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當下電影解說短視頻的侵權現象

2023-09-01 18:23魏寅秋
中國電影市場 2023年9期
關鍵詞:產業化

魏寅秋

【摘要】伴隨著移動網絡與短視頻平臺的發展,電影解說短視頻異軍突起,成為當代網友的“電子榨菜”。但與此同時,電影解說短視頻侵權現象頻發,呈現“野蠻生長”之勢。本文基于相關數據對當下電影解說短視頻的侵權現象進行探討。以“谷阿莫案”侵權現象作為一個縮影,指明當下侵權行為背后存在一條橫貫教學制作與流量變現的產業鏈。此外,通過檔期對電影票房的影響力深入分析,明確電影解說短視頻侵權現象不利于中國電影市場的長久可持續發展。針對與日俱增的電影解說短視頻侵權行為,本文列舉了近年來個人、行業等層面采取的抵制措施和國家在立法、司法層面的應對措施。最后,筆者從利益驅使與時代時機兩方面對侵權行為背后動因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電影解說短視頻 產業化 中國電影市場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與移動網絡的發展,網民規模逐漸增大,網絡視頻用戶也是逐年遞增。2023年3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22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67億,對比2021年增長3549萬,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5. 6%。網絡視頻的用戶規模為10. 31億,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達到10. 12億,對比2021年12月增長了7770萬,占網民整體的94. 8%。毋庸置疑,短視頻已經成為當前重要的應用類型,各種短視頻平臺也是遍地開花。常見的短視頻平臺有抖音、快手、嗶哩嗶哩彈幕網等。

短視頻的蓬勃發展催生了一種新興的文化傳播方式,即被人們稱為“電子榨菜”的電影解說短視頻?!半娮诱ゲ恕痹谌藗兊纳钪邪缪葜絹碓街匾慕巧?,逐漸形成一種獨特的消遣方式?!半娮诱ゲ恕笔且粋€“時間”概念,它的時長最好是一頓飯的時間[1]。因此,除了那些可以隨時進入與退出的老劇、老綜藝之外,主要還有那些時長在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之間的視頻內容。很多電影在解說后都被簡化成“小美與小帥的故事”:男主名叫“小帥”,女主名叫“小美”……漸漸的,電影變成了“故事會”。這種“十幾分鐘看完一部電影”也成為當代人看電影的一種新姿態,不是完整看全片看全集,而是直接看解說。

電影解說短視頻依托短視頻平臺,發展態勢迅猛。在我國青年用戶普遍喜愛的文化社區和綜合網絡視頻平臺“嗶哩嗶哩彈幕網”中,專門設置了進行影視評論和解說的“影視雜談”頻道。在該平臺內,以“電影解說”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最多點擊量的短視頻達到2246. 3萬、最多評論量達13. 9萬、最多收藏量為18. 7萬。點擊“最新發布”,最新的電影解說短視頻在“剛剛”發布。短視頻平臺的創作者發布電影解說短視頻,擁獲了大批“粉絲”。截至2023年5月29日,抖音短視頻平臺中賬號“毒舌電影”粉絲量達6271. 5萬,“賢于葛格”粉絲量達2956萬,此外還有許多粉絲量從幾千到幾萬的小基數創作者。

電影解說短視頻侵權行為由來已久,向前可以追溯到2006年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在這個短片中,網民胡戈截取了陳凱歌執導的《無極》中大量畫面,通過重新組合和再次配音,以搞笑的方式對原片做了大量改動[2]。近年來,電影解說短視頻獲得平臺、粉絲的青睞,成為又一個流量洼地的同時,各種未經授權即對電影作品進行剪輯、搬運、傳播的侵權行為也層出不窮。國家版權局網絡版權產業研究基地在2021年5月7日發布的《中國網絡版權產業發展報告(2020)》顯示: 2020年,疑似侵權鏈接超過1600萬條,獨家原創作者被侵權率超過90%。其中不僅包括短視頻作者間的侵權,也包括大量短視頻作者對長視頻作者的侵權。截止到2023年6月1日,以“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為關鍵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進行搜索,共檢索到39007篇法律文書。其中涉及“著作權”的有25456篇、涉及“獨創性”的有6684篇、涉及“合理使用”的有3491篇。

