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內卷化現象探析及對策研究

2023-09-10 05:42曹婧
大學 2023年7期
關鍵詞:內卷競爭價值觀

曹婧

(山東財經大學 會計學院,山東 濟南 250000)

近年來,“內卷”一詞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由網絡用語逐漸成了科研領域的學術熱詞[1]?!翱凕c卷王”“萬物皆可卷”等網絡詞匯變成大學生日常自我調侃的口頭語,但這也正是對他們學業、自我發展等壓力的真實寫照,調侃中讓人感受到更多的是壓力、焦慮與無奈。雖然我國高等教育在不斷向普及化階段發展,但是優質的教育資源仍然有限,這就導致大學生普遍陷入了這股由競爭壓力帶來的“內卷浪”中,爭奪保研資格、爭取高績點出國留學、爭取獎學金等。適當的競爭很正常,能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但“內卷”這種過度的競爭認知和行為,會讓學生陷入“消耗精力—未達到理想結果—投入更多精力”的惡性循環,從而產生焦慮等消極情緒。文章借助心理學、社會學等相關知識,探究大學生學業內卷的概念、內涵以及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從而對其學業內卷行為進行引導。

一、內卷化內涵及表現形式

(一)內卷化內涵

“內卷”是“糾纏不清、內纏的事物及其逐漸退化的一種傾向”,這是康德在《判斷的批判》中提到的。在已有研究基礎上,黃宗智進一步引入邊際效益遞減概念,他將“內卷化”定義為“沒有發展的增長”的經濟狀態。每個學科領域,對于“內卷化”的定義都有不同的側重點。在社會學領域,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速度過快,這使他們的社會發展出現困境,在此時,涂爾干提出了社會容量以及社會密度這兩個概念。他指出當社會容量的增長速度比較慢,落后于社會密度的膨脹時,內卷就會隨之產生。當社會關系的冗雜無法被容納時,就會導致個體間職業競爭的“白熱化”。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內卷化逐漸被運用在教育、社會等領域,被描述為是一種高度一體化的白熱化競爭現象。當然,內卷化這一概念在教育界未形成明確的共識和定義,但是學者們對“內卷化”的定義和研究都有以下共同特點:第一,內卷化的外部表征的探究可以從結構表征和功能表征入手;第二,內卷化的內部演化表現出內涵無增長以及路徑僵化。

(二)內卷化表現形式

目前,面對高校擴招,但教育資源并不平衡和不充足的困境,大學生的內卷化現象也在不斷加劇,從一定程度上講,內卷成了一些大學生逃避現實、延緩就業、規避風險的借口。在內卷過程中,大學生們會出現懈怠、焦慮、迷茫、抑郁等心理和行為表現,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個體的內生動力不足

在內卷化過程中,部分大學生會在心理上表現為缺乏內驅力,抗壓能力較差、依賴性比較強、自我意識的淡化和匱乏,對個人的規劃模糊、迷茫等特點。有些大學生,在高中時備受關注,進入大學后,對自我的定位過高,希望像高中時一樣,得到他人的贊揚,因此陷入了“名譽”的盲目競爭中。還有部分學生,通過與周圍人比較,來明確自己的定位,從而建立自我概念。當大學生在缺乏內生動力時,就很容易出現從眾、隨波逐流等情況,為績點、為獎學金等“你爭我搶”,從而進入內卷,產生消極影響。這時,如果在激烈的競爭角逐中勝出,當個體達到階段性勝利超越某人時,會產生迷茫感和空虛感。如果沒有達到自己的既定目標,在與他人的比較中就會產生“沮喪效應”,如果經常如此,還可能會造成習得性無助。

2.奮斗價值觀出現模糊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應運而生,人們價值觀越來越多樣化。由于大學生受到內卷化大環境的影響,奮斗的價值觀出現了異化。價值觀的本源是具有勞動性的人類社會以及不斷變化發展著的物質世界。但是隨著內卷化的出現和不斷發展,部分大學生對于奮斗價值觀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體現。內卷化的不良競爭使得大學生感受到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這就讓他們感受到與我們提倡的“艱苦奮斗、拼搏進取”的價值觀有出入,造成了他們奮斗價值觀的扭曲,這也是最近幾年“佛系”“躺平”等熱門網絡詞匯出現的原因。內卷化的過程中,會存在兩種分化的價值理念,一種是優秀的大學生扎堆似的搶奪優秀稀缺資源,另一種是干脆選擇放棄,變為“躺平”一族。已有研究表明,大學生們的“佛系”“躺平”等行為,實際上是他們在應對社會風險時的一種自我保護。部分大學生在價值取向上會選擇放棄努力來回應時代內卷,以“卷不動就躺下”等借口來逃避現實的競爭壓力,進行自我慰藉。長此以往,部分大學生會陷入一種消耗時間、精力,但是沒有回報的死循環中,對他們心理上,甚至生理上都造成了巨大的壓力。扭曲的、變形的奮斗價值觀表現為盲目競爭、過分競爭等,正是這樣的不良競爭進一步助長了內卷化。同時,內卷化又造成了惡性競爭的進一步發展[2]。

