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觀念驅動下小學英語單元教學:問診與矯治

2023-08-30 10:54高偉新高旭陽
中小學班主任 2023年16期
關鍵詞:單元教學小學英語

高偉新 高旭陽

[摘要] 大觀念驅動下的單元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熱點和難點。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Unit 1 My Day為例,研究闡釋在專家團隊的深度介入下,集體會診讀寫課的教學設計過程,探索指向大觀念下單元教學的痛點和誤區,并給出了相應的矯治策略,以期有所助益。

[關鍵詞] 大觀念;單元教學;小學英語;診斷研究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方案》)指出,重視以學科大概念(英文為Big ideas,常翻譯為大觀念,本文采用大觀念這一譯法)為核心,使課程內容結構化,以主題為引領,使課程內容情境化,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诖笥^念的單元教學有助于教師充分挖掘單元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的學科素養融合發展。筆者所在的研究團隊觀摩了多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發現教師對大觀念的理解和把握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單元主題挖掘不足;大小觀念層次不清,單元目標編制混亂;知識技能呈現結構缺失,課時目標與單元目標脫節;活動創設偏離主題語境,教、學、評一體化無法達成;等等。因此,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Unit 1 My Day的讀寫課為例,呈現了大觀念下單元教學設計的問診與矯治歷程。

一、大觀念驅動下小學英語單元教學的問診原則

筆者查閱了相關文獻,梳理了大觀念下單元教學設計的不同路徑。王薔等人指出,可以從四步驟開展大觀念下單元教學:闡述單元核心理念、確定單元教學目標、確定課時教學目標和基于主題意義創設活動,并達成教、學、評一體化。周詩杰提出了五步驟的設計框架:提煉大觀念、表征基本問題、確定教學目標、預設評價方案和設計教學活動。劉艷萍等人則提出了六步驟的設計流程:明晰國家課程標準、明確單元目標、提煉學科大觀念、轉化核心問題、設計核心任務和設計子任務及相關的活動。而問診原則是以設計路徑為前提的,團隊整合和取舍相關專家的觀點,嘗試整理出大觀念下英語單元教學的具體問診原則(如表1)。

二、小學英語單元教學的問診實踐

研究團隊受邀到H市Z小學進行深度介入,選取了人教版五年級下冊Unit 1 My Day的讀寫公開課的設計為課例,在多輪的“意義”協商和共同建構下,剖析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微觀施治。

1.提煉大小觀念:知識走向結構化,指向育人價值

大觀念是基于事實、概念基礎對概念之間關系的高度概括,或對核心概念的概括性表述與系統闡釋。大觀念統領小觀念,兩者具有上下位的層級關系。結構化知識是從不同角度和層次對主題展開闡述,建構邏輯關系而形成的概念結構。它本質上是一種圖式和隸屬關系,上層為抽象的概括知識,下層為具體的特殊知識。因此,結構化知識對于提煉大小觀念起著重要的中介作用。

[備課展示]備課組對整個單元的大小觀念進行了提煉,如表2所示。

[集體會診]問題把脈:各語篇之間缺乏整合,簡單羅列七個語篇;小觀念間缺乏關聯和邏輯建構;大觀念方向偏離。成因分析:一是沒有仔細研讀各語篇,內在邏輯不清晰;二是各語篇缺乏細節整合、結構化,無法提煉小觀念;三是各級編碼有誤,無法概括出上位結構的大觀念。

[矯治策略](1)仔細研讀各語篇,建構語篇群。語篇1凸顯時間的地區差異;語篇2要求掌握時間表達的句式;語篇3要求掌握相關的語音知識。根據結構化知識學習的順序,構建3、2、1為一語篇群,體現從語音、句式到應用的聯動。語篇6、7為一語篇群,語篇6是Robinson日?;顒影才?,而語篇7則是通過故事,進一步重視合理安排活動。語篇6是語篇7的學習鋪墊,而語篇7是語篇6的深化理解。語篇4、5為一語篇群,整合語篇4、5,其都是指向對日常作息進行價值評價,由己及彼。(2)整合不同語篇群,提煉小觀念。首先,提煉各語篇的小觀念。從作息時間角度提煉語篇1、2、3的小觀念,明確要重視規劃時間;從安排日?;顒拥慕嵌壬峡?,可以提煉語篇6、7的小觀念,語篇6、7旨在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日?;顒?,強化時間觀念;語篇4、5旨在提高學生的價值判斷,形成意識。其次,進一步挖掘小觀念的內在邏輯,強化關聯。綜合所提煉的小觀念,可看出小觀念之間的邏輯關系:規劃時間→安排活動→形成意識。(3)確認各級編碼,提取大觀念。依照扎根理論,各語篇的研讀及挖掘是一級編碼,即開放式登錄;提煉小觀念是二級編碼,即關聯式登錄,而提取大觀念是三級編碼,即核心式登錄。筆者再次確認各級編碼,并由二級編碼概括出三級編碼,從而提取本單元的大觀念,即“三步走”養成健康的日常作息。

