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時代提升電視新聞傳播影響力的策略

2023-09-07 05:36楊科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23年16期
關鍵詞:阻礙融媒體時代提升策略

【摘要】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推動了傳統媒體行業的轉型,各式各樣新媒體平臺的誕生對電視新聞媒體來說是巨大的發展沖擊,但同時也為電視新聞的未來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電視新聞制作人需要對時代的轉變有清晰的認知,深入學習新媒體技術,優化電視新聞的制作,用高質量的新聞內容提升大眾對電視新聞的滿意度,強化電視新聞的公信力與引導力。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輿論影響力;阻礙;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TN94?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16.040

在融媒體時代中,媒體渠道的增多讓群眾接受新聞信息的過程中有了選擇權,其能夠根據自身的喜好、需求選擇特定的新聞渠道,這也造成了電視新聞媒體受眾分流嚴重的現象。為了提高電視新聞的影響力,首先需要提高電視新聞的收視率,只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電視新聞,才能夠發揮電視新聞媒體的引導作用。因此,作為電視新聞制作人需要從內容、形式、傳播渠道等多方面入手對新聞的制作模式與傳播模式進行創新,用高質量的新聞內容與多樣化的新聞形式,滿足新時代受眾的新聞需求,制作優質的品牌化新聞節目,用正確的政治思想與較高的文化素養對受眾思維進行正確引導,提升電視新聞的影響力。

1. 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影響力提升的阻礙

1.1 媒體渠道多樣化

在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不再是傳播新聞的特有渠道,各大新媒體平臺也能夠進行新聞信息的傳播,媒體渠道的多樣化發展也讓受眾在接受新聞信息的過程中有了媒介的選擇權。對于電視新聞媒體來說,新媒體平臺的新聞傳播具有個性化優勢,更加符合新時代受眾的新聞需求,這也導致許多受眾會主動選擇新媒體平臺作為自身接收新聞信息的主要媒介,電視新聞媒體的受眾分流嚴重影響到了新聞節目的收視率,觀看電視新聞節目的受眾越來越少,電視新聞的社會影響力及傳播影響力都有所降低。

1.2 受眾需求個性化

在融媒體時代中,各大媒體平臺在進行新聞信息傳播的時候會配合應用大數據技術,這也讓受眾的個性化需求得到了滿足,在受眾需求往個性化方向發展的狀況下,電視新聞也需要積極聽取受眾意見,通過個性化的推送及形式的轉變來滿足新時代受眾的新聞需求,推動電視新聞影響力的提升。對于電視新聞的可持續化發展來說,受眾需求的轉變也是電視新聞發展過程中的阻礙之一。以往,電視新聞站在專業性的角度對新聞主題及內容進行篩選,通過特定形式的報道將新聞信息傳輸給受眾,在整個傳播過程中,受眾只有信息的接收權,并不能主動進行信息的篩選。但是,自新媒體平臺誕生之后,受眾可以根據自主意愿選擇新聞形式及新聞內容,這也讓受眾對傳統電視新聞單向傳播的形式表現出了不滿情緒,影響到了電視新聞傳播范圍的拓展,不利于電視新聞輿論影響力的提升。

1.3 傳播內容多元化

融媒體時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傳播內容多元化成為了電視新聞輿論影響力提升的阻礙,在豐富的新聞內容中,受眾會根據自身的喜好及需求選擇特定的新聞主題。電視新聞媒體在制作電視新聞的過程中,有限的新聞內容很難滿足所有受眾的實際需求,這也造成了電視新聞節目的受眾面變窄、傳播范圍縮小的發展現狀。新媒體平臺的誕生讓受眾在新聞接收及傳播過程中的身份出現了多元化轉變,受眾不僅可以作為新聞的接收者,還可以作為新聞的發布者及傳播者,將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新聞事件以視頻、圖片、文字等多樣化的形式上傳到新媒體平臺中。由于新聞制作人的門檻降低,制作新聞的人群越來越多,也讓新聞信息的數量不斷增加,普通的人民群眾可以通過多樣化的平臺了解到豐富的新聞信息,電視新聞不再是其了解社會及生活狀況的唯一渠道,受眾會在接收新聞的過程中進行信息的比對及自主補充,阻礙了電視新聞影響力的提升。

