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分權、地方科技投入與區域創新

2023-08-30 14:22楊志安劉子碩
會計之友 2023年18期
關鍵詞:分權財政支出財政

楊志安 劉子碩

【摘 要】 財政分權作為劃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權限的財政制度,是財稅政策的重要內容,對區域創新水平、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社會進步具有深刻影響。文章通過構建我國31個省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數據,實證分析財政分權、地方科技投入與區域創新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財政分權可以顯著提升區域創新水平,有效改善區域創新產出狀況;在中央政府政績考核壓力下,地方政府會加大科技投入以提升區域創新水平、驅動經濟增長,使得財政分權對地方科技投入產生正向促進作用;財政分權對區域創新不僅具有直接影響效應,而且會通過影響地方科技投入對區域創新產生間接效應;財政分權與區域創新的聯系具有區域異質特性,地方科技投入為東部地區財政分權賦能區域創新的主路徑,但在中西部地區的中介效應不顯著。因此,應繼續推進財政分權改革,構建對地方政府的綜合考核機制,關注政府科研保障資金的具體流向,積極推進區域創新發展進程。

【關鍵詞】 財政分權; 區域創新; 地方科技投入; 中介效應

【中圖分類號】 F812.2;F81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3)18-0061-10

一、引言及文獻回顧

在國際環境日趨嚴峻復雜的情況下,我國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明顯,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經濟復蘇的關鍵。增強區域創新能力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對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與縮減區域發展差距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如今,我國仍然面臨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基礎研究投入不足,以及缺少關鍵原始創新等使區域創新發展進程受阻的不利因素,區域創新驅動發展仍處于尋求核心技術突破的關鍵時期,多層面、多階段和多種類的創新驅動問題不斷累積出現,因此,打造良好創新環境以提升區域創新水平成為刺激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

區域創新水平的提升需要市場對相關資源的有效配置,更需要地方政府的宏觀調控以整體把握創新發展方向,而財政分權對地方政府宏觀政策選擇具有深遠的影響。一是財政分權授予地方政府相對獨立的財政資源分配權力,為提升創新產出效果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科技創新作為區域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勢必引起地方政府更多的關注和支持,以拉動經濟快速增長。近年來,地方政府在中央大力支持下深入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等國家戰略,在資金支持、科研激勵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為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業等培育良好的創新環境,區域創新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值得關注的是,由于加大科技投入是地方政府提升區域創新水平的主要手段,財政分權勢必會影響憑借創新驅動經濟增長的地方政府的財政科技支出強度。

由此可見,財政分權不僅使中央政府更加有效地開展宏觀政策調控,而且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開展創新活動、提升創新水平以及拉動經濟增長提供制度性支持。那么作為鼓勵創新發展主要方式的地方科技投入和拉動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的區域創新是否會受到財政分權的影響?基于此,本文通過理論與實證分析探究財政分權、地方科技投入以及區域創新的關系,為完善財稅政策體系和改善區域創新產出效果提供經驗證據。

目前,學術界在定性與定量兩個層面對財政分權、地方科技投入與區域創新的關系進行了多項研究并取得重要學術成果。(1)財政分權與區域創新方面,研究可分為兩個層面:一是財政分權能夠顯著提升區域創新水平。楊志安等[ 1 ]以我國省級數據為研究樣本,發現財政分權對區域創新水平的提升具有顯著促進作用,并對研究結論進行了區域異質性分析;胡佳[ 2 ]利用我國省際數據,基于面板數據模型和門檻計量模型,實證分析得出財政分權能夠顯著改善區域創新環境。二是財政分權使得區域創新發展進程受阻。李政等[ 3 ]以城市面板數據為研究樣本進行實證分析,發現財政分權顯著抑制區域創新水平的提升。(2)財政分權與地方科技投入方面,可分為兩個層面:一是財政分權抑制地方財政科技投入。包健等[ 4 ]運用廣義矩估計的方法在收入和支出兩個角度實證研究財政分權與地方科技投入的關系,發現財政收入及支出分權分別顯著促進和抑制地方科技投入強度;陳亞平等[ 5 ]認為地方政府會基于短期經濟考核壓力而以財政分權為契機追求GDP增長并收緊科技投入,同時實證分析得出財政分權顯著抑制地方科技投入程度。二是財政分權有效改善地方科技投入狀況。田紅宇等[ 6 ]運用面板分位數模型實證考察財政分權影響區域科技創新效率的動態軌跡,研究發現財政分權顯著提升區域科技創新效率并呈倒U型影響軌跡。(3)地方科技投入與區域創新方面,研究同樣可分兩個層面:一是地方科技投入推進區域創新進程。卞元超等[ 7 ]以我國333個地級行政區域為樣本數據,采用動態空間面板模型在多個維度實證探究地方科技投入對區域創新績效的影響效應,發現地方政府科技支出競爭對區域創新績效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并呈現顯著時間特征;胡麗娜[ 8 ]以我國31個省市的省際數據為研究樣本,通過中介效應檢驗得出財政科技支出對區域創新能力有正向促進作用。二是地方科技投入抑制區域創新水平。楊柏等[ 9 ]基于公共物品等理論基礎構建Tobit等相關數理模型,研究分析得出地方政府科技投入對區域創新效率具有顯著抑制作用。