侵權案件中引發熱議、最為典型的當為“谷阿莫”案。谷阿莫是中國臺灣的一名短視頻博主,經常在美國YouTube、微博等平臺上發布一些電影解說短視頻,其中以“X分鐘帶你看完電影”為標題的系列電影解說短視頻最為出名。2017年,臺灣“又水整合”等三家影視公司以谷阿莫的電影解說短視頻侵害他們公司的電影作品為由將其告上法庭[3]。三家影視公司訴稱谷阿莫未經授權,通過下載盜版電影進行解說發布,侵犯了其著作權。據了解,谷阿莫解說的許多電影甚至沒有上映,從影片來源上根本無法自證合法,且部分電影在谷阿莫的短視頻里被解說的毫無觀看價值,嚴重影響影片在電影院上映,給電影制作方帶來巨大損失。2018年6月,臺北檢地署就影視公司對谷阿莫的控訴進行調查,認定包括對《瘋狂動物城》在內十三部電影的解說涉嫌侵犯著作權,并于2018年6月7日正式起訴[4]。2019年7月31日,臺北法院召開調解會,谷阿莫出席參加。在谷阿莫積極賠償、公開道歉后,最終達成了與三家影視公司的和解。谷阿莫的侵權糾紛作為電影解說短視頻侵權的一個剪影,展現出當前“二次搬運”的“野蠻生長”態勢。

“二次搬運”的野蠻生長,短視頻平臺電影解說的“套路”逐漸成熟。電影解說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產業,一條無形的產業鏈條橫貫教學制作與流量變現。在電影解說教學制作方面,電影解說模版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在瀏覽器上搜索“電影解說模版”,映入眼簾即是“某某解說網”“一站式電影解說”“自媒體人都在用的電影解說素材網”。以“某某解說網”為例,該網站下設電影解說模版、素材大全、經驗技巧、運營服務等欄目。點擊“電影解說模版”可以選擇不同地區不同年份的電影解說模版。該網站提供少量的電影解說模板和素材,想要獲取更多則需要用戶開通會員或者進行購買。此外,微信上存在很多公眾號發布教授制作電影解說的文章,更有甚者開班教授學員進行制作?!八⒘?00部電影解說,只記住了小美和大壯”[5],也從側面暴露出電影解說短視頻批量化生產的詬病。

流量變現也是電影解說短視頻背后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平臺補貼收益。同一短視頻投稿給不同的平臺是被短視頻行業允許的,用戶自制電影解說短視頻可以投稿給各大平臺,以同時獲取多份收益,各大短視頻平臺會依據流量對創作者進行補貼。例如:抖音、頭條新聞平臺中一條短視頻播放量過萬會補貼30到60元;嗶哩嗶哩彈幕網則是根據點贊、收藏、轉發等互動量進行補貼結算[6]。第二、廣告收益。頭部流量主可以開展商務合作以獲取廣告收益,平臺根據具體的投放效果進行結算。第三、其他私域廣告收益。例如,頭部流量主通過直播、公眾號進行“帶貨”,或者開店鋪賣相關周邊產品。一切流量變現都是基于創作者賬號的流量量級,這也促使著電影解說短視頻更加產業化發展。

隨著國內電影市場重回正軌,檔期票房也逐漸煥發新的活力。2023年1月28日,國家電影局發布數據顯示我國2023年春節檔票房達67. 58億元,取得影史春節檔票房第二的成績??v觀近年來的國內票房數據,檔期票房通常能夠占到全年總票房的一半以上。電影市場講究時效性,電影解說制作者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予以變現,往往不會“翻熱冷飯”,而是對眼下熱映的影片進行解說。然而,問題、矛盾也隨之而來。部分制作者為了流量會以非法渠道獲取電影,并在其未正式上映前進行解說。這無疑是對電影票房的一波巨大沖擊。在觀眾看完電影解說之后,一部分人提前了解了電影的主要情節,從而喪失觀影意愿;也有一部分人因為看了電影解說中介紹的劇情,而沒有了觀看的興趣,喪失了觀影動力。

當下,各大短視頻平臺發展迅猛,人們可以毫不費力地從各大平臺獲取目標電影的解說。電影解說短視頻起到了替代電影的效果,使得電影上座率降低,付費在長視頻平臺上觀影減少。長此以往,會降低電影票房,使得電影制作者、電影從業人員失去創作動力,不利于中國電影市場的長久可持續發展。

