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探析

2023-09-12 02:45劉麗君鄭秋燕
老區建設 2023年7期
關鍵詞:作用發揮有效路徑鄉村振興

劉麗君 鄭秋燕

[摘 要]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發揮農村社會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民政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專門發文,對接續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作出部署。農村社會組織在提升產業發展、美化村莊環境、加強社會治理、倡導文娛新風、弘揚優秀文化、關愛留守人員、助農增收致富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但囿于組織牽頭人才欠缺、活動經費保障不足、內部財務管理不規范、會員履職主動性不強等問題,其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受到限制。充分發揮農村社會組織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的作用,需要大力促進農村社會組織健康發展,也需要克服農村社會組織自身發展的種種局限和困難,堅持黨建示范引領,加強宣傳引導,狠抓運行管理,強化要素保障,確保農村社會組織規范運行、行穩致遠,方能持續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村社會組織;鄉村振興;作用發揮;有效路徑

[中圖分類號]F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7544(2023)07-0056-07

[作者簡介]劉麗君,資源與環境經濟研究中心(東華理工大學);

鄭秋燕,東華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農村社會組織,是指農村為實現一定社會職能、完成特定社會目標,自愿組織和建設的具有互助性質的社會共同體。[1]近年來,農村社會組織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各種服務團隊已涉及公益慈善、社會治理、志愿服務、文化教育、扶貧濟困、養老助殘等諸多領域,初步形成了自主發展、門類眾多、覆蓋廣泛、作用明顯的組織體系。鄉村振興為農村社會組織服務群眾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農村社會組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推動鄉村振興進程中展現出使命與擔當。但對于農村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的研究,目前大多數停留在學理性探討,且此類討論多為政策性解讀,缺乏理論化的視角。農村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仍需進一步探究完善。選取宜春市高安市祥符鎮西湖村社會組織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走訪、交流座談、查看資料等多種方式,跟蹤了解西湖村社會組織建立、成長、發展的全過程,分析農村社會組織對鄉村振興的推動作用及其自身發展存在的問題,探索性提出解決措施,為更好促進農村社會組織發展、助其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作用提供借鑒,也為該領域的研究提供參考。

一、問題的提出

祥符鎮西湖村地處宜春市高安市東南部,距集鎮3公里、高安市區8.7公里,全村總面積7.1平方公里,下轄12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共1179戶3334人,其中黨員86人,村“兩委”班子成員7人。全村耕地面積4792.66畝,農作物以種植水稻為主,同時包心菜、黃芽白、西瓜、甜瓜等果蔬種植歷史悠久,素有“果蔬飄香 醉美西湖”的美譽。2021年7月該村被列入“十四五”省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并先后獲得“宜春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宜春市鄉村振興先行示范建設先進示范村”等多項榮譽稱號。

2022年,在祥符鎮鎮政府、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的大力支持引導和村鄉賢、社會愛心人士的積極參與下,西湖村組建志愿者協會、愛心協會、字門拳協會、廣場舞協會、夕陽紅協會、互助公益協會等6個社會組織。截至目前,該村社會組織擁有專職工作人員1名、兼職工作人員30余名、會員突破300名。自成立以來,這些社會組織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提升產業發展、美化村莊環境、加強社會治理、倡導文娛新風、弘揚優秀文化、關愛留守人員、助農增收致富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和高度贊譽。但因該村社會組織尚處于起步階段,在開展活動、服務群眾、助力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暴露出許多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突出表現為組織牽頭人才欠缺、活動經費保障不足、內部財務管理不規范、會員履職主動性不強等[2],成為制約村社會組織發展的關鍵因素。針對暴露出來的問題和不足,應結合農村社會組織特色特點,一方面多措并舉讓現有農村社會組織不斷完善,進一步發展壯大,另一方面繼續孵化農村社會組織,滿足村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多層次服務需求,使農村社會組織真正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二、西湖村社會組織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一)提升產業發展

