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成長理念下校外教育對兒童社會化課程的探索

2023-09-03 07:53林敏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共同成長

林敏

摘? 要:兒童社會化要堅持兒童本位的教育方式與原則,通過社會化學習,提升兒童學習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兒童社會化需要兒童、家長、園校三方協同。福建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以下簡稱活動中心)充分發揮校外教育的陣地作用,基于結合兒童本位的教育方式與原則,融合哥拉斯的選擇理論-兒童本位的教育、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勒溫的集體動力理論等理論基礎,借鑒豐富的教學形式,囊括不同的教育對象,探索實踐幼小銜接年齡段兒童社會化學習的課程體系,取得了實質性成效。

關鍵詞:兒童社會化? 社會化學習? 共同成長

幼小銜接年齡段是兒童學習、社會生活的轉折點,兒童社會化的水平影響兒童入學后的適應和身心、學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也為中高年級以及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當前幼小銜接年齡段兒童的社會化學習存在諸多問題。首先,內容小學化,這導致孩子上學后因為熟悉學習內容而不認真聽課;其次,缺少對核心學習能力與習慣的培養,導致入學后適應問題仍然存在;最后,缺少家長理念教育,導致家長無法正確匹配幼小銜接年齡段兒童的社會化學習。

一、兒童社會化:兒童本位的教育

幼小銜接是終身教育的重要一環,活動中心注重該階段兒童的社會化程度,從開設課程至今,不斷探索、實踐、創新,積累出一套科學、系統的課程體系。

活動中心以校外教育為陣地,堅持兒童本位原則,融合教育心理學中哥拉斯的選擇理論-兒童本位的教育、發展心理學中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社會心理學中勒溫的集體動力理論等,開發出系統、完善的兒童社會化課程體系,內容包括專注力訓練課程、情緒社交課程、家長課堂。該體系著眼于兒童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 、社會適應(情緒與社交技能),以小班制(8~12人)課堂教學為主,結合情境化的團輔活動,借力閩姐姐空中家長學校,結合家長線下沙龍、講座等形式,培養兒童的學習能力與習慣,喚醒家長的兒童社會化理念,教授正確的方法,促進家長積極參與,從而形成有層次、有系統,全方位的良性兒童社會化生態系統,促進兒童身心、社會和學習多方位適應,提升終身學習能力,保障心理健康。

二、“我”用“身份”打開“新世界”:兒童本位的社會化學習課程體系

社會心理學理論指出,社會化指學習者在社會文化情境中通過有效互動,促發自己社會化進程、發展自己社會性素養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人通過學習以養成個體社會性,促進適應性,保障身心健康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過程。[1]對于準小學生而言,家庭、學校和社會都是影響其社會化的重要因素。因此,生活化、游戲化的情景模擬式體驗學習與多方參與的合作學習是社會化學習的兩個重點。

(一)在體驗中學習:“我”與“我”

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幼小銜接階段兒童處于以自身為中心到看見他者的過渡期。初期兒童對待事物只有參照自己才能理解。兒童按自己的方式同化周圍施與他的影響;在情感上,只憑借自己的需要和情感判斷和理解事物,不能按照客觀規律認識問題。[2]兒童進入小學后需要適應新角色的變化,需要具備學習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本課程強調利用真實社會情境和生活情景,帶領兒童從貼近生活,通過圖式-同化-順應-平衡適應從“幼兒園我”到“小學我”的角色轉變,旨在提升專注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基本自我管理與調控能力。

在學習能力的提升上,專注力課程旨在提升兒童的專注力,通過視、聽覺通道不同類型注意力的訓練,達成兒童“認真看、認真聽、認真寫、認真想”的目標,同時對兒童工作記憶進行訓練,奠定兒童思維與表達能力的基礎。該課程除了學習能力的提升,還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讓能力與習慣為兒童入學實現雙重保障。

社會適應能力主要通過情緒社交課程(團體輔導課),對“我”的情緒感知能力、情緒表達能力以及情緒調控能力,通過體驗式學習進行充分訓練與鞏固。

課程以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為模板,模擬不同的生活場景,帶領孩子看見“我”的不同類型的情緒,學會區分情緒。

情緒社交課程通過角色扮演、繪畫心理呈現、手工制作、討論等浸淫式體驗教學,讓“我”通過多種形式的社會化學習,學會體驗、區分、表達、求助、調控等情緒管理技能。讓孩子充分感受自我,了解自我,表達自我,并學會在遭遇困難的時候尋求幫助。

(二)在合作中學習:“我”與“集體”(學校與家庭)

兒童的學習受到周圍包括物質環境和人際情感環境的影響?!吧鐣瘜W習”需要建立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實現真正的社會性素養發展的兒童與同伴、老師和父母發生更多元、更深刻的互動與聯結。[3]

1.“我”與“同伴”

專注力課程中,“我”與“同伴”主要通過活動過程中的輪流、等待、相互檢查、分享等實現尊重他人、正確溝通等。

在情緒社交課程中,在“社交”部分,包含如“我想跟你玩”“我不怕羞”“我會解決問題”等,讓“我”通過演練、分享、完成任務,學會正確的社交技能。

如在“小小偵察兵”這節課中,小偵察兵要偵察炸彈的位置,就要通過小組間或小組內協作的方式,找到即將爆炸的炸彈,共同解除危機。結束后通過復盤讓孩子明白只有做好自己的事,并與他人協作,才能最終實現目標。

兒童的“我”,在社會學習的過程中,“我”既是“我”,又是別人的“同伴”,這樣的體驗式學習,也讓兒童學會了在做好自己的同時,從他人的角度換位思考,促進其社交技能的提升。

兒童社會化課程的特點在于讓孩子在“準社會”環境中成長,利于孩子更好地遷移,同時也實現了準小學生的“我”與“同伴”的共同成長。

2.“家庭”與“我”

家庭教育是兒童社會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實現兒童社會化,家長更需要培養與訓練,需要對幼小銜接年齡段兒童的社會化有正確的認識。

家長需要正確的兒童社會化理念。首先,需要了解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及他們當前的行為能力;其次,家長需要掌握該年齡段兒童的教育技能,學會正確地指導與陪伴孩子;最后,家長自身需要養成良好習慣,如不沉迷手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陪伴孩子運動,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物理環境等。

活動中心通過閩姐姐空中家長課堂、講座、線下沙龍、社群互動等方式,全面帶動家長,實現與兒童的共同成長。

三、結語

科學、有效的兒童社會化課程以提升兒童能力與技能為目標,促進兒童、家、校系統性協同合作,為兒童更好地適應今后的學習生活及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兒童社會化過程中,兒童、家長以及園校需要共同成長。打破常規的課堂教授形式,通過專注力訓練,情緒社交團輔課及家長講座、沙龍等不同形式,讓參與者在體驗式教學中成長,提升其遷移能力。

兒童社會化課程通過四年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實質性成效,獲得家長的一致好評?;顒又行囊矊⒃诖嘶A上,不斷探索與創新,為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為兒童、家庭、學校的協同發展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吳遵民,周楊嘉源,法洪萍.學校不能成為新時代的孤島——新社會化學習芻議[J].教育家,2021(49):9-11.

[2]【瑞士】皮亞杰.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M].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4,第135-136頁.

[3]張齊華.“社會化學習”:價值、內涵和基本要素[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 2021(07):5-9.

猜你喜歡
共同成長
在家庭教育中與孩子共同成長
在期待中與孩子共同成長
淺論如何培育高職學生的工匠精神
走進群文閱讀,我們共同成長
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益
語文教學與生命意識
傾聽孩子共同成長
探索鄉土資源特色課程,促進師幼共同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