基于目前的研究本文可能的邊際貢獻:第一,就研究視角而言,基于地方科技投入分析財政分權對區域創新間接影響效應的研究較少,故本文通過構建中介效應模型進一步考察財政分權對區域創新的影響路徑,并分析研究結論是否存在區域異質性特征;第二,就關注重點而言,已有研究多傾向于地方政府利用財政分權拉動經濟增長以完成政績考核,忽略了財政分權對地方政府產生的創新激勵效應,而本文將區域創新水平作為考察重點,以深入評價財政分權的綜合影響作用;第三,就對策建議的可行性而言,已有研究重點關注如何優化地方政府的財政科技支出效率并給出相關建議,但對企業、高校等創新主體而言,政府支出效率的提升相對緩慢,故本文重點關注創新主體的創新投入與產出轉化比,以從根源上提高財政科技支出效率與區域創新產出水平。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財政分權與區域創新

財政分權作為保障地方政府有效貫徹實施其相關職能的重要制度,對地方政府的行為選擇和區域創新進程具有深刻影響。第一,創新驅動作為刺激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地方政府官員會給予創新發展更多的支持和關注,以保障轄區的GDP增速滿足政績考核標準,故財政分權機制可以有效發揮地方政府推進區域創新發展進程的積極性。第二,相比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具有提升區域創新水平的信息優勢,財政分權使得地方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創新發展現狀因地制宜提升創新產出效果,優化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和支出效率。第三,中國式財政分權通過授予地方政府相對獨立的財政資源支配權,有助于地方省市貫徹落實其創新資源分配職能,使地方政府積極投身于科學技術創新并提升創新產出質量。同時,財政支出權力的下放會顯著提升社會公眾的政治參與意識,從而有效約束地方政府不合理的創新偏好行為,改善區域創新投入和產出效果。第四,財政分權在改善區域創新活動的同時,也在有效改良政府官員的政績考核機制。財政分權治理模式逐漸克服“唯GDP論”的考核標準,中央對地方官員的考核逐步趨于包含區域創新在內的綜合考量,深刻影響地方政府的宏觀政策調控行為和創新行為選擇。據此,本文提出假設1:

H1:財政分權可以有效提升區域創新水平。

(二)財政分權與地方科技投入

財政分權將財政資源的支配權進一步下劃地方,為地方政府制定財稅優惠政策以吸引科技創新人才和拉動經濟增長提供基礎保障。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作為地方政府提升區域創新水平的主要手段,且科技創新更是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財政支出權力下放會使以“短期GDP增長”為政策導向的地方政府增加科技投入,以提升區域創新產出效率;另一方面,財政分權為地方政府搭建優質科技創新平臺、引進優秀創新型人才及配置優良創新要素提供資金支持,故財政收入權力下放使地方政府可以為各創新主體提供人才支持、平臺支撐和資金供應,有效改善區域創新產出效果。因此,地方政府通過財政分權分別得到支持區域創新發展的事權和保障地方科技投入的財權,對提升區域創新水平和建設創新型政府具有重要意義。據此,本文提出假設2:

H2:財政分權驅使地方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三)地方科技投入與區域創新

地方政府可以在多個維度通過多種方式推進區域創新發展進程,但是財政科技支出是地方政府提升區域創新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其內在邏輯可能為:第一,提供資金支持。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優化財政科技支出結構加大對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以及企業等創新主體的支持和引導,從而緩解這些主體開展技術創新的資金壓力,并積極指引他們逐步攻克區域發展所需的關鍵技術,改善區域創新活動和產出質量。第二,削弱研發風險。由于技術創新產品具有公共物品的屬性,故創新者無法獨享創新收益且需要承受研發失敗的沖擊,基于此,技術創新主體在分析成本收益狀況的前提下,參與技術創新活動的意愿會大大降低。故地方政府可利用財政科技支出部分轉移創新主體所面臨的研發失敗風險,削弱研發損失對創新主體參與技術創新的擠出效應,激發創新主體參與技術創新活動的積極性,增加區域創新產出數量。據此,本文提出假設3:

H3:地方科技投入可以有效提升區域創新水平。

(四)地方科技投入的中介效應

由上述分析可知,財政分權能對地方科技投入產生深遠影響,而地方科技投入又對區域創新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地方科技投入在財政分權與區域創新之間是否存在中介效應仍需進一步考察。受非預期因素影響,地方政府近年的財政收支壓力加大,但地方政府的財政科技支出卻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究其原因:第一,隨著科教興國、人才強國以及創新驅動等國家發展戰略的全面實施,科技創新成為中央政府考核地方官員政績的重要內容之一?;谏霞壵恼兛己藰藴?,地方政府可能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支持區域內相關主體開展研發創新工作。第二,地方政府逐步認識到經濟的長期增長需要科技創新作為主要驅動力而將投資重點由生產性投資轉移到創新性投資。同時,基于錦標賽[ 10 ]機制,作為生產性公共品的科技創新對地方政府實現區域經濟長期穩定增長具有深遠影響,故地方政府往往具有提升區域創新水平的動機。因此,增長型地方政府可有效利用財政分權賦予的靈活支出權,通過加大地方科技投入支持轄區內企業、高等院校以及研究所等創新主體開展研發活動,進一步完善區域創新系統建設和間接改善區域創新質量。據此,本文提出假設4:

H4:地方科技投入在財政分權與區域創新之間起中介作用,即財政分權通過使地方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進而有效提升區域創新水平。

三、研究設計

(一)模型構建

通過設定基準模型(1),實證分析財政分權與區域創新的關系。

其中,Lninov為被解釋變量,代表區域創新能力;Fed為解釋變量,代表財政分權強度。系列控制變量包括Indus代表產業結構化水平,Open代表對外開放水平,Human代表人力資本水平,Lnpergdp代表經濟發展水平。?啄代表時間固定效應,?滋代表個體固定效應,?著為隨機擾動項。下標i代表省市,下標t代表時間。

為檢驗財政分權對區域創新的影響是否具有中介效應,在模型(1)的基礎上構建模型(2)和模型(3),以驗證財政分權是否通過影響地方科技投入進一步影響區域創新能力。其中,模型(2)反映財政分權對財政科技支出的影響,模型(3)為在控制自變量財政分權的前提下中介變量地方科技投入對被解釋變量區域創新的影響。

其中,Tech代表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強度,其余變量含義與模型(1)相同。在模型(1)中,系數?琢1表示解釋變量財政分權對被解釋變量區域創新的總效應;在模型(2)中,系數?茁1說明解釋變量財政分權對中介變量地方科技投入的影響效應;在模型(3)中,系數?酌2為控制解釋變量Fed后中介變量Tech對被解釋變量Lninov的效應,系數?酌1為控制中介變量Tech后解釋變量Fed對被解釋變量Lninov的直接效應。當僅有一中介變量時,中介效應等于間接效應[ 11 ],即?茁1×?酌2,各效應關系為?琢1=?酌1+?茁1×?酌2,中介效應為?茁1×?酌2=?琢1-?酌1。

(二)變量界定

1.被解釋變量

選取區域創新能力為被解釋變量。地方省市的專利授權數可以有效衡量區域創新產出效果,能夠較好測算省市創新能力,故本文將各省市的專利授權數[ 8 ]作為代理變量,用于測算區域創新水平。同時,將專利授權數取對數以削弱異方差對模型的影響,便于準確說明財政分權與區域創新的關系。

