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城港市農村現代海洋漁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

2023-09-07 11:01李文旭韋翔華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6期
關鍵詞:產業發展

李文旭 韋翔華

摘 要 廣西防城港市農村現代海洋漁業發展進程正在持續加快,為進一步促進防城港市海洋漁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建設海洋強市,分析了防城港市的漁業區位優勢及發展現狀,并針對現階段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加大水產養殖規劃布局、加強海洋環境建設等解決對策。

關鍵詞 現代海洋漁業;產業發展;廣西防城港市

中圖分類號:F326.4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2.052

海洋產業支撐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其中海洋漁業是海洋產業的重中之重。海洋漁業支撐著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在提高地區收入與縮小地區差異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促進沿海地區均衡發展。但是目前來說,我國海洋漁業存在著過量捕撈以及海洋環境污染等問題,影響了近年來海洋漁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谶@些問題,我國不斷推行落實相關政策與法律,旨在保證良性海洋捕魚的同時,監督相關不科學的漁業行為,進一步促進我國海洋漁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1 防城港市漁業區位優勢

防城港市是廣西南部的濱海城市,地處中國華南,東臨廣東省、西接云南省,是我國具有重要戰略定位的北部灣城市,是嶺南地區通往內陸的大門,是我國西南部最具區位的節點城市,享有“西南明珠”的國際美譽。

防城港市具有得天獨厚的海洋區位漁業優勢,大陸海岸線全長500余km,海島海岸線150余km,全境海岸線曲折蜿蜒,港闊水深,具有優良的漁業環境。此外,防城港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濕潤,有利于海洋相關產業發展。除此之外,廣西防城港市有豐厚的漁業資源,有5個國家級一類口岸;灘涂面積廣闊,合計150 km2,水域面積共計1 900余km2。境內還有豐富的河流資源,大小河流累計50余條,為當地漁業養殖業帶來了充足的淡水資源與大量的灘涂營養物質。此外,防城港市也是南方多種經濟型魚類的重要生產基地。防城港市具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有海洋類蜉蝣植物100余種、蜉蝣動物200余種、咸水魚類500多種、蝦蟹類300余種,農村地區的漁場建設經營總體統一規劃,推行“以養為主”的海洋漁業發展理念,將生態養殖、綠色養殖等作為中心工作,調整作業模式,優化水產類型,既關注對當地的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又重視打造現代化的產業鏈,形成在市場中有競爭力的海洋漁業產業集群[1]。農村地區全面貫徹落實省市有關海洋漁業三次產業融合的指導意見,養殖業發展趨向高效化、友好化,捕撈業強調資源保護,養護業推廣科學化,產品加工及物流運輸等行業瞄準東南亞國家聯盟等更大市場,整體發展保持良好態勢。

除了大量貝類和海產動植物,防城港市還有寶貴的生態系統群,如紅樹林、海草床、珊瑚礁群等。此外,防城港市海域也具有豐富的海水餌料,為魚蝦等海洋生物提供了優越的生存環境與繁殖空間。

2 防城港市海洋漁業產業發展現狀

從防城港市海洋產業發展的既有研究來看,其下轄三大海洋產業,分別為海洋捕撈業、海水養殖業和水產品加工貿易業。在過去5年的發展時期中,三大產業的占比總體趨勢平穩,養殖業、加工貿易業占比逐漸增加,這說明了防城港市的整體經濟布局正在不斷完善發展。但是與同類發達地區相比,防城港市的發展速度仍有進步空間,且一、二產業的相關水準與規模仍有待提高。

2.1 海洋捕撈業現狀

防城港市海洋捕撈業主要圍繞近海地區開展,整體以小型漁船和傳統撈網式捕魚方式為主,2019年總捕撈產量接近10萬t,占總捕撈量的20%。2020年,為近5年捕撈量最低的1年。2021年以后,國家及當地政府出臺了有關海捕的引導政策與文件,通過積極條件的助力,扭轉了防城港市漁業高開低走的趨勢[2]。

2.2 海水養殖業現狀

2019年,海鮮總產出量為40萬t,占廣西全部海水養殖的30%,僅次于北海市;2021年,防城港市海水養殖總量超過25萬t,較2016年增長了15%。就整體而言,防城港市的海產養殖行業平穩向好。

