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發展指導MAP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2023-08-30 16:23楊海榮
江蘇教育·班主任 2023年7期
關鍵詞:自主選擇

【摘 要】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幫助學生學會理性決策和自主選擇是當下學生發展指導的基本內容。以主干課程、學科課程、實踐課程為框架的學生發展指導MAP課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自主選擇;學生發展指導;MAP課程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30-0078-03

【作者簡介】楊海榮,廣東省廣州市第二中學(廣州,510530)教師,高級教師。

學生發展指導在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的同時,更要讓學生學會健康生活。筆者和團隊經過多年探索,構建了學生發展指導MAP課程。

一、學生發展指導MAP課程的開發背景

(一)政策指引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在普通高中建立學生發展指導制度,以此滿足高中生多樣化的需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蛾P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再次強調“加強學生發展指導”,將指導內容擴展為五個方面,即“對學生理想、心理、學習、生活、生涯規劃等方面”進行指導。

(二)學生需求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實施,“3+1+2”選科方案也讓學生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權。他們需要在全面認識自我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

二、學生發展指導MAP課程的開發

(一)課程團隊

專業的教師團隊是MAP課程開發和實施的保障。MAP課程開發團隊由專職心理健康教師、德育主任、學科教師代表和特聘專家組成。其中,學科教師代表的入選標準是具有高中教學經驗,對所教學科的整體知識架構有清晰的認識;對學生發展指導有一定的了解,有精力和時間參與課程研討。MAP課程團隊采用動態進出機制,每年重組更新一次。

(二)課程目標

MAP課程目標包括三個方面:為學生發展奠定濃厚的“文化基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與人文素養;鼓勵學生學會“自主發展”,正確認識自我,更好地適應高中學習生活,提高選修課程、選考科目、選報專業和未來發展方向的自主選擇能力;通過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社會參與”能力,處理好個人興趣特長與國家、社會需要的關系,培養家國情懷,以“小我”成“大我”,提升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

(三)課程內容

筆者和團隊創建了以主干課程(Major courses)、學科課程(Academic courses)、實踐課程(Practice courses)為框架的學生發展指導MAP課程(見圖1)。我們可以從兩個維度解讀該課程,時間維度從現在指向未來,空間維度則從校園走向社會。

1.主干課程

主干課程共六章:理想信念、自我探索、生命體驗、生涯決策、生活管理、學習心理。每章包括6個微主題,具體如下。

理想信念篇包括“吾生也有涯”“變化的世界”“‘棋幻之旅”“珍貴的禮物”“夢想星空圖”“超級訪問”6個微主題,旨在通過喚醒學生的自主發展意識,幫助學生了解生涯發展的意義及其對學業的影響,立足現實展望未來,從而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

自我探索篇包括“興趣萬花筒”“能力修煉手冊”“尋找職業舵手”“天生與眾不同”“生涯四葉草”“人生列車,請回答!”6個微主題。自我探索篇幫助學生全面了解自我,發掘自身優勢與資源,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生涯發展應基于自身特點不斷拓展自身潛能。

生命體驗篇包括“人生委托書”“向上的青春”“書信贈予己”“重啟家庭樹”“傳記寫人生”“職來又職往”6個微主題,旨在引導學生從過往的經歷中獲得思考,帶著力量不斷前行。

生涯決策篇包括“選科趣魔方”“我的大學”“專業萬花筒”“職業寶藏圖”“生涯大風車”“專業舉薦官”6個微主題,旨在幫助學生學會根據個人優勢特質以及專業的要求,結合社會發展趨勢,學會明確生涯發展目標和發展路徑。

生活管理篇包括“生涯時空屋”“搭建平衡桿”“人生投資學”“我與我們”“美好生活”“時光發言人”6個微主題。生活管理篇的課程是讓學生學會健康生活,關注美好體驗,讓學生感受生活之美、人際之美,從而提升生活品質。

學習心理篇包括“高效學習法”“精力能量塔”“壓力識別器”“創意人生”“項目統籌”“生涯演說家”6個微主題。學習心理是學生發展指導的重要內容。學習心理篇幫助學生學會科學用腦,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學業,從而提升學業效能感。