3.自我認知的低價值感

大學生的內卷化現象還表現為,自我價值感低下。在高度一體化的白熱化競爭中,部分大學生為了追求更高績點、體制內工作、保送研究生等更多的榮譽和更好的資源,他們會不加思考地投入到盲目的競爭中,在信息的接收和行為的選擇上始終處于一個相對被動的狀態。也有些大學生極度渴望被人認同,不敢與他人進行辯論,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自我價值感很低。還有部分大學生,為了獲得更多的信息和資源,并沒有遵循內心想法,而是強迫自己參加學生社團,從而“抱團取暖”。例如有的考研學生,明明已經完成了自己的計劃,為了不落后于其他同學,或者出于壓力,怕別人超越,一定要比別人晚回宿舍甚至回到宿舍后,只要看到舍友在學習,還會再拿出課本挑燈苦讀。這種在以榮譽、成績以及升學、體制內就業等的利己主義思想導向下,學生會出現自我價值感低下、自我目標模糊、自我定位不清晰等問題。

二、大學生內卷化原因

(一)外在因素

1.社會轉型發展導致的競爭加劇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社會轉型不僅為個人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面對社會轉型下的不確定性,會造成焦慮和不安,這就意味著,很多大學生會參與到這種競爭和內卷的浪潮中。過去的幾年,受到新冠病情感染影響,很多大學生,包括其父母,都看到公務員、教師等體制內工作的穩定性,參與到考編的內卷中。同時,從社會階層的流動層面來看,家庭背景、父母職業等,對后代的擇業、社會地位等影響較為深遠,很多學生想要打破階層固化,擁有更多的優秀資源,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會開啟“加速前進”的模式,試圖通過短時間的努力來提高時間的效率,用短時間來取得大成就,從而會導致他們陷入競爭、內卷的怪圈。但是,當最后結果不理想時,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時,大學生的內生動力會逐漸被消磨掉,造成心理的失衡。

2.網絡假象存在于虛擬空間中

“網生代”“數字土著”等詞匯成為00后大學生的代名詞,很多時候大學生是通過網絡媒介獲取信息資源,通過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交互獲得個人的安全感。一方面,虛擬世界的競爭營造了許多假象,很多人在虛擬世界中不斷加速、拼命前進,陷入了能力和雄心不相符的“怪圈”。當很多人在追求同樣的東西時,會讓大部分人認為這種東西有價值,然而卻忽視了這并不是真實世界。以往研究指出,在虛擬的輿論環境中,為了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個體更傾向模仿群體行為,更容易從眾。在網絡的放大作用下,大學生們開始不自覺地卷入這一流行語所設定的環境中。在虛擬化網絡環境中,信息的不對稱性,導致很多大學生彼此盲目的競爭[3]。另一方面,網絡信息的爆炸,造成了很多人個人角色定位的模糊,互聯網的放大渲染了朋輩效應?!吧嵊雅W習,我就需要挑燈夜戰”。在內卷過程中,往往對自己和對方都沒有清晰的認知,容易被虛擬空間的表象蒙蔽。為了能夠得到更多的優質資源、稀缺資源,不管自己是否需要、是否合適,都要削尖腦袋去爭取,沒有理性分析投入與產出的收益。對自己缺乏準確的定位,渴望通過沒有上限的“顯性努力”來證明自己,往往會導致“精疲力盡”,從而導致陷入迷茫,不能自拔。

3.教育評價機制的導向存在偏差

目前高校教育評價體系仍然比較單一,在獎學金、保研資格、優秀榮譽稱號等評比中仍然以成績為主,當然,學校也會將志愿服務、科創競賽和社會實踐等方面納入考核體系。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唯分數論、唯學生干部論的現象仍然比較突出,成績好的學生一般情況下也是入黨的優選人、班干部的優選人、獎學金的候選人,導致了成績中等或靠后的學生機會較少。在高校管理中,評價體系過于單一,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內卷,進而導致學生出現兩極分化。一方面,會讓拔尖的學生為了爭奪更為優質、有限的資源,產生非理性的競爭心態、利己主義思想。獲得獎學金、推免資格是他們的奮斗目標,學長、學姐傳授的高分“捷徑”成為他們的秘籍。另一方面,較為靠后的學生,再努力似乎也無法超越,無法獲得自己追求的榮譽,往往會因為卷不動了而被迫選擇“躺平”,最終導致其在內卷化過程中失去沖勁,內驅力耗盡,沒有規劃,成為“咸魚”。