鄉村要振興,產業需先行。西湖村立足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打造研學(勞動)基地,從研學實踐、勞動教育產業入手,帶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發展。村互助公益協會積極參與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建成產業基地標識系統。協會通過入股方式參與產業基地建設,不但使產業基地基礎設施更完善,而且一旦產業基地經營進入盈利階段,還能從盈利中獲得固定分紅。為推動村蔬菜種植產業發展壯大,形成產業示范帶動效應,村互助公益協會聯合志愿者協會組織舉辦農業技術培訓,邀請本土農業領域知名專家授課,讓村民在家門口學到大棚蔬菜種植和管理技術、大棚規劃設計技巧、蔬菜包裝銷售技巧等新知識,避免在種植方面走彎路。

(二)美化村莊環境

囿于村民傳統認知和農村條件的限制,村民衛生習慣普遍較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為大難題。然而,如今的西湖村馬路上沒有垃圾,村里看不到溝渠污水橫流,也看不到房前屋后亂堆亂放,呈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畫卷,這得益于村志愿者協會的努力推動。志愿者協會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治村莊環境衛生,組織志愿者對自然村進行清理,挨家挨戶上門宣傳環衛知識。經過該協會持續不斷努力,村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亂丟亂扔的行為慢慢減少……不知不覺中村莊環境大變樣。居住環境質量提升了,很多之前搬出去住或者在外面買了房的人都申請回村建房,村里的人氣旺起來了,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隨之攀升。目前,村志愿者協會已經形成了習慣,每半個月開展一次集中清理,每個自然村至少有1人參加活動。

(三)加強社會治理

農村社會組織是基層社會治理的主體之一,在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推進平安建設、推動民生事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22年5月,高安市因新冠疫情采取封控措施,要求以村為單位組織全員核酸檢測。西湖村村委會急需人手幫助村民采購、協助采樣、維持秩序等,志愿者成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封控期間,村志愿者協會派人每天上午到各自然村統計購物需求,下午將購買的物品送到村民手中,晚上協助核酸采樣,服務時間最長的志愿者連續堅持了50多天沒有休息?!耙咔槟莻€時候,只要你有需要,就有志愿者的身影,真是人間大愛!”村民吳老動容地說。有段時間,電信網絡詐騙活動猖獗。公安機關倡導全民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村里很多老年人有手機但不懂如何操作。村廣場舞協會及時成立APP安裝小分隊,逐戶上門為老年人安裝,在為老年人送上平安的同時為村莊增添了一抹和諧之色。

(四)倡導文娛新風

近年來,各地通過開展移風易俗專項整治,“天價彩禮”“泛濫酒席”等陋習得到有效遏制,新時代的文娛產業蓬勃發展,也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西湖村社會組織積極推動移風易俗,大力發展群眾性文化體育事業,配齊開展精神生活所需的設施設備,用健康向上的文娛活動倡導文明新風。如利用清明節村民追思故人的時機,村志愿者協會組織開展“移風易俗 文明祭掃”活動,向村民發放移風易俗宣傳冊,對移風易俗進行廣泛宣傳,引導村民自覺抵制厚葬薄養、搞封建迷信活動等行為,爭做文明新風的積極倡導者、主動傳播者和自覺實踐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村廣場舞協會每晚定時定點組織活動,給村里帶來陣陣歡聲笑語,不但滿足了村民正常運動鍛煉的需求,而且增長了他們的舞蹈技能,甚至還提供外出交流學習的機會,在豐富村民業余文娛生活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參與鄉村文化振興的熱情。

(五)弘揚優秀文化

加強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能進一步提升村民文化自信,更好推進鄉村振興。西湖村范家自然村傳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安字門拳80余載,繁盛時期,收徒逾千人,遍及高安、豐城、新建等地。近年來,由于村民紛紛外出務工,拳術活動減少,習拳的人不多。村字門拳協會自成立以來,致力于將字門拳發揚光大。2022年6月,協會邀請高安市文廣新旅局、文化館及祥符鎮相關領導,為新晉高安字門拳代表性傳承人舉行授牌儀式,進一步營造學拳、練拳的濃厚氛圍。協會會長自行出資購買習拳裝備,并抽出時間免費教村里6至12歲的兒童學字門拳,以自己的方式助力優秀文化傳承。西湖村還有“貼春聯 迎新春”的習俗,2022年年關,由村夕陽紅協會牽頭,聯合高安市書法家協會,到村開展“現場寫春聯 村民喜過年”活動,共送出春聯100余幅,既為會員提供服務群眾的平臺,也為傳統節日增添了氛圍和樂趣。

