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任務群視域下讀寫結合教學策略探究

2023-09-12 10:27魏碧霞
新教師 2023年6期
關鍵詞:課文情境評價

魏碧霞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提出采用學習任務群的方式組織與呈現語文課程內容,旨在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對學習任務群視域下的讀寫結合教學進行探討,以期發現讀寫結合教學新路徑。

一、關注任務群特點,提高教學實踐認知

《課程標準》設置了6個學習任務群,每個學習任務群根據各自特點涵蓋了閱讀與寫作兩方面內容,全面訓練學生的基本素質。如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任務群主要包括古今中外文學名著,內容涵蓋詩詞、散文、中短篇小說等各種體裁。教學時,教師可在深入解讀文本后提出可討論的、關鍵性的問題,調動學生閱讀與表達的積極性,訓練他們的讀寫技巧。

如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人文主題為“外國文學名著”,語文要素為“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內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節交流感受”“學習寫作品梗概”。圍繞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教材安排了《魯濱遜漂流記(節選)》《騎鵝旅行記(節選)》《湯姆·索亞歷險記(節選)》三篇課文,以及“口語交際:同讀一本書”“快樂讀書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園”等內容,意在引導學生跟隨外國文學名著的腳步,去發現更廣闊的文學世界,并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內容,感受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情節。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設置“遨游外國文學名著,學寫作品梗概”這個大單元情境任務,同時設計幾個子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走進外國名著,開啟閱讀之旅;跟著課本的腳步,感受名著的精彩;開讀書交流會,分享閱讀的收獲。在完成各個任務的過程中,以“爭章闖關”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完成常規任務的同時,還可以增加掃碼學習、完成思維導圖、制作“閱讀榜樣卡”等任務,多角度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二、整合多層次資源,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1. 整合跨媒體學習資源。

對小學生而言,微博、微信、短視頻等新興媒體,是他們喜歡的學習途徑??缑襟w的閱讀與互動,能夠調動他們閱讀的積極性和思維的活躍度。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閱讀與表達的興趣。如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圍繞“春天”的話題,編排了《古詩二首》《找春天》《開滿鮮花的小路》《鄧小平爺爺植樹》四篇課文。這四篇課文體裁多樣,盡顯春天的美麗??梢栽趯W生初步閱讀課文后,設置“尋春之旅”這個大單元情境任務,同時設計搜集“小太陽花”獎章、制作旅行手賬的子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踏上尋春之旅。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借助圖片、視頻編寫廣告語、繪制宣傳畫冊、撰寫導游詞。學生不僅進一步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還提升了閱讀與寫作能力。

與以往的課堂教學相比,跨媒體學習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與互動研究,力求融合多媒體優勢,建構生活化的讀寫情境,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2. 關注動態學習資源。

動態學習資源,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即時產生的學習資源,它是由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即時形成的,如學生提出的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話題等。傳統的語文課堂要么因為沒有與學生協作討論的學習過程,因而缺乏生動的學習資源,課堂枯燥乏味;要么課堂中有大量動態的學習資源,但教師卻不能充分利用,因而不能及時捕捉學生生成的有價值的話題,課堂教學僵硬固化。學習任務群視域下的讀寫結合課堂,強調學生在實際項目中所形成的基本知識技能,因而動態學習資源不可或缺。如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人文主題是“鄉村生活”,學生在“我是鄉村代言人”的大任務驅動下,發現本單元課文的主題都與農村生活密切相關,于是勾起了他們對鄉村生活的喜愛和向往。教師可及時捕捉學生由此迸發的創作欲望,鼓勵學生動筆描繪自己的鄉村生活經歷。通過讀寫訓練,學生進一步理解了課文內容,更加感受到了農村生活的淳樸和獨特。

三、多形式創設情境,構建讀寫任務群

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突破課堂教學的局限,還原現實生活,豐富課堂教學的空間。

如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人文主題為“妙筆寫美景,巧手著奇觀”,可采用構建讀寫任務群的方式,設置“云端旅行”這個大情境任務,同時設計幾個子任務,以“甄選小小旅行家”的任務驅動學生去閱讀、習作。在閱讀《海上日出》《記金華的雙龍洞》等課文時,可以同時安排學生練習按一定的順序介紹景物,評選“最美景點”。在讀寫訓練中,鼓勵學生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去發現更多的自然之美。

《課程標準》還要求學生“結合所閱讀的作品嘗試續寫或改寫文學作品”。續寫可以促進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如六年級上冊《窮人》一文中,桑娜收養了西蒙的兩個孩子。通過閱讀文本,很多學生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漁夫家如此窮困,再收養兩個孩子,還能夠生活下去嗎?基于此問題,可以設計情境寫作任務:如果你是桑娜或漁夫,你將如何安排接下來的生活?請展開聯想,續寫《窮人》一文。通過續寫,鼓勵學生對小說進行更深入的研讀,訓練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深度理解能力和個性化表達能力,引發學生文學創作的欲望以及享受文學創作的成就感。

四、實施多元評價,體現教學實踐性

1. 實施多元互動性評價。

關注學生主體,重視同學、教師及其他評價者的作用。傳統的評價通常只有教師的評價,家長較少介入??梢园l揮學習任務群實踐性特點,鼓勵學生和家長展開討論和溝通,讓家長也能參與到評價孩子讀寫情況的活動中。如在調查“鄉土文化”的實踐活動中,家長對故鄉的歷史、人文、風俗等更了解,能夠給孩子的調查報告提供參考意見,并作出有意義的評價,幫助孩子更好地完成讀寫任務。

2. 實施綜合性評價和表現性評價。

讀寫結合的綜合性評價重點指向激勵和發展功能,旨在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讀寫結合的學習,并長期堅持。綜合性評價的目光要落在被評價者的未來發展上,要能促進被評價者的不斷發展。

在學習任務群視域下,表現性評價也越來越被教師所關注。表現性評價通常要求學生在真實或模擬的情境中,運用先前學習的知識完成某項任務或解決某個問題,以考查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或者解決具體問題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復雜思維能力等。因此,在當下的語文作業和考試測評中,常常會設置情境性的任務來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

(作者單位:福建省古田縣玉田第二小學 責任編輯:莊嚴)

猜你喜歡
課文情境評價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背課文的小偷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關于初中課文知識拓展教學的若干思考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多維度巧設聽課評價表 促進聽評課的務實有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