2.解釋變量

選取財政分權強度為解釋變量?,F有研究對財政分權的衡量不統一,部分學者以財政支出分權衡量事權分離程度,部分學者以財政收入分權度量財權分離程度,也有學者以財政自主度分權度量財政自給能力,這些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诒疚难芯恐黝},結合我國分稅制改革遺留的地方財權與事權分離問題,利用財政支出分權測算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分配關系,并將財政收入分權與財政自主度分權作為穩健性檢驗指標,分權程度越高,地方政府的財政自主性越強。參考李政等[ 12 ]的做法,用本級人均地方財政支出除以本級人均地方財政支出與本級人均中央財政支出的和測算財政支出分權強度。

3.中介變量

選取地方科技投入為中介變量。為避免經濟波動和人口增長對指標的影響,本文用省市科學技術決算支出與地方一般公共決算支出的比值衡量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的高低。地方政府財政科技投入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財政支出分權程度的提高使得偏好于創新的地方政府加大科技創新支出,從而提升區域創新水平。因此,本文使用地方科技投入測算財政分權與區域創新間是否存在中介效應。

4.控制變量

為緩解遺漏變量所帶來的內生性問題,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本文控制產業結構化水平、對外開放水平、人力資本水平以及經濟發展水平對區域創新的影響。選取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控制地方省市創新的產業環境,選取進出口貿易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控制區域創新的對外交流環境,選取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人數占各省市年末常住總人口的比值控制地方省市創新的人力水平,選取地區人均GDP控制區域創新的經濟發展環境。

表1為變量的定義與說明。

(三)數據說明

基于數據可獲得性,選取我國31個省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數據為研究樣本,實證分析財政分權對區域創新的影響以及地方科技投入在財政分權與區域創新之間的中介作用。同時,對地方省市專利授權數與地區人均GDP做對數處理以削弱異方差對模型的影響,有效衡量財政分權對區域創新的影響。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財政年鑒》《中國統計年鑒》和國家統計局等。

四、實證分析

(一)前置檢驗

為避免偽回歸問題對實證結果的影響,本文基于長面板數據模型的特征使用LLC面板單位根檢驗方法測算數據平穩性。檢驗結果(表略)表明P值小于0.01,說明相關變量為平穩序列數據,模型回歸結果有效。雖然部分變量數據的對數化處理和采用穩健標準誤計量回歸可削弱異方差對模型的影響,但異方差對參數估計的有效性和假設檢驗具有重要影響,因此通過懷特檢驗測算模型中是否存有異方差?;鶞驶貧w與中介效應的懷特檢驗結果均顯示P值大于0.1,表明應當接受同方差的原假設,基準模型未受異方差的影響。

(二)描述性統計

通過對樣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可以初步掌握主要變量的離散水平、發展趨勢以及頻數分布等。從表2中可以看出:地區專利授權數的對數平均值為9.964,最小值為4.796,最大為13.47,表明不同區域的創新能力具有明顯差別;地方省市財政支出分權的平均值為0.864,最小值為0.787,最大值為0.962,說明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分配關系存在較大區域性差異,間接使得不同省市的科學技術支出程度存在差別;地方科技投入的平均值為0.020,最小值為0.003,不到0.010,最大值為0.068,說明地方省市對科學技術創新的重視程度存在很大差異,這對區域創新水平具有較大影響。

(三)相關性分析

由表2顯示的變量間相關系數可以初步了解財政支出分權與區域創新能力、財政支出分權與地方科技投入以及地方科技投入與區域創新能力間的相關性。但相關性并不反映因果關系,需通過回歸分析進一步研究變量關系。另外,從表2中還可以看出,部分變量間的相關系數超過0.5,說明樣本數據可能存在共線性。因此,本文通過測算方差膨脹因子驗證樣本數據是否存在共線性,結果顯示各變量的膨脹因子均小于10,表明樣本數據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

(四)基準回歸

Hausman檢驗結果表明適合采用固定效應模型,故本文采用帶有雙向固定效應的多元回歸模型以檢驗財政分權與區域創新水平之間的因果聯系,表3為財政分權對區域創新的逐步回歸結果??梢钥闯隽校?)—(5)均顯示財政分權對區域創新具有正向影響,即基準回歸結果表明,財政分權顯著促進區域創新水平的提升,與前述理論分析相契合,并驗證了H1。其內在邏輯為財政分權通過授予地方政府相對獨立的財政資源支配權力,幫助地方省市有效貫徹落實其創新資源配置職能,可以刺激地方政府的創新積極性和提高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效率。同時,與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加了解當地創新發展狀況,故可利用信息優勢因地制宜配置創新財政資源,提升區域創新水平。

