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視域下美術鑒賞活動的多維度設計

2023-09-06 07:54朱育
教育界·A 2023年21期
關鍵詞:美術鑒賞高中核心素養

【摘要】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基于美術學科核心素養視域設計教學策略,指導學生學會鑒賞美術作品。文章從多維度入手,提出美術鑒賞活動的策略,旨在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美術鑒賞;核心素養;高中

作者簡介:朱育(1982—),男,江蘇省邗江中學。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 年版 2020 年修訂)》中談及,美術學科基于學科本質凝練了本學科的核心素養,體現了以美育人的獨特功能。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1]。教師要將各種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整合在一起,設計多維度的美術鑒賞活動,從目標、內容、過程等角度入手優化教學活動,綜合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一、目標維度,拓寬學生認知視角

在設計美術鑒賞活動之前,教師要整體規劃每個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地鑒賞美術作品。在目標維度方面,教師要從縱向、橫向、縱橫結合這三個角度入手,設計教學目標,以優化教學效果。

(一)縱向,指導學生動手操作

美術鑒賞活動不僅要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還要促使學生動手操作,將自己的鑒賞感受融入作品中。

以湘美版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三單元第二課“美術家眼中的自己—自畫像中的自我表現”為例,此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美術家的自我認知與社會的關系,并讓學生學會在文化情境中鑒賞美術作品,在生活情境中發現美。首先,學生鑒賞凡·高的自畫像,并了解他的生活背景和人生經歷,說說自己心中的凡·高。其次,學生縱向拓展,思考社會與人們自我認知之間的關系,并思考時代對凡·高產生了什么影響,他的自我認知是否體現出了時代性。最后,學生思考自己生活在怎樣的時代,當前時代的特點是什么,然后觀察自我,思考自己要如何融入社會生活,怎樣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從而創作自畫像。這樣的美術鑒賞活動,將作品賞析、時代探究、動手操作結合在一起,更具有深度。

可見,教師縱向設計美術鑒賞活動,有助于學生在發展圖像識讀和審美判斷素養的基礎上,提升美術表現素養,這樣就實現了培養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

(二)橫向,強化學生審美體驗

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像藝術家一樣創作。教師的教學設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學生的審美體驗。

以湘美版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三單元第十一課“各異的風土人情—中國民間美術”為例,此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民間美術和人們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了解民間美術的類別、審美價值和社會意義;體會民間美術獨特的形式、表達方式和其中的寓意。首先,學生鑒賞剪紙等民間美術,了解一些剪紙作品分別有什么寓意,從而認識到這些剪紙作品是人們為了展現生活,表達對生活的美好祝愿而創作的。其次,學生橫向拓展,從了解他人的生活,過渡到關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中是否也有美術作品,思考它們的作用是什么,給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最后,學生自主創作剪紙作品,并鑒賞同學的剪紙作品,一起討論如何用剪紙作品美化生活。這樣的美術鑒賞活動,起到了促進學生橫向遷移知識的作用,能夠讓學生深刻體會民間美術的價值。

可見,教師為學生設計沉浸式的體驗過程,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展開創作,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美術表現、創意實踐等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三)縱橫結合,形成整體觀念

綜合性指的是在設計美術鑒賞活動的時候,教師要將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等美術學科核心素養融合在一起,設計具有整體性、綜合性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念[2]。

以湘美版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三單元第八課“時代的脈搏—社會風尚與美術的發展”為例,此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欣賞不同時期的中外美術作品,認識美術的發展和時代密不可分。首先,學生自主欣賞不同時代的作品,并運用對比分析的方式,挖掘作品中展現時代性的元素,并加以識讀。其次,學生將審美判斷和文化理解結合在一起,了解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最后,學生思考用什么意象能夠展現當前的時代脈搏,并思考怎樣用畫筆體現當前的生活。這樣的美術鑒賞活動,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學生將賞析、分析、創作結合在一起,能夠充分認識美術作品的時代性。

在綜合性教學目標的引導下,學生認識到美術鑒賞不只是需要具有一定的圖像識讀和判斷能力,更要深入了解時代特點,將自己的創意和想法融入實踐創作中。

二、內容維度,滿足學生個性需求

(一)指向單元主題,關聯信息

內容維度是課程多維度設計的重點,教師要圍繞美術學科核心素養,設計學生可接受的、循序漸進的教學內容,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要注意指向單元學習主題,關聯各種不同的信息。

以湘美版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三單元第四課“變化中的審美—社會審美標準與藝術創作的關系”為例,此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美術史的審美風尚和藝術家的審美情趣。首先,學生對比分析《寫生珍禽圖》《果熟來禽圖》《枯木竹石圖》《黃甲圖》等作品,看看它們有什么異同點。其次,學生結合作品的時代背景,分析文人畫的形成年代,創作風格、畫法和審美風尚,探究隱藏在圖像背后的人文意義和人文價值。最后,學生在已有信息的基礎上分析,討論現今人們的審美變化,預測以后可能會出現的審美風尚。這樣一來,學生圍繞單元主題,將美術作品、歷史知識等各種不同的信息關聯在一起,延伸了探究問題的深度。

可見,教學內容的選擇不僅要體現教材的基本結構,更要符合美術學科的特性,這樣才能有效引導學生深度開展美術鑒賞活動,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二)選擇經典作品,深度剖析

教師要選擇一些具有時代性和深入剖析價值的作品,在有限的時間內引導學生深入挖掘作品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圖像識讀、審美判斷等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以湘美版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三單元第三課“托物寄情—美術作品與藝術家人生經歷的關系”為例,筆者選擇《墨梅圖》這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讓學生結合古詩《墨梅》進行深入鑒賞。首先,學生鑒賞美術作品,看看作者如何展現梅花,用了什么色彩,討論此作品給人的整體感受是什么。其次,學生挖掘作品中的深意,討論梅花象征什么;思考梅蘭竹菊四君子分別具有怎樣的象征意義。最后,學生思考探究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的作用。