1.4 電視新聞傳播互動性較弱

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在根本意義上屬于單向傳播,其在報道新聞內容的時候,只能由媒體向受眾傳輸新聞事實與新聞事件的客觀分析,媒體制作人很難了解到受眾的實際想法,對社會輿論的發展也存在滯后性,這都是因為電視新聞的傳播互動性較弱,受眾的互動需求無法得到充分的滿足。電視新聞媒體在制作的過程中不了解受眾意向及需求,制作的新聞內容也很難符合新時代受眾的“口味”,電視新聞媒體在不借助其他媒體渠道的狀況下,缺少與受眾交互的渠道和平臺,難以了解到受眾對新聞節目或新聞事件的實際看法,無法參與受眾對新聞選題及事件的討論。

2. 融媒體時代提升電視新聞影響力的有效策略

2.1 優化電視新聞的內容

任何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都需要秉持“內容為王”的發展原則,在融媒體時代中,電視新聞媒體要想提升自身的影響力,首先需要考慮從內容入手,優化電視新聞的內容,制作有深度、有內涵、多樣化的內容,為人民群眾的生活提供切實的幫助,豐富群眾的知識面,拓寬群眾的視野,發揮電視新聞的知識普及和信息傳播作用。

2.1.1 嚴格篩選電視新聞選題

電視新聞的內容與選題的關系程度較高,當選題無切實意義的狀況下,電視新聞的內容會存在空洞、表面化現象,很難吸引受眾的眼球。電視新聞制作人在選題的時候需要考慮到民眾的實際需求,積極應用新媒體平臺對社會熱點話題進行調研,比如:就業問題、醫療保障、教育普及、房價變動、科技創新等都是當下人民群眾較為關注的話題,這些話題的新聞報道既能夠拓展民眾的知識面,又能夠為民眾的日常生活提供切實的幫助,使新聞在社會中的討論度有所提升,在體現新聞公共性的情況下,推動電視新聞影響力的提升。

2.1.2 對電視新聞內容進行深度挖掘

部分電視新聞媒體為了提高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在報道新聞的過程中縮減了新聞調研的時間,新聞的報道也存在片面化現象,這會嚴重影響電視新聞媒體的公信力與輿論引導力。電視新聞媒體人需要在制作新聞之前對新聞內容進行深度考究與深度挖掘,從多角度入手,考察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從多個視角出發對電視新聞進行解讀,挖掘其中的內涵與潛在意義。除此之外,新聞的全面性也是新聞制作人應該重視的挖掘方向,任何新聞事件都具有多面性,從多個層次或多重身份上來看,電視新聞內容也有不同的解讀結果,新聞制作人需要做到客觀分析并全面解讀,對社會輿論進行正向引導。

2.2 拓展電視新聞的傳播途徑

拓展電視新聞的傳播途徑能夠讓受眾有傳播媒介的選擇權,受眾能夠通過不同的媒介渠道觀看電視新聞內容,實現電視新聞受眾群體的拓展,推動電視新聞節目收視率的提升,在受眾數量不斷增長的狀況下,電視新聞的影響力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電視新聞不僅可以通過電視媒介進行傳播,還可以通過各大新媒體平臺傳播,不同的新媒體平臺有著不同的信息傳播形式,并且,平臺內的受眾受到平臺使用習慣的影響,在接收新媒體信息的時候會對信息的存在形式有特定的要求,電視新聞制作人在拓展傳播途徑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新媒體平臺的傳播特性,對電視新聞形式及內容進行改革創新。