(六)關愛留守人員

隨著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拉大,農村人口逐步流失,留守農村的絕大多數是老人、兒童、照顧老小的婦女、殘障人士等。他們守護著鄉土、田地,在生產、生活中會遇到不少“急難愁盼”問題,而資金、知識、技術等各項社會資源并不容易獲得。西湖村互助公益協會在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的協助下,發起“博愛互助在西湖”項目,通過江西省紅十字會等五部門聯合舉辦的江西鄉村振興公益“100+”三年行動項目大賽,開展網絡眾籌,并參加“99公益日”活動,線上線下募捐款項180余萬元,用于關愛留守人員。截至目前,已開展各類互助關愛活動20余次,惠及村民500余人。

(七)助農增收致富

傳統農業“靠天吃飯”,受蟲害、天氣等因素影響,出現收成不好或者收成不錯又滯銷等情況,都會嚴重影響農民收入。2022年5月,高安市疫情封控期間,村民遇到包菜滯銷問題,村志愿者協會會員走村入戶,詳細摸排情況,主動尋求銷路,積極聯系高安市區部分超市,組織銷售包菜2萬余斤。為了提升村民種植增收抗損的意識,村互助公益協會引導種菜大戶搭建蔬菜大棚,還推出農產品保險購買補貼等措施,有效降低農戶種植風險。此外,為方便農戶耕種作業,協會出資購置旋耕機、收割機各1臺,作為村集體資產,以低于時令市場價20%的優惠為村民提供服務,受到村民的廣泛好評。

三、西湖村社會組織在助力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組織牽頭人才欠缺

目前西湖村6個社會組織會長年齡最小的34歲,最大的78歲,領導班子平均年齡超過53歲(見表1)。該村在籍人口3334人,常住人口不到一半(見表2),常年在村的年輕人很少,主動加入協會的意愿也不強;又因農村人口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組織協調能力弱,不會使用電腦等現代化辦公工具,活動策劃難,經常性開展活動更難;加之農村工作的性質,村民農忙在家,農閑時外出打零工,社會組織會員流動性很大,非常不穩定,造成缺乏優秀的帶頭人、牽頭人年齡層次老化斷檔等問題。部分協會會長不適宜再擔任也因沒有合適的接任人選一直沒有更換,很多協會急需尋求支持和幫助,讓優秀的年輕人能夠回到村里引領社會組織發展。

(二)活動經費保障不足

農村社會組織是個特殊的組織,不能向會員收取會費,又因鄉村路途不便等原因,慈善機構、社會愛心人士關注得很少,經費來源嚴重不足。目前西湖村6個村社會組織可使用的活動經費很少,多是通過會員自發捐助。比如,村愛心協會組織開展的“自制清明果送孤寡老人”活動,艾葉是會員們下地采的,糯米、白糖是一個會員免費提供的,鍋灶是熱心村民協助提供的。資金嚴重不足,導致村社會組織運行不暢,部分村社會組織還租不起固定的辦公場所,會旗等物品只能暫時寄放在會長家中,開展活動捉襟見肘。

(三)內部財務管理不規范

村社會組織經濟業務相對比較簡單,多是算算進出賬目,但多少還是會涉及經費問題,有些社會組織涉及金額還比較大,如村互助公益協會涉及項目資金達180余萬元。如管理不規范,很容易出現問題,不僅造成資金浪費,也難以服眾。部分村社會組織因記賬人員不懂財務管理、年齡大等原因,每年年終算賬總是對不上,花出去的錢沒有名目,時間久了也不記得干了什么,在村里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