可見,學生深入探索美術作品的象征意義,再結合美術作品的時代性進行深入思考,能夠充分挖掘美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全面提升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三)貼近生活實際,解決問題

車尼爾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美術鑒賞活動要貼近生活實踐。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美術鑒賞的基礎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利用美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體會到學習美術的現實意義。

以湘美版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二單元第四課“人間生活”為例,此課要求學生以我國隋唐五代時期的美術作品、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作品、巴洛克美術作品、洛可可美術作品、日本浮世繪作品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這些作品的異同點,并思考它們的出現和當時的社會現實有什么關系。學生認識到美術流派的形成和現實生活密切相關,是現實生活的體現;同時,學生認識到在自主創作的時候要展現時代特性,表達對時代的思考。由此,筆者鼓勵學生結合現實生活進行美術創作。有的學生將動畫、漫畫等具有時代特色的藝術形式融入招貼畫的設計中,為公益活動的宣傳助力,展現出了濃濃的時代氣息。

可見,在貼近生活實際的美術鑒賞活動中,學生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將美術知識和技能內化于心,提升了美術表現、審美判斷等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三、過程維度,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一)創設情境,體會思想情感

過程維度是教師設計美術鑒賞活動需要關注的重點,教師要了解學生存在哪些不足,然后圍繞這些不足設計教學環節,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如有的學生圖像識讀能力不足,教師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融入其中更好地鑒賞美術作品,體會美術作品的思想情感。

以湘美版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三單元第七課“戰爭與和平—美術作品反映戰爭”為例,學生需要鑒賞《布雷達的投降》等反映戰爭的美術作品,但是學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對戰爭的了解不夠深刻。為了提升學生的鑒賞效果,首先,筆者創設情境,給學生推薦相關歷史資料,讓學生了解美術作品的社會背景,并在此基礎上參與角色扮演游戲。其次,在鑒賞《布雷達的投降》的時候,筆者讓學生分別扮演荷蘭和西班牙的士兵,表現雙方的精神狀態。有的學生提出:“在角色扮演中,我體會到戰爭與和平的含義,我認為畫家通過作品揭示戰爭與和平的含義,表現了渴望和平的情感?!弊詈?,學生討論如果自己要創作戰爭主題的作品,會選擇哪些畫面,是著重體現戰前的對壘、戰時的血雨腥風,還是戰后的蕭條凄涼。

可見,教師創設情境,利用角色扮演等方法,讓學生產生探究美術作品的欲望,有助于學生體會美術作品的思想情感。

(二)任務驅動,提升審美判斷素養

部分學生審美判斷素養不足,教師要設計任務,驅動學生完成任務,提升審美判斷素養。

以湘美版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二單元第五課“審美自律”為例,此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審美自律的內涵,分析審美自律在中國文人畫中的具體表現。為了提升學生的審美判斷素養,筆者設計了層層深入的任務。任務一要求學生賞析《瀟湘奇觀圖》《早春圖》等美術作品,思考畫家主要是為了展現自己對美的理解,還是為了取悅他人,迎合世人對美的理解。任務二要求學生思考是否有畫派著重展現丑陋的事物,這種畫派是否具有存在的意義。任務三要求學生整合知識,進行深入探究,思考美術風格的發展和演變是否有其自身的規律,是否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人們對于美丑的判斷是否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通過層層深入的問題,學生對美的感悟和理解越來越深刻。

可見,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的審美判斷素養有所提升。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參與自主創作活動,將自己的美丑觀、善惡觀融入創作。

(三)創意實踐,傳承傳統文化

部分學生的美術表現素養不足,不能在文化理解的基礎上展開創意實踐。教師要組織學生在鑒賞的基礎上參與主題創作活動,將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融入創作,進行創意表達,繼承并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以湘美版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二單元第六課“從傳統到現代”為例,此課要求學生了解勞動工具的變化和發展,通過體驗勞動,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樹立熱愛勞動、尊重勞動者、節約糧食的意識。筆者組織開展系列活動,提升學生的創意實踐素養?;顒右灰髮W生了解農具的變化,并搜集與珍惜糧食有關的古詩,如《鋤禾》《觀刈麥》等?;顒佣髮W生搜索展現農業的繪畫作品,欣賞評價它們的特點?;顒尤髮W生創作一幅同類型的作品,將自己對勞動的認知融入其中。這樣的活動將鑒賞和創意實踐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充分認識了我國悠久的農耕文化,樹立了珍惜糧食的意識。

可見,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創意實踐活動,并結合傳統文化,豐富活動的創作主題。此外,如果學生能將作品上傳到網絡上,與更多人進行交流,就能更全面地提升自己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結語

教師設計美術鑒賞活動的要點是多維度地將美術知識和美術核心素養整合在一起,讓學生綜合運用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從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學生通過美術鑒賞活動學會觀看、感知和解讀美術作品,有助于全面提升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陳俏梅.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67):4-6.

[2]馬婧慧.普通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創新模式研究[J].家長,2021(34):145-146.

猜你喜歡
美術鑒賞高中核心素養
高中美術鑒賞課中的師生互動的探究
中國現當代繪畫鑒賞對高中生讀圖能力的培養
高校通識課程《美術鑒賞》雙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職業中學美術鑒賞課教學探微
高中政治課中的分層導學探討
理順高中政治課堂問題教學流程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