[修正方案]經過多輪研討,修正后的單元大小觀念梳理如圖1所示。

2.創設單元目標:搭建單元內容總體框架

從課程內容視角上看,大觀念下的單元教學應以單元內容為本,整合單元大小觀念,搭建內容總體框架,從而創設單元目標。單元目標的創設需要搭建單元內容總體框架,圍繞大小觀念的建構展開,兼顧學科素養目標的融合發展。而搭建單元內容總體框架應提煉和關聯大小觀念,整合單元內容,形成層次分明、關聯緊密的單元框架圖,以幫助學生逐步構建大觀念,形成對單元主題的深層認知。

[備課展示]Unit 1 My Day共安排了七個課時及語篇。備課組將其設計的單元目標分發給研究團隊進行展示,如表3所示。

[集體會診]問題把脈:誤把教學內容當成教學目標,以為本單元教學目標是七個語篇的教學內容簡單相加;割裂了單元目標、語篇和大小觀念之間的有機關聯,無法呈現這三者的聯系。成因分析:備課時大小觀念提煉失誤;備課組對單元目標設計缺乏整體建構意識。

[矯治策略](1)以大觀念為統領,整合各語篇的小觀念,突出整體構建。由上文圖1可知,通過梳理各語篇后,單元有三個語篇群,對應三個小觀念:重視時間規劃、合理安排活動和作出價值判斷。(2)以小觀念為線索,兼顧學科素養目標,概括單元目標。語篇1、2、3注重語音及句式的學習,側重語言知識目標的培養,其指向的小觀念是要學生重視規劃時間。因此,改進后的單元目標可以設定為:運用相關語言知識來規劃時間,認識時間具有地區差異性。語篇6、7主要培養學生合理安排日?;顒拥募寄?,突出學習能力的發展,其指向的小觀念是要學生學會合理安排日?;顒?。因此,改進后的單元目標可以設定為:學會合理安排日常作息活動。語篇4、5注重價值觀和意識的形成,側重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的培養,其指向的小觀念是要學生做出價值評價,形成意識。因此,改進后的單元目標可以設定為:對養成健康的日常作息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養成正確的作息觀。

[修正方案]研究團隊將語篇、學科素養目標、大小觀念與單元目標系統整合,搭建單元內容總體框架,修正后的單元目標如表4所示。

3.建構課時目標:學習內容結構化

建構課時目標需要轉化大觀念,使學習內容結構化,其能有效地梳理語言重點及結構化知識,從而建構課時目標;同時,可以從兩方面完成學習內容的結構化:一是獲取文本中的事實信息,達成顯性學習目標;二是不斷建構和探究文本信息,達成隱性學習目標。

[備課展示]公開課選取五年級下冊My Day中第六課時Read and Write 部分:Robins play,備課組設計的課時目標如表5所示。

[集體會診]問題把脈:課時目標建構所需的主題語言知識模糊不清,如新的詞匯與詞組指代不明;課時目標建構所需的主題技能知識表述不清,如提高某項能力或某類題型正確率的表述,較為泛化;課時目標建構所需的主題情感態度籠統,如無法明晰具體的精神品質。成因分析:一是文本中的基本信息解讀不足,無法正確地解讀文本中的事實性信息;二是文本中的深層信息挖掘不足,無法正確領會文本中的隱性信息。

[矯治策略](1)依據單元目標框架,確認課時主題,統領學習內容。本課時的大觀念是“三步走”養成健康的日常作息,而第六課時Read and Write板塊對應的小觀念是合理安排日?;顒?,其單元目標是學會合理安排日?;顒?,該課時主題是Robinson日?;顒影才?。

(2)依據結構化文本信息,挖掘事實信息與隱性信息。研究團隊運用三維目標將文本信息結構化,其中知識與技能目標是顯性目標,是基于文本和深入文本的事實信息,而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目標是隱性目標,是超越文本的隱性信息。團隊根據該課時主題,把課時目標細分為三個部分:安排日?;顒拥恼Z言知識、安排日?;顒拥募寄苤R和安排日?;顒拥那楦袘B度,使其結構化且重構后的課時目標有據可依(如表6)。

[修正方案]研究團隊整合信息,基于“ABCD四要素”目標陳述法,重構了課時教學目標。學生在完成本課時的學習后,能完成以下目標:

知識與技能:①能在視頻導入的過程中,讀懂、會說、會讀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I(always/often/sometime…)do something(with…)句型,并學會運用在師生、生生對話中,描述你的日?;顒?。②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讀懂、會說、會讀,會寫Island,be good at,play,live,cave,go swimming,win等單詞或詞組,并能夠靈活地運用到回信寫作中,介紹你的日?;顒影才?。③能朗讀文章,讀懂文章的大意,完成相關的練習,訓練掃讀、略讀和回信介紹自身日?;顒影才诺哪芰?。

過程與方法:④能通過闡述與分析等方式歸納Robinson的性格品質與生活觀。

情感與態度:⑤能合理安排日?;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健康意識。

4.設計教學活動:基于主題意義探究,回應主題

大觀念下單元教學的語言學習活動應體現學生主動探究意義的過程,即教學活動設計應以主題意義探究為線索,回應主題而非偏離主題。而且,主題意義探究視域下的教學活動應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與遷移創新等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實現主題意義的表層性理解、深層性理解、評價性理解?;诖?,筆者歸納出教學活動回應主題的實施路徑(如圖2)。

[備課展示]備課組設計了視頻導入、歸納大意、細節信息提取、詞義解釋、讀后寫作這五個活動來開展教學(如表7)。

[集體會診]問題把脈:信息缺乏整合,較為碎片化,如學習理解類的活動缺乏對表層信息的處理;缺乏應用實踐類活動,主題深層性理解缺失;評價性理解的視角偏離,如本課時的主題是Robinson日?;顒影才?,其評價性理解的視角應基于日?;顒觼碚归_。成因分析:一是缺乏創設體現綜合性與關聯性的學習活動;二是忽視應用實踐類活動對主題具有深層理解的作用;三是對評價性理解主題意義的概念模糊不清。

[矯治策略](1)創設綜合性與關聯性的學習理解類活動,完成主題意義的表層性理解。改進前,讀前和讀中的四個活動局限于表層信息的獲取,無法形成關聯,體現綜合性;改進后,通過繪制Robinsons life思維導圖,串聯句型復習、大意理解、局部信息提取及詞匯學習等活動,綜合把握其內在關聯,形成活動鏈,有效地完成主題意義的表層性理解,從而整體感知Robinson在島上的日?;顒?。(2)重設描述性與分析性的應用實踐類活動,實現主題意義的深層性理解。改進后增加了描述性與分析性的應用實踐類活動,作為媒介使主題意義的表層理解順利過渡到深層理解當中。深層性理解即主題意義內化,其標志是學生能使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特定主題意義的行為。因此,團隊就主題意義深層性理解環節,讓學生基于先驗經驗,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并分析Robinson的生活觀及性格品質。(3)調設批判性與評價性的遷移創新類活動,達成主題意義的評價性理解。主題意義的評價性理解應緊扣語篇主題,即Robinson日?;顒影才?。因此,其視角應該回應日?;顒影才?,而不是“make your own play”。改進前的活動“Write a letter to make your own play”偏離了主題,而改進后的活動是“介紹你的日常生活,并作出價值判斷”,緊扣本課時主題,通過批判性與評價性的遷移創新活動來解決問題,有效實現主題意義的評價性理解。

[修正方案]研究團隊圍繞課時主題語境,對教學活動進行了添加、刪改和重組,設計活動如表8所示。

[本文系2021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地方高師院?!畠瀻熡媱澯⒄Z師范生鄉村文化認同感及其培養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1Q149)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馮春艷,陳旭遠.以大觀念為中心的教學:基本內涵、價值向度及設計路徑[J].教育學報,2021,17(03).

[2]何仁生.教學系統設計概論[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4.

[3]劉艷萍,章巍.學科大概念統領下的單元整體教學之整校探索[J].中小學管理,2021(07).

[4]王薔,周密,蔡銘珂.基于大觀念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44(01).

[5]王薔,周密,蔣京麗,閆赤兵.基于大觀念的英語學科教學設計探析[J].課程·教材·教法,2020,40(11).

[6]楊金華.基于大概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1(05).

[7]周詩杰.基于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教學設計探析[J].課程·教材·教法,2021,41(12).

[8]趙東亮.結構化知識作為教學主線的單元整體教學路徑探究:以外研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Module 6為例[J].英語學習,2021(08).

[9]張泰剛.主題意義探究視閾下英語課堂學習活動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0(06).

猜你喜歡
單元教學小學英語
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化學平衡的移動”單元教學創新設計
運用分析、比較策略設計單元語言實踐活動
初中語文單元教學現狀與對策初探
營造小學英語課堂氣氛的教學策略研究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學講方式”在語文單元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