控制變量回歸結果顯示:產業結構化水平對區域創新具有顯著負向影響,可能因為我國第三產業多以服務業和商業為主,相對第一產業的農林種植技術研發和第二產業的重工制造設備改進的專利授權數較少;對外開放水平、人力資本水平對區域創新具有顯著正向促進效應,對外積極交流與合作可以充分學習及借鑒國外先進技術,而高等學校在校學生可以充分依靠先進研發設備開展實驗探究,對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經濟發展水平對區域創新的影響并不顯著,表明經濟相對落后的省市也會重視研發創新水平的提升。另外,列(1)—(5)的R2均大于0.9,表明模型擬合效果較好,分析更加準確。

(五)中介效應

財政支出分權授予地方政府更多對財政資源分配的權力,使其擁有更多的財政自主權進而影響財政支出結構與地方科技投入,對省市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民生建設產生深遠影響。因此,采用溫忠麟等[ 13 ]的中介效應分析方法探究財政支出分權對區域創新的促進效應是否存在中介作用,并開展進一步實證分析。運用Stata 16軟件對模型(2)和模型(3)的中介效應模型進行回歸,以判斷地方科技投入是否具有中介效應。Hausman檢驗結果顯示固定效應模型更有效,故采用逐步回歸法對模型(2)進行雙向固定效應回歸,以檢驗財政分權對地方科技投入的影響效應。

表4為財政分權對地方科技投入的回歸結果。列(1)—(5)均顯示財政分權對地方科技投入具有正向影響,即?茁1=0.158,驗證了H2。由于創新發展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而增加科學技術投入是地方政府支持研發創新的主要途徑,在GDP錦標賽的政績壓力下,財政支出分權勢必會使地方政府提升科技投入水平以促進技術創新,進而拉動經濟增長。從控制變量的回歸結果來看,對外開放水平與人力資本水平對地方科技投入呈現不同方向的影響,但均不顯著;在控制對外開放水平和人力資本水平后,產業結構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列(5))對地方科技投入具有顯著正向影響。

在財政分權對地方科技投入影響的回歸分析基礎上,需進一步研究地方科技投入與區域創新間的關系,據此檢驗地方科技投入的中介效應。依據Hausman檢驗結果,同樣使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對模型(3)進行回歸分析,以檢驗地方科技投入對區域創新的影響效應。

表5匯報了財政分權和地方科技投入影響區域創新的回歸結果。列(1)—(6)均顯示財政分權和地方科技投入對區域創新具有正向影響,模型回歸估計系數相對穩定,即?酌1=4.332,?酌2=3.458。由于?茁1×?酌2和?酌1同號且均為正,表明地方科技投入對區域創新的影響屬于部分中介效應,財政科技支出的中介效應為0.546(3.458×0.158),驗證了H3和H4。究其原因,增加科技投入作為地方政府推進創新發展的主要方式,同其他類型的財政支出相比,可以從研發設備、資金支持和績效激勵等方面為高等院校、科研所以及企業等創新主體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激發區域創新活力,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影響效應更為直接。另外,從控制變量的回歸結果來看,產業結構化水平對區域創新具有負向抑制效應,而對外開放水平與人力資本水平對區域創新具有正向促進效應,經濟發展水平則未直接影響區域創新水平,控制變量回歸結果與基準回歸保持一致。