針對與日俱增的“搬運”電影行為,國家、行業、個人等各方也在采取應對措施。從2005年至今,國家版權局同工信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開展“劍網行動”,重點強化短視頻、網絡直播領域版權監管,著重打擊未經授權對視聽作品刪減切條等侵權行為[7]。2021年,國內幾大長視頻平臺與影視公司聯合發布聲明,倡議各大短視頻平臺和創作者增強知識產權意識,并指出將對未經授權的短視頻侵害影視作品的行為進行法律維權。同年,國內500余位演藝界人士與各大影視公司視頻平臺發出聯合倡議書,再次呼吁短視頻平臺推動著作權管理與侵權治理。在第九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短視頻侵權行為被再度提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也表示,將配合國家版權局繼續加大對短視頻侵犯電影版權行為的打擊力度,整治侵權行為,保護廣大電影版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為電影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

在立法、司法方面,針對電影解說短視頻侵權行為也出臺了相應措施。2021年6月,新修訂的《著作權法》回應了短視頻侵權多發等現實需求。這次修訂的最大亮點,無疑是將法定侵權判賠額從50萬提高到500萬,提高了侵權成本。同年,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主辦召開“短視頻版權集體管理研討會”, 12426版權監測中心在該會正式發布《2021年中國短視頻版權保護白皮書》,對短視頻行業的版權現況進行監測與分析。同年12月,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為提高短視頻內容水平,促進網絡空間清明化發展,制定了《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2021)》。今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根據具體情況對影視解說短視頻予以規制》的理論研究文章,指出判斷電影解說短視頻是否侵害電影版權,是否構成侵害著作權罪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電影解說短視頻侵權現象頻發,背后的原因引人思考。筆者認為可以從利益驅使、時代時機兩方面具體思考。一種行為的產生或許具有偶發性,但一類行為頻發則有其共同的動因。在電影解說短視頻侵權中,或許部分用戶是對自己觀看的電影作品有感而發、并不追求利益回報在平臺上予以分享。但從當前電影解說行業從教學制作到流量變現這條相對完備的產業鏈情況來看,獲取利益是其重要的原因?!耙曨l號老電影解說,最新變現玩法拆解,輕松月入1萬多”“我把《甄嬛傳》搬到抖音,一天收入5萬塊”,類似標題的文章在公眾號和門戶網站上有2000多篇。先不論收入是否為真,但這種“引流收徒”的行為也展現出追求利益這一內部動因。此外,近年來電影解說短視頻“野蠻生長”也有其獨特的時代與時機條件。5G技術的發展、移動網絡的普及、人工智能工具的產生與不斷更新,無一不為其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同時,經濟快速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逐漸加快,“速食電影”更加符合當代快餐式的消費習慣,受眾廣泛。當然,我國近幾年電影解說短視頻的快速發展也與疫情這一特殊時期有關。疫情下,人們無法外出到影院進行觀影,電影解說短視頻正好迎合大眾需求,應運而生并發展壯大。

當前,電影解說短視頻侵權頻發,不利于中國電影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希望在未來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電影解說行業能夠走向規范化發展道路。

注釋

[1]吳心悅,黃秋蓉,吳家煒:《話題|刷了N部電影解說,只記住了“小美”和“大壯”》,微信公眾號“人文院報”, 2022年11月9日。

[2]韓佳東. 影視剪輯視頻著作權合理使用研究[D]. 長春:吉林大學, 2021: 3.

[3]程麒臺.影視解說視頻的著作權侵權問題———從谷阿莫被起訴說起[J].中國電影市場, 2019 (05): 33.

[4]張任萍.影評類短視頻合理使用規則的適用困境與桎梏破解[J]. 東南傳播, 2023 (01) 122.

[5]趙璐:《看了200部電影解說,只記住了小美和大壯……》,微信公眾號“央視網”, 2022年9月26日。

[6]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批量生產的影視解說短視頻,是一門好生意嗎?》,微信公眾號“文化產業評論”, 2022年 9月 14日。

[7]于鋒.版權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N]. 新華日報, 2023-04-25 (002).

猜你喜歡
產業化
非織造材料產業化新進展
魔芋產業化,打開致富新大門
觀賞石產業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機緩釋肥產業化邁出大步
系統產業化之路
高品質漢麻產業化的實現
志丹縣蘋果產業化發展探索
鋼結構住宅在住宅產業化中的應用
農業產業化經營
地熱能產業化開發PPP模式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