在海水養殖種類方面,防城港市由灘涂養殖升級為魚、蝦、貝等多元海水養殖種類,優化了本產業中的種類占比,主要養殖紅鰭笛鯛、軍曹魚、南美白對蝦、近江牡蠣等亞熱帶海洋食用類魚蝦。在養殖方式方面,防城港市從過往落后的網箱養殖轉變為現代的大型風浪養殖。

2.3 水產品加工行業

依賴國家開發扶持試驗區開放、東南亞貿易關系的建立及跨境合作等相關政策,防城港市有了自己的貿易優勢,且發展情況較為樂觀,大型水產品加工企業20余家,中等規模以上9家,此外還包含冷庫及相關產業合計15家,年產出量平均為14萬t。產業規模穩中有升,且包含著極大的發展優勢,正朝著完善化、鏈條化的方向發展[3]。

3 存在的問題

3.1 產業結構有待調整

根據上述現狀分析及相關數據整理,可知防城港市漁業發展仍有許多問題需要完善。目前既有的產業結構仍以養殖業為主,遠洋捕撈業及海洋產品加工業發展較為遲緩,且未達到預期水平。

分析防城港市的海洋捕撈業,不難發現大量養殖戶仍然采取原有落后的養殖方式,且在養殖過程中,漁民的專業度較低,不能有效地解決養殖過程中的問題,難以增加養殖產量。當地缺乏有效的海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多為分散的個體戶,產業之間缺乏溝通交流,無法有效地取長補短。而在當今的市場運行模式下,無法保證全面地把握市場與行情。并且當前以捕撈業為主的第一產業,存在與環境相矛盾的捕撈方式,使得捕撈產業無法有效快速發展。

就整體而言,相關產業的發展結構仍有待調整,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需要進一步改革,且相關產業之間缺乏聯動性,不能統籌海洋經濟的戰略優勢與防城港市的區位優勢。

3.2 海洋環境保護失調

海洋水域是人類汲取資源的保障,但是就目前防城港市的海洋環境來說,出現了大量海洋污染及垃圾。而根據相關數據調查,防城港市目前存在兩大海洋環境問題,污水的排放和海洋生物的過度捕撈,導致海洋內部環境失衡。

目前,東部灣生產海岸沿線,部分海域被污染,占總海域面積的0.7%,大多是因為相關工廠污水未達排放標準就肆意排放,并隨意排入防城港市河流及入???;少部分生活污水未達到排放標準就排入入???,污染了防城港市周邊海域的生態環境[4]。此外,大量機動性船舶在海面行駛導致海水受到工業廢油及廢氣污染,且漁民在捕撈過程中隨意向海洋中丟棄垃圾、飼料等,部分漁民在閑暇之際,甚至選擇在海邊浣洗衣物,廢水隨即排入海洋,導致海水酸堿度失衡,富營養化程度加劇造成了藻類相關污染。

此外,少數漁民在捕魚過程中會使用“絕戶網”,將未發育完全的魚仔全部打撈上岸,造成生態魚種繁衍困難。同時,漁民所使用的工具及船舶誤傷海鳥及水中海象、海豚類大型海洋動物,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影響漁業發展。

4 建議

4.1 加大水產養殖規劃布局

利用防城港市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資源,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進一步推動海洋產業的結構優化,劃分不同區域的生產功能,將不同產業的發展落實到所在功能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進一步開展相關區域的管理與規劃,進行產業保護及區域部署,為戰略上的轉型升級做好相關環境建設。

此外,應該扶持相關海洋企業,為企業規模擴大、業務轉型做好資金上的助力。除上述措施外,應積極改善營商環境,將發展良好的企業樹立為龍頭企業,并記錄龍頭企業的發展經歷和成功經驗,舉辦企業交流大會,分享龍頭企業的成功經驗,帶動周邊地區中小規模企業的轉型升級。還應促進企業間的合作,為企業深層次合作提供幫助,鼓勵企業強強聯合,借鑒彼此優秀經驗;對于中小企業要提供資金和技術上的幫扶,鼓勵中小企業升級轉型,不斷開拓市場,促使海洋漁業相關企業發展壯大。物流業在海洋漁業發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覷,除培養海洋企業環境外,還需要積極優化物流運輸環境,尤其是冷鏈運輸業務,要積極創新海洋產品運輸技術,在保障海洋漁業物流運輸效率和質量的同時尋求降低物流運輸費用的方法或途徑,加快海洋產品變現過程,助力水產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政策上激勵相關產業的成功轉型,協調激勵一、二、三產業同步發展。