五、穩健性檢驗

(一)內生性問題

財政支出分權與區域創新可能存在的雙向因果關系,會使解釋變量與隨機擾動項相關,進而產生內生性問題并對OLS估計的準確性產生干擾。因此,將被解釋變量的一階滯后項即滯后一期的區域創新作為工具變量[ 14 ],采用動態面板模型再次進行回歸分析。這樣一方面可以有效解決由于遺漏變量和雙向因果帶來的內生性問題,另一方面能夠描述區域創新受前期狀態水平影響的“滯后”效應。依據動態面板模型并采用兩步差分GMM估計排除模型異方差影響以檢驗研究結論的穩健性。財政支出分權影響區域創新水平的系統GMM估計結果表明,AR(1)小于0.1,AR(2)大于0.1,自相關檢驗顯示模型不存在二階自相關問題。同時,通過Hansen檢驗衡量模型是否存在過度識別問題和工具變量的有效性,結果顯示Hansen檢驗為0.939,表明應接受工具變量有效的原假設,模型不存在過度識別問題。從回歸結果來看,區域創新的一階滯后項對區域創新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即區域創新存在滯后效應;財政支出分權對區域創新仍具有顯著正向影響,說明財政分權能有效改善區域創新成效。因此,加入工具變量和改變回歸方法并未影響財政分權對區域創新的作用方向,表明本文得出的研究結論是穩健的(限于篇幅,表略)。

(二)替換解釋變量

財政支出分權使地方政府擁有更多對財政資源的支配權,使具有創新偏好的省市增加科學技術投入,并根據區域創新發展狀況因地制宜開展科研活動,改善區域創新活動效果。但地方政府增加科技投入促進創新發展的影響因素具有多樣性,故得出的研究結論可能存在偶然性。因此,對地方省市推進區域創新進行除財政支出分權外的再測度十分必要。參考胡麗娜[ 8 ]和包健等[ 4 ]的做法,將與財政支出分權具有較大關聯的財政收入分權和財政自主度分權作為核心解釋變量對區域創新再次進行回歸。具體而言,財政收入分權可以有效測度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財權分離程度,而地方政府利用財權獲取財政收入是其有效貫徹資源配置職能和推進區域創新的重要手段;財政自主度分權綜合考慮財權和事權,可以有效衡量地方政府的資金充裕程度,財權和事權的合理匹配是地方政府提升區域創新水平的重要條件。據此,將財政收入分權與財政自主度分權作為穩健性檢驗指標是合理的。

替換解釋變量為財政收入分權和財政自主度分權的穩健性檢驗結果(表略)表明,財政收入分權和財政自主度分權對區域創新均具有顯著正向促進效應,并且財政收入分權和財政自主度分權通過影響地方科技投入進而影響區域創新水平的中介效應顯著,說明替換解釋變量為財政收入分權和財政自主度分權后財政分權對區域創新仍然具有顯著激勵效應,再次印證基準模型回歸和中介效應檢驗的結論是可靠的。

六、區域異質性分析

隨著國家創新驅動和科教興國戰略的持續推進,地方政府越來越重視科學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故持續加大科技投入以提高區域創新產出能力。我國憑借優質科研成果已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并持續深入實施“人才強國”等戰略以攻破“卡脖子”難題,爭取早日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雖然財政分權在整體上使得區域創新水平得到明顯提高,但由于各地方省市的財政能力、創新發展現狀以及財政支出偏好等不同,財政分權強度和地方科技投入程度也有所不同,對區域創新的影響也就存在一定差異?;诖?,根據研究樣本的地理位置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個子樣本,分組回歸以考察財政分權對區域創新的影響是否存在地區異質性。

表6為財政分權影響區域創新水平的地區異質性檢驗結果,可以看出財政分權在東、中、西部地區均對區域創新有顯著正向促進效應,但中西部地區的財政支出分權回歸估計系數為東部地區的兩倍有余,表明中西部地區財政支出分權對區域創新的影響效應較東部地區更加顯著。另外,地方科技投入的中介效應在東部地區顯著而在中西部地區未通過顯著性檢驗。究其原因:一是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創新產出能力相對較低,故財政支出分權的提升對當地創新發展所產生的邊際效應較東部地區更加明顯,使得中西部地區的財政分權對區域創新的影響效應較東部地區更加顯著;二是中西部地方政府的創新偏好相對較低,其所關注的技術創新領域也并非最前沿和最主要的,故財政科技支出賦能區域創新發展的效應偏弱。因此,地方科技投入為東部地區財政分權賦能區域創新的主路徑,而在中西部地區的中介效應并不明顯[ 15 ]。

