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tLab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改革與實踐的研究

2023-09-08 11:22管迎香包建榮何美霖
大眾科技 2023年7期
關鍵詞:能力課程教師

吳 俊 管迎香 包建榮 何美霖 王 浩 李 沛 

MatLab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改革與實踐的研究

吳 俊1管迎香2包建榮1何美霖1王 浩1李 沛1

(1.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2.紹興文理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

針對電氣信息類課程定位水平高、難度大、研究性強的特點,結合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實際教學情況,文章提出MatLab仿真軟件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教學改革和實踐,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并鞏固其所學的專業課程知識,提升電子信息類本科生利用 MatLab進行學習、科研和創新的能力,充分鍛煉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MatLab仿真;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改革和實踐

引言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與通信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等課程均涉及信號處理、數學計算、2D/3D繪圖、模擬仿真、數值分析等方面的應用。因此,各大高校電子信息類專業師生非常關注應用MatLab仿真解決專業的問題?;ヂ摼W技術的發展使在線課程成為了可能,比如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為高校師生學習MatLab提供了便利。然而,實踐證明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仍不高,未能充分利用網絡學習資源。

MatLab將不同領域的數值計算以函數的形式提供給用戶,用戶只需在平臺上熟練掌握這些函數的用法,調用這些函數并賦予實參,就能解決電子信息專業的諸多實際問題。MatLab仿真軟件平臺具有函數集成度高、語言簡潔、編程效率高、交互性好、可視化能力強等特點,可進行復雜數值計算、編程建模,以及可視化、系統動態仿真和性能分析等,被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專業各類實踐課程學習中。因此,MatLab仿真成為各大高校電子信息類專業廣泛開設的一門課程。對于電子信息類專業本科生,學習并掌握MatLab有助于提高專業理論聯系實際能力,也能夠為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信號與系統、移動通信等課程打好基礎[1]。但是目前MatLab教學課時普遍過少,無法讓學生真正掌握MatLab精髓。因此,需要在不增加課時的情況下,一方面利用網絡平臺上的資源學習基礎操作知識,另一方面課堂上以工程/科研項目為導向,形成項目設計、項目實踐、團隊協作的閉環,探索出一條基于線上網絡教學平臺和MatLab線下實踐操作的教學模式。

1 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大部分高校將MatLab教學定位為本科階段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大一或者大二學生需要掌握部分入門知識和編程基礎,然而實際課程教學效果并不理想[2],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第一,教學方法以講授法為主,一般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機械地聽,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傳授知識,課后通過布置作業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點。實際上,這種學習方式對于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而言可能效果不錯,但是對于一般學生而言,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還是無法調動其積極性、激發其求知欲,無法提高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

第二,鑒于操作性和實踐性,學生除在課堂上進行MatLab程序演示與練習外,還需要額外的代碼實操才能掌握語言的基本邏輯和編程技巧。但當前的實踐教學環節中,真正讓學生在課上操作的時間較少,大量的課時被理論教學占用,對于編寫程序的具體流程,尤其是調試過程常常一筆帶過。學生對于MatLab仿真過程理解不深刻,隨著教學的進一步深入,越學越沒信心,期末只能應付考試。

近三年,為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各高校開展了在線網絡教學。線上教學是對家庭、學校合作溝通能力的全面考驗,也是教育活動偶然的硬性改變。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線上教學活動不僅打破了MatLab學習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也讓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多元化。在此過程中,教師活動成為出發點,學生活動成為全場景。因此,基于線上教學的優勢,結合高校培養人才的目標,針對電子信息類課程的特點,本文引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進行MatLab課程的實踐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教學上的問題。

2 研究內容

在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改革和實踐的理念下,MatLab課程力圖打破傳統課堂在時空上集中教學模式的限制,利用線上教學平臺提供的教學資源和論壇版塊進行教學。計算機軟件仿真類課程一方面有一定的理論概念和語言邏輯,另一方面該類課程內容實踐操作性強,尤其是結合項目教學時對于教師來說教學任務也比較繁重。因此借助線上教學平臺的便捷性,結合MatLab仿真課程實際的特點,形成基于線上理論教學和線下實際操作的MatLab一體化教學模式。具體研究內容包括以理論為主的線上教學,以實踐為主的線下教學,綜合實訓以及考核方式開放化、多樣化。

2.1 以理論為主的線上教學:基礎知識線上完成

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信號與系統等電子信息類專業核心課主要以MatLab為授課輔助工具,在對該門課程基礎知識的部分,比如語言規范、矩陣運算等,可以借助網絡上與MatLab相關的學習資源開展教學。對于一些知識重難點,教師也可以根據課程教學需要制作短視頻分享給學生[3]。