2.學科課程

學科課程包括學科融合課程和學法指導課程,具體如下。

學科融合課程指學科教師將不同學科間的知識進行整合,達到學科知識互通互融。如地理教師講授大氣運動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影響時,會涉及物理學科中分子運動和大氣壓強等知識點。

學法指導課程指各學科教師立足學科視角,提升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學法指導課包括本校教師開設的學科指導課和專家開設的專題分享課。

學科指導課按照年級和學科特點組織課程。高一年級,歷史教師結合學科特點講高效課堂筆記法,英語教師針對聽說朗讀開設“聽說朗讀核心突破”專題課,語文教師結合名著導讀講如何做好文本閱讀等。高二年級,生物教師講實驗操作技巧,英語教師進行英文書寫指導,物理教師在沖刺階段開設物理備考講座等。

專家開設的專題分享課包括外科醫生講生命的價值,生物專家講蝴蝶與環境,物理專家講探索固體電子學的秘密,環境工程專家講綠水青山,信息學專家講人工智能,作家講世界文化等。

3.實踐課程

實踐課程包括學生走讀參訪課程和家長生涯分享課程。筆者和團隊利用學期末的社會實踐機會,組織學生進行走讀參訪,如走進大學院校、走進企業、走進社區。家長生涯分享課程指家長根據自身的專業、職業以及人生經歷,以講座或課程的方式進行專題分享,如“職享課堂”“職面未來”“生涯圖書館”等。

三、學生發展指導MAP課程的實施

(一)課程教學方法

MAP課程教學方法以體驗式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為理論依據,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1.體驗式教學

教師通過體驗式教學引導學生感受、感知、感悟,并鼓勵學生把獲得的感受和認知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如《專業舉薦官》一課,教師組織小組成員繪制專業名片,以“專業舉薦官”的形式引導學生認識各種專業進行認知。

2.個性化教學

個性化教學指教師關注學生個體的獨特性,根據學生的特點給予指導。如《生涯演說家》一課要求學生撰寫演說稿,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所選科目、專業傾向等因素進行一對一個性化教學。

(二)課程推進方式

1.心理健康教師引領

筆者和團隊通過專職心理健康教師面向高一年級學生開設課程,學年結束時,再對他們進行課程反饋調查。課程修訂完善后,再進行校級推廣。

2.教學課時保障

高一年級每班每周1節課,每學期18節課,教學內容涵蓋了學生指導的相關知識點。充足的課時保障了課程的順利實施。

3.教學資源優化

教學資源在課程推進中逐步得到優化。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選取恰當的教學資源。如《“棋”幻之旅》一課,教師把自制棋盤作為教具,通過“生涯棋盤”模擬人生,幫助學生探索生涯意義,再借助“改寫棋盤”環節達成教學目標。

4.主題教研支撐

為保障科學有序地推進課程,筆者和團隊定期組織主題教研活動,如前沿理論學習、教學資源共享、課例展示和評價、特色活動策劃、個人成長與反思、生涯圖書閱讀等。通過主題教研活動拓寬教師的視野,提升教師課程教學的專業性。

(三)評價方式

學生發展指導是動態選擇的過程,因此可采用多元評價反饋的方式進行課程評價。筆者和團隊在課程評價方面不斷探索,從最初的以學生評價這一單一評價方式逐漸發展為多元評價方式,即角色維度(家、校、社)和時間視角(過去、當下、未來),采用動態、綜合評價的方式對課程進行反饋。

責任編輯:包俊莉

*本文系2021年廣州市教學成果培育項目“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生發展指導校本課程MAP體系創建與實施”(202012312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自主選擇
幼在前 師在后,淺談大班建構游戲中教師的指導策略
論微課在作文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班主任工作的幾種有效方法
如何指導中低年級學生自主選擇課外書
有關中國職業教育改革新思路的探討
學生自主設計作業的教學嘗試
夢想照進現實
實施分層作業 人人體驗成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