4.2 加強海洋環境建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面對當前海洋的污染問題及相關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為進一步改善海洋環境,貫徹落實防城港市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需要在政府的帶領下,落實相關環境保護政策。

關于既有的海洋環境問題,需要呼吁并建立漁民對產業環境保護的責任心,建立完善的教育機構和監督機構,培養漁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制作以海洋環境保護為主題的短片、海報等,以線上線下的形式宣傳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呼吁漁民參與到保護海洋環境的行動中來。對于污水排放問題,防城港市居民生活用水及工業用水在排放入海前必須經過嚴格的凈化流程,并將檢測樣本送至水質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測達標后方可排放入海;而對于人為過度捕撈的問題,需要建立居民取自海洋,用于海洋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保護海洋類動物的繁衍,并設立禁漁禁捕的時間,漁民的捕撈要避開海洋生物的繁衍期,在繁衍期過后開放禁捕限令,并控制漁網、漁具等的使用,如禁止漁民使用“絕戶網”捕撈海洋生物,還海洋以休養生息的時間。漁民不能隨意捕殺大型保護動物和丟棄海洋垃圾,避免破壞海洋環境[5]。綜上,要進一步保護海洋這個巨大的“寶庫”,避免海洋環境惡化造成相關漁業損失及海洋生態失衡等一系列問題。

5 結語

海洋漁業作為重要的產業支撐,是防城港市發展的經濟命脈?;诂F狀研究的建議及對策,有助于推動當地漁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打造海洋強市。深入貫徹落實相關指導方針、提高綜合海洋競爭力、發揮防城港市的巨大區位優勢。而防城港市作為頗具優勢的城市,有悠久的漁業歷史文化與濃厚的地域特色,其可以利用綜上諸多優勢條件打造獨特的漁業名片。憑借良好扎實的產業基礎為進一步開拓漁業做好相關工作,貫徹廣西“面朝大海、向海圖強”的深度戰略部署,并始終將推動海洋經濟發展作為首要目標。

通過相關研究,筆者對防城港市的漁業現狀進行了梳理,系統地分析了相關產業的重要誘因及潛在的發展空間。目前防城港市的發展狀況穩中向好,但仍有巨大的進步空間,應科學合理地對防城港市的產業架構進行合理規劃,引導規劃相關水產養殖布局,促進養殖產業引進升級,落實科技為創新生產力的第一要義。

對目前防城港市的主要海洋問題(海洋污染、產業結構落后)進行詳細敘述,防城港市的海洋漁業產業發展受上述因素影響,應通過有效地落實相關政策,并由政府主導和監督,為防城港市的漁業發展進行保駕護航。

而關于防城港市產業發展的相關對策,主要圍繞防城港市漁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改善防城港市海洋生態系統2個方面進行敘述,進一步推動相關產業調整、保障海洋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進一步推動防城港市海洋漁業的產業結構優化,進而貫徹落實相關推進海洋經濟高速發展的文件精神,通過相關的生態化管理,貫徹落實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針,推動海洋漁業產業結構向現代化、科學化、人才化綜合方面發展,進而推動落實國家關于海洋的強國戰略,讓中國從海洋邁向世界。

參考文獻:

[1] 紀東平,于海濤,李茜薇,等.防城港現代海洋漁業發展研究[J].海洋開發與管理,2020(10):81-85.

[2] 周一新.論我國海洋漁業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探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學,2016.

[3] 紀東平,裴琨,楊潤瓊,等.防城港市海洋牧場的建設思路和發展策略分析[J].中國漁業經濟,2020(3):33-39.

[4] 馬華威.針對防城港市海洋養殖產業的發展現狀淺談海水養殖大產業的架構[J].廣西水產科技,2015(2):23-27.

[5] 唐曉燕.鄉村現代漁業發展的現狀與建議[J].科學養魚,2019(11):9-10.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產業發展
商業模式是新媒體的核心
關于馬鈴薯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對達州市富硒茶產業發展現狀的調查與思考
海南省熱帶花卉文化研究
哈爾濱市國際貨運大通道建設面臨的挑戰和思考
海南黑山羊研究進展與產業發展思路
一帶一路下產能轉移視角的高職教育國際化研究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探析
紅色旅游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中管理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