電視新聞媒體需要在各大新媒體平臺上注冊新聞節目的官方賬號,通過平臺認證來增強賬號的公信力,在電視新聞節目播出的同時,在新媒體平臺上同步發布其他形式的電視新聞內容,通過多平臺同步傳播來推動電視新聞傳播力和影響力的提升。電視新聞媒體可以自主研發手機App,推動電視新聞媒體走向品牌化道路,通過新媒體平臺積累更多的忠實受眾,給予受眾更加細致的新聞服務。

2.3 提升電視新聞的制作效率

對于新聞的傳播來說,時效性是其必須具備的基礎特性,只有具備時效性,新聞的報道與傳播才具有實際意義,電視新聞需要積極創新工作模式,提升制作效率,縮減電視新聞的制作時間,使新聞的時效性得到有效的提升,讓大眾可以更快地了解到新聞事件的發生狀況,對社會中存在的現實問題進行深度挖掘,在出現負面新聞發酵的狀況下,電視新聞也能夠更快地制作出新聞信息還原真相。在融媒體時代中,電視新聞進行多渠道的傳播是必要的發展路徑,為了滿足不同傳播渠道的實際需求,電視新聞媒體需要搭建集成化平臺,通過線上素材系統的搭建,讓各個媒介渠道的新聞制作人能夠更快地獲取到有效的新聞素材,制作出符合媒介特性的新聞內容。集成化平臺的搭建能夠減輕電視新聞媒體工作者的工作量,讓每位制作人都能夠根據自身負責的媒介渠道進行新聞的制作,實現新聞素材的共享,加快新聞制作效率,逐步克服電視新聞時效性不足的問題,更快地將有價值的新聞內容傳遞給受眾,發揮電視新聞媒體的引導作用。

2.4 加強電視新聞媒體與受眾之間的互動

電視新聞媒體與受眾之間的互動不僅是為了滿足受眾的交互需求,更是了解受眾需求與喜好的方式之一,能夠為電視新聞的改革創新找到具體的方向,推動電視新聞影響力的提升。

2.4.1 應用新媒體平臺實現交互

大部分新媒體平臺都具有交互功能,其可以應用評論、私信等功能與新聞受眾進行直接溝通。電視新聞制作人在發布新聞內容的時候會通過多平臺發布的方式拓展電視新聞的受眾群體,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制作人需要積極關注新媒體平臺中電視新聞的風評,觀察評論中受眾的意見及看法,對大眾的喜好和需求進行準確把控。電視新聞制作人還可以對部分熱門評論或私信中出現率較高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回復,讓受眾對媒體人的看法與新聞事實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增強電視新聞媒體與受眾之間的黏性。

2.4.2 強化電視新聞報道過程中的互動性

在新時代中,電視新聞報道不僅需要創新內容與形式,更需要創新報道人員的語言方式,用互動性強、共情感強的語言提升受眾對電視新聞事件及媒體看法的代入感,激發受眾的思想共鳴。電視新聞報道人員可以在報道新聞事件的過程中多應用互動性語言,引導受眾前往新媒體平臺發表個人看法。除此之外,還可以增加電視新聞節目中的采訪環節。除了對新聞當事人及新聞相關人員進行采訪之外,還可以對隨機受眾進行采訪,了解普通受眾對新聞事件或選題的看法,體現出電視新聞“以人為本”的制作理念,在引導輿論發展的過程中,能夠讓受眾對電視新聞媒體的客觀看法有更高的認同度。

2.5 注重電視新聞的品牌建設

打造電視新聞品牌能夠提高大眾對電視新聞的信任度,使電視新聞的輿論影響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新聞媒介數量不斷增多的融媒體時代中,各式各樣的新聞內容、形式呈現在受眾眼前,大部分的受眾都沒有接受過系統化的傳播學教育,其在接受新聞的過程中很難對新聞的真實性與完整性進行正確地辨別,這也會影響到新聞傳播價值的發揮。電視新聞在建設品牌的過程中能夠讓大眾對電視新聞節目有更清晰的認知,通過節目讓受眾觀看到真實完整的新聞內容,提高電視新聞媒體的市場競爭力。在建設電視新聞品牌的過程中,電視媒體工作者需要充分考慮到受眾對新聞形式的喜好,選定特色化的新聞報道形式,將媒體的專業性與品牌效益進行深度融合,用品牌化建設為電視新聞媒體創設全新發展的道路。電視新聞品牌的打造需要注重專業性及權威性的體現,更需要注重獨特性的體現,只有建設差異化的新聞節目才能夠給予受眾眼前一亮的感覺,提高受眾對電視新聞節目的記憶度,快速抓住受眾的眼球。