(四)會員履職主動性不強

因會員都沒有正式的工作,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基本上是一邊干著農活,一邊兼顧社會組織的活動。這樣一來,參加活動的時間就沒有保證,人員也不固定,臨時活動甚至都找不到人。此外,會員的學歷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都是初中及以下文憑,素質普遍不高,年齡也偏大,都是抱著試一試、玩一玩的態度,參與活動“三分鐘熱度”。比如,村夕陽紅協會,開展的活動比較少,而且每次都只是固定的幾個人參加。

四、農村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

(一)注重引導,讓農村社會組織“動起來”

堅持黨建引領農村社會組織發展,充分發揮農村社會組織的優勢,助力鄉村振興。一方面,主動發揮鎮、村兩級的監督引導作用。如西湖村互助公益協會,在鎮政府、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的引導協助下,舉行了第一屆會員大會,選出了會長、副會長、監事長、秘書長等,宣讀了協會章程、財務管理規定,所有會員進行集體宣誓,并將章程等規章制度上墻,還專門邀請市民政局相關領導及業務骨干到村現場指導,提出意見建議,既擴大了協會的影響力,又為協會規范有序運行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注重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村“兩委”派出人員,通過上門走訪,面對面交流等方式,引導退休黨員、無職黨員等通過自薦或他薦參與到農村社會組織中來,并根據每名黨員特長、性格等綜合因素,選出協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促進黨員發揮“頭雁效應”,著力培養發展一支黨員引領、覆蓋各村、定期活動的農村社會組織隊伍。[3]此外,還應多督促、激勵會員履責,讓農村社會組織充分發揮作用,多組織開展社會活動,多向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比如,采取“參與積分換小禮品”的活動,提升會員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加大宣傳,讓農村社會組織“走出去”

調研發現,西湖村有部分村民對村社會組織一無所知。存在這種情況是因為有會員沒時間、沒精力宣傳。應加大宣傳力度,不僅讓村民知曉,還要向社會廣泛傳播,讓在外游子、愛心人群也能看到并了解,提升農村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的公信力與影響力。不僅要知道村里有社會組織的存在,而且要讓大眾了解社會組織具體在做什么,讓村民、鄉賢、社會熱心人士等主動加入到農村社會組織中來,監督并促進農村社會組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比如,西湖村在相關部門審核備案成立村志愿者協會等5個協會后,舉行5個協會成立授牌儀式,邀請高安市委宣傳部、市民政局等單位授牌、授旗,通過高安市政府網、高品高安等網絡媒體對外發布信息。之后,該村將協會名牌統一懸掛在村部顯眼位置,每一次協會開展活動時,都要求亮明身份、展示會旗,活動涉及的人財物及時向村民公開,讓村民逐漸了解各村社會組織的運行情況、活動方向,并鼓勵村民積極參與進來,擴大村社會組織的影響力,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社會組織。

(三)提升能力,讓農村社會組織“強起來”

農村社會組織要發展,組織力和執行力不可或缺,應主動幫助會員尤其是農村社會組織負責人提升團隊管理能力、協調能力、執行能力、服務能力等。通過集中培訓、外出考察學習等方式,提升專業服務水準。比如,西湖村志愿者協會會長有上級志愿服務活動和志愿者培訓的經歷,這讓她在組織村志愿者開展活動時井井有條,即使碰到突發情況也得心應手??筛鶕r村社會組織的服務方向,由政府負責邀請上級相關社會組織專業會員,集中組織農村社會組織會員開展常規培訓,讓會員掌握本組織服務的內容,了解學習開展活動的安全知識等,確?;顒禹樌_展;針對性地組織年輕力壯、有特別愛好的會員接受專業培訓,掌握相應知識,如讓會員通過培訓掌握消防知識、急救知識、電工知識等。

(四)規范管理,讓農村社會組織“行且穩”