2.2 以實踐為主的線下教學:以實際項目為導向的合作討論授課模式

授課內容以工程實際項目(可以來源于任課教師的研究課題)為導向,教師需要提前對項目分步驟拆解,根據教學和學習進度適度調整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從基礎模塊到綜合模塊進行區分。在授課過程中,首先布置本節課的項目任務,并將項目需要的步驟進行細化。MatLab軟件可以實現信號的產生、運算、變換、調制等,一系列有關該課程的概念和計算均可創建圖形和數值計算使之可視化。根據項目需要,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協作完成一個步驟,討論不出結果時可向教師求助,教師把多媒體教學、板書和MatLab動態演示結合在一起進行引導,不但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也能加深學生對MatLab抽象概念和矩陣運算邏輯的理解,幫助學生掌握MatLab的語言規范和代碼邏輯[4]。在所有小組都完成任務后,再進行下一個步驟,直到項目全部完成為止。

2.3 綜合實訓:理論教學和上機實踐不分離

MatLab課程內容實踐性強,涉及知識面廣,要想熟練掌握需要進行大量的實踐操作,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無法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更不能使學生熟練掌握MatLab。所以教師應事先給學生制定適當難度的“任務”或“項目”,讓學生自己完成。這種以“任務”或“項目”驅動的方式能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MatLab,形成專業知識鏈條的完整閉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生學習的習慣,提高其獲取、處理、分析、評價及應用信息的能力[5]。教師在某個章節內容學習結束后的鞏固階段,為學生設計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的項目,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課堂在線下教室進行時,教師一邊講解,學生一邊操作,并將上課需要記錄的流程、偽代碼等保存,以便下次使用或者課后的進一步學習,同時也保證了項目完整性和課程的連續性。

2.4 考核方式開放化、多樣化

課程的考核通過一個綜合性項目的完成情況來作為考察的重要依據,最終成績評定方式以平時成績、項目驗收和項目報告來決定,詳細的MatLab評分標準如表1所示。

3 存在問題分析及教學改革方法

3.1 存在問題分析

目前MatLab課程存在教學內容不合理、教學考核不嚴謹、學習效果不理想的問題,盡管有些學校已經開始了一些在線學習的探索,但是學習效果仍不理想,教學實踐過程中仍有不足,如在線教學資源的推廣難度大、理論與實踐教學難以協調等,具體分析如下。

在線教學資源的推廣:對于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網絡教學平臺上的課程資源是知識寶藏。但對于有些學生來說,這些課程資源不僅不能得到充分的使用,課程難度或者雙語演示等實際情況也無法及時調整,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他們很難完成目標課程的學習[6]。由于網絡教學平臺需要學生完全自主學習,大部分高校并沒有將在線課程的學習與學生畢業條件掛鉤,學生也就失去了長期學習的動力。因此,在整體上缺乏主動學習、探究學習能力的普通學生群體中,無論從客觀還是主觀情況來看,在線完成一門課程的學習是不容易的。

表1 MatLab課程評分標準

項目及分值子項目分值優秀(A)良好(B)中等(C)及格(D)不及格(E) 平時成績(20分)作業成績(個人成績)201>X≥0.90.9>X≥0.80.8>X≥0.70.7>X≥0.6X<0.6 無漏題;結果正確;書寫規范無漏題;1/4以下的題目出現錯誤;書寫較規范漏做1/4題,或1/4~1/2的題目出現錯誤;書寫較規范漏做較嚴重,或1/2以上題目出現錯誤;書寫不夠規范漏做或題目嚴重錯誤;書寫不規范 項目驗收(50分)項目完成度(團隊成績)10按項目完成比例給分 方案及程序設計(團隊成績)10方案合理,成果突出;代碼設計合理,可擴展性、可讀性強方案合理,結果正確;代碼設計合理,可擴展性、可讀性較強方案較合理,結果正確,可擴展性、可讀性較強方案較合理,結果有錯誤;可擴展性、可讀性差方案不合理,成果不足;代碼設計不合理,可擴展性、可讀性差 動手能力及回答問題情況(個人成績)30分析能力、動手能力強;能正確全面地回答問題分析能力、動手能力較強;能較正確地回答問題分析能力、動手能力上課;能回答問題,但分析認識不夠動手能力不強;問題回答存在錯誤缺乏動手能力;問題回答不出來 項目報告(30分)(團隊成績)30書寫規范,邏輯結構嚴謹;方案設計合理,富有新意;結果正確,問題分析深刻書寫規范,邏輯結構清晰;方案設計合理;結果正確,問題分析較深入書寫較規范,邏輯結構分明;方案設計較合理;結果基本正確,問題分析不夠深入書寫不夠規范,邏輯結構松散;方案設計不夠合理;結果不夠正確,問題分析不全面書寫不規范,邏輯結構混亂;方案設計不合理;結果錯誤

授課模式: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難以協調。當前理論教學與上機實踐分離的教學模式依然是主流,這樣導致理論教學中所涉及的內容學生無法及時進行實踐操作加以驗證,也不能實時反饋加深對某個知識點的理解。上機實踐又常常被安排在理論授課后,上機進行實踐操作時,一般采用一對多的教學模式。由于課時有限,而且有些代碼問題也并不是立刻就能發現并解決,需要進行修改和調試,如果學生在上機過程中遇到的程序問題逐一求教于教師,這時候某一個學生的問題會占用很多課堂時間,就會出現既定的教學內容無法完成或者拖堂的情況。更為重要的是上機實踐課時少,以實際項目為依托的綜合性、創造性較強的內容無法實施,學生就無法理解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等課程的全貌,無法形成知識閉環。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無法準確評估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目前MatLab課程考核依然采用傳統的期末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這種理論課考察的方式被用于MatLab課程中,其實不能準確地評估學生編程能力和操作軟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扼殺了學生學習MatLab的積極性。

