植愛國情懷”為主題的系列研學活動,學生在古建筑影壁上誦讀《論語》《千字文》等國學經典,在清代書院體驗古時拜師、容飾、揖讓、交接等日常禮儀,激發他們對國學的學習興趣,培養高尚的品德。學生走進明清木雕館,賞木雕、觀玉石、看珍寶,并通過沉浸式體驗魔術活動、近距離欣賞雜技實景劇表演,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多維度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進而不斷地雕琢自己、升華自己。

我校始終把紅色文化、革命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貫穿思政教學活動全過程,走進紅色教育基地,以“現場教育”的方式,了解歷史、緬懷先烈,不斷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力量。學校少先隊開展“學雷鋒”活動,從雷鋒事跡講起,啟發隊員們思考學習雷鋒精神的意義,以及如何把雷鋒精神內化為自身動力,外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讓雷鋒精神真正扎根于隊員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并伴隨其今后的成長之路。雷鋒志愿者們走出校門,秉承著“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的服務意識,積極動手打掃學校周邊環境,以實際行動傳承雷鋒精神,踐行新時代少年的使命與責任。大家熱心公益、文明有禮、務實進取的表現得到了沿途群眾的大力贊揚。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是一代代少年兒童傳承雷鋒精神的初心與信仰。

通過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和各類社會實踐等,探索了“情景思政課”“黨史家書展”“黨史書畫展”等多種思政學習創新方式,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的創新型思政教育打開方式。

二、黨員先行,強大思政隊伍

(一)身先表率,顯領導德育意識再增強

堅持政治引領,堅持“雙帶頭”制度,黨總支書記、黨支部書記帶頭研究思政教育,帶頭上思政課,形成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層層示范的強大育人合力。找準黨建工作與思政課程建設的契合點,黨總支書記、黨支部書記、黨員教師,走入教室,走近學生,積極探索參與思政課教研新模式,打造好“一師一金課”“一班一品”“一級一特色”,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思政課打開方式,實現“大思政課”和“紅領巾學黨史”全員覆蓋,真正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

(二)加強培訓,促教師德育水平再提高

組織思政老師、班主任和黨員老師開展理論學習,確立“雙線三維”立體化“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的意義以及實施計劃,開展各項活動,將原有教材和校本課程實施貫穿教學全過程,通過黨建引領,將班會課多角度融入思政教學,全力營造“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氛圍,探索“學習、研習、傳習”的全方位育人措施,形成家、校、社思政育人共同體,最終實現系統“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黨支部書記分別擔任組長、副組長,圍繞我校思政課教學體系、保障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定期調研,組織開展思政課教師和其他學科教師跨學科開展教學研討活動,各學科根據學科特點滲透思政課教育?;W互鑒開展學校網絡協同備課,增進交流思政課改革創新方案;定期組織開展思政課教學展示交流活動,評選“思政金課”,提高思政課課堂教學效果,提升思政課教師教學水平;為提升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我校積極鼓勵并支持思政課教師開展科研課題研究,同時加強思政課教師培訓,并將班主任納入思政教師培訓隊伍。

三、學生主體,變革思政教學

(一)多種載體,實現德育立體化

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線上教學、同城課堂、虛擬現實技術體驗、紀錄片、電影等可視化教育資源,將傳統思政教育課堂和網絡思政課程建設充分融合,實現線上線下教學雙線同行。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當地特色,創編獨具特色的校本教材《映象德州》《齊魯風采》《華夏之根》《黨的足跡》《紅色印記》,讓學生在豐富的思政教育資源中,以多樣化、立體化的方式接受教育洗禮,并加深自身對此內容的理解和認知。

(二)思政小講堂,讓學生為自己代言

設計調查性、探究性、設計性作業,定期開設“思政小講堂”,引導學生向同學、家長、社會講述自己所了解的紅色故事、黨的歷史故事、傳統故事等,實行“小老師、大思政”的“學習、研習、傳習”模式,讓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扣好人生第一??圩?。通過學校和社區“共建組織、共辦活動、共享陣地”,打造區域思政共同體。我校堅持將“思政小課堂”同“育人大方向”緊密結合,邀請曾任空軍航空兵某部團政委的市五老模范陸衛兵為學生進行紅色宣講。一堂堂“立體”的思政課,讓紅色基因根植在學生心田,融入學生血脈。學校已經創編了5本思政校本課程,整理了視頻文件、影音資料,提供了多功能于一體的沉浸式教育環境。

四、家校共育,思政延伸課外

(一)思政送教,提升家長的德育水平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立德樹人的工程必然少不了家長的協助,更離不開家校共育的交流平臺。我校積極開展“思政課堂送家庭”的主題講座,各班主任組織召開家長會,先提升家長們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讓家長接受本校的思政課程,讓“大思政”課程真正意義上從單課程走向多課程,從學校走向家庭。同時,邀請家庭教育專家召開家長沙龍、德育論壇,為到會家長答疑解惑,拓展思政知識,以便家長更好地對孩子進行全方位教育。

(二)線上分享,家校多渠道互動

本校以“雙線三維”的形式,讓“大思政課”立體化、生活化。同樣,在進行家?;訒r,也是采用“雙線”形式,除了以上的思政送教活動,也可以在線上與家長進行交流。我校把線下思政課堂搬到線上,也讓家長透過真實的課堂,了解學校教育的真實情況。通過與學生共同做游戲、談心等活動,可以幫助家長與孩子之間建立更為親密的伙伴關系。開展線上家庭思政知識競賽,以家庭為單位,共同完成比賽,對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家庭進行表揚和獎勵,在無形中既增長了家長和學生的思政知識,同時也增強了親子間的感情。

我校積極開展“紅色書籍親子讀”活動,每個家庭共同選擇一本紅色書籍共讀,錄制視頻并寫出讀后感,同時推送在學校的微信平臺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閱讀紅色書籍,能讓學生切實感受那段崢嶸歲月的光輝歷程和高尚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是在種種考驗面前從不沉淪和屈服,在百折不撓的奮斗中奮起的精神,這種精神也將成為同胞們團結奮進、戰勝困難的不竭動力和精神財富!作為新時代的好少年,要傳承革命精神,更要轉化為實際行動,更好地實踐于自己的學習生活中。這種精神的傳承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建立“雙線三維”立體化“大思政”實踐教學的核心是發揮“文化育人”“課堂育人”“實踐育人”之間的協同作用,搭建以思想引領為導向的全過程思政育人平臺,不斷激發思政教師、班主任在管理、課程、文化、活動、實踐、協同、科研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新性,最終積極打造以學生自主探究、主動講述為主體、以“小老師、大思政”的理念實現“學習、研習、傳習”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人人會講、人人愛講、人人樂講,讓每一位學生成為思政宣講主體。遵照“科學有序、協調兼顧、循序漸進、突出實效” 的原則,著力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雙線三維”立體化“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不斷增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時代性和實效性,努力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猜你喜歡
大思政課大思政小學德育
走進社會大課堂,善用“大思政課”
正確把握善用“大思政課”的精神實質
“大思政課”的理論要義與實踐導向
高?!按笏颊n”格局下舞蹈課堂與思政內容融合的思考與探究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輔聯動”育人機制探賾
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淺析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德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職院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創新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