(二)個體內在因素

1.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還不夠牢固

這是內部因素中首要的,也是大學生參與內卷化的根本原因。理想信念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對某種思想、理論和事業所抱的堅定不移的觀念并身體力行的心理態度和精神狀態,也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它對大學生的人生選擇起到了燈塔的作用。但是,現在有部分大學生,并不能清晰的認識“我是什么樣的人,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等關于自我認知的一系列問題。大部分大學生在努力地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并在滿足自身發展需求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這樣的出發點是正確的,但是很多大學生會出現為了競爭而競爭,卷入無意義的白熱化競爭中,在競爭中對于自己的興趣、能力等并沒有做清晰的分析和認知,那理想信念更無從談起。有些大學生并不是為了本身提高,而是害怕脫離群體被迫做出選擇。這種盲目從眾的競爭使得很多大學生缺乏對自己理想目標和能力的深度分析和思考,對自身的人生價值、人生意義等沒有清晰的認知。

2.對自身學習能力的認知不夠充分

有部分大學生對自身學習能力的認知不足。所謂自己對能力的認知,就是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個任務、實現某個目標的能力的認識,不同的認識會導致不同的行為和結果。積極、正面的認識更容易激發人們的行為動力,進而達到理想的結果,消極、負面的認識更容易讓人喪失斗志、阻礙目標的實現。目前,很多大學生自我定位不準確、自我評價偏高,甚至有的出現自負心理,導致其面對失敗和挫折時,會選擇從外部分析客觀原因,認為是運氣不好,或者外部條件的變化,下次又不加改變的投入更加激烈的內卷化中,長此以往,形成“消耗精力—毫無結果—再投入”的惡性循環。

3.對社會競爭的認知不夠全面

大學生們彼此競爭、內卷、相互內耗,不滿意競爭對手的各方面,使得自己陷入無限的痛苦中,懷疑自己,為了逃避,也不愿意跳出內卷的怪圈。還有一些大學生,希望通過每天的忙碌來證明自己的努力和對未來的追求,最后在復雜的社會競爭環境中迷失了自己。

三、去內卷化措施分析

(一)借助思政課主渠道,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明確指出,“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4]。思政課作為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加強,在創新中不斷拔高,高校思政課需要通過知識教學和社會實踐培育當代大學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讓大學生在理論和實踐中培育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不斷增強“四個自信”,提升歷史使命感,最終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的理想信念。有理想的青年有了燈塔,大學生們就不會迷茫,就不會被迫、盲目地參與內卷中,而是根據理想信念,合理規劃,遠離內卷化的浪潮[5]。

(二)借助網絡媒體平臺,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

網絡是影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奮斗價值觀的重要平臺,也是宣傳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奮斗價值觀念的新的主要渠道。奮斗價值是每一位當代大學生的必備素養之一,為牢固樹立大學生正確的奮斗價值觀念,作為教育者應借助網絡平臺不斷地、廣泛地宣傳奮斗精神,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例如,可以利用部分流行文化的積極作用,將“奮斗本身就是一種美”的觀念,融入大學生價值體系之中。通過“五四評優”“榜樣的力量”等活動,宣傳“最美奮斗者”等事跡,發揮榜樣引領作用,弘揚社會主流奮斗價值觀念,在學校形成“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校園風氣。

(三)以“雙創”為契機,加強大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目前,高校越來越重視“雙創”,創新也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高校作為貫徹黨的創新教育方針和踐行國家創新政策的主陣地,應該將“雙創”融入教育教學、教育評價體系,創造性繼承優秀教育模式和創造性轉化教育評價體系。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改變傳統的單一評價方式,引入對大學生的綜合評價體系,在遵循合理的價值范圍內,支持學生創新想法,鼓勵創新做法,激發學生的創新干勁,培育創新精神,讓更多學生逃離“考編”的內卷“大浪”,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

四、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大學生的內卷化現象,我們需要理性分析其內外部原因,認清內卷化的表現形式及其造成的不良影響,提出跳出內卷化怪圈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建議[6]。對內卷化的干預,不是對競爭的反對,而是對不良競爭、無效競爭的干預,引導鼓勵大學生樹立良性競爭觀、奮斗觀,明確自身的責任和目標,做一個不負時代、不負理想的青年奮斗者。

猜你喜歡
內卷競爭價值觀
莫陷內卷空焦慮,有益努力最可取
我的價值觀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擺脫內卷焦慮,你只需要做這一件事
擺脫內卷焦慮,你只需要做這一件事
大熱WOB發型
感謝競爭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