2.6 強化電視新聞對事實的還原

電視新聞的影響力提升需要提高電視媒體的新聞事件還原度,不僅要關注電視新聞節目報道內容的發展方向,還需要對新聞信息的受眾反應進行高度關注,承擔起電視媒體的社會職責,幫助人民群眾辨別新聞信息的真偽,加強群眾對電視新聞的信任度,提升電視新聞的公信力。

電視新聞在報道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應用語言呈現新聞事件的客觀事實,更需要站在媒體的角度客觀地對新聞事件進行分析,結合社會現象及民眾的實際生活,對新聞的內涵進行深度挖掘,媒體呈現出來的價值觀會對受眾產生巨大影響,因此,電視新聞媒體工作者需要時刻具備良好的工作態度、恪守職業道德、積極傳播正向思想,對新聞事件進行積極的解讀。

尤其自媒體發達的當下,部分新聞事件沒有經過電視媒體進行傳播,但是會通過互聯網平臺廣泛傳播,引發網友的熱烈討論,在新聞事件真實性不足或完整性不足的狀況下,受眾對新聞的解讀存在片面性。這時,電視新聞媒體則需要及時站出來,對新聞事實進行全面報道,糾正網絡中的不實言論,維護社會穩定。

3. 結束語

在融媒體時代中,受眾的個性化需求越發明顯,電視新聞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受眾的實際需求,對新聞內容、形式、傳播渠道進行有效的創新,通過選定受眾喜聞樂見的新聞主題與深度挖掘的新聞內容來加深電視新聞的內涵,用多樣化的傳播途徑拓展電視新聞的受眾群體,積極引入現代化技術創新電視新聞的存在形式,提高電視新聞的制作效率。只有在大眾對電視新聞滿意度不斷提升的情況下,電視新聞的收視率與影響力才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從而為電視新聞的可持續化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娟.電視新聞輿論影響力提升策略[J].采寫編,2023(01):95-97.

[2]許慶平.融媒時代電視新聞輿論影響力提升探析[J].中國報業,2022(23):44-45.

[3]王健.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傳播提升輿論影響力的措施[J].新聞文化建設,2022(10):136-138.

[4]張珊珊.媒體融合中提升電視新聞輿論傳播的影響力策略分析[J].記者觀察,2022(11):70-72.

[5]謝海霞.融媒時代電視新聞傳播提升輿論影響力的措施[J].新聞前哨,2022(03):73-74.

[6]楊潔.探討融媒體時代如何提升電視新聞的輿論影響力[J].新聞傳播,2022(03):35-36.

[7]管涌博,逯濤,王玨.融媒體時代如何提升電視新聞輿論影響力[J].中國傳媒科技,2021(12):97-98,121.

[8]朱超.芻議融媒體時代如何提升電視新聞的輿論影響力[J].采寫編,2021(05):100-101.

作者簡介:楊科,河南鶴壁人,編輯,研究方向:節目編輯、制作.

猜你喜歡
阻礙融媒體時代提升策略
融媒體時代如何培養記者的創新意識
阻礙執行職務和妨害公務類違法案件的現場界定和處置研究
融媒體時代,廣播如何挖掘音樂節的聲音價值
融媒體時代電視畫面的剪輯研究
融媒體時代三網融合下電視新聞網建設的思考
微利實體店在高額房價中遇到的阻礙及對策
關于師幼互動的文獻綜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與經濟效益提升研究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對政府職能轉變路徑的幾點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