深入貫徹各級政府關于農村社會組織的規定要求,規范農村社會組織運行管理,促進農村社會組織有力有序開展各項活動。一要明確農村社會組織的主體地位,積極向民政部門申報,爭取協會、會員盡早注冊,取得合法社會身份,利于定期對外開展活動[4]。二要抓好農村社會組織會員的日常管理,班子成員需要積極承擔起發起、協調的責任,其他會員要主動發揮自身優勢,推動協同行動效果的最大化[5];強化會員的自覺性,不擅自開展活動,不隨意缺席活動。三要抓好農村社會組織內部制度規范執行,制定好章程等制度,組織活動制定好方案、應急預案等??山柚髮W生參加暑期鄉村社會實踐活動等,協助農村社會組織建立制度規范。四要抓好農村社會組織內部財務管理,農村社會組織接受捐贈、捐款等要建立專賬,堅持收支兩條線,明確專人負責會計、出納等工作,有條件的可聘請專門的財務人員,規范農村社會組織財務行為,并及時向社會、公眾公布財務情況。

(五)強化保障,讓農村社會組織“向未來”

農村社會組織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僅靠自身力量難以解決,發展前景也不容樂觀。各級政府應對農村社會組織給予政策傾斜、重點關注,幫助農村社會組織搭好平臺“招才引鳳”,倡導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支持農村社會組織發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給予資金支持[6],才能讓其發展得更快、更好,真正在鄉村振興中充分發揮作用。比如,針對農村社會組織活動經費來源不足的問題,民政、鄉村振興、紅十字會等相關部門要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引導社會力量捐資捐物,或者幫助其爭取政府定向補助予以支持;辦公場所的問題,可以由政府提供閑置國有資產,如已停止使用的村小校舍、老舊村部辦公樓等,在修繕維護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免費提供給農村社會組織使用;組織牽頭人員的問題,可暫時由上級主管部門委派村委干部擔任名譽會長、顧問等職務,物色好合適人選后,在農村社會組織運行進入正軌后再自行退出。

五、結束語

新時代的偉大征程已經開啟,充分發揮農村社會組織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的作用,需要大力促進農村社會組織健康發展,也需要克服農村社會組織自身發展的種種局限和困難,堅持黨建示范引領,加強宣傳引導,狠抓運行管理,強化要素保障,確保農村社會組織規范運行、行穩致遠,方能持續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培炎,卞文忠.新時代農村組織發展路徑研究[J].經濟師,2020,(1).

[2]劉秀芳,劉小文.鄉村振興背景下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基礎、困境與優化路徑[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5).

[3]周曉改.農村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推進策略研究[J].成都工業學院學報,2023,(1).

[4]王晶.社會組織參與農村社會治理的困境和出路[J].商業文化,2022,(2).

[5]李任秋.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社會組織協同發展的動力、障礙與策略[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4).

[6]張鵬飛,李鴻.社會資本理論對農村社會組織韌性建構的啟示[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2,(8).

Analysis of Rural Social Organizations Suppor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Taking Xihu Village,Xiangfu Town, Gao 'an County , Yichun City as an Example

Liu Lijun? ? Zheng Qiuya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rural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and the National Rural Revitalization Administration have issued special documents to make arrangements about continuing to guide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social organizations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eautifying the village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social governance, advocating new cultural and entertainment trends, promoting excellent culture, caring for left behind personnel, and helping farmers increase their income and become rich.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leading talents, insufficient funding for activities, non-standard inter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weak initiative in member performance, their role in assis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limited. To fully leverage the role of rural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al organization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overcome various limitation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al organizations themselves, adhere to the demonstration and guidance of party building, strengthen publicity and guidance, strengthen operational management, strengthen factor support, and ensure that rural social organizations operate in a standardized and stable manner, in order to continue to support high-qua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social organiz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Playing a role; Effective path

[責任編輯:邵猷芬]

猜你喜歡
作用發揮有效路徑鄉村振興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黨組織在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發揮研究
大學生黨建會在學院各階段工作中的作用發揮
基于有效利用視角分析醫院檔案管理
財經類高職院?!罢n證融合”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有效路徑探析
淺析我國生態旅游管理的現狀及其路徑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