本文結合上述三個方面的問題,提出線上線下一體化MatLab教學改革和實踐,以提高學生在后續課程中學習的能力。

3.2 教學改革方法

傳統的MatLab教學主要流程為學生在計算機上展示自己的具體程序以及遇到的問題,然后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或者引導學生解決代碼中的問題,這一過程中不斷強化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網絡在線授課中如何保質保量地完成課程的實踐內容是教學面臨的一大挑戰。為此,本文以采用虛擬MatLab的教學場景作為突破口。

為了很好地展示理論教學,教師采用騰訊會議或者釘釘等軟件的共享屏幕功能完成在線教學。教師每次上課前先收集學生編寫好的程序,并檢查程序運行結果。在此過程中,收集具有代表性的編程思路和錯誤問題并將其匯總。每個學習小組提前討論并組織要匯報的內容,包括代碼的語句、結構、規范等。

上課時,學習小組通過屏幕共享自己編寫的程序,運行程序并進行講解,其他學生和老師一同參與程序的點評。然后老師講解提前挑選出的典型案例,包括不同編寫代碼思路或錯誤問題,并分析背后的MatLab語法規范和程序邏輯。最后展示出幾份優秀的代碼示例并以及課前形成的匯總報告并在課后將其發給學生,供學生課后進一步學習和鞏固,最終提交正確的作業。

通過上述方式,教師既可以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也可以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但這需要教師提前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并對學生的程序進行詳細的分析對比、歸納總結。

通過上述虛擬線上線下的一體化教學場景可以看出,對于MatLab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從以下三個方面得到提升。

第一,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堂內容是以實際項目為導向的,這就要求學生提前學習網絡教學平臺上的MatLab基礎知識,才能在課堂上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無形之中激勵和督促學生完成MatLab基礎知識點的學習。

第二,提升學生協作、溝通的能力。課堂上采取小組協作模式,在教師提出項目任務時,學生需要協同合作才能完成項目任務。在最后的成績評定時,只有積極參與協作的學生才能獲得高分。從課堂學習的過程和成績評定的考核中,學生的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第三,培養學生解決本專業實際問題的能力。課程以實際項目為導向,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明白電子信息專業中的項目是如何一步步實施并完成的,學生在任務驅動型的學習過程中鍛煉了查資料、討論、互助合作等解決專業相關問題的能力。

將線上基礎知識的學習與線下實操和討論的學習結合起來,增強MatLab仿真的實操性。在MatLab教學改革和實踐中,教師不斷在學習中啟發和引導學生走上學習的正循環,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只有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參與到課堂的操作、實踐、討論等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才能真正主動掌握MatLab,有利于進一步鞏固對電子信息領域的其他專業課程的理解,起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4 結束語

MatLab仿真是電子信息類專業本科階段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掌握MatLab軟件有助于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自我創新能力及運用現代工具的能力。本文以虛擬MatLab的教學場景作為突破口,基于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理念,打破傳統課堂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將線上網絡資源與線下討論學習進一步整合、協同,增強實踐性、操作性強的MatLab仿真課程效果,能夠為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信號與系統等課程打好基礎。

[1]林峰. “MatLab與系統仿真”課程的教學改革[J]. 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5(3): 12-14.

[2]戴麗珍. 基于案例教學和分步、遞進式任務設計的MatLab教學改革探索[J]. 教育教學論壇,2018(21): 161-162.

[3]曾玖貞,王超. 新工科背景下運用互動式教學模式提高MatLab教學效果[J]. 教育現代化,2018,5(23): 268-269.

[4]楊敏,陶家祥. 基于MatLab的信號與系統實驗教學改革[J]. 信息通信,2016(8): 280-281,282.

[5]翁國慶,戚軍,謝路耀,等. 基于任務驅動的多向融合課堂教學改革: 以“MatLab與系統仿真”課程為例[J]. 高教學刊,2019(1): 82-84.

[6]吳飛,楊敏,樊春霞,等. “MatLab與仿真”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J]. 學周刊,2018,14(14): 5-6.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Online and Offline Integration of MatLab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al information courses with high positioning level, high difficulty and strong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teaching situation that students have low enthusiasm for active learning,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Online and offline integration of MatLab simulation software to improv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interest and consolidate professional course knowledge,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 use MatLab for lear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fully exercise their ability to comprehensively apply the knowledge that they have learned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dependently.

MatLab simulation; Online and offline integration;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G642

A

1008-1151(2023)07-0182-03

2022-09-15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21年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YBJG202160);2020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放大電路交直流分析方法的理論分析以及Matlab仿真代碼驗證和實際電路測試結果驗證”(202002132001);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分析基礎》課堂教學改革研究(ZX220403399009);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LQ20F01000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2101169);2020年度省級線下一流課程;2021年第一批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吳俊,男,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無線通信。

猜你喜歡
能力課程教師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最美教師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教師如何說課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