七、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財政分權通過授予地方政府相對獨立的財政資源分配權力,對地方政府的行為取向和財政科技支出強度產生重要影響,進而使得區域創新水平發生顯著變化。本文在分析財政分權、地方科技投入與區域創新理論關系的基礎上,在直接效應和中介效應兩個層面實證研究財政分權對區域創新的影響機制,并得出如下結論:(1)財政分權對區域創新能力具有顯著正向促進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區域創新產出狀況。(2)在中央政府的政績考核壓力下,地方政府會加大科技投入以提升區域創新水平并以此驅動經濟增長,使得財政分權對地方科技投入產生正向促進作用。(3)財政分權不僅直接影響區域創新,且會通過影響地方科技投入進而對區域創新產生間接影響效應。(4)財政分權對區域創新的影響具有區域異質性特征。地方科技投入為東部地區財政分權賦能區域創新的主路徑,而在中西部地區的中介效應并不明顯。

在上述研究結論的基礎上,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議:第一,繼續推進財政分權改革,以提高地方政府財權與事權的相匹配程度。通過將部分財政權力回歸地方政府,賦予地方政府推進研發創新的事權與保障資金供應的財權,使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責任與財政收入相匹配,增強地方政府推進區域創新發展進程的底氣。第二,構建對地方政府官員的綜合考核機制,積極鼓勵多元式創新發展。將生態發展、社會保障以及民生建設等納入考量范圍,在地方政府推進區域創新進程的實踐中,不僅要刺激經濟增長的技術性創新,而且要保障人民福祉、改善生態環境以及提升民眾生活質量的民生式和生態性創新。第三,關注政府科研保障資金的具體流向,提升財政科技支出效率。地方政府通過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業等創新主體的各項研發活動的同時,也要對相關主體定期開展創新績效評估等,以保障創新主體將政府的科研資金支持更多用于技術研發,從而使區域創新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楊志安,邱國慶.區域創新激勵:來自財政分權的解釋[J].軟科學,2021,35(8):51-56.

[2] 胡佳.財政分權與創新環境:影響估計、異質性與非線性特征[J].地方財政研究,2022(4):82-91.

[3] 李政,楊思瑩. 財政分權體制下的城市創新水平提升:基于時空異質性的分析[J].產業經濟研究,2018(6):50-61.

[4] 包健,尉喆雅.財政分權對地方財政科技投入的影響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9,37(4):151-157.

[5] 陳亞平,韓鳳芹.財政分權、政府間競爭與財政科技投入: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J].統計與決策,2020, 36(15):138-142.

[6] 田紅宇,祝志勇,胡曉清.財政分權、地方政府競爭與區域科技創新效率[J].中國科技論壇,2019(11):103-112.

[7] 卞元超,吳利華,白俊紅.財政科技支出競爭是否促進了區域創新績效提升:基于研發要素流動的視角[J].財政研究,2020(1):45-58.

[8] 胡麗娜.財政分權、財政科技支出與區域創新能力: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經濟體制改革,2020(5):149-155.

[9] 楊柏,陳銀忠,李愛國,等.政府科技投入、區域內產學研協同與創新效率[J].科學學研究,2021,39(7):1335-1344.

[10] 周黎安.晉升博弈中政府官員的激勵與合作:兼論我國地方保護主義和重復建設問題長期存在的原因[J].經濟研究,2004(6):33-40.

[11] 邱國慶.中國財政分權的區域創新效應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20.

[12] 李政,楊思瑩.財政分權、政府創新偏好與區域創新效率[J].管理世界,2018,34(12):29-42.

[13] 溫忠麟,葉寶娟.中介效應分析:方法和模型發展[J]. 心理科學進展,2014,22(5):731-745.

[14] 薛陽,薛沖,馮銀虎,等.財政分權、地方政府債務與區域創新[J].統計與決策,2022,38(11):155-158.

[15] 趙建國,齊默達,關文.財政分權賦能經濟發展的新路徑:基于技術創新路徑的檢驗[J].財政研究,2021(11):73-85.

猜你喜歡
分權財政支出財政
蒙住眼,因為剁手難——為什么清代不能建立合理化的央地財政分權
略論近代中國花捐的開征與演化及其財政-社會形態
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支出完成預算情況
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及比重
地方政府科技支出與財政分權的促進行為研究
醫改需適應財政保障新常態
縣財政吃緊 很擔憂錢從哪里來
增強“五種”意識打造“五型”財政
分權化背景下的印尼海外移民治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